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都这么乖了; 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诬他造反呢?
    “。。。。。。冤枉,冤枉,祖宗在上; 不肖子孙孔毓圻让人冤枉要造反,造反是要灭九族的!孔家传了那么多代,现在要亡在我手里了,祖宗,我该怎么办?”
    在曲阜孔林的一间大殿内,孔毓圻正跪在一副“彪形大儒”版的孔圣人全身画像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祖宗诉苦。
    而在他身边的只有孔毓圻唯一的心腹大佬黄植生。。。。。。幸亏有这个黄植生替孔圣公通风报信,否则他都不知道有那么多人在背后递折子说他要造反。
    这诬人造反的事情,实在是太缺德了!
    “妹夫,你说我应该怎么办?我是不是要给皇上递个折子?”
    和祖宗诉了半天的苦,祖宗也不理他,孔毓圻也只好求助黄植生了。
    黄植生现在是他的妹夫了。不过不是嫡亲的妹夫,而是堂妹夫。黄植生在广东家乡其实有老婆孩子的,但是他们都没跟着他一起到北方。所以黄植生就单了一阵子,虽然和尚之信的几个寡居的妹子关系不错,但毕竟没法子把人家娶进门。于是有意拉拢他的孔毓圻就让族里面选了个十六七岁的美人坯子嫁给了黄植生——那妹子可真是肤白貌美大长腿,标准的山东美人,而且还知书达礼。。。。。。真是便宜了这个姓黄的!
    黄植生皱着眉头,一脸的忧愁,“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何况圣公今日一呼,蹶起而从者十万余。今山东一省官员,皆为入儒宗,人人以圣公马首是瞻。圣公在此时上奏明志还有何用?”
    “没,没用了?那,那我该。。。。。。”孔毓圻伤心的眼泪都下来了,“我该自缚于天子驾前,听凭发落吗?”
    黄植生摇摇头,笑道:“这倒不必,圣公只需安坐府中,大事自有我等大佬处置。”
    “安坐就行?”孔毓圻有点不确定地看着黄植生。
    黄植生点点头:“对,安坐就行,有我等大佬处分,您无需担忧俗事。”
    “那,那我就坐着等死吧。。。。。。”孔毓圻用细不可闻的声音说。
    黄植生则向孔毓圻行了个揖拜大礼,“学生领圣公令!”
    揖拜完毕,他就转身出了大堂,然后离开了戒备森严的孔林,回到了位于孔林边上的圣公府。
    圣公府的大堂上,熊赐履、周培公、张英、傅弘烈等四个大佬早就等得有点不耐烦了。
    这个儒宗大佬的人选在过去几年中也调整了两次,明珠和李光地被调整出去了。然后熊赐履补进来当首席大佬,那个大清傻奴才傅弘烈也入局当了专管军务的大佬。
    这回五大佬齐聚曲阜,显然是要商量什么大事的。在圣公府里面等候四个人看见黄植生过来,就纷纷开口发问了起来。
    “圣公呢?”
    “植生兄,圣公还是不愿视事吗?”
    黄植生点点头,笑道:“素王嘛,自然是应该垂拱而治的。。。。。。我们这些当大佬的,只好多担待一点了。”
    说着话,他就自己给落了座,拿起边上茶几上摆着的一碗还有点热气的茶水饮了一口,然后把目光投向了周培公——在五大佬当,熊赐履负责忽悠朝廷,黄植生负责哄好圣公,张英是大管家,傅弘烈主管团练,周培公则是“首席造反师”,专管出谋划策。
    周培公早就胸有成竹了,笑着道:“以圣公的名义上个题本,把山东巡抚兼提督军务的差事推了吧!”
    熊赐履皱着眉头:“推了什么?圣公什么时候当过山东巡抚兼提督军务?这没有的差事怎么能推?”
    周培公笑道:“圣公觉得朝廷想让他当山东巡抚兼提督军务。。。。。。所以就先客气一下!”


第623章 赢了南北朝,输了清顺帝!
