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觉得这个让陛下放心的人是谁?”
    徐渭说道:“是大人。”
    周梦臣说道:“对,不敢说绝对,但是大概率就是我了。盛名所系。大明第一名将。自然有无数人想起我来。我在大同很可能没有明年。有些时候机会错过了,就是永远错过了。”
    徐渭说道:“都是我的错,当时如果下决定,一定要打,就没有这么多的事情了。”
    周梦臣笑道:“我是那种迁怒于人的人吗?不管结果如何,这决定是我做下了。其实我而今也明白了。我错了,我只想将所有事情都准备好,不想冒险,但是想想,这本身就是笑话。我听过一个西域一个笑话。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说得就是一个国王在打仗之前,少钉了一个马钉,结果在战场之上,马前失蹄。被敌人俘获,从而亡国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怎么能事先准备好。很多大事,等你准备到万事俱备的时候,已经是事不可为了。”
    周梦臣忍不住哈哈笑起来,只是这声音越笑越苦。
    徐渭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周梦臣。
    忽然外面有声音说道:“老师。”
    徐渭一听,就知道是戚继光。立即将戚继光引了进来。
    周梦臣见了戚继光,说道:“你来得正好。我有一些事情要与你谈。”
    周梦臣内心之中充满不甘心。但是他理智告诉他,事已至此,要准备下面的事情。他即便不去江南,也不可能在同久留了。毕竟他已经三次拒绝离开大同,不可能再拒绝了。
    不过,数年经营下来,周梦臣不仅仅与大同感情深厚,大同也成为周梦臣大本营,气学的大本营,即便周梦臣离开大同,也不可能完全放弃在大同的影响力。他必须为大同后周梦臣时代做准备。
    其中对戚继光的安排,让周梦臣有些犯难。
    在周梦臣心中,戚继光有三个去向,一个就是留在大同,或者九边之一,戚继光到底有些年轻,当不了总兵官。不过有周梦臣支撑,几年之后,出任一镇总兵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个去向就是去京营。
    如马芳一般,在京营熬资历,在陛下面前混一个脸熟,让朝廷上下觉得可以信任之后,在出外镇守。有京师的种种关系,在外面做事也就方便多了。
    第三个就是去江南平倭。
    毕竟历史戚继光就是在平倭之战中成名的。而今周梦臣并不觉得平倭之战,能让戚继光在军事上有所长进。毕竟江南的战术,更多是小规模,数百人数千人的战事。
    这样的战斗在质量上远远比上九边的战事。
    历史戚继光先在江南历练之后,后来又到了北方。有戚继光军事能力的养成是有进益的。而今却不一样了,戚继光在大同高强度战事之中。早就比历史同时期要大有长进。而今再去江南,或许只能加一些水战的技能点,没有什么用处。
    再加上,江南最大的危险不是倭寇,而是阉党。
    周梦臣此刻内心之中也是有些嘀咕,他会不会成为张经第二。他如果带了戚继光过去,戚继光作为他的弟子,他的嫡系,他的铁杆,必然成为政治…斗争第一线。万一他保不住戚继光,岂不是损失太大了。
    周梦臣满肚子心思,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对戚继光说。
    戚继光却先开口了,说道:“今年秋天雨水很多,我来的时候,外面就已经下雪。”
    周梦臣说道:“下雪。”
    戚继光从衣服取下几个小颗粒,递给周梦臣。周梦臣接过一看,的确是雪,虽然被周梦臣手中的热气一熏。已经化成水了。
    周梦臣只觉得掌心的清凉,将他的心给凉透了。他本来觉得,或许还有机会,而今看了这雪,却一点机会都没有了。虽然外面而今是雨夹雪,但也说明了,今年冷得比往年要早,冬天正在提前到来。
    戚继光说道:“师傅,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周梦臣说道:“你我师徒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说的。”
    戚继光说道:“师傅让杨大人训练民夫,就是为了填补战损缺口吧,不知道师傅准备在这一战之中承受多少伤亡?”
    周梦臣说道:“我给杨兄的原话,是能让军中换一茬人。有几分夸张的成分,但是战场之上岂能预料,只能说,我原本的计划,是不设上限。不过前提是能赢。”
    戚继光说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冬季用兵?”
