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为很有国民度的人物。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黑红也是红了。
    不过,这一场大会结束了,很多事情还没有完全画上句号。首先就是为薛老办后事。这一件事情,已经不仅仅是薛家一家的事情了。容不得周梦臣不操心。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尘埃落定
    “今天,谁敢动我爹一刀子,我和谁拼命。我不管老爷子到底写了什么遗书,我说不行就不行。你们都是老爷子一手带大,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吗?”一个中年男人双眼瞪着血红,脸上青筋爆出,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他是薛已的长子。
    虽然,薛已对自己的儿子,一万个看不上。但是真要平实而论,薛已几个儿子,不能说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只能说是一些庸人而已。
    也正是因为庸人,他们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因为聪明人知道,薛已遗体解剖,而今在大庭广众下宣布,与周梦臣的名声,外科医学能不能传承都已经挂在一起了。不论如何都不可能终止的。而大奸大恶之人,或许用这一件事情,来换什么好处。
    但是薛已的长子却都不选。
    他一心一意阻止,就是因为他活在传统价值观之中,他作为儿子,如果任由别人将自己父亲给解剖了,他根本没有脸面见人。所以他才摆出这样的样子,一副与人拼命的样子,想要拦住这些人。
    当然了,这也是他的能力上限了。
    周梦臣见状,说道:“薛兄,我们谈谈。”
    薛已的长子说道:“谈什么谈?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梦臣叹息一声,说道:“薛老之所以这样选择,却是给你们薛家留下一分最珍贵的遗产,今后凡是学习外科医学之人,都必尊薛老为祖师,你们身为薛老血脉,必然得到照顾。”
    薛已长子冷哼一声说道:“废话什么?你今天说破天了,我也不让你进去。”
    在薛已长子心中,根本没有意思到这一分遗产有多大,是的薛已大半辈子都是大明医学界的泰山北斗。但问题这种泰山北斗,每一个时代都有的。但是最后这些人都怎么样了?
    都雨打风吹去了。
    没有几个人能超越时代本身。
    而薛已今日之贡献,与他原本在外科医学上的开创之功。比如会被所有从事外科医生当成祖师爷。让薛已本身从宋元四大家后学晚辈,到与之平起平坐的,甚至超出的大家。
    薛家如果抓住这个机会,老老实实的继承薛已衣钵,一代代在外科医学上用功,成为一个备受尊重的医学世家,根本没有什么问题。甚至成为医学学阀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惜薛已的儿子实在太平庸了。根本没有这个觉悟。
    这个时候,周梦臣才明白了,为什么是宁肯与聪明人打一架,也不与蠢人说一句话。实在是世界观不同,有时候很难沟通。
    周梦臣叹息一声,对陆焕说道:“那就拜托陆兄了。不过到底是薛老之后,还是存些体面才是。”
    陆焕轻轻一笑,说道:“交给我吧。”陆焕一身帅旗的飞鱼服,目光往薛已长子身上一扫,薛已长子只觉浑身一愣,腿肚子微微打转。
    至于陆焕怎么搞定薛家。周梦臣不去过问了。反正锦衣卫有的是办法。
    周梦臣之后打听薛家,薛家不久就离开京师,回苏州老家了。在苏州老家买田置地,家业比在北京的时候发达多了,想来陆焕不仅仅威胁,也是给了一些好处的。但是从来没有说周梦臣好话,即便是多年之后,周梦臣路过苏州,薛家也是闭门不见。
    这是后话。
    将薛家的反对之声按了下去。
    周梦臣看到一身白布之下,薛老干瘦的身体。
    薛九针呆呆的站立在一侧,就好像是木头一样。
    周梦臣说道:“还是让李时珍来吧。”
    而今外科手术技术最好的两个医生,一个是薛九针,一个是李时珍。除此之外,还培养出不少,但是总体上来说,并没有两人技术娴熟,当然了,李云珍也是能与两人一较长短的。只是而今李云珍越发偏向妇科了。
