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梦臣不等这些人反应出来。就念起了薛老的遗书。他说朗声念道:“余少提学医,见病患诸般之苦,立志行医天下,去天下之疾。然及长,读便天下医书,总有无药可医之病。甚憾之。总天下之医书攻天下之病,不及也。老朽之际,见周君诸般高论,用之外科及内科多处,救人无数,然求外科之道,必先知人体之内结构,先试之于死人,后救之于活人。余将死,留此皮囊何用,寄于周君,留教后辈弟子,以此医道圣法,不至于失传。余含笑九泉。薛已绝笔。”
    周梦臣努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薛老的音容笑貌。忍不住双眼一红,无声的流下泪来。
    是的,后世有很多人捐献自己的尸体。周梦臣无意贬低他们的伟大,但还是知道,他们与薛老是不一样的。
    这些人大多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不相信死后如何如何。
    但是周梦臣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薛老并不是这样的。中医虽然不是巫术,但也有一些偏于迷信的东西。薛老本身对此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所以,对于后世人来说,他们捐献尸体的时候,是知道死后无知无识。再怎么折腾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一点影响。
    但是薛老却不一样。
    薛老是准备在死后,承受解剖的种种痛苦的。他曾经解剖过尸体。自然知道一具尸体,该怎么样充分利用。
    层层解剖,拆除器官,乃至于剥离骨骼等等。
    他是面临预想到承受这样的痛苦之下,依然写下这一封遗书。
    盖因,生死固然恐怖。但是世界间,总是有一些事情的意义是超越生死的。
    对于薛老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医道发展。他为了这一件事情,是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泉下不安,徘徊于十八层地狱之中,也无怨无悔。
    那么对于,周梦臣来说,这个东西又是什么啊?
    周梦臣一瞬间觉得自己读懂了孟子。读懂很多读书人。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也。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一个人不管再有才华,再有能力,一辈子没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之坚持的原则。沉迷于小恩小惠之中。不知道大义所在。那么他就是小人。而一个人明白,有一件事情,是超越自己生命存在,宁可粉身碎骨也要完成的。
    这个时候他才有资格被称为君子,大丈夫。
    周梦臣宁可不知道。
    因为他不仅仅知道,眼下该怎么办了。也知道将来该怎么办了。
    周梦臣说道:“不仅仅薛老的遗书在此,我周某人也在此宣布,我周某人百年之后,取我衣冠葬于武昌蛇山之下。而这具臭皮囊,也捐给惠民医院,为学生学习之用。诸位贤达,共同做一个见证。”
    周梦臣转过头来看向董份,说道:“董学士,你而今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董份一时间卡住了。不知道该从什么方位来反驳周梦臣了。
    其实,在后世,有人到单位去推广是遗体捐献的一些事情。周梦臣从来是没有签字的。周梦臣明白遗体捐献的重要性,但是他是一个俗人,有自己的小自私,即便是火葬。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完完整整的被烧掉。
    即便而今周梦臣扪心自问,一想到他死后,被人解剖。周梦臣内心之中依然有一点点不舒服。
    但是这一点点不舒服,对于今日的局势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解剖是现代医学的开端。而现代医学的内核就是科学。将现代医学嫁接在中医上面发展。其实让现代医学在一个重要的领域发展开来。将与士大夫关系紧密的中医拉到科学的战船之上,意义重大。
    而今今日如果能成,外科就真正走到了阳光之下,将会迎来自己的大发展。
    而一旦失败,更是不堪设想,周梦臣本身声名狼藉,在北京一切都未必能守的住,最好的办法,也不过是回武昌隐居,等时间冲淡一切。
