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一个百户模样的上前两步抱拳道:“老大人,某奉陛下之命接老大人入宫陛见。”
闻听此言侯恂心中咯噔一声。
天子这是早有准备吗
还是因为侯方域出事后想要叫他入宫接受质询
难道天子怀疑他也想要投虏
侯恂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不论如何这件事他是毫不知情的。虽然他在诏狱中对烈皇有过不满,却也从未想过投虏。
侯恂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是天子不相信他,他就一头撞死在乾清宫大殿的柱子上,也好成全名节。
他侯恂绝不能在史书上留下污笔
“那便有劳了老夫正想入宫面圣”
侯恂一振袍服,中气十足的说道。
“老大人请路途较远,还是坐轿子吧。”
侯恂也不矫情。
此刻他仿佛回到了户部尚书的身份,背负双手拔步朝轿子走去。
待侯恂在轿子中坐定,那百户模样的锦衣卫一甩手,八名锦衣卫校尉便把轿子抬起一路朝紫禁城而去。
第九十一章 问罪
感谢书友刮脸的熊的2000币打赏,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的500币打赏,老坤急需推荐票支持
当侯恂双脚踩在紫禁城的青石砖上时心情直是无比复杂。
儿子身陷囹圄,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天子开恩上。
侯恂自然见过当今天子。当年天子还是东宫太子,随侍烈皇听政。
在侯恂的印象中太子是一个很文雅的人,和烈皇很像。
转眼间神京陷落,烈皇殉国,太子践祚。
侯恂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年轻的天子便雷厉风行的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整吏治,杀贪官,平谋逆,收山东,怎么看都是一副中兴之主的样子。
就连侯恂也不得不承认当今天子比烈皇更有帝王的气魄。
乱世之中需要这么一个强势的君王乾纲独断,力挽狂澜。
不知不觉间侯恂已经来到了乾清宫前。
内监前去禀报的时候,侯恂索性闭上眼睛思忖一会该如何应对。
毫无疑问,天子诏他入宫和儿子侯方域的事有直接关系。
明君圣主是不能容忍任何欺瞒的,是以侯恂决定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原原本本的禀奏圣听。
当然,侯恂仍然坚信自己的儿子是冤枉的。
侯家以诗书传家,怎么可能教出一个投虏叛国的败类
过了半盏茶的工夫,侯恂便听到内侍高声喊道:“宣侯恂陛见”
他睁开眼睛振了振袍服,昂首阔步的拔步而去。
侯恂拾阶而上,从两侧的锦衣卫大汉将军旁走过时心跳不由得加快。
他两度被下诏狱,对锦衣卫已是本能的畏惧。一想到儿子如今也在诏狱中,侯恂便轻叹了一声。
臣子面君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庶人面君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套。
侯恂是前朝重臣,但已经罢官,故而既可以臣礼陛见,也可以庶人身份面君。
若是以庶人身份面君,则仪式更为繁琐。
庶人要先沐浴熏香,再穿上一件干净整洁的白袍。之后才能由内监带着入宫面圣。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皇帝深居宫中,能够见到的就是臣子、宦官、宫婢,主动召见庶人的情况极少。
侯恂是以臣礼面君的。
一来他之前的官位极高,即便已经罢官也不可像对待庶人一般。二来此次天子召见极为突然,根本没给侯恂留下沐浴熏香的时间。
虽是如此,侯恂亦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做足了臣子礼数。
一进到暖阁,侯恂便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侯恂恭敬的跪着,等候天子叫他平身。
出乎他意料的是,过了良久天子仍没有发声。
侯恂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忖度上意一直以来便是臣子最需要掌握的本领。
