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个新大陆还有金山银山,富得流油,是个“替天行道”的好地方!
    可是新大陆油水虽大,但距离也太远了!
    而且大明现在的大敌还是北清啊,北清还没死透呢,怎么能去招惹远方的强敌呢?
    朱天王的心思,朱和墭当然是知道的。不过在他看来,西班牙才是大明天朝真正的大敌!
    因为西班牙拥有辽阔的新西班牙殖民地。。。。。。。眼下大约半个美洲新大陆都是新西班牙的!
    这简直是罪大恶极啊!
    而其中的三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后将会成为美利坚帝国的一部分——其中就有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这两个后来的“美利坚强州”。
    如果美利坚失去了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内华达、犹他、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科罗拉多、怀俄明等州,它还能美得起来?它还能坚如磐石吗?
    如果再有一个不容于美利坚的天朝邦国,出现在上述各州的地盘上。那美利坚就永远只能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
    而天朝如果能拥有一个强大的,位于美洲西海岸的邦国。那天朝帝国就有机会将整个太平洋变成自家的内湖。
    天朝的霸权将也会长存于世!
    相比西域、雪域高原、蒙古草原、外东北这些个虽然挺近; 但是开发成本很高,维持成本不低的地盘而言; 一个美洲西海岸的邦国; 实在是太让朱和墭心动了。
    而且西域、雪域、蒙古、外东北这些地盘是跑不了的。除了一个罗刹国; 也没有谁能跟大明来争。而罗刹国的主要发展方向还在西边,不可能为了这些烂地和大明在东方死磕。
    所以朱和墭有的是时间; 可以慢慢搞。但是轻易拿下新西班牙西部大片地盘的机会却不多……朱和墭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一旦波旁王朝入主西班牙; 大明对新西班牙的进攻就有可能让强大的法国卷入!
    虽然大明的实力比法国更加强大,但是它能投入到大洋彼岸的力量却是有限的。
    而法国则有可能利用援助新西班牙的机会,在新大陆大举投入力量。毕竟西班牙在新大陆上经营了一百多年,控制了上千万土著人口,还有几十万西裔的白人人口; 有能力为大量法军提供后勤保障。
    所以; 朱和墭就想抢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前; 对新西班牙下手!
    另外; 他还知道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将在未来几年后出现。
    这个机会就是奥斯曼帝国对维也纳的围攻!
    如果奥斯曼帝国可以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那么; 整个欧洲的形势就将发生巨变。
    到了那时; 整个基督教世界就不得不集中力量以应对奥斯曼帝国的西扩。
    如果大明帝国在这个时候向新西班牙发起进攻,很有可能以微小的代价达成重大目标。
    因为西班牙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将新西班牙,置于欧洲; 特别是罗马之上……虽然新西班牙才是他们的未来!
    想到这里; 他就笑着对朱天王道:“阿爸,孩儿知道西班牙、荷兰都很远。但他们还是不远万里到了咱们的家门口。而且还带来了坚船利炮; 可见其雄心之广,威胁之大。正身为天朝之主; 东方诸国之领袖; 安可视而不见?
    况且西人用于购买我之丝绸、瓷器、白糖、香水等的白银和黄金; 大半出自新西班牙!”
    “这……”一想到黄金白银,朱天王就有点动心了。
    就在此时,又有侍卫来报说:“黄植生求见。”
    “宣。”朱和墭马上让人将这位他看好的“外交家”宣到南书房。
    黄植生这次为大明收复山东立下大功,再加上他潜伏敌营多年; 功劳苦劳真是不小。所以这回直接封了新会侯!可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他现在的精神就爽的不行。行揖拜礼的时候,嘴角都挂着笑。
    “赐坐!”朱和墭连忙让人给他搬来一把椅子,还笑着说; “这里原是康熙的南书房; 什么都好就是椅子少了一点。”
    “圣上,”黄植生撩起官袍,在椅子上坐下,“臣来南书房可不是一回两回啦,每次回都是跪着回话,哪有机会坐?还是圣上这里好。”
    “君臣为师友嘛!”朱和墭笑道,“师友之间哪里需要动辄下跪磕头?植生,这个道理,你到了欧洲那边也要多讲讲……若有条件,还应该办个报纸,好好吹吹儒家的道理。”
    “去欧洲?”黄植生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他努力想了一想,还是没想起来,大明还有这么一个州府。
    “就是西边儿那个欧洲大陆,知道了吗?”