    这岂是周梦臣想要的。
    周梦臣不知道薛已是在临终之际想到了。还是他仅仅想为驿道更尽一点力。
    但是薛已这一封书信,却让周梦臣忽然明白了今日之会的关键。
    今日的关键是讲外科的成效?不是。
    今日的关键是讲道理?不是,或者不全是。
    应该说是讲道德。
    对,大明本质上是道德治国,或者古代中国都有这样的性质。从这方面来说,解剖这一件事情,损人尸体,实在是有不对的地方,这个污点是说不过去的。周梦臣需要一个道德制高点来压制住对方。
    而且这也是中国人传统思维。一个人是一个好人,他做的一定是好事。一个人不是好人,他做的一定是坏事。同样,一个人做了坏事,一定也是一个坏人。这种道德上非此即彼的关键才是胜负关键。
    这也是周梦臣为什么这样说的原因。
    外科手术的成效,毋庸置疑。大家也不会怀疑。甚至剖腹产在北京之中,也传的神乎其神了。有些达官贵人女眷在生产的时候,都请李云珍去喝茶,担心有一个万一。
    可见对于有用的技术,大家其实都不怎么排斥。
    周梦臣自己的遗体,对医学进步,未必有什么作用,甚至即便建立了遗体捐献制度,周梦臣估计,主要尸源,还是鞑子与死囚,毕竟刚刚开始不会有太多人捐献的。但是足够让周梦臣给自己打上,舍身取义,为了更多人福祉,而奉献出自己的遗体。
    这种做法,似乎让周梦臣身上有了一圈道德金光一下子让很多人对周梦臣的有所改观了。周梦臣之前的一些关于解剖的污点,似乎也下子被洗掉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好手段
    严世蕃见场面上形势逆转,董份说不出话来。暗暗咬牙说道:“我还没有想到,周梦臣居然如此好手段,这一推四二五,空口白牙的,却将所有人都给糊弄过去了。实在是比我还无耻。”
    严世蕃根本不相信周梦臣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来。在严世蕃看来,等周梦臣死了,也不知道是几十年之后。
    几十年后的事情,谁又能肯定的?
    就是他虚情假意的交代一番,但是周梦臣的儿子孙子,岂能做如此不孝之事。定然想办法不许的,如此拉锯两下,自然是周家子弟孝感天地,到时候,这事情不了了之了。
    等那个时候,且不说今日与会的人,还有多少人在。即便是在,谁还去为了几十年前一件陈年旧事。与周家子弟为难不成?
    这种空口白牙,将所有人都糊弄过去的手法,在严世蕃看来实在无耻之极。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指责周梦臣。
    怎么说啊?不相信,周梦臣会捐献遗体。但是周梦臣已经当着这么多人说出这样的话,已经是做到了极致。难不成,还要将周梦臣现杀,现解剖不成?那就太过分了。
    他想来想去,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可解。越想越气,似乎火气上窜,顿时感觉牙疼起来。
    高拱见状,也对身边张潮说道:“此子将来必成大器,今后支撑气学门庭的人,估计就是他了。”
    张潮说道:“高兄,何以见得的。”
    高拱说道:“苏轼见章淳能行绝壁之处,言其将来必能杀人,说,他不将自己的性命当回事,能将别人的性命当回事吗?果然章淳当正,旧党一空。而今周梦臣此举,就类似。很多人媚上暴下,不过无耻小人,不能成大器,对别人狠不是本事,对自己狠才是能耐。今日周梦臣连自己躯体都不爱惜,你指望他去爱惜别人的性命。为成一事,不惜代价,这种决然心志,将来只要不中道而亡,就定然能成就一番事业。”
    每个人对别人的看法,其实都是自己的一分映照。
    严世蕃无耻之尤,所以他看周梦臣今日之话,就是一分高明的遁词而已。
    而高拱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可以不惜代价,不问生死。与张居正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要不然高拱与张居正也不会是一时瑜亮。当然两人之间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就不细说了。
    高拱见周梦臣今日作为,自然理解为周梦臣从某种程度上是同道中人,压根就没有去想过,周梦臣将来会不会说话不算数的可能。
    只是周梦臣本人或许没有想到,高拱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只是这里的情况传到了嘉靖哪里,嘉靖又是另外一个想法。
    嘉靖听了下面传过来的最新情况。心中暗道:“怎么这么耳熟?”
