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算是周梦臣弟子的习惯了,习惯用铅笔,随时记录东西。
“诸位大人,是不是可以开车了。”车厢外面有人行礼说道。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可以开车了。”
“是。”这个人立即行礼退了下去。蒸汽机机车开始响动,周梦臣一听动静,就知道,这是在启动车辆。
第七十八章 壶口铁路
蒸汽机的启动是要一段时间的。先要将谁烧热,等蓄满蒸汽之后,才能发动。
这一段时间要小半时辰。
毕竟,而今的蒸汽机还远远没有道成熟的地步。很多地方都不完善。
在等待启动的时候,殷宗伊拿来一个口罩递给了周梦臣,让周梦臣戴上,周梦臣有一些发愣。不明就里,但是还是戴上了。只是片刻之后,周梦臣就知道,为什么要戴口罩了。
只听前面机器的轰鸣之声越来越大。随即无数煤灰从前面的机车之中冒了出来。滚滚黑烟,简直就好像是沙尘暴,席卷而来,即便是在车厢里面,一时间也觉得地面上覆盖一层黑沙。
即便是戴了口罩,周梦臣也忍不住咳嗽几声。
这种情况,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周梦臣本来想开着两侧的车门,等火车运行的时候,观看外面的风景。这是后世坐火车最寻常的要求了。而今见状。只能挥手,让人将所有车门都关闭了。
整个车厢并不是铁制的,而是木制的。只有少数零件是铁的。也没有什么窗户,四周的门都关闭之后,所有人都进入一个大木箱子里面。里面沉闷,外面却是呼呼的黑烟,甚至还有一些从缝隙之中钻入车厢之中。
“老师,请忍耐一下,等一会儿,火车跑起来,就好多了。”殷宗伊有几分期期艾艾地说道。
刚刚被老师表扬过,就闹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周梦臣虽然有些不满意,但也知道,技术的进步,从来是一步步来的。周梦臣说道;“无事。不过,这一条铁路是货运为主,但是将来铁路铺遍天下,要有很多以运人为主的。总不能也是这样的。”
殷宗伊说道:“请老师放心。这个问题,我一定处理,一定处理。”
周梦臣也就没有说什么。只听一声长长的汽笛之声。一层白色的蒸汽喷了出来,将整个车厢给包裹进去,随即火车一动。哐当哐当的声音想起,一声接着一声,一声密过一声。火车也开始缓缓地提速了。此刻殷宗伊赶紧打开两侧的车门。果然,在火车前进的时候,虽然还有黑烟,但是都甩到后面去了。在周梦臣眼前的是一片壮阔的图画。
西侧,黄河中游最短最急的一段,壶口瀑布的声响,即便是蒸汽火车的轰鸣都遮盖不住。黄河在眼前咆哮,奔腾南下,东面是山脉起伏,数里的河滩。有一种非常壮阔的场景。
而周梦臣感觉到火车的运行速度并不快,周梦臣估计,也就比骑自行车的稍稍快一点,甚至周梦臣看见,一些骑兵在两侧跟着火车跑,就是为了护卫周梦臣。
毕竟,而今的火车,比铁道游击队中的日本火车还慢了不知道多少。周梦臣估计他从火车上跳下来,谈不上毫发无损。但想来也就擦破皮,崴个脚的轻伤。
这样的速度,足够很多人从两侧跳上火车。
这就是安全隐患,周梦臣地位今非昔比。自然有大队骑兵两侧护卫。
只是这个场景,让周梦臣感觉非常滑稽。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而这火车的速度,简直是比一些观景火车的速度都慢。
与后世的火车相比,这样的火车,简直不是同一个物种。
不过,这对周梦臣来说已经足够欣慰了。
他欣慰的两点,现在火车虽然各方面都不行。但是这一条十五里的铁路,一天也能来回往返数次,甚至十几次。这就要看季节了。
因为这火车在晚上是不运行的。
这也是让周梦臣感到尴尬的地步。因为照明技术不够。虽然火车有固定路线,但是路线两侧无遮无挡,还是需要看路的。所以晚上火车就要停。
即便以一辆火车能运十万斤。说起来也很可怜,也不过五十吨而已。甚至比不上一辆大货车。一天最多也不过一两千吨运载量。但是这对而今这一条交通线,已经足够了。
要知道,运河一年的粮食运输量也不过四百万石。就而今壶口铁路的满载运输能力,与运河粮食运输能力,已经相差不大了。
当然了,运河也不是光运输粮食的,还其他很多东西。而壶口铁路从一开始建设,就规划好了复线,等复线建好之后,就能增加火车头了,不如单线只能有一辆火车。
到时候运输能力,恐怕要超过运河了。
当然了,交通运输路线运输量很多时候,都受制于某一处。就好像山东闸河,很多船只为了过闸等上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都是常有的事情。