    这其实与李闻言当年的论断一点错都没有。一般女郎中,都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不过,李云珍有周梦臣撑腰,又与皇后交好。地位超然,达官显贵家里也不敢不慎重以待,如此反而给周梦臣刷了不少好感度,大体是所谓的夫人外交。只是如此一来,李云珍也脱离第一流外科医生的行列。倒是成为第一流的妇科医生。
    薛九针摇摇头说道:“不。我能行。”
    随即他全身穿戴好,掀开白布。看见薛老熟悉的身体,一下子愣住。手捏在手术刀上,死死的恨不得用手术刀背将自己的手指给切下来。依然无法下手。
    周梦臣见状,叹息一声,走了出来。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议让李时珍来了。
    他也觉得让薛九针去解剖薛已身体。太过残忍。
    薛九针并不这样认为,他实在不忍看别人糟蹋自己老师的遗体。但是自己又难以下手。薛九针愣了很久,深吸一口气,跪下磕了几个头,说道:“老师,弟子最后给您交作业了。”
    这才缓缓起身,轻轻的将刀子落在薛已的身上。
    就好像怕刺痛薛已一般。
    周梦臣站在外面。等薛已尸体解剖完成。
    虽然这一次没有请人来参观。但是却是一个公开的解剖。不是那种秘密解剖,因为几乎全北京的人都知道,薛已的遗体今日解剖,解剖之后缝合下葬。对于周梦臣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
    不由他不来这里坐镇。
    只是薛九针还没有解剖完毕。
    就有人到了。不是别人,正是黄锦。
    黄锦来了后,代表皇帝给予薛已死后哀荣。而随即对周梦臣说道:“周大人,关于解剖这一件事情,陛下召集了严阁老,张阁老,喻尚书,还有你。在御前议事。”
    周梦臣心中一动,这一场议事虽然没有开始。但是他已经知道结果如何了。
    毕竟黄锦来了,并没有打扰后面的解剖,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而且周梦臣对嘉靖的心思,也是能揣摩一二的。嘉靖对于解剖这一件事情能大行于天下,其实是乐见其成的。当然了。嘉靖本人爱惜名声,不会自己去推动的,担心事有不成,反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
    不过而今,周梦臣已经做到这个地步。
    他不介意稍稍顺水推舟。
    这对周梦臣来说,是一个好像消息。只是一想起薛已,周梦臣本来高兴的心思,忽然淡了。说道:“黄公公放心,在下这就跟公公一起回去。”
    黄锦说道:“周大人,不是我说你,你有时间也应该多多进宫才是。陛下已经念叨了你好几回了。”
    周梦臣说道:“在下明白,这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吗?我身上的污名不洗刷。实在不好去见陛下,唯恐连累了陛下,我一人事小,牵连到陛下事情就大了。”
    周梦臣口中虽然这样说,但是他对进宫,慢慢生出一丝厌恶之感。随着周梦臣与嘉靖蜜月期的退却。彼此之间的尔虞我诈越来越多,这实在不是周梦臣喜欢过的日子。
    黄锦笑眯眯的说道:“周大人这份心意,我会向陛下转达的。快走吧。这几位大人,也就你这里最远,去的迟了,让几位大人等你就不好了。”
    周梦臣说道:“公公说的是。”随即交代几句之后,骑着马向宫中赶去了。
    毕竟,其他人的办公地点,即便不在宫内,也在城内。唯有周梦臣而今还在城外中官村。再说,周梦臣是这几个人之中,官职最低的一个,按照官场规矩,要提前到才是对。
    只是因为地理原因,周梦臣紧赶慢赶,还是落到了最后。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余波未息
    周梦臣到玉熙宫的时候。内阁两位以及刑部喻尚书已经到了。
    周梦臣进去之后,连忙行礼说道:“陛下,诸位大臣,下官来迟,还请恕罪。”
    嘉靖说道:“来了就好,知道你这些日子不容易。”
    嘉靖一开口。就定调了。
    看似一句普通的问候的话,但是其中倾向性谁都能听了出来。
    周梦臣听了,内心之中也大有感慨。哪里是不容易,而是太不容易。严嵩这一招借力打力,自己根本没有怎么动手,结果将周梦臣折磨的欲仙欲死。最后才算是涉险过关。
