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内心之中迫切的有让这些弟子独挡一面的想法。毕竟这个时代的科学开荒时代,对一个些科学家的基本素质要求也不是很高。周梦城更是想立即培养出,除却他之外能够承担科学研究工作的人。
    那么是自己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周梦臣吃过早饭,洗漱过后。在正堂上坐下来的时候,几个弟子已经到了。
    周梦臣目光扫过几个弟子,忽然在冯保脸上停留住。冯保虽然精神抖擞,但是双眼浮肿,熊猫一般,眼睛之中充满了血丝。
    周梦臣问冯保道:“你一夜没睡?”
    冯保说道:“先生学问,精妙绝伦,妙不可言,一看就忍不住了。”
    周梦臣忽然觉得历史之中那个大权阉远去了,反而今日好学之小太监却变得亲近起来。
    周梦臣说道:“好吧,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你们五师弟冯保。”
    冯保立即向其余四个弟子,行礼。师兄弟之间,相互行礼之后。随即冯保向周梦臣奉茶,也算是点头,让冯保入门了。
    周梦臣说道:“我门下一切唯有学术论高下,其余东西都是小问题。师兄弟之间,不可因这些东西生了间隙。你们明白吗?”
    几个弟子纷纷说明白。
    周梦臣目光扫过,就知道有几分言不由衷。
    其实他也很无奈,弟子们身份不同,来历不同,甚至将来研究的方向也定然不同,而今彼此之间,还有一些同门之谊,但是将来,时间长了,很多弟子恐怕没有同一时间在师门中国。到时候也很难谈什么情义。
    以孔子之贤,孔子死后,儒家一分为六。之前周梦臣没有想过,经过今日这个局面,就看得出来,他日自己弟子之中,爱恨情仇恐怕少不了了。
    不过,这也是必然之事,他也是稍稍一想,也就放下了。只要科学能传承下去,即便是弟子们要打出猪脑子,也是肉烂在锅里了。而且有他在还能压制一二,他不在了,也用不着他操心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弟子们
    周梦臣言归正传,说道:“前番我说的出师之事,你们还记得吗?”
    四个弟子都说知道,冯保却有些茫然,周梦臣又让程大位重说了一遍,随即说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是很多东西没有教授给你们,但是本门之学问,你们的数学基础有的好一些,有得差一些。但是也算达标,今后也有能力慢慢的学习。”
    周梦臣说好一点的时候,目光落在程大位身上,说“差一点”的时候,目光落在刘修水身上。
    如果说程大位的数学是已经到了隐隐约约超过了周梦臣的地步,让周梦臣不得不感叹,不管是古今都是天才的。而刘修水的数学水平也到了极限了,就是他所能理解的极限。
    再学下去,事倍功半,还不如让他转换方向。反正这个年代还处于科研开荒时代。数学能力可以稍差一点的。
    “今日,我就想问问,你们自己的问题,都准备好了吗?”
    程大位说道:“师傅,弟子在不研究出三个问题之前,是不考虑其他的。”
    周梦臣听了这一句话,微微有一点后悔,后悔用这三个问题难为程大位,有一些太阴险了。不过想想,如果程大位的方向是纯数学的方向。这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周梦臣说道:“好吧。修水,你是什么想法?”
    刘修水说道:“弟子自从拜师以来,一心一意只想做一件事情,治理黄河,弟子愚钝,而今对这一件事情,毫无所得,请先生指点迷津。”
    周梦臣看着刘修水,想到了刘天和,心中暗道:“这倒将我难住了。”
    诚然,周梦臣是从刘天和那里学了不少这个时代水利工程乃至于施工的方式与解决办法。但是在他看来,这远远称不上什么水利学。而他在这方面,又没有足够的积累。毕竟在后世的水利学与这个时代的水利学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刘修水要治理黄河,他要做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引入数学概念,建立起水利学体系。
    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难倒了周梦臣也不知道该怎么指点他。
    而刘修水又是他最不放心的弟子。
    或者说最鲁钝的弟子。
    不管是程大位,杨宏量,徐杲,乃至而今刚刚拜入门下的冯保,都比他要强多了。而这样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让他来做,他能做的好吗?
