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明军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的拿下卫辉城,何乐而不为呢
“也罢,若是你真心反正,过去的事便既往不咎了。但若是你首鼠两端,本将一定亲自斩下你的脑袋”
“小人愿为将军效死命”
张勇立刻拍着胸脯作保,就差赌咒了。
李成栋遂领兵入城,迅速控制了南城。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入城,祖可法意识到了问题,肯定是张勇反水了,不然明军即便夺城也不会这么快
这个杀千刀的杂碎
逃是不可能逃的掉了,祖可法又不可能投降,只能硬着头皮拼死一战。
祖可法心中悲凉,想不到他一世英名竟然毁在了一个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手里。
“随我杀明贼”
祖可法抽刀出鞘,怒声吼道。
“杀明贼,杀明贼”
几百亲兵吼声震天。
随着高杰主力全部进城,战斗彻底失去了悬念。
不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明军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祖可法一退再退,最终退到了城中城隍庙继续负隅顽抗。
他身边的士兵只剩下了两千多人,其余的不是被杀死就是跪地投降。
这两千人中有五百人是他的亲兵,都是当年的祖家军出身,忠诚度不成问题。
其余士兵也都是祖可法的嫡系,是以才会坚持到最后一刻死战不降。
祖可法已经下定决心,和明军鱼死网破战斗到最后一刻。
因为他知道即便自己投降也难逃一死。
以他犯下的罪行一定会被高杰押送到南京献俘阙下。一番折辱后他还是难逃一死。
与其如此,倒不如留个壮烈殉国的名声。
摄政王会替他报仇的,大清会替他报仇的
高杰并没有急于攻打城隍庙。
在他看来祖可法已经是瓮中之鳖,他想要抓一个活的。
他先是命降将张勇劝降祖可法,无果后又打算用烟把祖可法熏出来。
这一招可谓狠辣,哪怕祖可法已经抱以死志,仍是难以忍受烟熏火燎之苦,最终决定冲杀出去。
这正中高杰下怀。
城隍庙已经里里外外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别说是两千多大活人了,便是只蚊子也不可能飞出去。
不过让高杰有些惊讶的是,这两千多清军士兵的战斗力很强,尤其是祖可法身边的那五百人,更是十分悍勇。
明军费了好大的气力才把他们全都斩杀。
祖可法被擒获时膝盖、肩膀、小臂各中了一箭,小腿还受了刀伤。
为了防止祖可法自杀,高杰命人第一时间在祖可法嘴里绑塞了木枚防止他咬舌自尽,又把他五花大绑看押起来。
祖可法的亲兵一律处决,脑袋用石灰腌好准备送到南京报功。
至于投降的张勇,高杰准备留他一命。
这厮还算识相,帮助明军兵不血刃的夺城。若是金玉和当初能够主动投降而不是死战,高杰也不愿意用儿郎们的性命去夺城。
当然,降将就是降将,降兵就是降兵。高杰当然不会信任他们。反正还要去北直隶打一圈,便驱驰他们做先锋夺城好了,这样可以减少明军自己的损失。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罗地网(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九江城外,左良玉等来的不是袁继咸的热情相邀,而是一阵急促的箭雨。
这让左良玉怒不可遏。
袁继咸竟然如此无情,那便怪不得他左良玉无义了。
左良玉下令冲九江城头炮击。
他的座船上有不少火炮,虽然比不了红夷大炮那么犀利,但火力也十分威猛。
只是因为角度的问题,铅弹打到城头的寥寥无几,对九江明军的杀伤有限。
左梦庚见状连忙劝道:“父帅,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既然江督不念旧情,我们走便是了。这九江一时半会也拿不下来,若是追兵赶来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左梦庚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们从富水逃离时虽然焚毁了多余的舟船导致马进忠、金声桓不能沿水道追击,但他们却可以走陆路啊。虽然慢了一些但总归是会追上来的。
再说,朝廷肯定也会调兵遣将对左军围追堵截。
