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芹说道:“看来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这么吧。回去之后,找他来见我。大汗既然希望秀才,我们也要在大汗面前安排一个自己人才行。所以,…………”
丘富立即明白,说道:“我先把他掌控到手中。”
“对。”萧芹说道:“在老兄弟之中问问,看谁家有闺女。”
在他看来联姻才是最可靠的。
第七十八章 张惠说辛爱汗
就在萧芹候见的时候。张惠正在大帐之中与辛爱说话。
大帐之中,火盆熊熊的燃烧,爆发出一股暖意。火光倒映在掐金走银的帐篷的金银线上,发射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辛爱说道:“张先生,本汗继位以来,一直在想,如何才能如汉人一般强大?”
张惠神色平静,根本看不出来他心底的曾经转过多少个想杀辛爱的念头。最后他还是放弃了,一来,他了解蒙古之后,就知道杀一个辛爱并不解决问题。其次,他看看辛爱,看看自己,就知道他未必能杀了辛爱。
辛爱虽然打仗上未必有俺答厉害。但也是地地道道的蒙古大汗。不管说胳膊上能跑马,真正冲锋陷阵的时候,辛爱也从不含糊,也算得上一员猛将。或许与马芳没有得比,但是寻常将领未必能在辛爱手中占了便宜。
张惠虽然也练了一两手剑术,但也仅仅是练了一两手而已。但想杀辛爱,也仅仅是想想而已。
张惠说道:“汉人强盛之道,在三个字,大一统。”
辛爱说道:“大一统?”
张惠说道:“汉人也有一段时间,列国征战,自相残杀。杀人盈野,汉人大贤,无不日夜思考出路。最后得出春秋大义,何也。王正月,大一统也,天下将定于一,从此不管出了什么样的事情,汉人就本能寻求天下一统。这就是汉人强盛之道。”
辛爱说道:“如何说?”
张惠说道:“我听过蒙古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有十个儿子。他临死之前,讲儿子们叫到身边,给他们每人一根筷子,他们都折断了。让给他们十根筷子,让他们折断,他们都不能折断。”
辛爱说道:“我知道。这是让兄弟友爱的。”
张惠说道;“这仅仅是这个吧,大明天下虽大,但也是有数的。如陕西,山西,直隶,辽东。如果各为一国,大人与之战,难道没有胜利的把握吗?”
辛爱微微抬头,说道:“那是自然,本汗必取之。只是可惜大明太大了。”
张惠说道:“这就是大一统的好处,大明体量如此之大。只要他自己不出问题,他就是天下之主。”
辛爱叹息说道:“这大一统是一个好东西,可惜本汗不能学啊。”
张惠说道:“大汗如何不能学?甚至大汗没有学。成吉思汗就已经学了。”
辛爱说道:“此话怎讲?”
张惠说道:“在蒙古之前,草原上有匈奴,鲜卑,柔然,突厥,但是这些部落都烟消云散了。是他们的人都死光了?非也,就拿匈奴来说,其实也只有匈奴单于。以及左右贤王等几个部落才是匈奴本部,其余部落不过是附从而已,故而,鲜卑处于匈奴,柔然出于鲜卑,突厥出于鲜卑,草原各部,其兴也勃,其亡也速。直到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设四十四万户,皆蒙古也,从此草原就是蒙古,蒙古就是草原。此本身就是大一统的手段。”
“秦始皇,大一痛,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这才为后世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成吉思汗,令草原同一制度,并创造蒙古文字。本身就是想将秦始皇做的事情,在蒙古人身上做一遍,如果没有成吉思汗做的这些,就没有后来的蒙古。即便而今的蒙古远不如初,但是大明也不敢将蒙古视为其他小邦。当成敌国来看。这就是成吉思汗的遗泽。”
辛爱听了,有些恍惚说道:“本汗,竟然不知道此事。张先生,本汗要遵从成吉思汗旧制,当如何做?”
张惠说道:“达延汗虽然是蒙古中兴之主,但是他做错一件事情,那就是将蒙古分为六万户,而今大汗手中,只有右翼蒙古三万户为本部,辽东很多部落根本不听大汗的。如果能将蒙古各部统一在一个旗帜之下,大汗旗帜所指,何人能敌?”
