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避讳!
    连“玄烨”两个字都不能随便写,现在让人直呼其名了!
    而直呼他为“玄烨”的这个人,虽然是个大逆不道的反贼,康熙做梦都想把他捉了凌迟处死,但是现在他却只能还以僵硬的笑容,还在马背上冲那人招手:“姑父。。。。。。一向安好?”
    吴应熊已经到了康熙跟前,勒住马儿,也不下来磕头,而是笑着道:“好好好,都当了皇上了,怎么会不好。玄烨内侄,现在你是皇上,我也是皇上,这皇上见皇上应该怎么行礼?是互相免了大礼,还是一起下马互相三拜九叩?”
    三拜九叩?康熙心说:“我可不大会,还算了吧。。。。。。”
    “还是互免吧!”康熙平了平气儿,又道,“姑父,朕的十五万大军已经到了,随时可以南下江陵,踏平赤壁!不知姑父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第607章 万事俱备,只欠西风!
    听见康熙皇帝问什么时候动手,吴应熊马上就一脸诚恳地对康熙道:“内侄子,咱们那里都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西风了!”
    “只欠西风?”康熙皇帝一愣,“不是只欠东风吗?”
    吴应熊笑笑:“东风可不行,咱们在西边,如果刮东风,那可就烧着咱们自己了。”
    “烧?”康熙感兴趣地问,“姑父,你们也打算火烧赤壁吗?”
    “内侄子,您可真圣明!”吴应熊憨厚一笑,“既然姓朱的把大营摆在了赤壁,那咱不烧他一烧,也对不起打小就看的《三国演义》啊!”
    “可是烧得着吗?”康熙还是有点担心,“那个诸葛三和可是诸葛亮的后人啊!”
    诸葛三和同诸葛亮的关系,也早就得到了大清朝廷官方权威认证!
    拿火烧赤壁的计去对付手持《孔明秘籍》的诸葛三和,这事儿靠谱吗?
    “烧得着!”吴应熊显得信心十足,但同时又流露出一丝不忍心,“内侄子,不瞒你说,这次是你姻叔父国贵把他的闺女小菟豁出去了。小菟是让吴应麒送给朱和墭当人质的。不过那丫头长得好看,国色天香,人称八面观音,意思是从各个方向上看都是绝色美人。是咱云南的第一美人儿!所以朱和墭那假圣贤没忍住,把她收了房,还大肆宠幸。
    朱和墭又爱屋及乌的人,所以就想出大价钱拉拢你姻叔父国贵了。。。。。。可惜了小菟了,这次国贵借着她的关系用了诈降计,她怕是凶多吉少了。”
    又多出一姻叔父!
    康熙也有点无语了,先来一姑父; 然后又来一姻叔父,以后还不知道要来多少长辈呢!
    还有那个云南第一美人什么的; 怎么就给朱和墭得去了呢?康熙想到这个事儿更生气了——大家都是皇帝; 凭什么朱和墭后宫的美女如云; 自己的后宫里面都是些五大三粗的,好容易有个马佳氏漂亮; 还给布尔尼杀了!
    不过气完了,康熙的思路还是回到了战场上,他问:“那朕的那个姻叔父准备怎么烧朱和墭的水师?”
    吴应熊说:“就和《三国演义》里面差不多的烧法。。。。。。你姻叔父准备带着水师去诈降; 其中一部分船上装满柴草,浇上猛火油,借着顺风顺水冲进赤壁山下的伪明军水寨就烧,烧完之后其他的战船再冲进去交战。就算不能把朱和墭的水军全灭了; 也要让烧他们一个损失过半。内侄子,这个湖广大战是离不开水师的。这个朱和墭之所以能那么横,就是因为他的长江水师人多船多火炮多。。咱只要能重创了他的水师,那湖广之战就有的打了。
    另外; 朱和墭仗着水师厉害; 还让自己的陆师跨江设营; 江南设了个赤壁山大营; 江北摆了个乌林镇大营,两营之间还有浮桥相连。其中赤壁山大营更大,伪明陆师的主力应该驻扎在那里。而乌林镇大营要小的多,最多只驻扎了五万人。
    内侄子; 你如果能派十五万大军南下去乌林镇附近等着,看到江面上燃起大火; 就马上发兵攻打乌林伪明军大营; 十有八九是能得手的。若是水陆两方面都赢了; 这个湖广之战就有的打了!”
    康熙皇帝听见吴应熊说要让自己的十五万大军去打乌林大营; 马上就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连忙对吴应熊道:“姑父; 朕虽然带了十五万大军来襄阳,但也不能都派去打乌林啊,万一朱和墭发兵来偷袭襄阳; 那可就麻烦了。”
    吴应熊笑着问:“内侄子; 那你打算发兵多少?”
