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这旮旯可以逞一下凶,拿到欧洲、西亚去一比,绝对已经落伍了。
    但是现在的八旗新军,不仅学会了打“高糖战争”。而且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搞出了一套在“低糖条件”下,巧妙利用土壕防御、排队枪毙、散兵伏击、骑兵突击和火炮轰击等战术,对抗“高糖分敌人”的新式战法。
    而“高糖”、“低糖”和“无糖”,很快就会成为衡量一支军队强弱的最重要标准了!
    “高糖”强于“低糖”,“低糖”胜过“无糖”,也将成为公认的准则。
    而今天这场汉城之战,实际上就是康熙的“低糖军队”想要逆天改命,想要利用高明的“低糖战术”,挑战朱和墭的“高糖军队”的一次努力。
    如果康熙在这场汉城战役中取胜,那就意味着他的八旗新军已经跨过了“糖的鸿沟”,成为了一支可以用“低糖”战胜“高糖”的强兵。。。。。。也意味着康熙终于部分夺回了因为“糖”而失去的大清国运!
    虽然康熙这些日子处处都给人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但是作为一个“理工男”,他还是非常清楚“高糖”军队可以强到什么程度!
    所以意识到“高糖化”的明军马上就要发起进攻后,康熙皇帝一边飞马赶回幸州山城,一边召集旗下的管军大臣、都统、副都统和四个蒙古札萨克郡王进行紧急军议,讨论战守之策。
    很快; 除了王辅臣之外的二十三个巴图鲁,全都赶到了康熙跟前; 一场军议随即展开。
    现在康熙这边也有了比较靠谱的军用地图; 都是他的西洋军师帮着制作的。康熙也选了一批年纪小、脑子活的八旗子弟跟着那帮洋军师学制图; 学打炮,学西洋军学; 有时候还会亲自指点他们“低糖兵学”,等于搞了个贵族军校。
    南怀仁是这帮洋军师的头头,现在也领着他们一块儿跟着来了——这些洋军师也需要学习啊!他们虽然是打“无糖战争”的高手; 但是“低糖战争”和“高糖战争”是什么模样,他们却是不大清楚的。
    在这方面,康熙才是他们的老师。
    在康熙和他手下的二十三个巴图鲁都齐聚幸州山城的时候,南怀仁手下的洋军师们已经把一张制作的相当精确的战场地图摆在了一张大桌子上面。
    康熙则在底下的巴图鲁们三拜九叩之后,冲他们招手道:“都起来吧。。。。。。这里没有专用的矮脚地图桌; 你们没办法跪着看地图; 就不必拘礼了; 一起站着看吧。”
    其实康熙自己也不大喜欢紫禁城里面的矮脚地图桌——这地图桌给人跪着看的; 但是康熙不能跪啊,他得站着看,眼睛离图太远,挺费眼神的。
    一帮巴图鲁们都谢了恩,然后纷纷起身,躬着身子走到了地图台前,人挤人地站成了一堆。
    康熙则一个人站在地图台的另一头; 扫了众人一眼; 然后用稍显凝重的语气说道:“逆贼糖多; 我大清糖少。。。。。。这个局面暂时是改变不了的,但糖少有糖少的打法; 只要咱们用好了糖少的打法; 胜算还是颇大的。
    朕的意思就是; 咱们先防守; 再反攻。。。。。。。各参领所属的骑兵集中运用,步兵则可以分成三排。第一排摆十四个参领; 二百步后再摆八个参领; 再隔二百步摆十二个参领。还有一个参领拆开后摆进战场上的几处村落建立据点。
    步兵之后两里开外再摆三十五个佐领的骑兵和蒙古骑兵。
    除了第一排的十四个参领全部摆成横队,其余第二、第三排的参领全部组成纵队。
    另外,第二排的八个参领都分在两翼,第三排的十二个参领则平均布置,每个参领之间; 都要保持足够大的空间,以便骑兵进出。”
    康熙这边的参领和明军的营是差不多的单位,不过参领的合成度更高,是合成了火枪兵、长枪兵、骑兵、炮兵、辎重兵、工兵的合成参领,人数大致上也是一千。
    具体编制则是一参领五佐领,包括一个旗鼓佐领,一个骑兵佐领和三个步军佐领。
    其中炮兵、辎重兵、工兵都合成在旗鼓佐领里面,此外旗鼓佐领里面还有四十名步军和四十名骑兵。
    而这种旗鼓佐领也是每个参领的根本,是常备佐领,其余的四个佐领在平时则是轮番集中服役的。
    另外,清军的步兵佐领也是合成的,每个佐领都有四十名长枪兵、八十名燧发枪兵和四十名火绳枪兵。
    在列出横阵的时候,八十名燧发枪兵会组成一个两列横队,四十名长枪兵会在燧发枪兵的背后摆出疏阵,四十名火绳枪兵通常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枪”,会被当成散兵置于阵前——原本康熙想为他们换线膛枪,但是线膛枪打造起来太困难,产量太低,而且装弹困难,不受“老枪”们的欢迎。他们宁愿使用用惯了的火绳枪。
    康熙说完了自己的计划,下面的二十三个巴图鲁也都明白了,其实就是用第一排当“糖灰”,消耗明军的“糖力”,当明军耗尽“糖力”达成突破后,第二排和第三排发起反击,骑兵也伺机进行反击!