    随即想起来了,暗道:“这不是周梦臣当时说长生之道的话术。”
    不过,嘉靖可没有想过周梦臣会骗自己,他随即自己想明白了,暗道:“周梦臣乃是朕的道友,将来是要长生久视的,想要等他死后,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自然没有解剖这一件事情。”
    嘉靖嘴角微微勾出笑容,心中暗道:“果然是朕看重的人。”
    嘉靖对黄锦说道:“你派的人还没有上场,就不用了,叫他过来。还有薛老去了,你亲自代表宫里去一趟。”随即对陆炳说道:“准备回宫。”
    黄锦有些不知所措,说道:“陛下,我们这就回去?”
    嘉靖说道:“事到如今,已经到了定局。难不成我会要等他们散场不成?”
    嘉靖说走就走,就如此悄无声息而来,悄无声息而去。
    而场上的情况,正如同嘉靖所言。
    董份灰溜溜的下台之后。周梦臣问喻尚书说道:“喻尚书,如果自己捐献自己尸体用于解剖,触犯大明律吗?”
    这个问题,可将喻尚书难住了。
    这是一个法律空白。这个时代的法律前沿问题。
    大明对于尸体法律,大概有两条,一个是针对盗墓的,凡是盗墓将尸体挖掘出来了,那就是死罪。但是如果盗墓不挖尸体,那就从轻处置,比之盗窃之罪罪加一等,大多是流亡,不至于死罪。还有一条,就是之前提到支离他人尸体,比斗杀论。流放三千里,处罚类似于过失杀人。
    但是之前,可没有人会同意别人来解剖自己的尸体?
    这里面牵扯到很多权力,个人的人身权力内涵是什么?包括不包括对自己身体的完全支配权,在现代的法律是不包括的,否则你卖…肾就是合法了。还有一个就是人的权力延伸,人死之后,这个权力还在不在?
    当然了,这些具体的法理,在这个时代没有形成这些概念,但并不是没有的。
    因为现实之中,很多犯罪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这问题不仅仅是现代有,古代也是有的。不过古代官员的权力极大,可以自己出判例。甚至可以与现行法律对抗,所谓之春秋决狱。
    喻尚书作为大明头号刑名专家,他绝对不仅仅是光会破案的。对于各种法律也是非常熟悉的,更不要说,他而今正在编纂问刑条例,可以将他视为一个法学家。一时间这个问题,也将他给难住了。
    总觉得说行,也是可以。说不行也是可以。而模棱两可,就等于两方面都不对。
    喻尚书说道:“这样吧,容我好好想想。”
    周梦臣说道:“那就拜托喻尚书了,另外已经准备好具本就这一件事情,向陛下请罪。还请喻尚书到时候做一个见证。”
    正如嘉靖所预料的一样。
    这一件事情到这里也就完了。剩下的没有什么好说的。随即下半场就转为了薛已的丧礼。
    很多与薛已有旧,或者被薛已治过的病人,也都纷纷到后院去表示哀悼。
    不过,周梦臣的目的也达到了。
    这一次大会之后,周梦臣的名字一下子在北京城中妇孺皆知,当然了,并不是全是好名声,也不全是坏名声,更多是各种争论。对于周梦臣一力支持解剖这一件事情,纵然周梦臣表示自己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也不足以让很多顽固派释怀。但是他们倒也不会传周梦臣喜欢吃人的传闻了。
    依旧对解剖这一件事情,吹鼻子瞪眼的。
    甚至恐吓孩子的话,也变成了。“你再不听话,就将送到医院,大卸八块。”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对于外科医学的发展,是乐见其成的,对于解剖尸体这一件事情,不抱成见。只要不解剖到自己身上就行了。甚至有一些人边说这些郎中冷血,说周梦臣无情,另外一方面并不妨碍,让他享受外科医学的进步成果。
    总之,周梦臣在人们口中的形象,慢慢变成了毁誉参半,亦正亦邪的人物。
    不过,这种争论,并不是没有好处的。
    如果周梦臣之前的名声,不管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都是在北京,北京附近传播。而今却不一样了,周梦臣名声与解剖的论题,已经冲破了北京,在今后一两年之内,随着外科医术在各地开花。传遍了整个大明。
    成为很有国民度的人物。
    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黑红也是红了。
    不过,这一场大会结束了,很多事情还没有完全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