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埋大清朝-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常宁留在北京的事儿已经很不地道了,现在还要杀常宁的三个儿子。。。。。。而且现在的确没有任何证据说北京的那个伪康熙就是常宁啊!
    别说证据了,连传闻都没有啊!
    也有可能常宁已经代替康熙殉国了,朱和墭只是随便找了个麻子冒充康熙,结果康熙就把常宁的三个儿子都杀了。。。。。。这也太让人心寒了。
    “那就,那就将他们暂时收监。。。。。。”康熙话说到这里突然觉得哪儿不对头,再想想,终于想起来了,他看着孔圣公道,“圣公,你刚才说什么?你不同意?你凭什么不同意?”
    “我是摄政啊!”孔圣公回答道,“太上哥哥,您难道忘了?现在是您,我,还有太上太皇太后一起摄政辅佐皇上。”


第662章 图海是真的,明珠是真的,康熙当然也是真的!
    康熙从小就是皇上,干了快二十年,都已经干习惯了。所以他现在虽然退居二线当了太上,但是在他旳潜意识中,他还是那个一言九鼎的大清九五之尊,天下之主。刚才被孔圣公一提醒,才想起自己已经不是皇帝,而是太上皇了!
    也许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下岗的这个事实,对康熙的心里造成的打击太大。原本站立着的康熙一屁股坐回了自己的御座,然后喃喃自语道:“朕已经不是皇上了,朕已经不是皇上了。。。。。。”
    底下的大臣们看着他们的小圣主这么一副凄惨模样儿,都呜咽出声。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康熙明明是个明君圣主,而且早就大权在握,将朝局牢牢掌握在手中。怎么就让朱和墭、吴三桂这两个逆贼成了气候?可就算如此,康熙在失去南方半壁江山后还锐意改革,组织了新八旗军,更一次次身先士卒激发将士们的忠义血性,怎么就败落如此了呢?在他们这些知兵的大臣们看来,现在的大清八旗新军真的很强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在奇尔泊一战中那么轻松的就击败了吴应麒和布尔尼的联军。
    就算是那些个荷兰东印度公司派来帮着大清练兵的洋将在见识了奇尔泊之战后,也都翘起大拇哥说如今的大清兵就算摆在欧罗巴战场上也是第一流的,足以和法兰西路易王的精兵较量一番,罗刹国彼得王的军队可远远不如大清天兵呢!
    这大清天兵都这么强了,怎么就被明军轻轻松松给打败了呢?而且还一败再败,败到了无力回天!这大清; 接下去到底该怎么办呢?
    “太上皇,三十六计走为上!现在北京城出了伪康熙; 多半会被用来分裂咱大清。。。。。。盛京看来是保不住了!”
    “太上皇; 现在关中的人心也极为浮动; 之前迁到关中的旗人都怕逆贼大举来犯。。。。。。不如把他们都迁到兴庆府、西宁府和兰州府。”
    既然无力回天了,又出了两个康熙; 这些大清能臣们自然就想到了保存实力。。。。。。反正大清天兵已经从广东一路开溜到了东北、西北,为什么不再一次以退为进呢?
    几个南书房大臣纷纷附和,但一个个脸色都很不好看。因为朱和墭搞出个冒牌康熙显然是有所图谋的。而他的所谋; 大家用脚后跟也能想明白,一准是东北那旮旯。
    其实拿出一张地图看看,就知道北清的摊子还是铺太大了。一头在东北,一头在西北,中间还夹着一个蒙古。而且蒙古这边还出了个和北清为敌的成吉思天佑汗布尔尼!
    而维持这个盘子的; 只剩下十三四万八旗新军和六七万鲁勇还有两万蒙古新军。
    二十二万大军看着好像不少了; 但是现在的北清朝廷财源枯竭; 根本没有维持那么多军队的财力。而且北清的地盘又太大; 两块核心地盘陕甘和盛京、宁古塔之间相距三千多里; 其间还有草原大漠山林; 根本无法呼应。
    一旦这两块核心地盘遭到明军猛攻; 守在那里的清军就只能各自为战。
    而在北财源枯竭; 又冒出一东一西两个康熙的时候,底下的军队还能有多少死战的心思?
    有真康熙亲自看着的西北还好一点; 而且北清的主力也在这里; 还背靠着准噶尔、和硕特两个支持康熙大汗的蒙古汗国; 所以还能坚持一下。大不了就是放弃关中平原,再向西缩一缩。。。。。。
    而没有真康熙坐镇的盛京、宁古塔就非常危险了。如果明军支持伪康熙常宁攻打; 说不定会来个半推半就的开门迎降!