    周梦臣说道:“冬季怎么能用兵?”
    戚继光表情严肃,说道:“冬季怎么不能用兵?”
    周梦臣看着戚继光严肃的目光,一时间傻眼。本来他想将很多冬季作战的弊端说出来。再说明,塞外这种高纬度地区,比大同还要寒冷云云。但是他此刻脑海之中闪过的却是一个个经典案例,雪夜下蔡州,李靖破突厥的几战,都是在雪夜之中打的。
    一时间,周梦臣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冬季用兵。
    忽然周梦臣只觉得一股热意从胸中燃起,同样的热意,之前是滚烫的如同火烧一般,好像要将整个人都烧掉,但而今却好像温度正好的热水,让周梦臣整个人都舒展开来。
    周梦臣闭上眼睛,手中轻轻敲诈床面。仔细分析自己的准备。一旦冬天,天寒地冻,路面反而好走了。至于防寒的衣服,已经准备好了。甚至有多余的。再加上冬季作战的突然性。一时间利弊双方在周梦臣脑袋里面打仗。
    周梦臣说道:“元敬,你是知道大同的冬天是怎么样的?青城的冬天,只能比大同更冷。我虽然给将士们准备了棉衣还有很多御寒措施。但是你要知道,在野外,这是远远不够的。准备多少都不够的。冬季不用兵,是无数人总结出来的,我听大同老人说过,正统年间,有谁冬天出兵巡视塞外的话,回来的人无不要掉好几根手指脚趾,还有耳朵,甚至很多人都回不了。”
    戚继光说道:“师傅,我都知道。所以我要问。师傅准备承受多大的伤亡。如果冬季作战,我估计非战斗伤亡要与战斗伤亡持平,甚至非战斗伤亡要比战斗伤亡更多。但是我虽愚昧,但是却也知道,鞑子一日不除,就是百世之祸,我问过下面大同将士,最少他们如果知道,能一战灭了鞑子,从此大同不在面临鞑子骚扰,他们即便全部死了也愿意。”
    “因为他们不想让子孙后代在号角烽烟之下长大,从小学校的不是读书识字,而是听号角,望烽火,习刁斗,练弓马。”
    “弟子,也是不忍心老师伤神如此。”戚继光说道:“而今该说得都说了,还请老师决断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 嘉靖三十四年的第一场雪
    决心,周梦臣从来是不缺的。
    为了这一件事情,周梦臣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到了而今岂能半途而废。
    虽然他知道,这个决定,不知道要付出多少额外的伤亡。但是此刻,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几乎在周梦臣下定决心的时候,他的病也不药而愈了。
    毕竟他的病大多都是心病。
    嘉靖三十四年的冬天,似乎比其他冬天要来得更早一些。在十月之中,就下了一场大雪。洋洋洒洒的大雪,一下子下了好几天。将整个天地都染上一层白色。天气几乎一下子跃进到了深冬。
    而这一次出关北伐的军事行动,也就定到了雪后。
    之所以如此。也是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作出最好的抉择。
    首先,虽然下了雪,但是毕竟还是十月。估计在雪后一段时间之内,天气会有一个大的回暖。甚至有几天放晴的天气。更方便作战。其次,也是为了出其不意。毕竟既然决定冬天作战,就要考虑最好的时间短。
    在雪后一段时间之内,鞑子都不会出来。都在家里避雪。
    也就是说,鞑子的警戒线,几乎是虚设的。能让大军直扑青城城下。几乎不用考虑,大军在草原上与敌军遭遇的事情。
    毕竟,此刻的地面,根本不是草原,而是一片雪原。骑兵在这种情况下,要比步兵更难以机动。
    甚至这个局面对明军更有利。
    当然了,这个有利局面是建立在大军能够越过数百里皑皑白雪的基础之上。
    大同校场之中。
    周梦臣召集大同三卫所有军队。大同三卫,也就是大同前后中三个卫所,一直是大同的驻军,是周梦臣眼皮底下的军队,也是周梦臣重新组建大同卫所最根本的军队。不管是训练还是装备都是一等一的。
    而统领三个卫所的将领,也是戚继光。
