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长期借贷就不好说了。
    原因很简单,就好像这一次的,周梦臣不知道赈灾需要多少,但是大体在三百万两以上,什么时候能够还清?这真不知道,原因很简单,单单陕西一年的财政结余,要存够三百万两,就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可以说,任何商人算一笔账,就知道。这一笔钱借出,根本还不了。
    让朝廷欠下还不了的债务,会有什么下场?
    大恩以仇,有时候杀人比还债容易多了。请不要高估官员们的底线。
    可以说,大明民间不是没有钱,三四百万两虽然多,一家拿出出来,但是整个商人团体,即便是并不是太富裕的陕西商人也未必拿不出来,只是要想办法,将其中一些关节给打通,甚至最好能形成一个国债市场,这对大明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
    但是到底该怎么做?周梦臣一时间也想不出来。


第十九章 临危受命
    不过,而今没有思路,并不代表将来没有思路。
    只要有了方向,办法是想出来的。实在不行,周梦臣也不是不会用刀子说话。周梦臣的刀子并不是没有见过血。
    嘉靖见周梦臣久久不语,再次问道:“怎么?你也没有办法吗?”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不是没有办法,只是有些事情,只能随机应变。说出来也说不清楚。”
    周梦臣的意思是,对于如何建立起一套能借钱给朝廷的金融机构,这一件事情千头万绪,从底层架构,到上层结构,甚至于利益分配,都有很多事情要慢慢地打磨。一时间真不知道该如何说。
    但是嘉靖听来,却是另外一个意思了。
    什么意思?
    什么办法是说不清楚的办法,是不能说的办法。
    自然是杀人。
    嘉靖也明白,民间不是没有钱,只要真狠下心来,将大户人家给抄了几家,怎么可能没有钱。三五百万两算什么啊?别的不说,将严家与徐家两家给抄了,直接奔一千万两去了。
    只是这样做,是有严重的政治后遗症的。
    无他,有钱人都是士绅,杀一个都严重问题,更不要说杀这么多了。如果周梦边臣真得这样做,他赈灾之后,就不要想别的。只想如何从朝廷之上全身而退吧。
    “真是忠臣啊。”嘉靖心中暗道。
    一时间嘉靖也忘记了他要将周梦臣挂起来一点段时间的事情,之关于进化论的事情,也让嘉靖放开一些心结,说道:“好,朕不问。朕令你去这赈灾?你可愿意?”
    周梦臣听了,内心之中松了一口气。
    虽然放假很爽。但是他大事未成,心中的愿景还没有实现,而今还不是休息的时候。而今去赈灾,虽然与他心目之中去江南相差甚远,但是赈灾毕竟仅仅是一个临时差事,大体半年到一年就差不多了。
    事业又回到了正规之上。
    周梦臣说道:“臣乃大明臣子。不管陛下令臣做什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此事这一件事情,太过艰难了。臣请陛下准许几个条件。”
    嘉靖说道:“说。”
    周梦臣说道:“五十万两,实在太少了。根本不够用。”
    嘉靖说道:“内库出五十万两,给筹齐一百万两,不能再多了。”
    周梦臣也知道,让嘉靖出内库的钱有多不容易,而今能出五十万两,已经是看在灾情太过严重的份上了。想要更多根本不可能。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希望能带兵入陕西,不需要太多,只需三千铁骑就行了。实在是有些地方情况不明,以防万一。为了配合默契,臣请陛下从臣就旧部之中抽调三千即可。”
    其实全世界,也只有解放军进入灾区不携带武器的。周梦臣也不敢确定灾情之下,地面上会成什么样子。毕竟李自成等人的老家都在陕西。当然了,周梦臣也不是全部为了防身。如果仅仅为控制局面。周梦臣根本不需要调自己部下,无他,灾民毕竟是灾民,而今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再加上周梦臣威名在外。不管什么军队,到了周梦臣手下,岂敢不服服帖帖。
    有军队来抢险救灾,在周梦臣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大明军队看来,却未必了。周梦臣只能用自己的旧部,他们才会听命令。
    免除了很多麻烦。
    嘉靖点点头,说道:“正好云中伯刚刚到京,一并将三千铁骑归入五军营,让他跟着你走一趟吧。”
    周梦臣大喜过望,说道:“臣谢陛下。”
    云中伯就是戚继光。有戚继光在,周梦臣就可以放心了。毕竟戚继光是周梦臣的弟子,周梦臣可是知道,戚继光在周梦臣门下,不仅仅学了兵法,还跟随其他师兄学习了不少其他知识,修建一些建筑工程,也是可以胜任的。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请便宜之策,为了赈灾,臣会出一些权宜之策,臣请陛下事后追认,即便不追认,最少承认当时这一例,否则这一件事情,臣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嘉靖一听,联想到周梦臣在大同大开杀戒的情形,以为周梦臣还想这样做。虽然他知道,周梦臣如果真这样作了,今后会很惨很惨。但是能为他解决问题,嘉靖从不在乎臣子将来怎么样?