    康熙一想到常宁现在正冒充自己,在明珠、王辅臣两个叛臣的辅佐下进兵盛京,他就后悔的想抽自己的耳刮子。。。。。。早知道常宁能玩出这一手; 当时就该毒死他啊!
    还是心慈手软了!
    想到这里,康熙悠悠地看了一眼孔圣公; 孔圣公还以为康麻子在向自己征求意见; 于是就回答道:“太上;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咱们手里还有二十万精兵,何处去不得?”
    康熙心说:“这二十万大军中就有你的七八万鲁勇和张勇、王进宝他们率领的一万多甘陕绿营兵。。。。。。你比常宁还危险!”
    想到这里,康熙的神色却动也不动; 只是淡淡道:“知道了。。。。。。立即给巴海和科尔沁各部的亲王、郡王们下旨; 让他们马上西迁到兴庆府来。再给关中的康王和岳乐下旨,让他们多搜括些钱粮布匹,然后往兰州府撤退。”
    。。。。。。
    “大将军,辽阳城就在前面,最多两个时辰,我们的大队人马就能入城休息了!”
    常宁,或者叫伪康熙、东康西什么的,总之就是这么个人,现在正穿着一身正黄旗的棉甲,戴着枪盔,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一个小土丘山站着。在土丘下面,是大队大队的步兵、骑兵、炮兵、辎重车队,正滚滚通过。这些兵将全都是旗兵打扮,穿着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红等五色的棉甲,不做声地行军。一面面八旗兵的军旗在队伍当中飘扬舞动。这一带已经是辽河平原了,距离北清盛京沈阳城也没多远了。周遭的人口还算稠密,官道左右,零零星星的有一些旗民、旗奴在呆呆的看着这支既熟悉、又陌生的八旗兵。
    正在向常宁汇报的是昔日的大清首席大学士图海!
    常宁的阵容远比康熙想象的要豪华!不仅有图海、明珠这样的“中堂”,还有勒尔锦、董额这样的王爷贝勒,还有莽依图这样大将。
    就这套班子一围,常宁这个假康熙都不假了。。。。。。图海是真的,明珠是真的,勒尔锦、董额、莽依图全都是真的!领着他们的康熙怎么可能是假的?
    所以常宁的大军出了山海关后就一路“势如破竹”,遇上有清军驻守的堡垒都不需要打,只要让图海、明珠、勒尔锦、董额、莽依图他们去露个面; 守堡的清军十有八九就开城出降了。
    这一路下来,常宁都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了——我到底是常宁还是康熙?为什么每一个看见我的堡寨守将都大哭着喊我“皇上”。。。。。。一个两个人会认错; 所有的人都认错了?
    难道我真的是康熙皇帝?
    夏风掠过; 还带着海上的凉气,一下把常宁混热的脑袋吹醒了不少。
    “我是谁也不要紧了。。。。。。”
    常宁嘀咕了一声。
    现在的大清已经是大势已去。。。。。。西北怎么样不说,东北这旮旯是大势去了!
    这回出关的军队可不止常宁带着的两万八旗兵; 布尔尼和王辅臣率领的三万大军(其实也是原来的旗兵和蒙古兵)还跟在后面呢!
    如果常宁。。。。。。常康熙敢有什么贰心,用不着朱和墭从北京发兵,也用不着驻守在山海关和辽东盖州的大军出动,就凭布尔尼和王辅臣就能弄死他了!甚至都用不着他们出手,图海、明珠、勒尔锦、董额、莽依图他们现在都是大明皇帝的走狗鹰犬了。
    大清。。。。。。完了!“
    想到这里,常宁苦笑一声,一打马就冲下土丘,汇入了大明八旗兵的洪流当中,还大呼一声:“大明八旗,进辽阳了!”


第663章 别开火,我是康熙,大清完了!