    所以,周梦臣也将这一次战斗最艰难的任务,就是为大军开道,并先攻青城的任务,交给了这个三个卫所。
    在寒风之中,一万五千多人站在校场之中,纹丝不动。
    周梦臣扫过所有人,该说都说了。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保密的需要了。毕竟大雪封路,就是最好的保密手段。周梦臣说道:“独子在军者,出列,兄弟在军者,弟弟出列。父子在军者,儿子出列。”
    随着周梦臣命令,有几乎一半的士卒都出列了。
    这也是大同的现状。
    大同人口在嘉靖二十九年的蹂躏之中,伤亡惨重。以至于周梦臣收揽余烬,根本没有办法让一家只有一个人从军,否则根本就无法筹齐这数万大军。只能将几乎所有合格的壮丁都拉到军中,才能有这样数量的军队。
    而大同十四个卫所,只有少部分是外来人口。大多都是大同本地人。这样的局面在这里表现得尤其明显。
    周梦臣说道:“全军分为两队,第一队,就是留下的人。为先锋。我带着你们一起走在最前面,第二队为后队,在后面。其余各军跟随便是了。”
    周梦臣安排的作战序列,大同三卫为第一序列,第二序列是骑兵。第三序列是大同其他卫所的军队,第四序列是辎重。
    下雪之后,因为风的原因,大雪的厚度不一,有得地方只有薄薄的一层,根本不能覆盖地面,有的地方却有等人高,能将人给埋了。所有骑兵在这样的路面,是很难快速前进,所有开路的必须是步卒。
    有步卒在前,后面的骑兵也好走一点,即便是牵着马走。
    不过到了作战的时候,又有不同。想来在青城附近区域之内,有人烟活动的痕迹,雪要薄一点。或许战马可以机动。即便不可以的话,骑兵作为大同最精锐的军队,下了马又不是不能打。
    在非常时刻,战马还是可以作为储备粮来用的。
    在骑兵之后的序列也都顺理成章了。
    周梦臣很明白一件事情,这一战成功或者失败,就要看第一击了。第一击如果破城,那么怎么都好办,如果第一击不能破城,顿兵于坚城之下,身后又是冰天雪地。这局面就不好办了。
    所以,他力排众议。要在大军之先。
    就是表达了对这一战的非常看重。
    根本不用做什么动员。只是进行简单的分队之后,周梦臣骑着战马,随着大军缓缓地出了大同城。
    此刻大同城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茫茫的白色似乎给了整个大同城铺上一层睡意。整个天地都少了很多动静。只有三个卫的士卒踩着雪地之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从大同到玉林,周梦臣事先安排好了。有人对路面进行了简单的清扫,的确是很简单。根本不能保证地面无雪。仅仅是能保持地面上的雪不会妨碍行军的地步。但是到了玉林就不一样了。
    出了玉林,就离开了大明的控制范围了。
    周梦臣根本不可能做任何事情了。
    殷正茂也早就做了准备,他做出的准备仅仅是封锁消息,将滞留在玉林的所有蒙古人看管出来,非常时期,若有异动,杀无赦。
    而别的事情,他根本做不了。
    更糟糕的是。
    本来以为一场大雪之后,要放晴一段时间,但是老天爷似乎铁了心的帮助蒙古人,今日雨水之多,超过想象。居然又下起雪来了。看上去并没有前几日的雪大。但是依然让本来就寒冷的天气,又增添了一丝丝寒冷入骨的冷意。
    而站在阴山余脉的山峦之上。
    周梦臣放眼向北看去,简直是一副壮阔无比的水墨画。
    一望无际的草原一片白色,似乎在作画的时候,没有点上一丝丝墨色,只需要留白就可以了。而天空之中的乌云,染上了一层浓重的铅色。看上好想天上是大地,大地却好像是天上。
    这种壮阔的景色,让很多人都失去了距离感。不知道天边与眼前到底有多远,更不知道要在这白色之中,增加多少血色,才能到达目的。
    周梦臣此刻不可能骑马了。
    雪的平均厚度,几乎要没过了战马的小腿,对与战马来说,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