若是左良玉还有二十万大军当然不怕,可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五万来人,且士气低迷,若真被朝廷军围住,左梦庚怕是他们会被一口吞掉,连骨头渣都剩不下来。
退一步讲左军便是真的打下九江又能如何呢
难道打下来当做根基发展要是这样当初又何必舍弃武昌。
在左梦庚看来左军便是打下九江也守不住,反而会成为一个靶子,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朝廷军队围攻。
如今左军要想活下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学习当年的李自成、张献忠,四处流窜,在朝廷大军赶到前抢一把就跑,让朝廷摸不清行踪。
经由左梦庚这么一番提醒,左良玉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他方才实在被袁继咸气的够呛,这才会下令攻城。其实他内心深处比谁都清楚,眼下夺取九江对他非但不是帮助反而是拖累。
真的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啊
“吾儿说的对,现在确实不宜攻打九江。传我将令,停止炮击全军行船顺江而下。”
左梦庚闻言大喜。
只要父亲听劝就好办呐。
“得令”
左梦庚双手抱拳,转身前去传令。
“袁军门快看,左贼沿江而下了”
九江城上,督标副将何双喜兴奋的说道。
袁继咸顺着望过去,果然看到长江江面上的左军船队开始朝下游移动。
“好左贼此番正中老夫下怀”
袁继咸捋着下颌胡须,洋洋自得道。
按照他的布置,洞庭湖水师已经封锁了江面。
长江江面就这么宽,左良玉不击沉全部洞庭湖水师是不可能过去的。
而洞庭湖水师是袁继咸的心血,是他拼尽气力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训练出的精锐杀器。他对洞庭湖水师很有信心。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袁继咸还命人在长江最狭窄的江口沉了几艘座船,即便左良玉真的侥幸突围,也不可能过江。
到了那时左良玉必须弃船上岸,从陆路逃跑。而届时,早已等候多时的黄得功将会率部杀出,给予左良玉痛击。
他已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任那左良玉插翅也难飞
“父帅,前面就是金咗口了。”
左梦庚站在座船船头,时刻关注着航向。
左良玉心情稍稍好了些,沉声道:“过了金咗口我们便暂时安全了。只是该何去何从还是得好好计较一番。”
左良玉内心是不想做流寇的,可眼下除了做流寇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父帅何不投降清廷”
左梦庚其实早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憋着没说出来。
见左良玉犹豫不决,他遂咬了咬牙建议道。
“投清”
左良玉直是一愣。
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事情。
“吾儿为何会有这等想法”
左梦庚苦口婆心的劝道:“若是放在十日之前,孩儿也不会这么劝父亲。那时父亲手中有二十万大军,只要沿江东下,便可以挟持朝廷以令诸侯。可现在父亲只有五万兵马,怕是难以抗衡朝廷大军。既然如此,何不找个靠山投靠呢”
左梦庚循循善诱道:“父亲不妨看看那些投清的将领,哪一个不是吃香喝辣,纵意快活。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可都是封了王的啊。要孩儿说,清廷就是比明廷大方。父亲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可谓当世第一名将。可明廷呢,竟然只封了父亲一个侯爵,这不是意在侮辱吗”
他愤愤不平的接道:“只要父亲降清孩儿敢保证,清廷方面一定会封父亲王爵。到了那时左家可就是与国同休的王族了”
经左梦庚这么一番分析,左良玉确实心动了。
降清对现在的他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只要他能够把这只五万人的军队全部拉过去,清廷方面肯定会不吝赏赐。
封王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连左良玉也禁不住诱惑。
