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来想去,罗绣锦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死死抱住清廷的大腿一条道走到黑。
唉走一步算一步吧。
罗绣锦一方面派人向潼关方向的多铎求援,一方面在洛阳城内实行戒严令。
戒严期间城中百姓一概不准出城,且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
罗绣锦觉得金玉和之所以会快速丢掉开封,并不是高杰部兵强马壮,而是金玉和自己掉以轻心。
一定是高杰派奸细混入城中,趁着夜色纵火引起慌乱再打开城门放高杰大军入城。
要不然,罗绣锦实在想不出高杰是怎么破城的。
罗绣锦自然不会犯金玉和那么低级的错误。
他宁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遇到形迹可疑的人直接抓捕起来严刑拷问,一定要保证洛阳不会从内里出问题。
坚守洛阳,以尽臣节。
我罗绣锦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
“大帅,我们为何不直接去打洛阳啊”
行军路上,李成栋十分不解的问道。
拿下开封后,高杰稍作休整后便领大军继续北进,攻打卫辉府。这让李成栋感到难以理解。
洛阳比卫辉重要的多,打下洛阳的轰动性可以让南都的士人百姓们欢欣鼓舞好一阵子,捷报上也更容易添彩。
不论是从哪方面考虑都是攻打洛阳更有甜头。
可高杰却要去打北面的卫辉府,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瓜嘛。
“洛阳即便打下,你觉得能守得住吗”
高杰冷哼一声道:“如今东虏大军都在潼关,若是知道本帅围攻洛阳,肯定会立刻回援。恐怕本帅打进洛阳屁股都没坐热,东虏的大军就杀回来了。”
“可打下卫辉就守得住吗”
李成栋挠了挠头。
“那不一样”
高杰夹了李成栋一眼道:“卫辉府距离潼关那么远,东虏即便想救也来不及。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到他们来了,本帅早就率军杀到北直隶了。”
他稍顿了顿道:“我们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根本就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要让河南、北直隶的百姓、士绅看到朝廷的雄心。”
高杰对于朱慈烺的心思还是作了一番忖度的。在他看来,朱慈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河南、北直隶的百姓能够自发的支持朝廷,反抗东虏的统治。
若是放在几个月前显然不太可能,那时候清军呈势如破竹之势,仿佛定鼎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不但光复了山东,还光复了河南重镇开封。
而且在这期间清廷颁布了十分严苛的剃发令、易服令、圈地令、以及逃人法。
河南、北直隶的百姓苦不堪言,但多是敢怒不敢言。
朝廷若在这个时候派出军队一路北伐,肯定能够收到沿途百姓的热烈欢迎与支持。
说白了朝廷北伐是为了争取民心。
满清在这个时候犯了一连串的错误,朝廷只要抓住这个机会收取民心,那么便大事可成矣。
高杰一番话直是让李成栋顿悟。
他双手抱拳道:“大帅所言如醍醐灌顶,末将受教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皇明不偏安(第三更,为盟主荷塘V听雨加更,加第三更!)
