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场消耗战,甚至我都不知道要耗损多少。但是我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同镇的底子薄弱,但是鞑子比我们的底子更薄弱。”
    “打战事要选时机,但是什么时候时机成熟。永远不会有真正成熟的时机。”
    “今日打这一战,是我难,敌也难。”
    “我就要看看,是他辛爱先撑不住,还是我周梦臣先撑不住。”
    “马芳,你是大同武将之首,今日给我说实话。你觉得这一战能不能打?”
    马芳听了,迟疑了好一阵子。
    马芳看着挂在墙上的舆图,慢慢的双眼失去了焦聚。他心中明白。暗道;“这是一场决战。”
    马芳最痛恨鞑子一点就是,鞑子不肯与他们交战。反而发动骑兵数量,战马数量的优势,打成了乱战。如果鞑子真敢与大同军,来一场堂堂正正之战,一场男子汉的对决。马芳还真不惧他们。
    而今周梦臣所有战略意图,就是这一点,逼得鞑子不得不应战。
    看上去很不错。但马芳知道其中有多少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周梦臣赌得太大了。玉林卫争夺战,很可能一年结束不了,要好几年才能分出胜负来。
    这并不奇怪。玉林卫城地理位置不算关键,但是却代表着大明有向青城进军的意图。
    马芳最担心的是,大同最后支持不住。
    计毒莫过绝粮,马芳知道一旦大同底子撑不住消耗是一个什么样子。不管再能征善战的军队,饿着肚子是打不了胜战的。倒是就是一路伏尸的下场。是要折损不知道多少将士。
    饶是马芳在打仗的时候,从不将自己的性命当一回事。此刻也思忖良久,说不出一个行。或者不行来。
    周梦臣岂能不理解马芳。他其实也知道而今这一战赌得太大了。
    不过,他敢如此下手。也是有原因的。马芳并不知道,鞑子再次出兵骚扰居庸关外,弄得北京一夕三惊,让徐阶压力很大。徐阶必须做出一些事情来挽回局面。如果不行的话,兵部尚书聂豹,徐阶很有可能保不住了。
    毕竟,出了这样的事情,总是要有人负责吧。
    所以,此刻徐阶迫切需要一场大捷。
    平日里徐阶是对边关的政策从来是保守的。只要能将鞑子驱赶走。不弄出什么大事,即便吃一点小亏。徐阶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毕竟在徐阶看来大明的问题,在内不在外。
    周梦臣之前与丰城侯通过气。丰城侯虽然在京营之中举足轻重。但是在朝廷上,话语权并不是太大的。必须让朝廷上有大佬支持。
    徐阶平日里绝对不会支持这样的战事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机会难得。错过了这个机会,周梦臣就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了。
    虽然周梦臣可以先斩后奏。但是周梦臣也知道,他有过好几次前科了。再加上身边有藤祥在,很多事情都不好做。但是有了徐阶背书就不一样了。
    所以在这一件事情上,军事上的条件,或许有些仓促。但是在政治上的条件却是成熟了。
    还有,就是辛爱正式修建青城的消息传到了周梦臣耳朵之中。
    周梦臣在此之前最担心的是什么?
    担心的是辛爱不应招,根本不管你,避周梦臣之锋芒。保存实力,就好像是成祖北伐一般。各路蒙古人撒丫子跑了。弄得成祖皇帝也是没脾气。而今周梦臣就没有这个担心了。
    毕竟辛爱前脚刚刚修好城池,屁股还没有坐热的。后脚不与明军交手,就将这座城池送给明朝了。且不说辛爱舍得不舍得。单单说辛爱的政治威望,就荡然无存了。
    所以辛爱必然与大明打上一场才会跑的。
    周梦臣不怕辛爱打,就怕他不打。只要能逼得鞑子交手,就是一件好事。
    周梦臣见马芳一时间想不明白,说道:“你下去好好想想,这一件事情还不急,不过万万不能外传。”
    马芳行礼说道:“是。”


第一百一十八章 惊动嘉靖
    马芳走了之后。
    藤祥就来了。
    周梦臣说道:“藤兄,你怎么来了?”