    嘉靖内心之中一边感叹周梦臣未来的命运,一边毫不犹豫地将周梦臣推下火坑,并准备填土,说道:“爱卿所奏,朕无所不准,这样吧,爱卿那就挂户部侍郎衔,代替巡守,总督三省赈灾事,三省官员巡抚以下皆听节制,许便宜行事。方尚书。”
    “臣在。”方钝立即出来说道。
    嘉靖说道:“给周梦臣一些空白的文书,盖上户部大印,给周梦臣。”
    言下之意,许周梦臣在上面随意填写。
    这可算是信任之极了。
    不过,嘉靖也明白,这不是吏部与兵部的文书,吏部文书可以是关键职位的调令,兵部文书可以是调兵命令。而户部的公文局限就多了。毕竟周梦臣三省之中,已经是最大的官员了,一边命令都不用这个文书。
    至于非一般的命令,毕竟是户部的关于钱粮,最后报账便是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臣谢陛下。”
    “还有条件没有了?”嘉靖问道。
    周梦臣说道:“没有了。”
    嘉靖说道:“如此,朕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周梦臣说道:“事不宜迟,臣这就回去准备一二。”
    嘉靖说道:“好,爱卿速去吧。”
    周梦臣随即缓缓退下来。在他走出宫门的时候,听到里面吏部尚书李默说道:“陛下,臣刚刚得到消息,兵部尚书杨博的母亲,在这一场地震之中去世了。”
    周梦臣听了,浑身一震。心中暗道:“不好。”
    按照朝廷的规矩,父母丧,要守孝三年的。但是周梦臣可是知道河朔省才是一个框架,而今是需要德高望重,有手腕有办法的大员坐镇的。而与周梦臣关系不错,彼此之间也算这这和睦的大员,也就是杨博了。
    一旦杨博丁忧,河朔省的局面将会是什么样子?就不好说了。
    周梦臣希望杨继盛能够上位,总领大局。但是奈何,杨继盛的资历还是稍稍浅一些,成为已经成型的河朔巡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让杨继盛去与陕西,山西两省交涉,将河朔省从无到有,一点点的组建出来,却不是杨继盛能够做到的了。
    该怎么办?
    周梦臣很想留下来听一下,但是这样的重地,哪里能容周梦臣徘徊。他只能稍稍顿了一下脚步,就出去了。只能等下面议事的结果了。
    周梦臣回去之后,仅仅给家里打了一个招呼,就进入紧张地筹备环节了。首先让徐渭代替自己写信,给京中的好友一个写信告辞。毕竟京师的人脉是需要维护的。不维护,怎么能让人将来为他说话。
    其次,周梦臣去见了戚继光,询问戚继光麾下的将士的情况。
    戚继光说道:“自从青城之战后,其实一直在修建,最近也不过从青城赶到北京,一路上都有驿站,也不算是劳累。”
    周梦臣说道:“能长途跋涉吗?”
