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和墭也笑着一抱拳:“吴大将军,这一天是不会遥远的。。。。。。孤家将用三年时间治理东南,整军备战,三年之后再发兵扫北,当可一鼓而胜。待到收复神京之日,再和将军痛饮于紫禁城中!”
    “好,一言为定。。。。。。告辞!”
    “告辞。。。。。。”
    朱和墭和吴应麒就此别过,领着刚得到的“菟女郎”吴菟,一块儿登上了前往淮河南岸的东正阳小镇的木船,刚才一直绷着没哭出来的吴菟,在登上南去木船的这一刻,那是再也忍不住了,呜哇一声就大哭了起来,那真叫一个梨花带雨。
    朱和墭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个身份有点特殊的女孩子,只是站在船上看着她,就让她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吧!
    当木船靠上东正阳码头的时候,朱和墭就看见一个轻盈苗条的人影向自己奔了来,这不是杨紫云还能有谁?杨紫云似乎看见了正坐在木船的甲板上抽泣的吴菟了,稍微愣了愣,但还是很得体地给朱和墭行了个福礼:“圣人,谈得还顺利吗?这位妹子是谁?”
    看着杨紫云这么柔顺,一点也没有要争风吃醋的意思,朱和墭心中还真是挺感慨的。。。。。。这份“穿越福利”,还真是挺香的。
    “她是吴菟,是吴国贵的女儿,是吴应麒压在孤家这里的人质。”想到这里,朱和墭就一指吴菟道,“就让她跟着你吧!”
    杨紫云并没有马上去和吴菟说话,而是凑到了朱和墭的身边,低声说:“左军师来了。。。。。。”
    左春秋来了?朱和墭愣了愣,忙问:“在哪儿?什么时候到的?”
    “半个时辰前刚到,是骑马赶来的,现在正在镇子里面休息。”
    朱和墭点点头,对杨紫云道:“紫云,小菟就交给你了,好好照顾,以后她就是你的妹子了!”
    “好的,交给奴就是了。”杨紫云又看了吴菟一眼,果然是极出色的美人啊!将来若是进了宫,肯定是个宠妃。。。。。。不如现在结交一下,将来在宫里面也好有个照应。
    想到这里,她露出一脸温和的微笑,好像个大姐姐似的向吴菟走去。
    朱和墭把吴菟交给杨紫云后,就在几个侍从的保护下,快步走向了东正阳小镇当中一所破旧的大宅——朱和墭的行在就设在这里。
    当朱和墭进入大宅的时候,风尘仆仆赶来的左春秋已经擦了把脸,还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又吃了些点心,打起精神准备出门,就看见朱大圣人已经回来了。
    左春秋马上行礼之后,马上就凑到了朱和墭的身边,低声道:“大王,天王殿下让人送来了急件。。。。。。其中有黄植生的密奏!”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屋说。”朱和墭说着话,又向左右的侍从打了眼色,这些侍从马上就在行在的堂屋周围布下了警戒线。
    朱和墭步入了堂屋,在一张太师椅上落座之后,左春秋马上就把黄植生的奏折递了上来。
    左春秋这回之所以要从南京赶到寿州,是因为朱和墭这次出门并不只是为了和吴应麒见一面,他还要对江北的农村进行一番调查——不调查研究,就盲目推进均田可不行啊!
    之前广东、福建的均田之所以比较顺利,有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朱和墭本身就是潮州人,知道广东农村的情况。而福建的均田又是郑经和陈永华这两条福建地头蛇搞起来的。
    朱和墭接过了左春秋递上的奏折,打开后看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已经变得有些古怪。。。。。。也有些无奈了。这个康麻子实在太能折腾了!
    而且这家伙还特别喜欢瞎折腾,现在都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了,再加上他的执行能力又比较强。。。。。。折腾出个什么结果,估计他自己也没什么谱吧?
    想到这里,他就合起奏折,苦笑了起来:“儒家这回要打内战了。。。。。。打完内战后的儒家,就不再是原来的儒家了!”
    左春秋不大明白朱和墭的意思,他只是本能地感到北方成立儒宗的事儿有点了不得!
    因为儒家自从被独尊以后,就很少遇到需要自己抄家伙上阵的时候了。哪怕内部有什么新学旧学之争,或者理学心学之争的,最多也就是用上一些官场手段。
    而这一回,明显是要动武了!
