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和儒门是捆绑在一起的,现在的大明皇帝朱和墭在他起兵的初期,就组建了儒门的前身原儒学派。
得到江南之后,原儒学派又和江南士大夫中的一部分反清分子结合,形成了“原儒”、“原君”、“原臣”等“三原主义”,从而大大的完善了原儒学派,随后又在康熙皇帝扶植儒宗的同时组建了儒门,后来还从儒宗这边抄来了《反经》,从而大大增强了斗争性。
但也正因为儒门的“三原主义”和“天下为公”(天下为公是目标; 三原主义是方法); 使得它和儒宗成了难以调和的对头——因为儒宗是一群“剃头儒”,根本就不符合“原儒”的标准,就更别提“原君”、“原臣”什么的。而且儒宗的群众基础是乡贤,也就是地方豪强; 全都是反对均田的; 这也就是反对“天下为公”了。
所以“儒门”和“儒宗”两派主张很难调和,双方还互相革除了对方的“儒籍”; 儒门甚至还宣布孔毓圻不配姓孔; 并且扶植衢州的“南孔”为正统!
因此儒宗就只能和大清进行深度捆绑了!
现在儒宗是大清国中的儒家正宗,许多八旗子弟也是儒宗门人; 几个儒宗大佬也都是康熙的臣子。
所以这个儒宗虽然有尾大不掉的嫌疑; 但终究还是大清的力量。。。。。。特别是在大清八旗新军损失惨重,急需补充兵力的情况下,大清太需要儒宗的动员能力了!
以上这些道理,虽然康熙都非常清楚; 但他还是气不过。。。。。。自己养的狗; 现在咬了自己一口; 自己还不能喊疼!
康熙真是气得不行; 也不想再和底下人商量襄阳会战的事儿了——他其实也知道底下几个大臣的心思; 都有点怂了; 想要放弃襄阳。。
可放弃襄阳之后呢?
大明的几十万大军恐怕还没打过瘾呢!
真的弃了襄阳; 他们立马就会北进到河南。。。。。。到时候河南是不是也弃守了?
河南弃守之后; 直隶还守不守?
再不守; 那他不就是清顺帝了?
“朕不舒服,”康熙想到这些; 心脏都开始抽搐了,脸色惨白; 额头上都是冷汗,他吃力的抬起右手挥了挥; “你们都跪安吧!”
大臣们也都看出康熙不大好了,所以也不敢再拿襄阳的事儿惹他生气; 要真气死了; 大清的这个烂摊子谁能收拾?
于是六个大学士兼南书房大臣只好一起跪安告退。
看着几个人离开,康熙才有气无力地说:“小桂子,快过来。。。。。。扶朕回宫歇息!”
。。。。。。
快被气出心脏病来的康熙被小桂子扶着去休息的时候,他的敌人们却在“加班加点”的打仗和工作!
因为他们知道; 康熙和他的大清朝还没有被套死在湖广战场上。。。。。。因为襄阳的包围圈还没有最后形成!
而套住康熙的最后一环,就在襄阳城东北面的白河两岸战场上!
就在康熙皇帝躺平休息的时候; 强渡白河之战,正在白河和汉水交界处的河口镇附近隆重上演!
震天动地的火箭弹飞行时发出的怪叫和落地后的爆炸声突然沉寂了下来,接着响起的就是惊天动地的呐喊!
在靠近白河东岸的水面上,上白条小木船上的一千多名明军死士,全都一边呐喊,一边奋力划桨。
这些死士虽然戴着头盔,但是却没有披甲,连军服都没穿,人人都打着赤膊,肌肉贲突,头上热气腾腾,脖子上挂着手榴弹,背上还斜挎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而每个人的双手,都紧紧握着一支船桨,和着很有节奏感的鼓声; 努力划水。
每条船的船艏部,都支楞起了一张绑了两副胸甲的盾牌,用来遮挡河对岸不时射过来的枪弹。
白河西岸清军阵地上打过来的枪弹已经变得有点稀疏了!虽然他们在这一带的抵抗一度相当激烈,但是架不住明军用压倒性的火力和兵力反复冲击了大半个白天。
守在这一带的清军已经快拼光了,能动弹的士兵大概都已经填了上来。布署在白河西岸一座镇子内的火炮也打不动了,不知道是没了弹药还是被明军的火力打哑了。
而白河西岸的滩头上,更是打得尸横遍地。。。。。。一次次的攻击与反击,双方的官兵都伤亡惨重。
但是在白河东岸指挥这场战斗的明军大将诸葛正阳确信,胜利很快就要到手了!
