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方面当然有些天方夜谭了。只是世界上的难题从来不是一把钥匙配一把锁。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来不是一个。
    周梦臣看得出来,徐渭是犯了一些名士的毛病。就是显摆。先将问题说的非常严重。然后再兜售自己的解决办法。
    不过,看破不说破。
    周梦臣说道:“徐先生,难道真没有办法?”
    徐渭手中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出一柄折扇,刷的一些在胸前打开,只见扇面上群山如刀锋,一道细线蜿蜒而来,气势雄厚,犹如龙腾。细细一看,却不是别的。那是一副泼墨大写意。画的正是长城。
    这长城而今就好像徐渭胸中的气势。他说道:“而今只有一个办法。”
    周梦臣问道:“什么办法?”
    徐渭微微抿嘴,瞳孔微微一缩,说道:“杀。”
    周梦臣有些不明白,这个杀,是杀谁?说道:“还请先生解说一二。”
    徐渭说道:“而今大同,各种问题环环相扣。已经成了死结,鞑子在北,民心不在。要得民心。必须广施恩惠。但是大人手中有什么本钱,给百姓啊?小惠未遍,民不可用。所以各种问题,都已经锁死了所有能够正常解决办法。而今只能跳出来来看大同的问题。”
    “不能,仅仅将大同的问题,局限于鞑子南下的后遗症。必须从更广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物必自腐,然后虫生。鞑子之乱,不过是虫生。大人要治大同,必须找到何处自腐?”
    周梦臣内心之中有几分恍然。他微微皱眉。他对徐渭想要说什么已经猜出了几分,只是徐渭的想法也太过狂妄了一点。这样做真的可以吗?
    徐渭说的兴处,猛地起身。说道:“大同乃是九边雄镇,在几十年前,说九边重镇。大同第一,也不为过。然则。因为什么,让大同镇沦落到这个地步,须知在开国之初,大同每年,还想朝廷供应种子粮,最多的时候有几十万石之多,而且却要朝廷协饷百万。其中有粮食七十一万石之多。这里面是为什么?”
    “兼并者谁?”
    “十四卫指挥使以及军官,代王府。他们不过几十个家族,已经将大同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兼并殆尽,让军户沦为赤贫,百姓沦为佃户。大人不要看因为鞑子南下,大同城外有大片大片的荒地,就能招民屯垦,根本不可能。这些荒地都是有主的。”
    “说来可笑,大同土地明明没有开垦完毕,而让大同百姓逃亡关外,谋求生路。丰州滩固然可以垦种,但是说丰州滩的土地要比大同城外的土地好,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大同的局面,怎么到了这个地步。”
    “就是此二贼为之,御虏无能,敛财无度。乃是大同有今日局面的原因。”
    “既然知道根结所在,剩下就是以利剑斩死结。”
    徐渭目光炯炯的说道:“诛之以收土地,编大同百姓,重建十四卫,以土地为饷银,不费一兵一卒可得十万大军。说不得大同的粮食都能自给了。大人可敢为之。”
    徐渭的言语之中,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周梦臣也听出了徐渭口中的激将之处。但是他更知道这里面的政治风险。
    徐渭说的好听。这分明是对整个大同军政两端的一次大清洗。其中的风险太多了。第一个风险是北京那边是怎么样的?就不说代王是亲王,单单说这十四个卫所的军官,他们也不是没有后台的。
    或许他们后台不硬,但是在生死攸关的事情上,他们也能爆发出极大的能量。


第十章 一路哭,何如一家哭?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实层面的。
    杀人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纵然说十四个卫所而今都不能打了。但是他们毕竟是带兵的,一旦做事不密,泄露的消息。弄出一座城池投降鞑子,或者引鞑子南下。对周梦臣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这都是问题。
    不过,周梦臣并没有发现,他其实更多是思考执行层面上的问题。并没有想过这一件事情,对与不对。
    周梦臣说道:“都是朝廷命官,国家亲藩,岂能无罪而诛?”
    徐渭说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更何况,而今这些人都称不上无罪。”
    周梦臣说道:“哦,他们都有什么事情?”