    “万岁爷,咱们大清国这回真个儿叫吴应熊、吴国贵这两个逆贼给坑惨了!他们俩,也许是其中一个,压根就是朱和墭的内应,把咱们的底细全都给卖了个底儿朝天。再加上逆贼有天兵相助,可以居高临下俯瞰我军的一举一动,甚至可以飞到我军头顶上仔细看,我军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京兆府行在的南书房内,就听见一个小伙子哭得抽抽搭搭的,好像跟受了多大委屈的小媳妇似的。康熙端坐着御座上,麻颜铁青,一动不动。
    跪在他面前的,正是安亲王岳乐的儿子塞楞额。他这几日真是太辛苦了,先是从长江岸边一口气跑到荆门州和安陆府的交界处,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被他阿玛岳乐逼着跑襄阳。在襄阳只是眯了一会儿,就又被迫踏上了前往京兆府的慢慢长途。
    因为军情如火,他又是一连几日不得休息,最后骑着马都能睡过去,有几次差一点就从马背上摔下去了。到了京兆府后还得强打精神觐见康熙皇帝,当面陈述乌林兵败的过程,还得替他爹岳乐开脱。。。。。。这可真是忠孝两全好儿子啊!
    而为了突出吴应熊、吴国贵这两个“叛徒”的危害和“天兵”的作用,塞楞额特意拿出一脸丧气样,还边说边哭,说到伤心处,还不住的在地上碰头。当然了,他头一个临阵脱逃,以至于他爸爸的那个固山的兵丁一下就全线崩溃的事儿,他是不会主动坦白的。
    他现在说的话大致上就是这样的意思——不是我们不努力,奈何大明有天兵!
    这大明不仅有天兵,还有内应!而某个大清明君圣主又误信姑父。。。。。。这才让十二万精兵深入险境; 中贼奸计,遭遇天兵; 以至于惨败!
    索额图、明珠、勒德洪、李霨、杜立德、冯溥等六名大学士分了两列在边上站着; 都偏着脸儿看着康麻子的脸色。。康熙的师兄桑吉喇嘛也在南书房中; 就在康熙背后站着。
    好容易等塞楞额的哭诉告一段落,康熙才慢慢地道:“师兄怎么看?你们又怎么看?”
    几个人的眼光都集中到索额图脸上。在图海离开后就变成首席大学士的索额图索中堂推脱不掉; 只好出班下跪,然后沉吟一下,字斟句酌地开口道:“奴才以为吴应熊没有理由勾结伪明; 应该是吴国贵所为。这吴国贵虽然亲手杀死了永历,但是其女吴菟姿色绝美,已经被朱逆和墭所宠幸,封了贵妃。所以吴国贵现在是朱逆和墭的伪国丈了!”
    索额图的这番话明着是在为吴应熊开拓; 实际上却是在为康熙开脱——是康熙信了吴应熊才有了这场倒霉的赤壁——乌林之战的。
    但是因为康熙皇帝必须是圣明的,所以他不能被昏庸无能,命中注定的亡国之君吴应熊忽悠啊!
    所以这恶人就只能由吴国贵来当了。
    “该是如此!”康熙摇着牙,“这逆贼以为朱和墭宠幸他的女儿就会放过他,真是太天真了,将来一定落个惨死的下场!”
    “皇上圣明!”索额图忙赞了一句,接着又道,“至于刀枪不入之法和天兵飞行之法……奴才没学过法术,实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康熙的目光又在几个大学士脸上扫了扫; 大部分人都是一脸懵逼,只有明珠若有所思; 于是他就盯着这位脑瓜子最好使的大学士看了。
    看到康熙的目光盯着自己不走了; 明珠连忙出班下跪道:“皇上; 奴才以为逆贼的刀枪不入之法,乃是披了一身好甲,因此才能挡住铅弹。
    至于飞天之法,奴才就不知道了。。。。。。”
    康熙有点失望; 但还是提醒了一句:“那你知道孔明灯吗?”
    “啊,原来如此。”明珠恍然大悟道,“皇上实在圣明; 一眼就能看穿其中的门道,奴才万分佩服。”
    康熙眯着眼睛道:“何止能看穿,也可以叫人做一个!”
    康熙到底是属学霸的,热气球内点儿事儿; 一点也就通透了。不过; 真要做个能载人的大家伙出来,却也不大容易。
    但是自己这里也有个能飞的“法宝”,哪怕不能载人,总也可以大大提升军心士气。如果再能加上一个法力高深的大喇叭……就足以迷惑底下那些人了。
    想到这里,康熙就回过头到道:“师兄,看来你得出面去和那帮伪儒斗个法了。”
    桑吉喇嘛一合巴掌笑道:“贫僧修过空行之术,倒是可以一试。”
    “那就有劳了。”
    康熙又把目光转了回来,锐利的目光,就在底下的六个大学士兼南书房大臣的脸上扫来扫去。
    这六个大学士心里面都明白你这位小圣主是什么意思?