    “皇上,”盛京将军巴海发问道,“谁摆在第一排呢?”
    谁在第一排谁倒霉!
    康熙笑了笑,“现在王辅臣带着的一个固山钻进北汉山了。。。。。。剩下的七个固山各出两个参领吧!不过你们可以放心,朕是不会亏待这十四个顶在最前面的参领的!等打下汉城,让他们先抢一天,然后别人再进去抢!”
    巴海点点头,没话说了,这条件还行。。。。。。高风险高收益嘛!而且各个固山都出人,损失共担。
    皇上还是比较公道的!
    康熙看了看众人,又道:“如果没有什么意义,那么朕就开始安排各个固山要负责防御的地段了!
    朕现在也不知道他们会主攻哪里,所以也就随便安排,下面的参领就各安天命吧!
    另外,朕也不会让王辅臣躲在大山里面清闲的。。。。。。他的任务是一边虚张声势威胁汉城的北面城墙,一边集中全力打足斗里峰!”


第553章 大糖之威!
    十一月十五日接近中午的时候,汉城西边,汉江边上的平原上兵甲蔽野,两路组织良好,装备也堪称精良的大军,在各自军旗的引领下,相向而行,越走越近。
    由于汉城以西的这片平原算不得太开阔,其间还分布着不少村庄、房舍、田埂,有些地方还比较泥泞,不是非常适合骑兵作战,再加上两边一个“高糖”,一个“低糖”,火力可都不弱!所以两边一开始都没把骑兵亮出来,只是派出了步兵组成纵队,快速进入战场。。
    两边的纵队远远的看上去居然还挺像的,都是那种正面非常宽大的纵队——其实就是把一个“领级”(佐领级)横队拆成五个“副领级”(达旦级)的小横队,然后叠在一起组成一个纵队。
    实际上就是将一个二百人的领(佐领)排成了十五到二十排。这可不是在官道上行军时摆出来的纵队,而是步兵在前沿和战场上开进时采用的队形。
    这种队形可以迅速展开组成正面宽大的横队,也能很快摆出空心方队。
    另外,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现在都没有取消长枪这个兵种。而且配备的数量都几乎一样,都是一个领(左领)配备四十名长枪手——两边在进行军事改革的时候,显然都在互相借鉴。
    不过两边领(佐领)级步兵单位的差别也是有一点的,明军这边的燧发枪兵数量很多,达到了一百六十名!其中的四十名还是接受过散兵和掷弹兵训练的精锐老兵,他们一般不会参加“排队枪毙”。
    而且所有的明军燧发枪兵,无论是散兵还是列兵,都配备了刺刀。
    清军那边,一个佐领下只有清军则只有八十名燧发枪兵和四十名火绳枪兵(另有四十名骑兵)。并且由火绳枪兵担当散兵和掷弹兵的角色——他们没有拉索式引信,所以他们的天雷必须用火线引爆,火绳枪手的携带的火绳正好用来点燃天雷。
    另外,清军没有配备刺刀,而是另外配备了腰刀用于近战肉搏。
    双方的步兵都没有取消盔甲,清兵这边依旧是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八色棉甲(内装铁片)加枪盔。而明军则是身穿加铁片的布面罩甲,头戴飞碟盔。
    就在双方的步兵快速接近的时候,两边的火箭也一前一后开始怪叫着发威了!
    明军这边开火的是六联装的火箭炮!打得都是昂贵的铁皮糖药弹。。。。。。简直就是在打银圆啊!