    徐渭说道:“大同各卫卫所指挥使们,都有依附仇鸾的行径,只是碍于边事紧急,这一件事情不了了之。我在刑部特别看过资料,这些事情还都挂着号的。时间长了被,或许真不了了之。但是而今大人想拿出来用用,也是可以的。再有各家卫所都不堪用,各种问题,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只要大人用心办,总是能抓到毛病的,更不要说代王一脉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而今代王也是刚刚登位的,饶阳王是他的王叔,似乎有夺位的意图。屡屡想过问边事,这可是犯了大忌讳。而且大人不知道,当年大同兵乱,就传闻有乱兵要拥立代王一脉。甚至与鞑子联系的名义,就是代王一脉的名义。此事好像没有深究。而今真抓起来。却足够代王一脉狠狠的喝上一壶了。”
    周梦臣听了。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大反派。再绞尽脑汁,给政敌编造罪名。这种感觉很不好。
    徐渭见周梦臣犹豫,说道:“大人不留恋京师的繁华,一心外任,就是为了有所作为,立功业于天下间。而今大同局面下,大人如果不料理这些人。纵然有办法能渡过难关,但是今后,今后怎么办?难不成大人每一次想要做事的事情,都与这些人拉拉扯扯一番。大同地面就这些东西。大人欲做大事,兵,人,粮,那一样都不要准备。而今朝廷这个样子。大人指望朝廷源源不断的支持可能吗?”
    “大人不要忘记了曾大人的前车之鉴。各级卫所军官自己无能,但是对自己的利益从来不肯放弃。大人,真要做一番事业,北击鞑子。恐怕他们都未必愿意。”
    “范文正曾说过,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而且而今是最合适做这样的事情,大人初来乍到,他们都不会想到大人会陡施雷霆,而且鞑子也将十四卫所打残了。这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大人刚刚出京,陛下圣眷未息,几句陛下暗恼大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处置大人的。而且各级卫所的后台都京中勋贵。而今大人与京中勋贵关系密切。后遗症也是最小的。否则将来事情有变,会是什么样子,却不是在下所能想到的。”
    “集合李儒,马芳部一万三千人,并召集各路指挥使与其中长官都来大同开会,一举拿下。并同代王府一并处置。”
    “大人在大同的时间越长,与他们交接越多,就越不容易保密。这一件事情就越容易走漏风声。”
    “大人,当断则断。”
    周梦臣依然沉默不言。
    徐渭有徐渭的想法。周梦臣有周梦臣的思路。
    徐渭压抑三十年的建功立业之心,让他有一点点的激进。他的办法不能说不对,但是周梦臣却要更沉稳一点。他身上承担的从来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很多很多其他人的期望。
    周梦臣哪里能那么轻易的下决断。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大同巡抚到任之后,是不是应该与代王见上一面?徐先生,你去给代王府下拜帖。我明日拜访。”
    徐渭深吸一口气,似乎有一点点失望,说道:“是。”
    周梦臣说道:“传令召各路参将守备指挥使都来大同。”
    徐渭听了微微一喜,说道:“是。”
    周梦臣而今还没有下定决心。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先准备。毕竟他即便不想掀起大案,但也是要召见下面各路将领的。毕竟新官上任,总不能连自己的下属都认不全吧。
    代王也很通情达理。
    收到了周梦臣的拜帖。立即让回帖,定下了时间。
    第二日一早,周梦臣就去见代王。
    代王府就是一个缩小版紫禁城。周梦臣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代王年纪并不大,而今才二十多岁上下。恭恭敬敬的迎接周梦臣,也没有让周梦臣行礼什么的。虽然按照规矩,大臣见了亲王那也是要下跪行礼的。只是代王很识时务。
    不过,两人见面说的话没有什么,实际内容。都是客套话。
    藩王与大臣接交是犯忌讳的。只是周梦臣而今是大同之首,代王又在大同之中,两人之间免不了打交道,周梦臣刚刚到任,来这里拜访一下,尽一下礼数就行了。
    真搞得关系很好。
    对代王与周梦臣都没有什么好处。
    两人说着没有内容的废话。代王见时间差不多,谈一刻钟就行了,时间太短,显得招待不周,时间太长,反而让人怀疑他与新任巡抚有什么问题。所以一刻钟的时间,不多不少刚刚好。
    代王微微一笑,将茶碗端起,抿了一口。轻轻的放在桌子上,说道:“周大人在大同有什么事情用得着小王的,尽管来找我。我知道大同地方钱粮匮乏。这样吧,小王这就奏请朝廷,捐献五千两白银。”
    周梦臣说道:“那就谢过王爷了。”
    话说到这里,周梦臣对这个王爷的印象还不错。他也知道,代王捐献给朝廷的钱,最后还是落在大同镇,但是决计不能是代王府直接交给大同巡抚。
    这让周梦臣心中有些犹豫。
    他其实希望代王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人。这样他下手的时候,就不会有一点点的犹豫。而代王这般通情达理,虽然有几分将他当成来打秋风的人,但是放在藩王之中,已经算是不错了。
    这让他有些犹豫。
    不过,他也读懂了代王端茶送客的意味,客气几句,就要起身离去。忽然外面传来一声狂笑,说道:“周巡抚既然来了,侄儿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这不是很失礼吗?”