    藤祥跟着周梦臣数日,终于确定了,自己不是周梦臣这牲口。最后决定搬回了自己的监军府。只是派了一些文书,在巡抚衙门办公。将巡抚衙门所有命令的副本抄了一份给藤祥。
    至于藤祥看不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然了,周梦臣在这一件事情上,也做出了一些妥协。
    首先,藤祥麾下有直属人马。不多五百人。其中有一百骑兵。让藤祥享受起了朝廷大员的待遇,这五百士卒只有一个就是护卫藤祥。藤祥甚至将自己家族的人安排在军中。在周梦臣的照拂之下,也有一个不错的前程。
    当然了,周梦臣也明说了,是会给藤祥这些三姑六婆的机会。但是真不中用的话,就挂了一个高衔让他们在监军府保护藤祥了。
    藤祥对此也很满意。
    毕竟而今他在宫中的地位还不高,也没有那么多的非分之想。藤祥的藤家,本来是贫寒之极的门户。毕竟如果不是家里穷到了一定程度,也不会让家里的男丁去挨上那一刀的。
    而今给他们安排的军官,也不高。但是在藤家看来也是很不错了。毕竟是吃上官粮了。
    周梦臣给了藤祥面子。藤祥也投桃报李。也没有那么想在大同军政事务上发表意见了,甚至有几分像吉祥物。一面充当嘉靖的耳目,将大同的情况,不打折扣的报给宫中知道。另外一方面当周梦臣的眼线,宫中有什么风吹草动。藤祥也给周梦臣说。
    所以,今日周梦臣见藤祥一来。心中就有了几分计较。应该是宫中,或者北京有什么变化。
    藤祥说道:“周兄,我这一次是代陛下来问话的。”
    周梦臣立即起身,颇有几分君臣对答的姿态。藤祥连忙说道:“不用那么紧张,毕竟陛下也不在这里,咱们坐着说话便是了。”
    周梦臣与藤祥坐定之后,这一次周梦臣将藤祥让到了上首。因为藤祥是代表皇帝来的。
    藤祥说道:“陛下问:徐阁老的浅攻进筑之策,是你提出的吧。”
    周梦臣说道:“回陛下。正是。”
    藤祥说道:“陛下问:你胆大包天。朕早就不许提复套之事,而今你脑袋不想要了?”
    周梦臣说道:“臣不敢欺瞒陛下,臣虽有复套之心,却无复套之力。不过而今千里边防,处处受制。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臣是想以复套之名,逼得鞑子不得不与我交战。让战场的主动权到我朝手中。否则,我朝有百万大军,也被鞑子牵制鼻子走,今后几年,烽烟传京师之事,估计时有发生。主辱臣死。臣岂敢让陛下一辱再辱,方出此下策。”
    藤祥说道:“陛下问:能胜否?”
    周梦臣说道:“不敢言胜,只能说,即便有败,也不会大败。”
    藤祥说道:“陛下只有这三问。剩下是老祖宗想让我问你的。都在书信之中。”随即藤祥从身上逃出一封书信,递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看了之后,黄锦暗暗叮嘱了一番话。又将嘉靖对烽烟传到北京的恼怒。宫中人人自危的情况一五一十的介绍清楚。最后千叮嘱万嘱咐的指出,如果周梦臣没有把握的话,最后不要轻启此战,一战此战失利。周梦臣的下场就非常堪忧了。
    周梦臣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仇鸾之死,并不是死于嘉靖二十九年的兵临城下。而是死在嘉靖三十一年。仇鸾的很多事情,嘉靖未必不知道。但是嘉靖之所以容忍仇鸾活了两年,就是看中了仇鸾打仗的本事。
    当然了,嘉靖并不知道,仇鸾所有的胜战都是纸面上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仇鸾是遮掩的严严实实的。
    仇鸾为了响应嘉靖这种期许,在嘉靖二十九年后,每年都喊的调门很高,比如北伐鞑子,比如怎么应敌。等等。
    但问题是,真正到了要打仗的时候吗,仇鸾就怂了。
    让嘉靖不耐烦之极,一连好几次催促,那种感觉,就快比得上宋高宗给岳飞的金牌了。当然了,一个要进军,一个是要退兵。仇鸾牛皮吹出去了,但是他很明白自己有几分几两,一旦出兵,必败无疑。最后仇鸾才自杀的。
    而今却不一样,周梦臣一连打了两个胜仗。一个是北京城下之战,一个是白登之役。所以嘉靖心中的心气更高。
    对这一战有默许的意思。
    从嘉靖的问话之中,就能看出来。
    看似问周梦臣脑袋,但是最后一问,暴露了嘉靖之心。“能胜否?”可见嘉靖还是期盼有一场胜仗。能让他一雪前辱的。
