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梦臣听了,说道:“理论上是真的。但是能不能做到,却是另外一件事情了。怎么你想实现这个想法?”
马芳深吸一口气,说道:“正是。大人,我军马队少于鞑子,不管怎么比都比不过鞑子的。所以我们的骑兵要承担更多的任务,控制战场,查明鞑子方位,等等作用。而今我只有万余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
“大人的思路,让我看到击败鞑子骑兵的可能性。”
周梦臣说道:“击败鞑子骑兵的可能性?”他有一点不相信。在他看来,明军骑兵与鞑子骑兵在战场上的悬殊太大了。周梦臣从来没有想过让骑兵能够击败鞑子骑兵。更多是将骑兵放在一个辅助的地位上,其他的事情由步卒来完成。
这并不是周梦臣不相信大明骑兵的战斗力。
实在是,实力悬殊太大了。
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在马芳看来,意义如此重大。
马芳说道:“大人,又所不知,如果鞑子骑兵敢与我们一对一的对阵,我马芳敢打包票,能击败鞑子所有的骑队,包括号称怯薛的俺答直属人马。但是在战场之上, 我跟随周老将军,从来没有一次能与鞑子公平对决。都是以少打多。”
“一旦陷入缠斗之中,也就是大人您说的,那种来回对冲的合,我军锐气衰落,想要取胜就要靠苦战的。”
“但是鞑子骑兵多,我们骑兵少。如此一来,我们被缠住的话,其余鞑子骑兵就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大不利于我军。”
“周老将军在的时候,一直想过想过如果大破鞑子的办法。”
“特别嘱咐我。多读金史之中,关于忠孝军的章节。”
周梦臣说道:“忠孝军?”
如果周梦臣没有在大明朝,苦读过史书。这个时候,他都不知道忠孝军是什么军队。
忠孝军是金朝末年与蒙古对阵的一支王牌部队,蒙古骑兵甲天下不假,但是真正临阵厮杀,未必是忠孝军的对手。忠孝军最出色的战例,就是以四百骑破八千蒙古骑兵。
要知道那时候都蒙古骑兵战斗力是相当可观的。
毕竟那个时候的蒙古本队,也不过二十多万而已。几乎都是精锐。
可见忠孝军的能力。
马芳说道:“对。周老将军其实也想过仿造忠孝军训练一支骑兵,只是时代久远,很多东西都是失传了,而且忠孝军的三倍粮饷,他也弄不来。”
“而且忠孝军的战术,也太慢了。很容易被蒙古骑兵纠缠住。而大人提出的办法,如果真正能完成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决胜之法。”
忠孝军选都是善于骑射的将士,并且保证一人二马,三倍粮饷。最为坚韧不过了。不过忠孝军的战术,就是金军传统的战术,号称不打满一百合,何以称马军。刚刚说过,骑兵来回这一对冲,号称一合。而忠孝军敢打满一百合,这是对自己的体力,战斗意志的极度自信。很多蒙古人都坚持不下来。
而今大同骑兵也做不到这一点。
要么打成混战,要么下面的将士,自己都打不下去了。
周梦臣说道:“哦。你说说,怎么一个决胜之法。”
马芳说道:“如果说之前的骑兵战术,就好像是打马吊,最后才知道谁胡了。而这个战法,就是掷骰子,一把就知道大小。密集队形,逼得双方没有躲避的空间。两马相撞,双方都未必能活得下来。是将一百合的危险浓缩到一合之中。”
“不胜即死,或者说胜了要死。”
周梦臣陡然一惊,说道:“如此残酷。”
马芳说道:“请大人放心,夫战勇气也。鞑子南下,不过求财。有求胜之意,没有必死之心。然大同男儿,为了父老乡亲报仇雪恨,敢与鞑子赌死。战场之上,心怯一分,一身本事就去了九成。我个人觉得,除却少数鞑子,根本没有鞑子敢与我们对阵。”
这就是战场上最大谬论,那就是越不怕死的人,越能活下来。越怕死的人,死的越快。更加令人无解的是,即便是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每一个人都很难做到。
正如马芳所言密不透风的骑兵阵列与鞑子对冲,就好像是两辆摩托车在同一条路上相撞一般。一旦撞上,双方摩托车手,都很难活下来。但是一方掉头,对另外一方,就是追杀的局面。而且溃逃很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而且真正对冲的时候,明军是密集队形,而鞑子是松散的队形,双方的队形如此,对冲的结果,自然也是不问自知。
这就是马芳想到的在战术层面之上,最短时间击溃敌人的办法。即便敌人逃走之后,并不会伤元气,很有可能很快就能恢复秩序,但是这种很快也是以天为单位计算的。
除非他们从开始就没有想过交战,存着避战的心思。
如此对马芳来说,也是很好的消息,这意味着大同骑兵可以以较少的人马,将更多鞑子骑兵驱赶离开。
周梦臣本来就有这个心思,此刻听马芳的言外之意说道:“你的意思是?”