辛爱听了,微微憧憬了一下,就摇摇头说道:“可惜,这事情不能做。”
辛爱自然知道,他而今的实力地位不如俺答,而且蒙古左右翼是达延汗传下来的。他如果擅自破坏,会丧失在草原上的人心。人心向背虽然很虚,但是有时候还是有影响的。
他没有威望与能力做统一蒙古的事情,再加上大明虎视眈眈。他可不认为他不南下,大明就与他相安无事了。
张惠内心之中微微有一些失望。
他固然想掀起一场蒙古内战,这是大有利于朝廷,能给周大人争取更多的时间。不过他也明白辛爱不是傻子。他固然在政治上有些不敏感,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大汗英明。”张惠说道:“这一件事情的确不是现在能做的。不过,自古立志。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大汗当竖立起这个念头。只有统一草原,将草原定为一,才能南下与大明争锋,否则就只能是纠缠于边境的小大小闹,去岁之事,可遇而不可求。大汗也不能超过老汗了。”
这一句话,说到了辛爱的内心深处。
其实辛爱内心之中一直有一个心结,那就是俺答为什么不确定他为继承人,如果确定了,他上位之后,就不会花了这么长时间了巩固地位。直到现在才有时间来想想,未来该怎么走了。
辛爱说道:“而今本汗,该怎么做?还请先生指点。”
张惠说道:“不敢,我此次出关,就是为了将一身本领用于此地,也让大明天子看看我的本事。即便大汗不问,我也是要说的。”
“欲求树之长远,必先固根本。秦灭六国,有六世之余烈,即便是达延汗,也有海都满十几年的栽培。大汗而今新登大位,外有强敌,内有跋扈之臣,此不可动兵之时,当求于根本之道。”
辛爱说道:“什么是根本之道?”
张惠说道:“汉制。”
辛爱说道:“汉制有什么好的?”
张惠说道:“有。汉制能最大的调动人力物力,单单说去今年秋天一战,以大汗之见,若蒙古各部皆奋力拼杀,不惜战死到最后一兵一卒,能否战胜周梦臣?”
辛爱说道:“大概能吧?”
辛爱毕竟是打过仗,他太清楚了。蒙古人以劫掠为目的,一旦觉得是会赔本,他们跑的比谁都快。让他们战死到一兵一卒,即便是大汗也不用。如果蒙古人真能做到这一点,秋天那一战,就不是今日的模样了。
张惠说道:“各部为何不尽力?是皆有私也。以部属为奇货,为自己追求利益,绝不会敢损失。如此一来,遇见真正的险恶局面,汉人如果出一二如周梦臣这样的将领,恐怕各部非聚集数倍之力,不能敌也。就如周尚文一样。”
“而今明人多,而蒙古人少,还求数倍于明军,今后岂不是会更加被动。”
辛爱说道:“难倒汉制能让各部听话吗?”
张惠说道:“自然是能的。”
辛爱犹豫了一下,说道:“我看白莲教那边,也没有好到什么地方?难倒要让蒙古人崇信白莲教?这是万万不能的。”
其实对于辛爱来说,如果让全部蒙古人崇信一个宗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但万万不能是白莲。不是因为白莲的教义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萧芹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他。他不可能容忍这白莲教再扩大影响力了。
张惠听了哈哈大笑,随即轻蔑的说道:“白莲,邪门歪道而已,哪里比得上儒家列代先贤?白莲的制度哪里是汉制?”
第七十九章 雪中对
张惠这番话却是真心实意的。
在张惠看来,白莲教是什么?一群邪教,能成什么大事?
