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梦臣迟疑了一会儿,说道:“我这就去了。”
随即周梦臣出去了。在周梦臣走后,李云珍的眼泪哗的流了下来。
大同可是边镇,去年鞑子都打到北京城下了,可见第一线的大同,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李云珍如何不担心?怎么再担心,也不想周梦臣担心。不想让他看见眼泪。
周梦臣先找到了徐渭。
而今的徐渭已经坐稳了周梦臣谋主。周梦臣将他要调任大同巡抚的事情说了。说道:“很快会有新的顺天知府,你帮忙办理一下交接。账目什么的,一定要平好。不要出了什么纰漏。”
徐渭说道:“请大人放心。这一件事情,我绝对办的妥妥当当,特别是贵徒程大位在。有问题的账目,都过不了他的关。”
周梦臣说道:“你还是操点心,总要上上下下无话可说才好。”
周梦臣在顺天知府任上,做出了太多出格的问题。只是他弄出大多的摊子,他都有自信能将摊子收起来。但是对于其他的人,以及未来的顺天知府就不知道了。所以,他一定要在离任之前,就所有的首尾都解决了。
比如,北京城改造工程的账目,与勋贵之间各种往来账目。全部给平了。让各方面无话可说。
徐渭说道:“大人,这区区小事。不用我来办。既然大人去大同上人任,在下请命,先去大同,为大人打个前站。”
周梦臣说道:“这不用了吧。大同太危险了。而且大同我也是有人的,再者我也马上启程,最迟不过月余离京。”
不要觉得月余这个时间长,古代的生活节奏与现代不一样。这也是周梦臣暗暗做了准备。否则周梦臣离京,他的家的产业处理好。一个月都未必够。更不要说,嘉靖还给了周家三个皇庄。一成股份,这东西可不是签个字就行的。他总要亲自去看看,安排好人手。否则这东西挂在周府名下,未必真是周家的东西。
徐渭说道;“大人,而今大同虽然乱。但是鞑子内乱而今无暇南下,一时半会儿仅仅是乱而已。只需大人出数名家丁护送就行了,我徐某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一边说,一边徐渭握住了的长剑。好像显摆一般。
只是对上过战场的周梦臣来说,这长剑简直是笑话。周梦臣即便上了战场也不配剑,一来长剑在战场上根本无用,二来,真要到了要周梦臣上阵厮杀的时候,周梦臣还不如学学子路,君子死不免冠。先给自己整理一下遗容。省的死的不好看。
徐渭却没有这种感觉,继续说道:“大人说在大同有人,说得定然是马芳马将军,只是马将军固然骁勇绝伦。但是这心思却不够细腻,他在大同看见的即便全部告诉大人,却也不是大同的全貌。在下去大同,就是看马将军看不到,想马将军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东西,大人早一点知道,就多一点胜算。大人不会真以为这大同巡抚做的,会如同顺天知府这样轻松吧。”
“而且到了大同,有马将军派人护卫,在下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周梦臣听了徐渭的话。沉思了一阵子。他不得不承认徐渭说的对。他在顺天知府任上,上面有皇帝护着,下面有勋贵的支持,中间有徐阶帮忙。而严嵩正值低潮期,这才顺顺利利的将城墙扩建工程给做了下来。没有遇见一些事务外的麻烦。
但是在大同就不一样了。
好处是,严嵩未必够得着了。坏处是,周梦臣在京城即便呼风唤雨。但是对于地方上一些人来说,那完全是不同层次的东西,他们根本不在乎。那是完全不同生态。
很多在中央混得好的,在下面就栽了。从不在少数。
周梦臣能借力的一切,都隔离开来。几乎一切都是重新开始的。
周梦臣觉得,自己到了大同之后,会遇见很多想象不到的麻烦。连一切斗争哲学的第一步,判断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周梦臣都未必做好了。更不要说下面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
马芳毕竟是武人,虽然粗中有细,他的心思放在战场之上是足够的。但是对于更多阴谋诡计上,却是差远了。
徐渭去看一看也好。
周梦臣说道:“好,徐先生安排好顺天府的事情,就可以先一步去大同,代我看一看大同的魑魅魍魉。”
“是。”徐渭眉头一挑说道。
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来人往