    图海的六百里加急和塞楞额是前后脚到的京兆府。
    而这份六百里加急报告的事情,就是十数万明军兵临襄阳城下,而且正在一步步展开对襄阳和樊城的包围。
    根据图海的报告,襄阳城东南和西南的两处要地,鹿门山和虎头山现在都已经被明军占据!
    这两处高地都靠近汉水,其中鹿门山位于汉水东岸,虎头山位于汉水西岸。明军占据了那里,不仅能在襄阳城南获得安营扎寨的落脚点,而且还能获得设置炮台封锁汉水航道的有利地形。
    汉水航道一旦被封锁,那么明军就能通过汉水源源不断的运兵运粮到襄阳前沿,他们就能围住襄阳打持久战了。
    与此同时,襄阳城东北的另一处挨着汉水的要地万山,也遭到了明军的攻击。
    另外还有一部明军,也已经开到了白河东岸,正准备强渡!
    因为北上围攻襄阳的明军人数比守军图海所部多得多,而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还拥有天兵之威和水军之利。
    所以,万山的失守和明军成功渡过白河,都只是时间问题。
    而明军一旦控制万山,并渡过白河在樊城以北布防,襄阳和樊城两地就会被明军团团包围。城内的两万清军就会变成瓮中之鳖。
    困守襄阳的清军就会和历史上被围困在襄阳的南宋军一样!
    而康熙现在似乎有点输红眼了。。。。。。看他的意思,是还想在襄阳赌一把,如果赢了,就还能有个南北朝。如果输了,那就只剩下清顺帝了。
    可是这赌注实在有点大,而且赢面好像也不太大。。。。。。所以在场的六个大学士兼南书房大臣都不敢说话了。
    南书房内安静了半晌,到了最后还是外头的一阵脚步声和多隆的通报声打破了平静:“皇上,孔圣公刚刚差六百里加急送来了题本。”
    “孔毓圻的题本?”康熙一愣,“快快拿来。”
    “嗻。”
    多隆躬着身子就快步进了南书房,手里捧着黄封皮的匣子,里头就是一本题本。
    题本不是密折,下面的人是可以拆看的,所以多隆已经看过了。。。。。。看过之后,他才马上拿着这份题本来见康熙。
    康熙皱着眉头取出了题本,打开看了看,那张麻脸马上就堆满怒容了,“好一个孔毓圻,他竟然上表推辞山东巡抚一职。。。。。。他想干什么?他难道想。。。。。。”
    “咳咳咳。。。。。。”
    “咳咳。。。。。。”
    “咳。。。。。。”
    南书房里一半的大臣都猛烈的咳嗽起来了,好像得了什么会过人的毛病一样。而康熙多机灵啊,马上就知道人家什么意思了,于是就哼了一声:“朕不许他推了这个差事!拟旨,封孔毓圻为山东总督!”


第624章 好!套住康熙了!
    康熙的这道谕旨显然是有止咳功效的,话一说完,南书房内几个大臣的突发性咳嗽就全好利索了。不仅不再咳嗽,而是还能发出洪亮的声音,齐声高呼道:“皇上圣明!”
    圣明个屁!
    康熙一肚子的不痛快!
    他知道自己这一道谕旨出去,山东就“没”了!虽然账面上看,山东肯定还是大清的,但实际上这块地盘以后就是儒宗说了算了。
    一想到自己扶植起来用于对抗儒门的儒宗居然会在短短的几年内膨胀到如此地步,康熙皇帝的肠子都悔青了。
    这简直就是养虎贻患啊!
    那个周培公。。。。。。简直就是大清第一罪臣,罪该万死啊!
    不过康熙也没完全气昏头,他还是知道这个儒宗虽然已经尾大不掉了,但他们一是有力量的;二是反儒门的。
    儒宗抄了儒门和白莲教的组织方法,又恰逢康熙放权搞乡贤,于是儒门和白莲教的组织方法同山东、河南、山西、直隶、淮北等省的基层包税乡贤一结合,势力马上就起来了——实际上,儒宗就是将北方这几个省的豪强地主还有暗藏的白莲教势力,全都整合在了一起。
    别看那个孔圣公拉扯起来的团练还有点乌合之众的意思,但是他们的群众基础太好了,可以源源不断的拉到壮丁。
    而国族人口不足,恰恰是大清的软肋!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出现这么一个势力庞大的儒宗,康熙皇帝一定会痛下杀手,哪怕屠了曲阜孔家他都会在所不惜。
    但是现在,他和儒宗有了共同的敌人——就是大明和儒门!
    大明和儒门是捆绑在一起的,现在的大明皇帝朱和墭在他起兵的初期,就组建了儒门的前身原儒学派。
    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