不过降清之后就得剃发做奴才,若是只得了一个王爵的虚名着实没什么意思。最少也得让清廷方面承诺一省之地作为藩封。
“降清一事,事关重大。且让为父再想想。”
左良玉并不急着做出决定,反正他还有的是时间。
左良玉刚说完这句话,左梦庚便高呼道:“父帅快看,前面有水师拦截”
左良玉骇了一跳,定睛瞧去,只见不远处的江面上排满了舟船,旌旗蔽空,气势如虹。
原来袁老贼早有埋伏
左良玉恨得牙根发痒。
袁继咸这是吃定了他,要拿他献功啊
“父帅,现在怎么办”
左良玉冷笑一声道:“狭路相逢勇者胜,老子还怕了他吗”
水师对决讲究的是硬实力。谁的船坚炮利谁就能占据绝对优势。不像陆战,往往还有各种战术,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而水战之中只要优势一方自己不要犯浑基本上就不会输。
左良玉对自己水师的实力很有信心,虽然已经烧毁了不少舟船,但也远不是袁继咸东拼西凑一些船只就能比的。
最重要的是,左良玉的麾下士兵十分擅长水战,实战经验要比袁继咸的水师多很多。
第一百八十七章 杀身成仁(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左梦庚隐隐有些兴奋。
这是他第一次亲身经历水战,大炮的轰击声让他心跳加速,激起的水花更是让人畅快不已。
对这次水战的结果左梦庚一点也不担心。左军的陆战水准稍差一些是事实,但若论及水战整个大明怕是找不出一支与左军可堪一战的水师。
也许福建的郑家水师可以和左军掰掰手腕,可他们也是在大海里横行霸道罢了,真到了长江里,那些笨重的海船连转向都是问题,更别提排列阵型作战了。
在左梦庚看来,长江之中,左家军就是天下无敌的存在。
袁继咸竟然不自量力到要和左军拼水战,真是愚蠢狂妄至极,连死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他觉得左家军甚至不需要使出全力,只用十几艘船就能把袁继咸的洞庭湖水师击溃。
不过由于袁继咸提前布置,洞庭湖水师已经死死卡住位置,左军船队的数量优势也发挥不出来,一次投入炮击的船只最多只有二十艘上下。
饶是如此,洞庭湖水师也有些招架不住,在左军火炮的连番轰击下,已经有几艘战船被击沉。
左梦庚看的十分过瘾,恨不得亲自上阵引燃大炮。
秦兵兵变后,他经历了天上地下的转变,一度感到绝望。
但现在他重新看到了希望,只要冲出袁继咸的封锁,他们便可以找机会北上投清。
“父帅,孩儿觉得最多还需两个时辰便能把袁老贼这些破船全部击沉”
“嗯。”
左良玉微微颔首道:“袁老贼还是有两下子的,若是换做别人,恐怕这水师早就散了。”
能够经受左家军大炮连番轰击,轰沉几艘战船而不乱,洞庭湖水师的意志力还是很顽强的。
可惜在水战之中意志力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实力。
“无非是苟延残喘罢了,迟早都得沉江喂虾。”
左梦庚现在信心爆棚,自然不会把洞庭湖水师放在眼里。
“还请父帅下令,命麾下战船火力全开”
左军的疯狂猛攻让洞庭湖水师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总兵官韩兆安的压力可想而知。
照这样下去,整个水师全军覆没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行,立刻去给黄将军送信,叫他提前包抄,断了左贼的退路。”
韩兆安知道自己支撑不了多久,届时左军沿江而下就会发现最狭窄的江面已经被几艘沉船堵住。
到时他们肯定会掉头折回。黄得功要是不提早布置,很可能让左军溜走。
至于自己的生死,韩兆安早已置之度外。
他的一切都是袁军门给的,若没有袁军门的破格提拔,他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游击罢了,怎么可能连升数级当上这洞庭湖水师总兵。
从水师组建的那一刻起,韩兆安便尽心竭力的练兵,渐渐打磨出一支韧劲极强的强军。
可惜洞庭湖水师的底子还是薄了一些,船上火炮配备十分有限,对上船坚炮利的左军水师,差距一下子就体现了出来。
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斗志。
令韩兆安感到欣慰的是,每一名士兵都在拼尽力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