从他手握千里镜中看出去,对岸清军阵地上的枪口焰已经非常稀疏了,看来是打不动了。
而在空中观测的“天兵”也传来消息,樊城方向并无一兵一卒来援。
看来图海已经准备放弃三河口了。
三河口一旦失守,襄阳和樊城就会被明军包围,襄樊城内的两万清军新八旗兵就将无路可逃。。。。。。到时候康熙康麻子就会被生生套住!
就在这时,冲在最前头的十几条小船已经先后撞上了河滩,船上的明军死士就跟下山的猛虎一般,先是投出了糖药手榴弹和烟雾弹,然后举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嗷嗷叫着跳下木船,猛扑向不远处的清军阵地——一道距离河面不足三十步的胸墙!
和之前几次明军扑击时清军都能主动从墙后跳出来迎战不同,这回他们只是缩在墙后面有一枪没一枪的开火。虽然时不时能打倒一两个明军的死士,但是却根本无法阻挡越来越多的明军战士靠近他们的阵地!
当一阵“糖弹”雨被冲锋的战士们投出去的时候,诸葛正阳便放下了千里镜,吁了口气,对身边的一个参谋说:“给我阿爸报喜吧。。。。。。我们已经套住康熙了!”
第625章 康熙的梦
大公元年,九月十三日,上午。
大队大队的明军官兵,终于出现在了江陵府城的街头!
这座吴周王朝的首都,现在已经是明军的天下了。这些明军都是广东来的“老兄弟”,他们的个头虽然不怎么高大,但是军服整齐,盔甲锃亮,特别是一部分“铁甲兵”身上还套着坩埚钢打造的胸甲,看上去更让人觉得气势惊人了。
两三万这样的“老兄弟”,整肃而沉着的分成数路进入江陵,行进在主要的街道上面。军靴敲打在青石路面上,一片整齐的轰响。碟形头盔下一张张晒得黑黝黝的年轻面庞都紧紧绷着,表情严肃,没有人交头接耳,更无人四下旁顾,只是肃然的前进。而走在队伍前列的那些军官,下巴几乎都要扬到天上去了,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骄傲”,仿佛要告诉每一个看到他们的人——老子就是如假包换的天兵!
这支军队,从军官到士兵身上都是锐气十足,哪怕是见惯了吴周精锐的江陵人看来,这支军队都显得特别凶悍和精锐!也难怪大清的八旗新兵被他们打得惨败,而老吴家的那两位(吴应熊、吴国贵)则更加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而且在逃走之前,还向大明朝上表称臣了!
虽然吴应熊还能关起门来自称皇帝,继续乐呵上几年,但是在名义上,他们可都是大明的臣子了。
而大明朝的那位大公天子朱和墭也算“宽仁”,封吴应熊当了平西王,封吴国贵当了平西大将军。
还允许他们继续领有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之地。这三省现在虽然是人口稀少的穷乡僻壤,撑死也就四百万口; 百余万丁。。但还是好过原先只有云南一省的局面。。。。。。这个反,暂时还没有“造亏”。
在拿到了朱和墭支付的“尾数”之后; 吴国贵也没再久留江陵、岳州; 在九月十日; 便率领两万精兵和八万家眷,登上了西行的船只; 向贵州境内撤退——吴国贵没有把所有的军队都拉走,而是遣散了其中的三万,只带走了剩下的两万。
被他遣散的大多是湖广的府兵; 他们的家眷和田产都在湖广,不会愿意跟着去云贵的,勉强带着也没什么意思。
而被吴国贵带着的,除了各个将领的家丁,就是一些云贵籍的府兵。
在吴国贵的人马撤离之后; 朱和墭就立即派出军队; 占领了江陵、岳州二府和荆门州; 同时还派兵向宜昌、施南、常德、永顺、澧州、辰州、宝庆、衡州、沅州、靖州等州府前进——这些州府都是吴周弃守的地盘; 明军夺取他们当然是毫无困难的。而在顺利夺取这些州府后; 夺取湖广的“小目标”基本完成。
而“套住”康熙; 然后把大清圣主宰成清顺帝或是大清版崇祯帝的大目标; 则还需继续努力。
江陵府皇城午门的城楼上; 朱和墭和刚刚通过荆门州抵达江陵府的诸葛三和两人负手而立,等待着在江陵城内武装游行一圈的陆军第三镇、第四镇、第七镇的精兵抵达午门外的校场上。
而一面“天下为公”旗和一面日月同辉旗,则在江陵皇城的午门城楼上猎猎飘扬,迎风招展!