    朱和墭为了显示自己钱多糖多,同时也给底下头一回上战场的朝鲜兵打打气,所以一出手就是大手笔,把手里面的五个火箭炮领都拉出来打了。
    五个领,每个领都有八架火箭炮;  一共四十架六联装火箭炮;  在明军堑壕线外的平原上一字排开了打齐射。
    这一轮齐射就是二百四十枚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  发出“桀桀桀”的怪叫声,呼啸着飞向正在行军的清兵,因为距离太远;  并没有什么准头。
    但架不住弹药太多,在第二轮齐射的时候;  还是有三枚火箭弹不偏不倚地落在了行进中的清军步兵纵队里面!其中的一枚没有爆炸;  只是砸死了一个清兵;  擦伤、烫伤了两三个清兵,但还是把余下的人都吓得四散奔逃;  场面好不混乱!
    而另两枚则在落地后不久轰然炸开!虽然在糖弹炸开之前,周围的清军已经开始逃了。可是两条腿哪儿跑得过被糖药崩出来的弹片和铁珠子?
    轰轰的两声巨响过后,两枚火箭弹周遭的三四十个清兵都被炸翻在地!
    有十来个清兵当场就毙命了;  还有一些受了重伤;  被炸得血肉模糊;  发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  看着就疼啊!
    不过这还不是最不走运的。。。。。。炸成这样,疼一会儿就能下黄泉了。最惨是一些炸成轻伤的;  这些人的伤看着不重,但是多半有弹片和铁珠子钻进皮肉里面了。这要是取不出来,很快就会造成伤口发炎化脓!
    到时候还是死路一条;  区别只是多受点罪!
    想要取出来,那可真没那么容易;  除非能找到消炎的蒜药,否则伤口发炎化脓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所以清军的郎中看见这种“枪伤”、“炸伤”;  一般就是见死不救或剁手砍脚。。。。。。
    而那些没有直接命中清军队伍的火箭弹,也有超过半数在落地之后轰然炸开;  战场上面顿时就是硝烟弥漫,火光升腾。
    原本浩浩荡荡列队而行的清军顿时有点怂了,行军的速度都缓了下来,有几处的队伍还出现了混乱。
    而正在进行的明军看见这一幕,则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万岁!大明万胜!”
    发出欢呼的明军步兵的脚步都轻快起来了,行军速度都快了不少!
    而在昌陵川北面的幸州山城上,这个时候也发出了一阵惊呼。
    “哇。。。。。。”
    “天主啊!”
    “太可怕了。。。。。。”
    “这就是魔法的力量吗?”
    发出惊呼的都是康熙的洋军师;  他们虽然早就听说了大明的“大糖之威”,但是现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还是感到了无比的震撼。
    不过康熙却是一脸的镇定。。。。。。朱和墭的那“几板斧”他早就领教过了。
    而且也已经安排好对策了;  这会儿也不用再下什么命令,等着就是了。
    此时此刻,在昌陵川南岸清军大营外面的一处开阔阵地上,一百多个火箭发射架已经被支楞起来了,康熙的心腹,正黄旗新军的炮兵参领佟国维正板着脸在阵地上到处巡视,时不时还大声催促底下的炮兵赶紧把火箭弹从弹药车上扛下来装上发射架!
    火箭。。。。。。大清也是有的!
    不过大清是“低糖”的,所以装备不起糖药火箭,只能使用无糖火箭。
    这无糖火箭的威力当然不能和糖药火箭相比了。。。。。。糖药是可以塑形的,装在火箭弹体内燃烧的时候比较均匀,可以提供比较确定的推力。而火药一方面可以提供的推力不足,另一方面也无法塑形,烧起来也就不大均匀,一会儿烧糊了,一会儿烧炸了,火候不好控制。
    所以无糖火箭弹的精度更差,同时作战部的装药相对也比较少,有时候还会在飞行途中突然炸开。
    但是康熙还是在自己直辖的上三旗新军的直辖(旗直)炮兵参领中各编制了两个火箭炮佐领,总共就有六个火箭炮佐领,总共装备了一百多个火箭发射架。
    一百多枚拥有一根四五尺长的木质平衡导杆的火箭弹很快就被摆放到了发射架上,随着受命统一指挥这六个火箭炮佐领的佟国维的一声令下,大清帝国的无糖火箭也呼啸着飞上了天空!
    虽然是无糖的,但是这些火箭一样会发出怪叫!而且射程也不近,虽然精度更差,爆炸威力更弱,还会有许多火箭弹在落地之前就炸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