朱慈烺这几日听到的好消息着实不少。
在文安之的努力下,第一版皇明早报的样稿已经送至宫朱慈烺御览。
朱慈烺在看过样报之后很是满意。
想不到文安之的领悟能力这么强,基本按照他的要求实现了报纸的用处。
朱慈烺决定先在南直隶辖境内发行皇明早报,看看反响再说。
毕竟大明的百姓此前从未接触过报纸,适应还有一个过程。
若是反响不错,再在全国推行也不迟。
对此文安之提出了一点担忧,那就是关于报纸刊印的问题。
若是单纯由官府负责刊印,显然不可能印出足够南直隶百姓阅览的报纸。但如果把这个任务交给民间来协办,会不会有损朝廷的威信
朱慈烺考虑了一番后觉得文安之的担忧不无道理。朝廷即便要找民间来协办刊印,也不能没有任何准入条件。
朱慈烺的意思是在每一府县挑选一两家长期负责协办刊印,也提前把原则与他们讲清楚,这样不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文安之对圣上交办的这件事还是十分上心负责的,从宫中回来后就立刻着手去办。因为提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文安之稍作调整后报纸便可以刊印发行。
两日后,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上便多出许多兜售报纸的人。
“吴大叔,这皇明早报是个什么东西你看过吗”
近秦淮河的一处小巷子里,秀才秦礼贯探出半个身子问道。
今天早上他总听到有人在兜售,心中十分好奇。
“哎呀,秦相公,你都不知道的事情我老吴咋会知道呢。要不,你买一份看看若是有趣,也给大伙儿读读。”
秦礼贯点了点头道:“也好。既如此,我便去买一份回来。”
思定之后,秦礼贯单手负在身后,踱步走到巷口,冲卖报的小厮问道:“你这皇明早报怎么卖”
“公子要买报我们这是第一次发行,原本是三文钱一份,算便宜些,公子给两文钱好了。”
秦礼贯心中暗道这价格倒也不算贵,便先买一份瞧瞧好了。
他从钱袋里摸出两块铜板,拍到卖报的小厮手中。
“我买一份。”
那小厮立刻欢喜的抽出一份报纸递给了秦礼贯。
秦礼贯接过报纸摸了摸,报纸的页数并不多,一共也就是十来页,用的纸张也是最普通的。
他不禁蹙起眉来。
“公子且放心,我们的价格都是童叟无欺的。同样的一份报纸你在南京城里绝对买不到比我家便宜的。”
那小厮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保证:“若是你找到一家比我便宜的,我包退”
“罢了,我也就是随便瞧瞧。”
秦礼贯面上一红,连忙转身朝巷子里走去。
“秦相公,你买回来了”
卖包子的吴有福见秦礼贯手中多了一份报纸,美滋滋的凑了过来。
“咋样,里面讲的个啥”
“唔,我还没有看。”
秦礼贯清了清嗓子道:“要不要把大伙儿都叫来听听”
“那好,我去喊人”
吴有福一头窜进了院子里,扯着嗓子喊道:“大伙儿想不想听听那皇明早报里讲的个啥啊。秦相公亲自给我们讲哩。”
不一会的工夫,十几个里邻就都跟着凑了过来。
对此秦礼贯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可。
他父母早亡,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
要是没有这些热心肠的街坊邻居,他别说是考中秀才了,怕是早就饿死了。
街坊邻里大多是靠些手艺活谋生的,基本不识字。
他们将秦礼贯围在正中,殷切的期盼着秦礼贯读报给他们听。
秦礼贯也不扭捏,展开报纸便读到:“徐州总兵高杰率军收取开封,城中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迎接王师。”
开封大捷的消息传回南京还没多久。不少百姓还不知情,他们听秦礼贯念完直是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才有人问道:“这是真的假的,朝廷大军真的光复开封了”
秦礼贯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我是听说了的,高总戎确实已经收复了开封。”
“好,好啊想不到鞑子也有吃瘪的时候啊。”
“嘿嘿,都说鞑子不可战胜,现在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嘛,都是吹出来的”
“开封一拿下,鞑子怕是坐立不安了吧”
“哼,要我说,就一股脑的打到京畿去,把鞑子赶出关去”
听街坊邻居你一嘴我一嘴的说着,秦礼贯只觉得没来由的欣喜。
“大伙儿还想不想听其他的好消息”
“秦相公,哎呦,还有别的好消息呢”
“杜婶子,瞧您说的,当然有了”
“那你快给大伙儿说道说道。”
“哎”
秦礼贯应了一声,继续念道:“神策军大胜刘良佐、刘泽清叛军于登州城外。靖南伯黄德功率部策应堵截,一应叛军全部伏诛”
这个消息秦礼贯此先也没听到过,读罢之后心中暗呼痛快。
“这两个天杀的狗贼终于死了”
“是啊,朝廷和陛下待他们不薄,他们竟然忘恩负义发动叛乱,真是死有余辜。”
“据说这两个狗贼是想率军去投鞑子,还好神策军与靖南伯勇武,把他们给收拾了。”
“这神策军真这般厉害”
“你以为,那可是天子亲军,有龙运护体,战无不胜”
“怪不得,怪不得”
秦礼贯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街坊邻居们已经有很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朝廷这次真是好样的。
“这里还有一道圣谕。”
秦礼贯发现两篇文章中间有一块专门开辟出的版块,其中有一句十分简短的话。他深吸了一口气朗声念道:“汉贼不两立,皇明不偏安”
与其说这是一道诏令,倒不如说是当今天子对大明何去何从的表态。
是像南宋朝廷那样偏安苟活百年,还是坚决北伐,光复神州
皇帝陛下在皇明早报之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大明绝不会偏安于江南,迟早会打回神京,打回辽东
汉家天下,绝不会亡大明国祚,必将绵延
第一百六十三章 驻防登州(第四更,月票三百票加更!求订阅,求月票!)