    盛京,大明大公二年八月初十日。
    这座雄踞关外旳雄城名都,在仲秋的阳光下,却显出一片灰蒙蒙的气氛。盛京八门紧闭,城内街道上冷冷清清,连盛京皇城外头往日最热闹的街市上,一间间的店铺都是板门深锁。城头上面,只有盛京将军正白旗新军右路都统巴海的白色方块认旗和几面正白旗的白色龙旗,在有气无力的飘扬。
    而在灰蒙蒙的盛京城墙之外,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红等五色八旗新军总共约两万人已经摆出了十六个大型步兵横队,堵在了盛京八门之外,每座大门外头都是一前一后两列大横队,堵了个严严实实。而且堵门的八旗新军还架起了一门门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就对着盛京的城墙。在这些堵门的步兵、炮兵之间,还有一群群散开来的蒙古骑兵,他们和八旗新军一起,将盛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盛京将军巴海和他的副手都统安珠湖,还有两人手下的一票都统、副都统、参领,这个时候已经站在了盛京大南门德胜门的城楼上,这些人都脸色铁青站在城头,一人一支千里镜,正朝城外正黄旗新军阵后一面刺着“康熙来也”的黄色大旗张望。
    “康熙来也”旗下面策马而立着几名骑士,没有康熙,但是有图海、明珠、勒尔锦、董额、莽依图。。。。。。还有一个儒宗大佬兼山东巡抚的黄植生!
    以上这些人,巴海、安珠湖等人都很熟悉; 那一张张面孔化成灰他们都能认出来。现在这些人还没有变灰,还是人形; 他们俩当然不会认差了——这些绝对是本人; 如假包换!
    巴海和安珠湖他们当然早就收到了“真康熙”的廷寄和明发上谕; 其中的廷寄还是康熙亲笔,前前后后来了三份廷寄和两份明发上谕。第一份廷寄是康熙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抵达归化。。。。。。安然无恙!
    第二份廷寄则是康熙告诉他们自己虽然退位; 但依旧大权在握,要他们听话!
    而第三份廷寄则告诉他们北京出了个假康熙,实际上是恭亲王常宁; 现在已经投降逆贼,要他们千万小心,别上当受骗。
    两份明发上谕都是以同治皇帝的名义发布的,第一份是告诉巴海和安珠湖大清朝的皇帝换人当了,康熙以后当太上皇; 并且和孔圣公、太上太皇太后一起摄政。
    第二份则是几天前才到的; 内容是要求巴海、安珠湖马上放弃盛京将军和宁古塔将军辖区; 率领所部兵丁家眷西迁去大清的新都兴庆府。。。。。。这份上谕可把巴海、安珠湖两人给急坏了。
    东北清军一共有三个固山; 其中一个摆在宁古塔,还有两个摆在盛京; 不过这三个固山下辖的兵丁拥有的田庄都在盛京城附近。
    虽然大部分新八旗兵丁的家眷都不多,但是三个固山的兵丁加上家眷,怎么都有超过十万人要迁徙啊!这还没算替他们种田的从关内迁来的佃户。
    这新八旗的兵丁家眷又不是游牧民,他们之前要么是老满洲、陈汉军、包衣奴才,要么就是绿营兵; 也有一些干脆就是汉人农夫,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原先是会游牧的蒙古人。
    康熙要巴海、安珠湖带着这些人长途跋涉三千多里,通过口外关外的草原、戈壁迁往宁夏,而且还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还要马上出发。。。。。。这简直就是一场死亡迁徙啊!
    而就在巴海、安珠湖和驻守盛京的两个新军固山的都统、副都统、参领们都不知所措的时候。。。。。。康熙自己带着兵就打过来了!
    不过此康熙非彼康熙。
    带兵打过来的这个康熙; 就是给巴海、安珠湖下谕旨的那个康熙所声称的叛国投敌的恭亲王常宁。
    不过打过来的这个康熙自己是不承认自己是常宁的; 在他的大军出山海关后; 就不断放出消息,说是逃去宁夏的才是常宁; 而他是真正的如假包换的康熙康麻子。
    而这个说法也得到了草原上各个蒙古札萨克旗的确认——这些札萨克旗里面都有人去追随布尔尼,结果他们就在北京城亲眼目睹了康熙向大明天子投降的一幕。。。。。。大清真的已经完了!
    可是巴海、安珠湖怎么甘心?那么大一个大清,怎么说没就没了?而且宁夏那边不是还有一个康熙吗?陕甘二省大部地盘也还在宁夏康熙的控制之下,漠南草原西部和河套草原,还有山西大同、直隶宣化,还有一部分漠北草原,也都在宁夏朝廷的控制之下。
    另外,东北这边除了盛京将军府、宁古塔将军府所管的三个固山新军外还有一个人多势众的哲里木盟——这个盟下属有整整十个札萨克旗,其中的六个札萨克旗还都是科尔沁的人马,他们和爱新觉罗家族已经深度绑定,谁都离不开谁了。
    所以这大清还有实力,怎么就没了呢?
    可就在巴海、安珠湖觉得大清还能存活一段时间的时候,他们就被康熙包围在了盛京城中!
    唉,这个仗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