    “圣人,咱们怎么办?”左春秋问。
    朱和墭哼了一声:“怎么办?准备应战呗。。。。。。这儒家安稳太久了,不来点真格的,是不可能浴火重生的!不打一下,哪儿来的战斗之儒?”


第497章 科学儒门,最懂斗争! 
    在南京皇城外面,千步长街边上的大学士院围楼里面,这会儿可正在举行一场相当重要的会议。
    不仅十一名原儒大学士一个不拉,全部到齐,连隔壁翰林院的三十六名院士也都被请来了大学士院里面的会议大堂——这是一场大学士和翰林院院士的联席会议!
    这个新大明的翰林院并不是个文学侍从的衙门,而是个科学院。而且翰林院里面也没有什么翰林学士、侍讲、侍读、编修,只有翰林院院士。他们的任务是向大学士会议和大明朝廷提供自然法学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建议。
    翰林院院士满编是一百零八人,其中三十六人常驻南京,其余则分散在各地。而目前只凑齐了五十五人,除了在南京的三十六人外,其余都在广州。
    那什么人可以当院士?
    当然是算学、自然法术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等方面的专家了。八股文章写得好,朱和墭的翰林院是不承认的。
    不过自然科学这事儿是法子一步登天的,必须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发展起来。
    所以现在入选翰林院的那些院士,除了朱和墭和莱布尼茨两人是有真材实料的,其他人都是滥竽充数的。。。。。。这些人多半是金陵大学堂、陆军军学堂、海军兵学堂、南京公医学堂、广州海珠大学堂、广州公医学堂的教授,以及朱和墭开办的那些“黑科技”工厂的总工。
    这些个教授、总工,一部分是当年广州科举选出来的海珠大学的教授——他们拿着朱和墭给的教材,在顾炎武、朱舜水的领导下自学了三年,成才的现在都是院士了。没怎么成才的则给发去下面的中学堂、小学堂当老师了。
    还有一部分则是朱和墭自己带出来的少年。。。。。。当年跟着他下大南山的少年兵,还有天王宫少年堂的学生,还有一些跟着他学习熬堂药、制火药、炼火硝、造火箭弹的少年。
    这些人当中也有聪明而且上进的,朱和墭也把自己编写的自然法术学、物理学、算学教材发给他们,还抽空辅导了他们一些日子,然后就让他们自学了。学得好的,现在不是总工就是经理,其中最出色的一些,则成了翰林院院士。
    别看这群院士的学问大多有点水,但他们的出现,也意味着科学,或者叫自然法学,现在已经成为了原儒的显学!
    这就是原儒学派在恢复华夏以后的总路线。。。。。。儒家归根结底是个学派,总不能一直把砍人当总路线,学派还是得做学问的。
    至于做什么学问,那就得大学士会议来引导了。
    所以负责领导整个原儒学派的大学士会议就自然法学的大兴背了书,通过正式的决议和圣人教令,宣布自然法学的研究就是格物致知,就是在寻求自然之道,而寻求自然之道就是原儒的大道!
    虽说用决议和教令确定的东西,将来也可以被决议和教令推。
    但是考虑到朱和墭现在的年龄,等到他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有可能当选大学士的儒者,那必然是金陵大学、海珠大学,还有陆海军大学出来的高材生,他们是不可能倒退回去搞八股文章的。
    不过就在眼下,朱和墭所开创的原儒学派,似乎遇到了一个真正的挑战!
    起于广东的原儒学派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接着反清复明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糖药武器的出现,的确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堪称奇迹一样的成功。
    当然,这种成功其实也和传统儒家武德的丧失有关。原儒是拿着剑,拿着手榴锤传播大道的原始儒生,那些只会放嘴炮的腐儒当然抵挡不住。
    况且还有如朱舜水、顾炎武、黄宗羲、颜元这样的大儒倒戈到了原儒这边,那帮腐儒连嘴炮都哑了。
    不过“腐儒”那头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武德的,因为大清朝的旗二代、旗三代之中也有不少人习了儒。还有如周培公、傅弘烈之流,他们既是儒生,又能带兵打仗。
    所以这帮人把曲阜孔家抬出来整顿儒宗,抄袭了“斩人儒”的手段来和原儒学派斗争,那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诸位,孤家刚刚得到消息,北边儿的康麻子要把山东曲阜的那个衍圣公抬出来当什么儒门圣公。。。。。。要拉一批棍棒儒和咱们原儒争夺儒家的道统!你们说,咱们该怎么办?”