马芳说道:“末将请大人按照忠孝军的待遇,一人二马,三倍军饷来打造一千骑这种骑兵。作为临阵破敌之用。”
第二十九章 大同兵马
周梦臣沉吟片刻。
虽然马芳的这个要求不算高。但是周梦臣实在满足不了他。
首先,而今大同镇与几年前大同镇已经完全不能比了。别的不说,单单说大同镇的马匹,大同镇各样马匹只有四万多匹,这里面包括驮马,不能上阵的老马,不够年岁的小马驹。
大同骑兵万余,再加上周梦臣与各级军官的坐骑与亲卫。一共不到一万五千匹的战马,已经瓜分殆尽了。
剩下更多是驮马。
马芳的要求一口气要一千匹战马。
周梦臣从哪里搞出一千匹战马?
这可不是上嘴皮与下嘴皮一碰就有的。
别看北京。
北京也没有。
大明的马政就是一个笑话。
大明主管马政的太仆寺,而是主要的任务是收纳养马钱。大明养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各地圈出一些地方,让太仆寺直接管理,也就是专门的马场。而今在辽东,陕西还有太仆寺分支机构。甚至有时候辽东巡抚头上都要挂一个太仆侍卿的官衔,便于管理马场。
但是明初的马场地,早已被侵吞殆尽了。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另外一个养马的方式。更是不堪。
话说当年,成祖北伐,一战抢过来牲口过百万。回来之后,这些牲口的处置就成为大问题了。牛羊这好说,羊杀了犒军。牛是生产工具,分给各地府县。但是战马却不好办。
虽然战马很多,但是朝廷还是要用的。不能全部分下去。而不分下去的话,养几十上百万匹战马,也是一个消耗很大的事情。
于是不知道那一个聪明人,想出一个两全之策。建议将马匹租给百姓。让百姓按照年限给马驹。
只是他们似乎不知道,什么叫做家财万贯,带毛不算。
很快,老百姓就受不了。那马早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了。但是每年还要给马驹。他们从哪里找马驹啊?而且马儿要是得了不孕不育症怎么办?总之各种事情,让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正德年间刘六刘七就是出身马匪,而这些马匪都是山东各地的养马户。
所以后来改革了。定了养马银,凡是养了朝廷的马,额外交一笔钱就行了。至于马?太仆寺早就不管了。
于是太仆寺变得有钱了,据说太仆寺最多的时候存了白银百万之众,至于马?卖啊。
但问题是,而今与鞑子正面交锋,鞑子是傻了,才会卖马。更不要说,大明而今财政短缺,连买马的银子也不多。
周梦臣原则上是同意马芳的意思。三倍军饷。咬咬牙也能出。毕竟周梦臣抄家抄了一大笔银子,还能勉强支撑。但是马的问题,却让周梦臣很难解决。
周梦臣说道:“这样吧。你去将丰城侯世子,戚继光,麻禄叫来,我们一并商议一下。”
很快,在巡抚衙门之中。
周梦臣就将人找齐了。除却这几个人之外,还有徐渭。
这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已经是大同军方的核心层了,代表周尚文旧部的马芳,代表卫所军官势力的麻禄,代表勋贵与京营的丰城侯世子李儒,还有周梦臣的弟子,也就是周梦臣嫡系力量的戚继光。
这些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整体。但还是那一句话,即便是再是一个整体,里面也是分亲疏的。但是这个时候各种分歧还不大。
尚且能将内斗的苗子给压下去。
这其实已经够好。在大明朝更多时候,任何一个边镇之中,都有三股势力,文官,太监,武将三方之间矛盾冲突比而今周梦臣麾下剧烈了不知道多少倍了,各级将领到底有几分心思是对外面的。也是很难说的。
周梦臣对徐渭点点头。
徐渭将一张地图铺在桌子上。