    当然了,周梦臣不是没有收获的。
    第一个收获,外科手术正式上了台面,再也不是当初必须秘密进行的了。
    第二个收获,也就是周梦臣大有成长。
    男人的成长与自信是怎么来的?都是在一次次困难的磨砺与胜利之中积攒的。
    不管严嵩有没有全力对付周梦臣,反正周梦臣已经在严嵩手下撑过一招了。既然能撑过一招,就能撑过更多招,甚至周梦臣内心之中,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徐阶一个能办到的事情,我而今与徐阶联手,就不能提前办到几年。
    周梦臣目光与严嵩的目光轻轻一撞,彼此含笑对视,一老一少之间好生和谐。周梦臣说道:“臣谢陛下关系,虽然有些不容易,但是全赖诸位大人支持,总算是过去了。”
    嘉靖说道:“那就说正事。朕也是听了惠民之会消息,才知道医道之上,居然有此大发展,询问前线将领,周老将军,呈上万言书,极言其便,边关将士多赖之以活。如此朕不能无视此事。总要给一个说法。”
    几个大臣连带周梦臣一并说道:“陛下圣明。”
    嘉靖说道:“喻公,你是刑部堂官,这一件事情总要给一个说法,既能保证尸源,也不可乱了天下风俗。”
    喻尚书立即说道:“臣思量数日,也算是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还请陛下明鉴。”
    嘉靖说道:“说说。”
    喻尚书说道:“朝廷死刑之中,有很多比较残忍的刑罚,比如腰斩,凌迟等等。人之必死。多加重刑,也没有什么意义,不如颁布一条法令,就是凡是死刑,如果愿意捐尸,可以减轻处罚。”
    “不能赦免,但可以选择绞刑,或者斩刑。”
    周梦臣心中暗暗点头。
    嘉靖与喻尚书都很清楚一件事情,自愿捐赠,在现在的社会风气,根本不可能行得通,更多是作为道德上的标杆存在。而不指望那几具尸体能帮什么大忙。不过让死囚尸体直接解剖,似乎也不大合适。
    下面怎么执行是一回事。但是朝廷制定的政策,还是要求一个正大光明的。
    嘉靖说道:“那鞑子尸体怎么说?”
    喻尚书说道:“民法不涉军法,陛下不应该问臣。”
    嘉靖听了,微微一笑,心中很是痛快。这就是用能臣的好处。只要与他们达成一致,很多难题都信手解决了。但是如果与他们想法相反,那可就要烦恼了。
    喻尚书对于外科手术有了深入了解之后,特别是一些军方反应的好处,周尚文几乎扯脖子支持,还是有下面很多病例。什么肠子都流出丈余,居然又治好了,等等。就知道对战斗力的影响。
    在下面的一些士林人员,可以堪堪而谈,什么道德天命。但是对于在场的官员。很多事情固然要考虑道德因素,但更要考虑的是现实因素。
    单单这一点,喻尚书内心之中天平就倾斜了。
    大明律之中,军法与民法之间是分开的。当然了,而今军法松弛,文官势大,很多文官都将处罚权延伸到了军中,但是真要说,军法还是应该在五军都督府,而且军法严厉之余,也有很多从权的地方。
    而且在大明文官上上下下普遍强硬的态度下,很多官员都轻蔑的感觉:鞑子不是人。
    所以解剖鞑子尸体。并没有道德上的困境。甚至还有一希尔有一个小小的疑惑。那就是鞑子都是畜生,与汉人的身体怎么会一样的?解剖鞑子有用?
    对于解剖鞑子尸体,反对的人不会有太多,喻尚书也就懒得费口舌了。
    周梦臣忍不住说道:“喻尚书那捐献自己的遗体,又怎么样?”
    喻尚书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从原则上是可以的。”对于这一件事情,喻尚书还是有些担心的。但是皇帝倾向性如此明显,他只能说这些的。原则上可以,但是喻尚书以他丰富的刑案经验。他担心今后,有人买卖尸体。钻法律空子。
    甚至有更多不忍言的事情。
    如果要他说,最好不要开民间解剖这个空子。干脆一切解剖之事都在朝廷的管控之下。只是,他总不能以莫须有的可能性,劝说兴致勃勃的皇帝吧。喻尚书准备来一个软对抗。制定尸体捐献程序。最大的减少漏洞。
    嘉靖说道:“如果就好,喻尚书你去办吧。”
    喻尚书说道:“臣领旨。”随即喻尚书缓缓的退下去了。
    周梦臣目光扫过严嵩,说道:“陛下,臣有下情上秉。”
    嘉靖说道:“说吧。”
    周梦臣说道:“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