只有猜到天子心里在想什么才能针对性的做出应答。
若是猜不到天子在想什么,那就只能被动的等着,被牵着鼻子走。
此刻侯恂便是如此。
朱慈烺将手中的珠子捻了几十遍这才冷冷道:“侯恂你可知罪”
侯恂吓得连连叩头道:“罪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想不到天子竟然直接问罪于他,这叫侯恂一早准备好的说辞无法祭出。
当然,侯恂为官多年与君王斗智斗勇的本事也是一绝,只一句话便把难题化解了几分。
但朱慈烺显然是有备而来,见侯恂把球踢回给他,便沉声道:“侯方域意欲投虏之事你可知晓”
侯恂心中咯噔一声。
“回禀陛下,罪臣并不知晓。”
话刚一说完侯恂便觉得有些不对劲。
若是回答不知晓,证明确有其事,只是他不知情。
皇帝陛下这是在给他挖坑呢啊
偏偏他还傻傻的往里跳。
侯恂心中叫苦不迭,朱慈烺却没打算停下来,继续质问道:“即便你不知晓,这一个失察之罪也逃不了。子不教父之过,侯方域犯下如此大罪,你觉得朕该怎么处置”
“罪臣,罪臣”
侯恂只觉得自己完全被天子牵着鼻子走,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
“罪臣恳请陛下严查此事。”
无奈之下侯恂只得表态。
“不用查了,这份供词你自己看罢”
说罢朱慈烺将一张记录口供的册子甩了下来。
侯恂连忙捡起来看,内容大体是侯方域承认想要离开南京北上前去投靠东虏以求出仕做官。末尾还有侯方域的签字画押。
侯恂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糊涂,这个孩子真是糊涂啊
对大明天子而言,投贼和投虏都是大罪,若天子真要严责,一个凌迟处死侯方域是逃不掉的。
比起降虏,主动投靠的罪名显然更重。毕竟降虏是被迫的,投靠却是主动的。
但无论如何侯方域都是侯恂的儿子,是他倾尽心力培养的儿子。
作为一名父亲,侯恂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儿子被明正典刑。
“陛下,这逆子虽然孤傲,却不会做出这等目无君父的事。这一定是有什么误会罪臣请陛下改由三法司会审此案。”
虽然侯恂没有明说,但意思就是锦衣卫有屈打成招的嫌疑。
侯恂是东林党,和厂卫本就不对付。
何况事情牵扯到他的宝贝儿子,自然更要将锦衣卫狠狠踩上一脚,才有为侯方域洗脱罪名的可能。
在侯恂看来这一招还是很有效果的。
毕竟锦衣卫恶名在外,诏狱更是臭名昭著。
在诏狱中惨死的朝廷忠良数都数不过来,按照这个逻辑,他的儿子侯方域自然也可以是被冤枉屈打成招的。
在侯恂看来锦衣卫和诏狱的存在本就不合理。只要天子一道旨意,锦衣卫便可以随意拿人,并将大臣投入诏狱拷打。
如此嚣张,简直是对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法司的蔑视,是对朝廷公器对大明律的侮辱
是以锦衣卫审讯得出的口供自然是不能够作数的。
如果天子想要让他服气就得改由三法司会审侯方域。
朱慈烺心中冷笑。想不到侯恂胡搅蛮缠的本事这么厉害。
这位官场老油条十分善于偷换概念,一张口就把锦衣卫与严刑逼供连接在了一起。
“三法司会审投虏叛国这种案子三法司审的了”朱慈烺厉声斥道:“这是朕钦定的逆案”
第九十二章 局中局
感谢骨头巨,书友东京网友的1000币打赏,感谢书友大号被封用小号、书友炒饭必加蛋的100币打赏。老坤这段时间有点卡文,写起来很难产,还请大伙儿多多鼓励。那个多来些推荐票支持,也许老坤就文思泉涌了呢
这是朕钦定的逆案
朱慈烺的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辟在了候恂的身上。辟的他头晕眼花,四肢发麻。
天子钦定逆案,锦衣卫负责审理,怎么看域儿都是凶多吉少。
可若天子真的要置域儿于死地,又为何会召见他这个做父亲的呢
侯恂百思不得其解。
朱慈烺将侯恂的心理猜的十有八九,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刻意晾着他。
越是如此,侯恂越是觉得惴惴不安。
他急于弄明白天子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索性豁出这张老脸哀求道:“陛下,这逆子定然是一时糊涂,还请陛下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罪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得了侯恂如此表态,朱慈烺心中直是大喜。