    “最多十二万!”康熙说; “剩下的姑父你给补上吧!”
    “行!”吴应熊道; “我出五万大军!”
    “好一言为定!”说着康熙举起巴掌,笑着对吴应熊道,“姑父,咱们就击掌为誓,现在开始就结成同盟,共抗伪明!”
    “好,我们击掌为誓,齐心协力,一块儿让朱和墭知道咱们的厉害!”
    。。。。。。
    康熙和吴应熊拍完巴掌就各回各家了,康熙马快一些,先回到了樊城那边的汉水岸堤上。
    岳乐、图海、索额图、明珠、佟国纲、费扬古这几个大臣马上就凑了上来,先行了打千礼,然后就躬着身子站在康熙的战马边上,等着听消息。
    康熙看了他们几个一眼,吐了口气道:“朕观吴应熊颜色,未见异状。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西风了。。。。。。皇叔父、佟国纲、费扬古,你们三个朕手上最能打的,这次南下之战就交给你们了!”
    “奴才领旨。”
    三个人赶忙跪下接旨。
    康熙抬抬手,示意他们起立,然后又说:“给你们十二万大军。。。。。。”他俯下身子,对岳乐道,“皇叔父,你当主帅吧!”
    “奴才领旨。”
    康熙压低声音又道:“皇叔父,朕一半的身家都给你了。。。。。。千万,千万不能有失啊!”
    “奴才知道了!”岳乐点了点头。
    康熙松了口气,又道:“剩下的留两万守襄阳,图海,这两万人和襄阳城就交给你了。。。。。。这襄阳城,无论如何都不能丢!”
    “奴才知道!”图海也重重点头。
    他知道康熙这是在为湖广之战做最坏的打算了。
    这场湖广之战如果打败了,那么襄阳就是抵达湖广明军的大门。。。。。。只要襄阳在手一日,明军就不能走湖广这一线北上河南了。
    至于东线。。。。。。清军其实还有最后一招可用,就是扒开黄河大坝,水淹淮北!
    历史上宋朝端平入洛的时候,蒙古人就用了这一招。
    但是这一招对走襄阳入洛的明军是没有用的,一旦明军入洛再北上山西,就能借着山西山势的掩护抵消清军骑兵的威力,从而迫近北京。
    同时关外明军也会一边招抚蒙古人,一边叩击山海关。。。。。。大清可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现在的襄阳,就如同当年大明山海关,不容有失!
    这也是为什么康熙一定要拿到襄阳以后才肯在湖广战场上下重注豪赌的原因。
    。。。。。。
    “皇兄,如何?”
    汉水浮桥的另一头,吴国贵也凑到吴应熊身边发问了。
    “行了,康麻子答应出兵了。。。。。。出十二万兵!”吴应熊道,“不过他还要咱们也出五万兵,真他妈是个属狐狸的。”
    吴国贵笑了笑说:“那咱就出吧。。。。。。只要别让清军押着去堵枪口就行。”
    吴应熊已经从马背上下来了,凑到吴国贵耳边,低声道:“三弟,万一不胜该怎么办?
    这次赤壁之战可是倾国之赌,咱们把本钱都压上去了。。。。。。如果打输了,岳州和江陵都保不住!”
    “三十六计走为上!”吴国贵道,“皇兄,咱们要有最坏的打算,您不如就带着此间的二十多万人先往四川撤吧!”
    吴应熊点了点头,“四川能守得住?”
    吴国贵说:“总是能守几年的。。。。。。万一赤壁不胜,臣弟殿后,皇兄先走!”
    吴应熊一听这个话,那真叫一个感动,留着眼泪对吴国贵说:“三弟,千万小心,打不赢咱们就走,别勉强。。。。。。咱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好,好,臣弟知道了。”吴国贵连连点头,心里却想:“光有柴不行啊,我得拿了那一百万尾数才能走!”


第608章 西风起,战鼓擂!