皇帝陛下复设登莱镇,山东布政司的兵力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
刘三水所在的玄武营被调去登州驻防。
这让刘三水感到十分欣喜。
他是力棒出身,以前常年在南京城的码头上做工,对于舟船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登州、莱州毗邻大海,皇帝陛下又要再次复建水师,军中自然是水性好的,会驾船的容易得到机会出头。
玄武营的士兵大多都是南京本地人,可水性好的却不多,会驾船的更是凤毛麟角。
偏偏这两样刘三水都很擅长,在他看来玄武营这次被调去登州驻防,是他扶摇直上的一次绝好机会。
唯一让刘三水感到有些舍不得的是文艺队。这些文艺兵要留在济南府演戏,不能跟着他们去登州。
如此一来短时间内刘三水再想看到那么精彩的表演是不可能了。
不过刘三水却没啥可抱怨的,自打进入神策军,他吃的好喝的好,活的有滋有味的。
若不是神策军,恐怕他现在还在南京码头上卸货呢。
据说一同调往登州的还有驻扎在济宁州的勇武营。
勇武营虽然不是神策军最先编制的四营,但却因为济宁州大胜刘泽清、刘良佐叛军而声名鹊起。不过刘三水关注的却不是这个,他关心的是终于可以和老大哥王富贵重聚了。
王富贵是刘三水进入神策军后认识的第一个袍泽。也许是因为二人年龄相差较大,王富贵一直把刘三水当做亲弟弟看待,凡事都照顾几分。
刘三水也很争气,通过刻苦的训练渐渐赢得了上官的赏识。
可惜后来王富贵被借调去了勇武营训练新兵,一走就是几个月。
刘三水一度以为再见王富贵得一两年之后了。
这下好了,勇武营也被调去登州,即便王富贵一时不能返回玄武营,二人也可以相聚了。
至于另一只风头正盛的天骑营,则被调去了莱州。据说刘良佐、刘泽清的几万大军被天骑营的三千精骑杀了个全军覆没,着实是可怕。
不过天骑营是骑兵营,在刘三水看来其在登莱接下来的作用不会比玄武营大。
玄武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行军速度。这倒不是因为粮秣不足,而是营总有意训练士兵的急行军能力。
这样等到了实际需要急行军的时候,士兵们速度都能提的起来。
刘三水虽然熟悉水性,但此前从未见过海,故而十分期待这次登莱之行。
在大海里翻浪击水一定比在江河里爽快的多吧他急于探个究竟。
圣天子复设登莱镇的消息一传到登州,登州知府袁惟泰便跪倒在地冲着南面叩首三次。
天子英明,天子英明啊
袁惟泰做梦都想看到朝廷复设登莱镇,想不到真的实现了。
从邸报中袁惟泰得知即将上任的登莱巡抚是现任福建巡抚张肯堂。此刻圣旨估计已经到了福建,张巡抚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毫无疑问登莱巡抚将会驻节在登州城。
对此,袁惟泰并不觉得有何别扭。虽说多了一个需要小心侍奉的上司,但也等于多了一个升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