要不是侯方域这个坑爹货帮忙,朱慈烺想要拉侯恂出山还得颇费一番心思。而现在事情就简单多了,侯恂为了保住儿子侯方域的性命愿意为朱慈烺做任何的事。
侯恂的价值主要在于对左良玉的牵制。只要侯恂在朝为官,左良玉便不太可能公然兴兵作乱。只要拖下去,对朱慈烺和大明朝廷便是最有利的。
诏狱。
昏死过去的侯方域被几名锦衣卫校尉装入了一口麻袋,抬到一辆平板马车上。之后,那几名锦衣卫校尉也坐了上去。
车夫挥动鞭子,马车缓缓驶离诏狱。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重复上演。
诏狱中的都是钦犯,十有八九会命丧于此,最终装在一口破麻袋里,亦或是裹上一张破席子,丢在马车上运到城外乱坟岗胡乱一扔。最终被野狗分尸。
收尸有谁敢给钦犯收尸
看到这辆马车,路过的百姓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沾了晦气惹上祸事。
一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了乱坟岗前。
只是那几名锦衣卫校尉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麻袋随手一扔,而是解开了口袋,将侯方域拽了出来。
啪啪
一名锦衣卫校尉左右开弓,两巴掌扇醒了侯方域。
侯方域被扇的七荤八素,只觉得天旋地转一般。
好不容易看清身处所在,侯方域端是吓了一跳。
他怎么在个坟地里这几名锦衣卫校尉把他带到这乱坟岗,不会是要杀他吧
“哼,算你小子走运,捡了一条狗命。”
一名锦衣卫冲侯方域呸了一声,随即拔出绣春刀,斩断了绑缚侯方域双手的麻绳。
侯方域直是大喜。
原来这些锦衣卫校尉不是要杀他,而是要放了他。
至于这些人为何这么做,他却是不明白。难道说有人花了重金救他出狱
侯方域正自思忖间,不远处的另一辆马车上掀帘走下一人。
侯方域定睛瞧去,不是他的老父侯恂却是谁
他立刻明白了,一定是父亲动用关系把他救了出来
“父亲,我就知道您会救我出去的”
侯方域喜不自胜,三步并作两步朝侯恂而去,却被抢步赶至的侯恂狠狠一掌掴在脸上。
侯方域被抽得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又惊又气道:“父亲,您这是做什么”
“逆子,你做的好事”
侯恂怒吼道:“若不是我入宫面圣,苦苦恳求陛下,你的尸体现在已经在乱坟岗喂狗了。”
侯方域忿忿道:“儿子做错了什么儿子又没真的投靠虏廷,无凭无据的,锦衣卫凭什么抓人。都是那昏君”
“闭嘴”
侯恂狠狠瞪了侯方域一眼,叱骂道;“你再说这大逆不道的话,便是陛下不杀你,老夫也要动家法杖毙了你”
侯方域吓得一个激灵,下意识的朝后退了两步。
便在这时一名锦衣卫校尉咳嗽了两声道:“时候差不多了,也该上路了。”
侯恂还想再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生生咽了下去,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两名锦衣卫上前将早已准备好的木枷上在了侯方域身上。
刚刚被松绑的侯方域又被上枷,直是愤怒不已。
“你们做什么”
侯恂猛然停下步来,叹声道;“老夫腆着这张老脸替你向陛下求情,才保得你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此去崖州,你好自为之吧。”
崖州,难道要把他流放去崖州
侯方域哇的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崖州隶属于琼州府,遍地瘴气,经常有毒蛇猛兽出没,是流放罪人的地方,去到那儿的人基本不可能活着回来。
侯恂不忍再看,登上马车后便催促车夫赶快离开。
此刻他的心情直是复杂不已。
天子虽然答应饶域儿一命,但却不能让他继续以侯方域的名字活在这个世上。是以锦衣卫伪造出域儿死于狱中的假象,并把他的“尸体”运到了乱坟岗。
锦衣卫只要把域儿已死的消息散布出去,便可以平息愤怒的民情。
另一方面,锦衣卫又会遵照天子的密旨把域儿流放到崖州,以惩罚他意欲投虏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