完成了武装游行的三镇精兵陆续开始进入午门外校场; 看见他们整齐的队列和高昂的士气,朱和墭露出了极为得意的笑容:“不愧是老兄弟啊!有此三镇精兵,天下何处去不得?”
诸葛三和则笑着说:“圣上; 现在可不是骄傲的时候。湖广这一战咱们虽然打得很成功,但是平天下之战; 现在才刚刚开始呢!”
朱和墭笑道:“康熙都已经给套住了。。。。。。吴家的人马又撤走了,咱们的几十万大军都腾出了手,还怕打不过康熙?”
诸葛三和笑道:“是啊!咱们必胜。可是谁又会打必败的仗呢?如果康熙不出兵来解救襄阳。。。。。。那圣上平天下的仗可就不大容易打了!”
朱和墭已经有点明白诸葛三和的意思了,“丞相; 你是不是又有祖传的锦囊妙计了?快说给朕知道吧!”
诸葛三和笑了笑:“谈不上什么锦囊妙计; 老臣只是想提醒圣上; 您可别误正式登基的吉时。。。。。。现在湖广已平,二吴归附,天下已经是南北二分了。您也该奏凯还朝; 然后正式登基了!”
朱和墭原本想在七月初一就把登基大典给办了,没想到湖广之战打得久了些,以至于误了七月初一的好日子。而七月初一之后的又一个大吉之日,可就是十月初一了。
如果再误了,年内可就没什么好日子了。
不过诸葛三和显然不是因为十月初一日子特别好才劝朱和墭回南京的。
朱和墭笑道,“丞相,你的意思是如果朕离开湖广了,康熙就比较容易上钩了?难道朕回南京了,他就不怕湖广这里的几十万大军了?”
诸葛三和笑道:“圣上,襄阳可没那么好打!历史上蒙宋之间的襄阳围城之战打了差不多六年才完事儿。
咱们虽然有糖药、天兵、钢甲这些个神兵利器,但是襄阳的城防的确坚固非常!
而且吴应熊迁都襄阳之后,又花了不少力气加固。所以咱们攻城受挫,改用长围法是很可能的。而要长围襄阳,那就用不了那么多兵力了。”
“襄阳真有那么难打?”朱和墭还有点不信邪。
诸葛三和肃容道:“襄阳城自古以来就号称铁打的襄阳,其坚固程度可见一斑!
而这座铁打之城最厉害的地方,还不是城墙又多高多厚,而是襄阳的护城湖。。。。。。不是护城河,而是护城湖啊!”
护城湖的意思就是护城河像湖一样的宽!
甚至可以说,襄阳城就是一座建立在湖中小岛之上的城池。
想要填平襄阳的“护城湖”,几乎是不可能的。
填不平“护城湖”,就算轰塌了城墙,也很难发起进攻。
所以打这样的城池,火力强大也不一定管用,成败关键在于城中守军对于炮击和长围的心理承受能力。
诸葛三和又道:“咱们可以先轰襄阳一阵子,然后再放出消息说您要在登基大典后,北上山东讨伐伪儒圣公孔毓圻。。。。。。康熙多半就会以为咱们已经放弃了速取襄阳,转而用长围的法子困死襄阳了。”
“如果康熙还不上钩呢?”朱和墭问。
诸葛三和道:“那您就真的北上山东一趟!
到时候康熙必不敢直面您的兵锋,但又不得不设法解救山东之危,也就只有这招围魏救赵可以用了。”
朱和墭哈哈大笑:“好,就依军师所言!”
……
朱和墭奏凯还朝,已经启程返回南京的消息传到京兆府时。康熙皇帝正在得病——可能是给下面的乱臣贼子们气病的。
他昏昏沉沉的躺了好几天,一度还发了高烧。在服用了粘杆处搞来的蒜药之后才退了烧。
但是病去如抽丝,当几个南书房大臣一块儿来向他禀报好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做一个很奇怪的梦。
在梦中,他不知道为什么登上了北京紫禁城后面的景山,站在一棵歪脖子树下面,身边只有一个小桂子公公……
他正想问小桂子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小桂子公公充满惊喜的声音就在他耳边响起了:“万岁爷,大喜啊……襄阳城传来捷报!而且朱逆也离开湖广了!”
第626章 朕,绝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