    只是,既然嘉靖想胜利了。那么如果周梦臣真打败了之后,情况就非常危险了。周梦臣多年的圣眷,可能一扫而空,皇帝本来就是这样无情的政治生物。而嘉靖皇帝又是所有的皇帝之中最典型的刻薄无情。
    黄锦也是念在周梦臣一点旧情,给周梦臣一点提醒。
    周梦臣看了之后,心中一凛。内心之中带着几分苦笑。心中暗道:“从今之后,恐怕我只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了。毕竟嘉靖皇帝,对失败者尤其没有耐心。”
    周梦臣可不敢将自己的一家人的性命都寄托在嘉靖念旧情不念旧情上面。
    不仅仅是眼前这一战,今后所有战事都是一样的,许胜不许败。
    周梦臣神情平缓,说道:“请你转告黄公公,就说周梦臣感谢他的提点。”
    藤祥说道:“其实外面的文官都视我等为洪水猛兽,却不知道对皇家的忠诚,任何人都比不了我们。干爹之所以提醒大人,也是看外面的官,也就是周大人你,一心一意地做事。其他人十分心思之中三分在做事上,就很了不得了。大部分都是一心一意的做官。”藤祥语气微微一顿,说道:“这是干爹的原话。”
    周梦臣明知道黄锦这样说,未必没有拉近双方关系的心思。但周梦臣内心之中还是有几分感动,他说道:“黄公公谬赞了,如果能一心一意做事,就再好不过了,我也不过是五成心思做官,五成心思做事吧。”
    不用心做官,没有了权力与地位,根本不能做事。不用心做事,周梦臣也不知道他这个官职要来何用?
    藤祥说道:“周兄,我看你还是写封书信,给陛下多诉诉苦,毕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看你有密揭之权,也不见你怎么用?别的官员如果有如此大权,早就每天三封。要维系与陛下的关系了。还有干爹哪里。干爹都给你写信了。你不多来往一下。”
    周梦臣说道:“藤祥说的是,我这就去写。”
    周梦臣之前不是没有想过这一件事情,但是他干得都是些先斩后奏的勾搭。怎么给嘉靖上书,上书的话说不说。他来大同未必没有逃嘉靖的意思。有心在大同放开手脚来做事。
    自然不愿意让北京多干预。
    不过。周梦臣也知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在这个关键时候,他也要加把力。
    于是,周梦臣熬了一夜,写了一封奏疏,是密揭专奏。另外还有一封信是给黄锦的。还有丰城侯,张居正,徐阶等人的书信,也就是说,周梦臣已经发动了他所有的人脉,就想让这一件事情通过朝廷决议。
    做完这一件事之后,周梦臣还按照之前的规划,与大同高级将领,一个个谈话,谈的就是重建玉林卫城的战略战术上各种问题。


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父犬子
    宜春宫中。
    嘉靖细细地看了手中的密揭。看完之后,将密揭扔到了桌子上,说道:“大伴,你说这周梦臣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黄锦说道:“陛下,周梦臣这孩子,是您一手提拔。他什么心思,能逃过您的法眼?”
    嘉靖悠悠地说道:“未必,自从他一心一意离开京师之后,朕拿不准他的心思,他是一心一意想当于少保,还是想做王阳明第二。好像都不像啊。就拿他今日的做法,推动重建玉林卫,还要朝廷放出复套的风声,到底是真想与鞑子打上一场,给朕挣些脸面,还是想给夏言曾铣翻案啊?”
    黄锦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
    于少保,王阳明,这两个人都是大名鼎鼎大臣。只是真要说起来,两人的下场都算不上好。
    嘉靖特别拿这两个人与周梦臣相提并论。不知道是抬举周梦臣,还是暗示了对周梦臣的不满。
    黄锦能看在双方的交情上给周梦臣美言一两句已经够了。但是嘉靖说到这个份上,他却是一句话也不敢接。
    嘉靖也没有想让黄锦回答,说道:“周梦臣在大同都做过一些什么?藤祥有回报没有?”
    黄锦说道:“待奴婢找找。”片刻之后,黄锦就从一边拿出一来叠文书。嘉靖拿过来细细看了看。上面写着是周梦臣今年数月以来说所做的种种大事,嘉靖没有细看,但是仅仅翻翻就觉得头疼,一连写了好几张纸。
    要知道,藤祥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