    “圣上,丞相。。。。。。”一个行军师府的参谋飞也似的冲向朱和墭和诸葛丞相。
    朱和墭才晨练回来,满头满脸的都是汗,身边还跟着大波玲、苍井真和一个气呼呼的矮胖子诸葛丞相。
    大波玲、苍井真一直都在朱和墭的要求下经常锻炼,所以体能都棒棒的,陪着朱和墭在楚王府城墙上跑了两圈(一圈八里)都没怎么大喘气,只是出了身香汗。
    而朱和墭的体力最好,跑完步后还玩了一会儿硬弓、石锁、杠铃,这才大汗淋漓的回到了王府承运殿。
    那个被迫参加早锻炼的“胖诸葛”就惨了,才一圈慢跑,就已经喘得不行了,也顾不得什么军师形象了,直接一屁股坐在城门楼上喘大气儿。结果还被朱和墭一阵数落,说他吃太多,不锻炼,长太胖,容易三高,还会短命什么的。。。。。。
    这可把“胖诸葛”气坏了!他那么大的官,吃多点儿怎么了?而且他是摇鹅毛扇子的,又不需要冲锋陷阵,练什么练呀?还什么太胖,胖一点怎么了?诸葛公爷家里的八房妻妾就没人嫌他胖。
    至于什么三高,诸葛三和这辈子就和“高”字没什么缘分,怎么可能“三高”?
    还有什么短命。。。。。。吓唬谁呢?诸葛军师给自己算过命了,高寿六十有三,一点都不短!
    所以今年已经五十出头的诸葛军师可气坏了,差一点和朱和墭吵起来,还好有大波玲两头说和,这才让“胖军师”消了点气儿,但是一张黑脸还是气鼓鼓的。
    而朱和墭却并没有因为“胖军师”的不敬而发怒,还是苦口婆心的劝了一路。。。。。。他是真心希望诸葛军师可以长寿的。
    这年头要得了“三高”; 那可是要大大折寿的,而减肥大概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所以朱和墭自己就很注意保持身材; 也让身边的人一起锻炼。。
    而诸葛三和在南京有自己的公府; 朱和墭也不可能去抓他出来锻炼。不过这段时间诸葛三和同朱和墭一块儿住在武昌楚王府里面; 于是就给朱和墭逮着机会,抓他来减肥了。
    可惜这个“胖诸葛”一点不领情; 而且还不嫌六十有三的寿数太短。。。。。。朱和墭也真是无语了!
    他还想再开导诸葛三和两句的时候,一个加了“密”印的信封已经塞到他手里了。
    朱和墭看了看信封上的印章,就知道这是潜伏在吴国贵身边的吴菟派人送来的; 他也不和诸葛军师讨论健康问题了,而是拿着信封大步走向了自己的御书房。
    诸葛三和也不再生朱和墭的气,也跟着一起走了进去。而大波玲和苍井真则回了后宫,替朱和墭准备洗澡水了。
    朱和墭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一看; 上面就是八个字“万事俱备; 只欠西风”。
    朱和墭将信纸递给了诸葛三和; 问:“丞相; 今儿刮什么风?”
    “西北风!”诸葛三和道; “今天早上就开始刮西北风了!”
    朱和墭想了想; 道:“擂鼓、聚将、军议。。。。。。”
    说着话; 他扭头看了眼胖诸葛; “丞相,咱们俩上战场的时候到了!襄阳、赤壁,你来哪个?”
    “襄阳!”诸葛三和道,“圣上; 这回您只能到赤壁山,万万不可渡江到乌林前沿。”
    “知道!”朱和墭点点头,“乌林有狠人凌和于孝谦坐镇; 还有十二万大军,肯定万无一失; 不需要我亲临了。”他顿了顿,忽地一蹙眉头,“军师,襄阳那边; 大张旗鼓而往真的没有问题吗?”
    诸葛三和一笑:“水陆大军十二万; 北行五百里。。。。。。怎么可能隐藏踪迹?况且清妖一定不舍得放弃襄阳的。”
    。。。。。。
    “大将军; 这是洪阁老的札子。。。。。。上面注了火急。。。。。。”
    吴国贵军中的参议薛章手里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札子快步走进了岳州府城内的大将军行辕的大堂。
    这位朱和墭最早的“对头”自打投了吴三桂,就一直混得不上不下,在吴应麒北伐的时候; 他也想去投机一把,求了个赞襄军务,还当了一任开封府知府。后来吴应麒跑路入关中,他也跟着一起去了。后来又当上了西安知府,替吴应麒操办后勤。在吴应熊打进西安的时候他跑得挺快,还跑到了吴国贵军中。吴国贵看他忠心耿耿的,这回就让他当了参议,带在身边当了心腹。
    薛大心腹刚走进大堂,就看见他最喜欢的东西了——银圆!
    不是一块两块银圆,而是一大堂的银圆,都放在打开的皮箱子里面,银光灿灿的,可讨人喜欢了。
    平日里面不大爱财的吴国贵这个时候正愣愣的站在大堂当中,身边都是装满了银圆的箱子!
    薛章赶紧走到吴国贵身边,低声问:“大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