徐渭没有立即走。而是在京师滞留了一日,将顺天府的事情全部忙完之后,就在周梦臣拔给十名护卫的护持之下,一路向大同而去。
虽然依然有些风险。但是这一行护卫都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而且跟随周尚文在大同驻守多年,要战斗力有战斗力,要人脉有人脉,再加上已经去信给马芳。有马芳接应,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徐渭走后。
周梦臣也没有闲着。
与新任顺天知府做了交接。
就准备离京了。
他首先要确定的是随行人员。
徐渭是周梦臣的谋主,麾下有十几位文员都是徐渭一手挑选的。周梦臣也没有多操心。有这些人打底,到了大同再收纳一些大同当地人入幕府。就能支撑起一个巡抚衙门了。
当然了,这也与大同巡抚的职权有关系。
毕竟,大同巡抚虽然是巡抚,但管辖范围与一个知府相差不大。事务方面也多偏向军事上的,不需要多带幕僚。
不过,周梦臣胸中有一篇好大的文章。虽然因为去大同,让周梦臣很多计划未必能顺利推行。他还是决定,按自己的步骤来。他给自己老师吴廷翰写信,说要在大同办书院。教化百姓。请老师推荐一些人手过来。
这个计划,并不是周梦臣临时起意。却也做过调整。
如果说周梦臣去江南,浙江,福建的话。办书院的计划,依然会有的。但是要拖后一些。毕竟这一带都是文化锦绣的地带,从来不缺书院。而且心学盛行。即便是贩夫走卒都言心学。而且心学之中,也有很多人才,上到内阁大学士徐阶,下到侠士,如何心隐。中到名士,如徐渭。
没错,徐渭也受到心学影响。
什么是天下显学,这就是天下显学的底气。而气学,已经式微了。最大的表现就是,王阳明门下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有名有姓的一抓一大把。而气学这里,吴廷翰已经算是年轻一辈的人。虽然一把年纪了。吴廷翰以下,在学术上有些成就的人,几乎没有了。即便是高拱虽然学术有些功力,但他更偏向实学,只是算是受到气学影响。未必能列入气学门墙了。
所以,周梦臣要在江南办气学的书院,是何等头铁。
在原本计划之中。周梦臣准备先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再着手做这一件事情。但是大同却不一样了。
大同敢战之士,勇决之将。从来没有少过,能在战场上,三进三出,立尸不倒的将士,从来不少,所谓大同马兵甲天下。这是公认的。但是文化方面。这就有一点不好意思了。
不能说,大同就没有读书人了。
但大同的读书人。还每个高端到可以讨论气学与心学的时候。他们有一点经历,就去考科举了。根本没有闲心去研究这些儒学之中形而上的学问。
这也是环境影响人。
所以,周梦臣在大同办书院,绝对不会人说什么。教授什么。大同人也不在乎。或许有些大同读书人,读过阳明先生的著作,但是也仅此而已。
周梦臣在嘉靖面前说过要在大同久任,这一次最少要待三年,甚至要更多年,也说不定。他就想让气学在大同扎根。毕竟,气学在边关上,也是有一些影响力,比如外科医学在大同的影响就很大。
周梦臣心中设想了一系列学校,大同大学,大同医学院如是云云。甚至周梦臣还自我安慰。大同也不错,最少在办学上,他能放开手脚。不用顾忌别人。
除此之外,周梦臣还要在自己的弟子之中,挑选一些人随行。毕竟,周梦臣要的气学,是他自己的气学。而不是王廷相的气学,或者说吴廷翰的气学。请吴廷翰派人来,是周梦臣知道,自己乃至自己弟子一脉,在传统的儒学之中,是有些欠缺的。
需要一些儒生来填补。
但是教学的主导权,是不可能让给别人的。
所以,他准备将自己的弟子们,带上一批到大同去。
外门弟子就不用说了。这不用周梦臣去管。周梦臣与外门弟子们接触不多,也就是周梦臣上上大课而已。而今周梦臣的外门弟子有三四百人。人数一直在起伏。因为周梦臣对外门弟子的约束很薄弱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很多人都已经不在门下听讲。
特别是很多工匠。他们在周梦臣门下,只是听一些能解决现实的问题的方式方法。更深的东西,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心思学。无非是留下一个姓名,算是学过而已。