    “知道,臣知道了。”这下黄植生反应过来了,“圣上说的是欧罗巴大陆。”
    朱和墭笑着说:“对!出访欧洲的差事不好办,朕想来想去也只有你出马带上一个使团……真是辛苦你啦。”
    “不辛苦,不辛苦。”黄植生笑道,“替圣上办事哪儿能怕苦呢?圣上,您想要臣出访罗刹国吧?”
    “罗刹的确要去的。”
    黄植生笑道:“说起这个罗刹国吧,他们和清妖应该是敌人……在黑龙江那边儿一直都有争斗,宁古塔将军时不时就会上报罗刹人入侵的事儿,非常难缠。
    另外,在西域很远的地方准格尔和罗刹人一直有矛盾。”
    黄植生居然还是一个罗刹通!
    “罗刹只是你西去的第一站,”朱和墭说,“等见过彼得沙皇以后; 就去奥斯曼帝国转一圈……争取和他们的苏丹或大维齐尔见面。
    然后再去见一见罗马教宗……他们一直派人来见朕,朕还没派人回访过一次。
    见完教宗去后,你就法国和法兰西王路易见面。然后就去荷兰见威廉三世,最后才是英国。”
    黄植生道:“圣上,这一大圈绕的……回来不得好两三年后?”
    朱和墭半开玩笑道:“怕苦怕累了?”
    黄植生摇摇头,“怕倒是不怕; 只是觉得太远了一些……”
    黄植生随即又问:“圣上,臣跑那么老远,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他一边提问,心里面一边也在猜想,应该是要联俄灭清吧?
    “当然了!”朱和墭点点头,“植生,你此去事儿可真不少……不过并没有联俄灭清。”
    “没有联俄灭清?”黄植生一愣,“那要对付谁?”
    “对付西班牙!”朱和墭笑道,“得给西班牙设个大大的局!”


第661章 谁是康熙,谁是我阿玛?
    轰隆一声,兴庆府皇宫旳南书房内的书案倒在了地上。把正昏昏欲睡的同治小皇帝吓了一跳,瞪着小眼睛用惊恐的目光看着刚刚掀翻书案的那个让他既熟悉又陌生的麻脸男人。
    几个南书房大臣,全都趴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只有大军阀议政王孔圣公还稳如泰山一般的坐着,看着刚刚呆立在那里的康熙,语气平静地开口道:“太上哥哥别急,您还是康熙,您永远都是康熙,天下间只有一个康熙,那就是您。。。。。。。这一点,我可以证明!”
    康熙?只有一个康熙?这是什么意思?同治小皇帝听得一脸懵懂,他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正是似懂非懂的时候,康熙是什么他当然知道,只是不太熟——康熙皇帝不带孩子,他整天忙着抢救大清朝,自然忽略了家庭。如果不是这段时间他升级当了太上皇,需要把儿子胤礽拿出来当傀儡用,他和胤礽相处的时间还会更短,关系也会更加生分。
    而现在的小皇帝已经知道康熙是他阿玛的一个名字,他阿玛叫爱新觉罗。玄烨,又叫康熙。但他还是不明白“天下间只有一个康熙”又是什么意思?还有。。。。。。他同治小皇帝的阿玛是谁,为什么要圣公叔叔来证明?
    “孔毓圻!”小同治还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康熙皇帝已经指着乱说话的孔圣公发出怒吼了,“朕是不是康熙; 不用你来证明!”
    不需要圣公叔叔证明?小皇帝心想,那你到底是不是康熙呢?你到底是不是我阿玛?
    康熙还不知道自己的糊涂儿子已经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 还在那里生孔圣公、常宁和明珠等人的气儿呢!
    “常宁该死!明珠该死!孔。。。。。。”说到这里; 康熙瞪了一眼孔圣公; 发现对方也在看自己,一点都不怵。
    孔圣公何止不怵; 都生气了!他是有实力的!而且实力越来越大。。。。。。最近他又收了两个很能打的徒弟,一个叫张勇,一个叫王进宝!
    康熙那个恼火啊; 他现在拿孔圣公真没什么辙。。。。。。这小子比鳌拜还鳌拜!
    鳌拜不过是看家的老奴,再跋扈也没有真正属于他的实力。而孔圣公是儒宗圣公,他手底下一帮熟读反经的门人弟子!