    正站在大讲台上发问的,当然就是朱和墭了!他得到了“黄植生报告”后二话不说,立即就飞马返回了南京城,甚至连杨紫云和吴菟这两位“小姐姐”都没带上。。。。。。她们这会儿正跟着大队人马往南京赶呢。
    而回到南京之后,朱和墭立即就命令侍从室做了一“伪儒汇总”,发给了底下的大学士和翰林学士,还宣布在七月初七召开两院(大学士院和翰林院)联席会议,讨论进一步改革原儒学派的问题。
    “和他们打!打死他们!”
    “汉奸伪儒,死有余辜。。。。。。”
    “圣人,请您颁布开战的教令吧!”
    底下的大学士和翰林院士看着也不像是什么善茬,立马就跳起来喊打喊杀了!
    不过这也难怪,这帮人要么经历过“明亡清兴”,要么参加过“反清复明”,都不是什么善儒。
    朱和墭大手一挥,下面的兄弟,不,是儒者都安静下来,都仰着脖子看着他。
    朱和墭重重点头,大声道:“打是肯定要打的。。。。。。但是在打之前,咱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加强咱们原儒的团体!这件事情自揭阳起义以来,咱们一直在干,但是进度还是有点慢。没办法,咱们的天兵太能打了,一转眼的功夫就席卷东南,抢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咱们有点人才,不得先紧着官府、天兵、学堂、工厂这些当务之急?咱们原儒学会,就只能慢一点发展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既然康麻子想在儒家道统上和咱一交高低,那咱应战便是了!
    现在孤家宣布该组原儒学派,改名为儒门!以后我等就为儒家来守卫道统之门吧!
    儒门团体的组成,也将有所变化。。。。。。除了大学士会议依旧为儒门首脑,翰林学院依旧充当儒门之智囊外,在大学士会议之下,还将设立教书育人的教育司,捍卫道统的护道司,管理财政的度支司,吸纳人才的儒士司,宣扬儒家大道的布道司,以及负责海外传儒的海外司。
    还将创办一份宣传我儒门道理,通报天下大事的报纸,名曰《儒门旬报纸》,十日一版,初期只在南、海二京发行,以后再推广至全国各处。
    另外,在儒门六司之下,还会陆续设立各省、府之儒门学会。。。。。。”
    朱和墭这回又要放大招了!
    他现在推出来的儒门,虽然挂着“宗门”的招牌,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相当近代化的政党了,而且还那种组织比较严密,斗争性也比较强大的政党。
    依着他的计划,等到今年年尾,明年年初,各地的举子汇聚南京的时候,儒门六司的整理应该已经完成,到时候就能吸收一大批新人了,再依靠这批人把儒门学会开设到府,同时再利用新科进士们把江南、江北、江西、浙江四省县一级的政权都接管了,那明后两年,怎么都能把均田的事儿办得妥妥贴贴了。


第498章 黑道儒宗,孔家店要完!
    紫禁城,乾清宫,南书房。
    已经回到北京城的康熙皇帝,这个时候正手持一根两头都刻着精美木纹的,长度约莫八尺的花梨木棍子在仔细端详。
    这根棍子就是所谓的儒宗护法龙头棍了!
    看了一会儿之后,康熙又把目光转向了跟前一张罩着黄布的御案上摆放的十二枚玄铁圣公令。
    所谓的玄铁,其实就是陨铁,在康熙皇帝的内务府里面就收藏了一些。布尔尼来北京打劫的时候,把内务府里面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都拿走了,但是却没碰那些黑乎乎的陨铁,也没碰里面收藏的黄花梨。
    所以康熙皇帝就让纳兰明珠去选了内务府里面的黄花梨和陨铁打造了龙头棍、圣公令。
    看完了龙头棍和圣公令后,康熙又开始看纳兰明珠。。。。。。这家伙今天没有穿朝服,而是穿了一件乌黑缎子的立领长衫,腰间扎了一条很粗的黑色的棉布腰带,腰带上插了一把很大的折扇。
    而明珠的脑袋则是光秃秃的,除了一根金钱鼠尾的辫子,就啥都没了,顶戴花翎都不知道去了哪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