    不过,做得好做不好,是一回事,身为老师,他总是要给弟子一些支持的。
    他想了想了说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新得陛下赐皇庄一座,昨日看了,多有水流,却不见多少水利工程,从今天开始,我会将前人留下的治水之书,全部搜寻一遍,你好好揣摩一边,然后拿皇庄练练手,不过你要记住,一切都要定量,一切都要用数字说话,当你觉得大多数东西不能量化,你的工作没有做到位,记住还是那一句话,一切都可能骗我们。唯有数字不会。”
    刘修水听了,大吃一惊,说道:“师傅,这庄子可是家里一切开销的来源。我如果出错了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这个更是你要注意的。你的工作不是别的工作,别的算错了题,做错了事情,不过自己一次失败而已,最多牵连到自己,一旦治水失措。害的是家国百姓,你如果连区区一个皇庄都搞不到,我宁可让你祸害我自己。你既然决心治水,将三易回河之事,细细读,再细细读。不能有一刻稍忘。”
    刘修水听了,心中感动。他也世家出身,虽然学问未必多精深,但是见识广博却称得上。三易回河之事,自然知道是什么。
    是北宋年间一件最大的治河事故,为了不让黄河北流入辽,失去了黄河天险,各种骚操作,让河北地区元气大伤,百姓淹死无数。简直是惨不忍睹。
    刘修水说道:“恩师的教诲,弟子时刻记在心上。”
    周梦臣虽然这样说,但是也不会真得让自己的家底被弟子折腾坏了,他也是要看设计图图纸的。周梦臣不指望刘修水有什么大成就,不过很多事情都是一步步做起来的。既然刘修水有心,也就让他去做便是了。
    周梦臣接着问杨宏量,说道:“你有什么想法?”
    杨宏量说道:“弟子听闻,陛下有意让师傅领衔重修历法,可有此事?”
    周梦臣说道:“钦天监消息很灵通啊?的确有此事。”
    杨宏量说道:“钦天监就是负责这个的,自然消息灵通,弟子愿意追随弟子,重修历法。”
    周梦臣问道:“你确定这个想法吗?”
    杨宏量说道:“弟子世代都是修习天文,而今自然愿意跟随师傅,为此盛事。”
    周梦臣心中微微有一些失望。
    鲁迅先生说过,习以为常的东西就是对的吗?
    固然振聋发聩,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习以为常的东西,自然看不出来什么不对的地方。
    在周梦臣看来,而今是科学之莽荒,随便往什么地方挖掘发展,都能够做出成绩来。但是弟子们,却未必有这里眼力了。周梦臣恨不得将很多观念灌输进入这些弟子的脑海之中,却也知道不能。
    做大事以寻替手为第一。
    这些弟子就是他的替手。
    周梦臣想要的是一个有独立科研精神与能力的科学家。而不是一个听从老师命令的好弟子。
    周梦臣对杨宏量寄以厚望,而今看来,他志不在此。
    周梦臣说道:“也好。这一次你与程大位就一并跟着我修历吧。”
    他们两个人数学能力都很强。也算是得力弟子。
    周梦臣问徐杲道:“徐杲,你有什么想法吗?”
    徐杲说道:“弟子听闻天下第一塔,就是南京大报恩塔,弟子虽然没有见过,但有所耳闻。弟子父亲也是修房子的木匠,弟子没有太大的野望,就是先修建全天下最高的塔,最雄伟的城池。”
    周梦臣有一些无力之感。他以为,他会是牛顿,弟子们纵然不是爱因斯坦之流,但也是一个个能在科学史上留下名字的人才,但是而今,周梦臣看来,也就程大位还算正常。
    毕竟科学界也是有鄙视链。
    研究理论的,看不上研究应用的,自然科学的,看不上社会科学的。至于建筑师,那也是科学家吗?