周梦臣估计,能跟随周梦臣离开京师的,有一百人就相当不错了。
不过,也无妨了。他的亲传弟子也不可能全部走。
首先杨宏量,是不会走的。杨宏量而今已经是刻漏博士了。在钦天监之中对各种天文资料进行着精密的核算。编制新历。以周梦臣的了解,今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年,这新历就能完成了。
也就是如果按新历来说,嘉靖三十年,就是新历元年了。当然了不可能有这个纪年方式。
到时候,杨宏量大概有再升一级。倒是老监正也会退下来。杨宏量不会直接接任钦天监正。会有一两任监正做过度。但是杨宏量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未来钦天监正的人选了。
他是不可能走的。
徐杲也是不能走。
无他,就是水泥厂这一摊子事情。这里面有周梦臣,皇帝,各家勋贵的利益。谁都想将这一个工厂办好。但问题是,这与军器监一样,已经是原始的工厂了。这样的工厂在后世随便一抓都能抓到能当厂长的人。
但是在这个时代,能让各方面安心的厂长人选。可不好找。
各方一致决定,让徐杲来办。
徐杲也就以工部主事来办这个水泥厂了。
于是,水泥厂就形成一个非常怪异的制度。说是官府的也不是。说不是官府的,但有官府工坊的一切待遇,连管理人员都有官衔。
冯保更不用说了。根本不可能离宫。
周梦臣准备,带程大位,刘修水,殷宗伊三名弟子一并走。至于夏言的儿子,一方面年纪小。二来孩子的母亲对任何当官的都深恶痛绝。所以一回到家乡,就切断了与周梦臣的联系。
让周梦臣都忘记了,他还有这个弟子。
还有戚继光也不可能留在京营,虽然周梦臣估计,这一世,戚继光很可能不打倭寇了。但是在西北,依然可以绽放自己的光芒。
只是周梦臣却没有想到,他的安排之中,出了一点点的意外。
不是别人。正是刘修水。
对于周梦臣的安排,他所有的弟子都没有意见,唯独到了刘修水这里。这个一直沉默少言的弟子,终于开口了。
刘修水说道:“老师,我不想去大同。”
周梦臣为之一愣,他虽然对弟子一向宽容,但是人都会变的。在明代这个讲究师道尊严,还有老师与弟子之间,有特殊的权力义务,周梦臣都习惯了弟子们言听计从。这让周梦臣有些不舒服,但仅仅是不舒服而已。不至于让他生气。
他问道:“我可以问为什么?”
刘修水深吸一口,鼓起勇气说道:“老师的学问,究天人之际,畅宇宙之尽,非弟子能望之万一。只是弟子才智鲁钝,学到而今,已经学不进去任何东西。再在老师门下,一无是处,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拖累老师之英名。再加上家中催促弟子回家成亲。弟子已经准备回麻城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勋贵的押注
周梦臣听了,斟酌一下语言,说道:“你也不用妄自菲薄,每一个人生来资质不同。但是人生是一场长跑,只要有所坚持,都能有所成就的。我的弟子没有一无是处的。你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不用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
周梦臣这些话,虽然有些安慰刘修水的意思。但是却也不全是安慰。
诚然,刘修水在周梦臣门下,是资质最差。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比起刚刚入门的戚继光,殷宗伊都差了不少。甚至不客气说。他在周梦臣门下学习数学,还没有戚继光一年学习的多。
但是刘修水就真的很差劲吗?
这就错了。
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受教育不同,是直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刘修水名门出身,小时候也是刻骨攻读过儒家经典。但是总是读不通,后来才转头拜入周梦臣门下。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样的。但是怎么说啊。他接收到的都当时一流的教育,刘天和好歹是一个尚书,对自己孙子的教育岂能不上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