    戚将军说道:“没有问题。”
    周梦臣说道:“这我就放心了。你立即去安排好下面的人,明天一早就出发,一出发就停不下来的。救兵如救火,救灾更是如救火,一上路,可就不准停了。”
    戚继光说道:“请老师放心,倒是老师要保重身体。”


第二十章 奔赴灾区
    周梦臣安排好戚继光,就立即去户部。
    到户部两件事情,安排好一百万两银子的押运。这一百万两银子,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押运这么多钱去灾区。周梦臣也只能将戚继光的军队分为前后两队了,前队跟着周梦臣一起去灾区,后队押送赈灾银。在后面慢慢走。
    另外一件事情,却是那些按了户部大印的公文了。
    方钝自然不会难为周梦臣。三下五除二将事情给处理妥当了。随即说道:“飞熊,这一件事情是我推荐你的,也算是我对不住了,这是一个大火坑。只是,我想来想去吗,除却你,谁也不能将这一件事情妥妥当当的办下来。”
    见方钝有几分惭愧,周梦臣爽朗的一笑,说道:“大丈夫自有舍我其谁的自信,方叔出于公心。我又怎么会怪方叔?”
    方钝说道:“你这么说,我就好受多了。对了,你能给我说说,你到了灾区准备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怎么办?借钱。”
    方钝微微一愣,片刻之后,才说道:“是啊,还能怎么办?只能借钱了。只是你做事要存着几分小心,不要太过了,否则将来可就不好办了。”
    方钝也觉得,周梦臣的借钱,大概是强行摊牌,勒索士绅之类的办法。大明士绅的潜势力到底有多强,看看朱纨是怎么死的就知道,虽然陕西这边地方比较穷,陕西士绅在朝廷的实力不强,但依然有王用宾这样,宁肯硬怼首辅,也不能得罪父老乡亲的人。周梦臣真与这些人结了死仇,将来可就不好办了。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毕竟他现在连一个完整方案都没有。只有一个思路而已。具体情况,还是要因地制宜的。同样,实在不行的话,周梦臣也未必不敢这么做。
    虽然到时候是两败俱伤了。
    周梦臣说道:“方叔,我自然该怎么办?对了,我刚刚听说兵部杨尚书的母亲……………”
    方钝叹息一声,说道:“对,不过,刚刚商议过,兵革不避,只给杨博假期二十天,让他回乡处理丧事。对了,杨博家在蒲州,老夫人大概……………”
    周梦臣刚刚没有想,但是而今一想,顿时明白了。
    丁忧制度之中,有一条规定,就是兵革不避,也就是正在打仗的人不用丁忧,毕竟临阵换将地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一点。杨博在河朔,很难说没有战事。也算是符合这一条。
    估计,杨博的母亲就是死于地震之中。毕竟蒲州距离华县并不远。
    这样周梦臣感受到人事无常之余,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地震的威力。毕竟,很多时候,死得多人了,也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而今具体一个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残酷。
    杨博而今五十多了,杨家又是巨富,老夫人在家里用脚趾头想,就知道是何等的养尊处优,而今老夫人都不能幸免于难,蒲州死的人又有多少?而蒲州还不是地震的中心。
    如此感伤的同时,周梦臣也放下心来,毕竟杨博坐镇河朔,也是让周梦臣放心的事情。
    周梦臣说道:“杨尚书也不容易啊。”
    方钝说道:“是不容易。而今河朔一大摊子事情,除却杨尚书,除非让你回去,否则朝廷上下也都不放心。但是,你以为不丁忧就是好事?将来这一件事情,随时能被人拿出来说的。所以当官最好父母双亡,祖宗死绝。”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一句话。
    毕竟丁忧这个制度太无语了一点,因为父母死了,就要耽搁三年,甚至有些人去丁忧之后,上面无人,根本就不可能起复,也就是一丁一辈子了。对于很多有抱负的人来说,父母没有死,都变成了隐忧了。操蛋到如此地步。
    实在是让人无语。
    方钝沉吟片刻,说道:“其实,你而今出去也好。明年是科举年,也是京察年。今年严嵩吃了徐阶大亏,严嵩一直想报报复,如果不是陛下不想太过折腾,而且出了你这档子事情,今年大家都不要想过一个好年了。但是到了明年,龙争虎斗啊,我们这些小鱼小虾,就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周梦臣一愣,他在京师却没有这种感觉。说道:“事情真到了这个地步了?严嵩的目标是谁?”
    方钝说道:“这种事情我怎么知道,不过,我知道明年六部尚书,一定是要换几个的,说不定,等你回京,我就回岳阳老家的,等你什么时候回乡,来岳阳找我老头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