    想不到这堂堂科学界开宗立派的大宗师,弟子们一个想学水利,一个想研究建筑。一个个不给他挣脸。
    周梦臣忽然有一种老父亲的感觉。儿子们一个个都不听话。
    只是人各有志,是勉强不得的。
    周梦臣心中一动,说道:“也好。不过而今的建筑多以木石结构,可以扩展的空间不大了,千百年来无数能人异士,已经就能研究的研究的差不多了,你未必有超越的空间,我倒是可以给你指出一条路来。”
    徐杲立即问道:“师傅请讲。”
    周梦臣说道:“那就是新材料新办法。我听闻极西之地有土人有一种建筑材料,叫做水泥,乃是烧制而成,呈粉末状,只要浇水,就能凝固成石头一样的东西,如果你创制出来这个材料,将来不管做什么都大有好处,以此为基。你想修建出远超前人的建筑,也是可行之事。”
    徐杲大喜,说道:“多些师傅,只是这水泥如何烧制?”
    周梦臣微微一笑,说道:“不知道。”
    徐杲脸上欢喜的神色顿时僵持在脸上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泥与玻璃
    要说周梦臣对水泥一点也不了解。却也是未必。多少还是了解一点工艺的。
    但是周梦臣可一点也没有告诉徐杲的意思,只是给出一个方向,希望徐杲自己去开拓。
    这也是对几个没有出息弟子的宣泄吧。
    一方面水泥关系重大,是一个值得让人下功夫的东西。周梦臣如果自己有空的话,或许自己就主持这一件事情了。而今周梦臣也发现了,他或许今后越发没有时间主持具体科研工作。就好像真正的学术界的大佬,最大作用就是争经费,争地位,争方向。
    他将来或许也会慢慢向这方面过度,在朝廷之上,为他这门根基尚浅的学问去争夺话语权。
    这也是他宁肯拔苗助长,也想让弟子们独当一面的另外一个原因。
    既然徐杲对建筑感兴趣,周梦臣就往这方面引导他。当是,周梦臣更看重弟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科学界,如果一个大佬能明确的指出正确的方向,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周梦臣说道:“让你师母给你二百两银子的经费,就在庄子里面建一口窑,好好研究吧,这一件事情如果能成,在青史上也有你一席之地,如此大事,自然不会轻松。”
    徐杲说道:“弟子明白了。”
    其实他一点也不明白?他哪里明白了。
    徐杲一时间没有头绪,满脑子想的这水泥到底是什么成分,老师说是要烧制,但是怎么烧制?
    简直是一头雾水。
    更重要的是,徐杲虽然是匠人出身,但是他是木匠,并没有烧制过什么东西。心中没底的很。甚至连最简单的窑口怎么打?他心中也未必明白。
    只是周梦臣如此说了,徐杲心中也生起了一丝丝期望。
    一想到这化粉为石,简直如同神仙法术的建筑材料在他手中诞生,他就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心中也冒出无数种用法。他甚至有几分迫不及待的想法。唯一担心的是,真有这个东西吗?
    这个东西真的存在吗?
    不过他也不敢直接去问周梦臣。只是偶尔在心中冒出来一丝丝。
    周梦臣看着几个弟子,有些话想要说,只是碍于冯保在场,说道:“记住,本门的学问正大光明,从来没有什么秘传之道,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行业之中,最顶尖的人物。遇见问题可以来问我,当然了,我能够给的仅仅是建议而已。”
    “遇见好苗子,可以提起教授,等你们出师之后,有了收徒资格,再列入门下。”
    “总之,好自为之吧。”
    这并不是大明科学这个小幼苗的所有人,其实在他影响之下,以薛已李时珍这些人,已经用科学实验与科学方法来推进医学的发展。如果从历史角度来划分,这已经是古代医学走向现代医学的转变。
    这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只是医学自然有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被周梦臣嫁接上科学的枝条,就开始蓬勃生长,至于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子,周梦臣还不知道。正因为这样蓬勃的生命力,并不怎么需要周梦臣保护。
    毕竟只要有用,很多人不在乎医学背后的体系。
    不用,周梦臣怎么保护的同时,医学虽然有周梦臣的心血,却不是周梦臣的事业。
    唯有而今大猫小猫三两只的科学传承,才是周梦臣的事业。
    周梦臣心中暗道:“我也要好自为之了。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扶持着这根幼苗茁壮成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