徐渭说道:“刚刚清点出来的数字,大家也都清楚。马总兵麾下骑兵一万有余,李世子麾下三千。除此之外,大同左右卫,乃至玉林等延边各卫,大多有千余这正兵。大同城内更有千余人马归巡抚衙门直接调动。总计三万人马。这是大同所有的战兵。”
“但是远远不够。不客气的话,这一点人马,连将边墙给站满都做不到。更不要说防御鞑子突破边墙。”
“所以,大人决定,放弃边墙。确保各城,这也是无奈之举。”
周梦臣心中暗暗叹息,他何曾不想依靠长城将鞑子挡在长城以北,但是根本不可能。人马不够。甚至之前大明的长城也都是不守的,只是每年秋季派人来守一阵子,号称摆边。更多是起一个报信的功能。
“为了确保军队数量,也为了防秋。”徐渭说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民皆兵。而今春耕已过,所有百姓都要习练战技,在必要的时候,上城驻守。原则上,各地的正兵都不会长期驻守一处的。未来会编成两部,一部由副总兵麻禄带领,一部由戚继光带领。另外一部分给京营一部分。由丰城侯世子带领。这些人马就是与鞑子决战的人马。”
徐渭说道:“诸位有什么意见与想法吗?”
周梦臣也计算过。以大同周围的壮丁,周梦臣能拉起十万民兵。在这里还是要感谢几十位军官家族与饶阳王的无私奉献。否则周梦臣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粮食来养兵。而且这些刚刚聚拢过来的百姓,本身也没有什么积蓄,周梦臣想不养着,也很成问题。
既然如此,先将人给拉起来。将来周梦臣再填补到军队之中,而今大同的军队远远不够。
“大人的想法是好的。”麻禄说道:“而且大人刚刚编成的各卫也是要增添新兵的时候。只是兵器怎么办?前番大战,兵器折损太严重,末将估计不仅仅大同城内,就是各地卫所的武库之中,也没有多少武器。”
前文也说过,大明朝廷原则上是放任各地打造武器的。大同镇用的就是大同镇自己打造的武器。
大同镇的武器本来就不是太好,指望克扣军饷的军队,自己能打造出什么好兵器不成?再加上各种败仗。的确让军队损失了大量的武器。毕竟真要说起来,蒙古人比大明更缺少兵器。
大明的兵器好歹都是铁的。
蒙古人的兵器就不好说了。
这也是单位数量的大明骑兵战斗力在蒙古骑兵之上的另外一个原因。
不过而今,因为白莲教徒在丰州滩站稳了脚跟,蒙古人这方面的缺口降低很多了。当然了不全是白莲教徒的功劳,毕竟鞑子还有一个很大的供货商,仇鸾。想在大同镇仓库之中,找到多余的兵器根本是妄想。
即便大同镇库存的兵器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质量太差了,那一支军队都不想要。才留下来的。但是对鞑子来说,已经是愿意出大价钱来卖。
无他,即便这兵器再差劲,最少是铁。
只要是铁,对蒙古人来说就是赚的。
如此一来,大同武库之中库存如果是满的才是怪事。
当然了,这些东西在账册上体现不出来,不过却瞒不过徐渭的法眼,更是郭副总兵的罪名之一。
周梦臣说道:“先斩木为兵,演练而已。兵器的问题,我来解决。”周梦臣心中暗道:“看来,军器监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了。”周梦臣的银子总归是有限的,对他来说,最经济实惠的办法还是自己打造,不要说,这里是什么地方?是煤都大同。
有大量的煤是兴办工业的极大利好。
第三十章 大同知府杨继盛
周梦臣唯一的感觉,就是太累了。
即便他有了很多帮手,但是徐渭毕竟是幕僚,很多事情上,即便是周梦臣放权,徐渭也没有办法自己做主。这是朝廷体制限制。大同这里也需要人坐镇,军器监的事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