至于对国家制度的思考与实践,根本不能如儒家士大夫相比。甚至当时这个时代,任何学派都不能与儒家相比。实在是实践太多了。
辛爱说道:“愿闻其详。”
张惠说道:“我观白莲,还是教主以及各分坛那一套,各部都有自己的私心,比起朝廷官职。唐代大儒柳宗元有一篇文章,乃是《封建论》,大汗可以看看,其中就说的大汗面对的情况,各部首领世袭罔顾,只顾自己的私心。不肯为国家效力。百姓只知道有首领,不知道有大汗。大汗威严就在本部人马支持之上,一旦本部人马损失过多,就会担心其他各部取而代之,大汗纵然有二十万之众。但是每一次打仗,都不敢尽心竭力,唯恐胜于战前,败于战后。”
“如此国力不可尽用,战力不可尽使。如此何以称雄于天下。”
“唯有去封建,罢各部首领,选贤任能。命为长官,以令百姓,如此大汗能对大汗的百姓,如臂使指,在出战,大汗二十万之众,就不会瞻前顾后,各级将领的生死荣辱都在大汗,自然不会在战事保存实力。”
“这是强国之正道。”
辛爱说道:“可惜依旧不是现在能做的。”
辛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很明白通过做不到。真正说来,辛爱的本部估计有大军一半左右。而且蒙古贵族之中,毕竟关系复杂,并不是说辛爱本部人马中就没有蒙古贵族,恰恰相反,辛爱本身就是蒙古贵族的一员。
从贵族到皇帝,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的。
张惠说道:“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可以做的。”
辛爱说道:“先生请讲。”
张惠说道:“就是汉民,而今汉民在丰州滩的板升,有近百座之多,共有二三十万人,如果以汉制治之,则一府之地也。编户齐民。令男子服兵役,则能得数万汉军。有数万汉军,与大汗本部一起,岂不能压制住其他部落,等大汗在治内,去封建,命官吏,修甲兵,待天时,则能东征西讨,合蒙古于一,然后四十万骑,侧策马而南,即便是大明又如何抵挡啊?”
说到这里,张惠似乎全心全意的为辛爱着想。
其实张惠如果不是与周梦臣谈过话,也不明白这个计策的恶毒之处。
这个计策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点,不是这个时代人所能理解的。
辛爱如果能推行这个制度,他首先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官员,其次他很快就会发现,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官员。原因无他,蒙古人是全民皆兵。管民就是管兵。下面的官员一个个上马管兵,下马管民。这是什么?
这是军阀。
与部落首领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不想下面的官员如此,他就派出官员相互制衡。于是他发现他养不起庞大的官僚集团了。
毕竟蒙古产出薄弱。一场天灾,就要南下劫掠才能生产。他又增加了这么多的脱产者,凭借草原上薄弱的经济怎么养得起啊?
而且他即便能勉强养起这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但是内部的互相制衡之下。就会影响到对外的战斗力。那时候的蒙古人的战力比腐败过的明军,估计也强不了多少。
总之,一句话。蒙古这么多大汗,也不是没有人杰的。最后还是选择了这种政治制度,不是他们见识不足。而且其中愚者根本不晓得其中奥妙,只是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而已,其中贤者有能力改变,却知道其中奥妙,知道在草原上行汉制,不过是一个画饼而已。
而辛爱的政治水平,是不足以堪破其中的道理。
于是他听了张惠的话,就好像刘备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只觉得他未来几十年,该做什么已经毫无疑问了。
辛爱按下自己这内心中的激动,将远景计划先放下,说道:“其实,国师也对我说过这样的话。”
张惠心中对萧芹闪过一丝杀意。
张惠敢说这样的计划,是他被周梦臣说服了说透了。他知道,他而今越是卖力的让辛爱实行大一统之制,就是让辛爱往死路上小跑快进。蒙古内乱的可能性就越大。至于会是什么样的内乱。张惠一时间也猜不到,但是一定是会有内乱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萧芹可没有这个认识。
“果然是狗汉奸。”张惠微笑的想道,随即轻轻一笑说道:“如此英雄所见略同。”
辛爱冷冷的说道:“他可没有说编户齐民。任命官员?”
张惠刚刚不敢说萧芹的坏话,是担心辛爱的态度,而今听辛爱的话,毫不犹豫的落井下石,叹息一声,说道:“可惜心术不正啊。”
辛爱说道:“此话怎讲?”
张惠说道:“大汗没有想到吗?如果怎么做算人丁,其实草原上第一大部,不是蒙古六万户,而是白莲教。”
虽然达延汗当年分封的蒙古六万户,而今人丁兴旺,早已不是只有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