    而且这个儒宗是开门收徒的,孔圣公本人更是广收门徒。西迁到兴庆府的大清朝廷上下人心惶惶,都想要抱团取暖; 加入儒宗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另外; 儒宗和儒门一样; 都能提供一种基层治理的秩序。
    其中儒门的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以宗族、村社为主体进行的均田——这种均田乍一看好像是扶植了宗族; 有可能造成强宗大族横行霸道; 但实际上却是给宗族团体设了上限; 而且还禁止了宗族之间的吞噬。因为田土都已经“均”好了,一个几百口人的宗族均到几千上万亩。想要扩张; 又被“均田不可售”的原则所限制,而且邻近的土地又被其他宗族控制。一个宗族想要非法兼并另一个宗族赖以生存的土地; 难度可比一个豪强兼并一个农民的土地大多了!
    所以当某个宗族的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 无法从现有的土地中攫取足够多的财富以供生存后; 他们要么让一部分子弟进城务工; 要么就向官府申请移民去地多人少的宽乡,而不会在当地不受限制的膨胀。。。。。。当然了; 这套秩序可以良性运转的前提,是国家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新的肥沃土地; 或者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可以提供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至于宗族内部的那点事儿,什么大房欺负二房、三房之类的。呵呵; 清官难断家务事!而且如果某个人不被他的父母所爱,分到的财产太少,以至于遭受兄弟欺凌。。。。。。这事儿能怪皇上和朝廷吗?
    总之,儒门的那一套其实是保护了弱小宗族,拆分了强宗大族,是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儒宗的乡贤包税制的基础其实也是宗族; 不过这一套制度不能保护弱小宗族、抑制兼并; 反而可以帮助强宗大族加快兼并的步伐,然后朝廷就能依靠这些强宗大族获取钱粮和兵力。这个套路虽然不利于集权,但是对于如今风雨飘摇,搞不好还要西迁的北清而言,还是非常实用的。。。。。。因为有一群强宗大族跟着,跑到哪里都容易扎根啊!
    而威望已经大损的清廷控制这些强宗弟子的手段就是和儒宗结盟——这个路数其实和历史上衰弱的王朝要依靠这个教那个教,或者要依靠什么士族是一样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儒宗现在已经变成了北清的合伙人了!
    康熙现在得依靠儒宗,当然不能指着孔圣公鼻子骂你该死了。
    “就是常宁和明珠该死!”康熙咬着牙,“朕决不能轻饶了他们。。。。。。传朕的旨意,将永绶、满都护、海善、纳兰揆叙四人收监!不,赐死!”
    “太上皇,请您三思啊!”
    “太上皇,不可啊!”
    “太上皇。。。。。。”
    康熙一说要杀人,底下趴着不言语的大臣就纷纷开口劝说了。
    永绶、满都护、海善三人都是常宁的儿子,纳兰揆叙则是纳兰明珠的儿子。
    那个纳兰揆叙死就死吧,但另外三人可都是爱新觉罗,还是近支皇亲,同治皇帝的堂兄弟,怎么能轻易弄死?
    “你们不要劝了,“康熙怒吼道,”朕非杀了他们不可!”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不杀他们,就不能证明自己是真康熙!”
    那个杀千刀的常宁很可能已经以康熙皇帝的名义向大明投降了,而且还说兴庆府的真康熙是常宁。。。。。。这可真是太不像话了!
    康熙现在必须证明自己是自己了。。。。。。。而杀掉常宁的儿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虎毒不食子啊!如果他真是常宁,能舍得杀自己的亲儿子?
    “太上哥哥,这事儿我可不能同意!”孔圣公这个时候斩钉截铁地说; “恭亲王之所以自愿留在北京,全是因为兄弟之情,他是替您留在北京的。。。。。。他现在落在逆贼手里; 刀架在脖子上,那还不是要他方便方,要他圆便圆?甚至恭亲王都有可能已经遇害了,只是逆贼找了个人扮演他,不,是扮演您!您怎么能因为这个就杀了他的三个儿子呢?
    现在可没有任何消息说北京城的那个伪康熙是恭亲王假扮的!”
    “你,你。。。。。。”康熙被孔圣公这么一说,也有点傻眼了。
    把常宁留在北京的事儿已经很不地道了,现在还要杀常宁的三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