    周梦臣一愣。他常年混迹宫廷。知道没有什么地方比宫廷之中更讲规矩了。而今却是什么回事?有人敢这样不讲规矩?
    周梦臣随即看见代王的脸色也很是难看。
    片刻之后,这个狂笑的人却闯了进来。却见这个人一身郡王服色。年纪在四五十岁上,皮肤松弛,脸上带着黑眼圈,有几分酒色过度的意味。周梦臣看向代王,代王说道:“饶阳王叔,你怎么来了?”
    这个人就是饶阳王,饶阳王哈哈一笑,说道:“我怎么不能来?我不就是担心侄儿你年纪小,不懂事,别人欺负了,这才过来。朝廷的老狐狸都不容易对付的。”
    随即饶阳王转过头说道:“你是周巡抚吧。”
    周梦臣眼睛之中,有一种莫名的意味,说道:“正是区区。”
    饶阳王说道:“正好,你知道为什么你能得了大同巡抚这个职位吗?”
    周梦臣说道:“这到不大清楚?愿闻其详?”
    饶阳王冷笑一声,说道:“大同乃是我代王一脉的大同,你们不过是给我朱家办事的人,徐仁那老东西不将我放在眼里,我一纸诉状告到了北京,才有你来上任。知道该怎么做吗?”


第十一章 代王府家务事
    周梦臣不知道,这饶阳王还上奏弹劾上任巡抚了。不过,知道了也不当回事。
    饶阳王的水平,才是周梦臣了解的藩王平均水平。
    太当自己是一回事。以为自己真是大明王朝的股东。却不想大明王朝之中,根本没有他们的地位。
    周梦臣对于徐仁为何去职不感兴趣,他知道这根本上,是严嵩的运动。因为严嵩就是想用大同这个位置让周梦臣深陷泥泽之中。至于表面上是什么原因,并不重要。
    只是饶阳王从来没有接触过政治中心,自然有自己想当然的一套。
    周梦臣说道:“饶阳王的意思我不明白。饶阳王要我怎么做?”
    饶阳王冷笑一声,说道:“别揣着明白装迷糊。”
    周梦臣不想与饶阳王说话了。向代王行了一礼,说道:“既然代王有客人,本官就告辞了。”
    代王连忙出来送了几步。周梦臣大步离开,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后面代王的争吵之声。
    周梦臣暗道:“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周梦臣一出代王府,见了徐渭。将情况说明。说道:“你查查,饶阳王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渭目光之中闪过一丝精光,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明白。”
    也不知道是徐渭的工作效率很快,还是新招的李宽渊很得力,饶阳王与代王之间的恩恩怨怨的,就呈现在周梦臣的眼前。
    此刻周梦臣正在一个个接见大同当地的将领。让马芳在一边陪着。十四个指挥使,九个参将,已经还有千户守备等等。周梦臣不敢说一个个都要过一遍。但是为首的一些将领,周梦臣还是要过一遍的。
    周梦臣觉得徐渭的办法有些太绝对了。
    诚然卫所军队崩溃。大部分卫所军已经不能打仗了,边军体系上有了守备,游击,参将,新的营兵体系,但是本质上,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