这一套黄河水陆联运的限制点,也不在壶口这里,而是在其他地方。比如,黄河其他河段的运输能力,船只数量,还有绕过三门峡的铁路路线等等。
不过,单单是眼前这一次实验,就给周梦臣极大的信心。他相信,假以时日,他规划的黄河运输路线,要超过运河,成为北方最重要的运输路线。将西北与中原联系到一起。而且这一条运输路线的效果,也将带动铁路的大发展。
路线不远,十五里,即便火车速度不快,也没有多长时间就已经到站了。周梦臣没有怎么看时间,但是他估计,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的。
周梦臣下车之后,说道:“不错,徐杲,殷宗伊,你们做得都不错。此物必大行于天下,你们两个人的名字,也定然明标史册。”
徐杲与殷宗伊立即说道:“都是老师的栽培。”
每一个人都不是傻子,如果说刚刚开始的时候,周梦臣的弟子们还不能领会铁路的伟大。但是当修成之后,仅仅稍稍做了尝试,就已经感到了铁路的效率,远远胜过了其他交通方式。
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但是明标青史,这个评价还是让他们心中不够自信。
特别是徐杲,殷宗伊还好一点,他是官宦子弟。父亲做官的。他对这一件事情也是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的,殷正茂也会指点他的。而徐杲却不一样。
徐杲是世袭匠户出身。从来没有想过名标青史这样的成就。他拜周梦臣为师的本意,也不过是学些本事,改换门庭而已。而今一时间有些恍惚了。
周梦臣说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你们这样的弟子,为师也是很高兴的。不过,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这火车虽然好,但还是有很多问题的。不管是铁路,而是火车本身。这样的速度远远不是极限。朝廷需要更快,装载能力更强的铁路线。”
“这都需要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徐杲与殷宗伊立即答应称是。
周梦臣说道:“那你们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办?”
一句话,将徐杲与殷宗伊给问住了。
殷宗伊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正如老师所言,蒸汽机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步,弟子今后会一直致力于蒸汽机的研究,定然让他有更快的转速与效率。”
周梦臣点点头,的确。蒸汽机这个方向,就够殷宗伊研究一辈子了。不仅仅是提高蒸汽机的效率,还有增加蒸汽机的各方面的应用。都需要大量精力。
而殷宗伊这个弟子,倒不是说不好,但是比起科学家,更像是一个工程师。其实徐杲也是这样的人,对理论没有什么兴趣,反而对营造,不管是什么样的建筑营造,他都非常感兴趣。
周梦臣又将目光转向了徐杲,问道:“徐杲,你有什么想法?”
第七十九章 交通学院
徐杲期期艾艾一阵子,说道:“弟子,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铁路的施工方式,或许还一些改进的余地,但是其他的,真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了。”
周梦臣点点头,的确,铁路的结构很简单,两根铁轨与下面的枕木而已,用铆钉连接。
徐杲作为一个非常高明的建筑工程师。这种设计,对他来说是小儿科,太简单,正因为简单,才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当然了,并不是说,而今的铁路就已经完美无缺了。
恰恰相反,如果这样的铁路,在后世那根本就是不合格的,是通不过验收的。不管是铁轨与枕木都不合格。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要求。
而今的火车就这么重,冶铁能力就这么强?能有什么办法?
除非其他方面的科技进步,给铁路带来新材料与新要求。否则,铁路也就这个样子。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即便有了新材料与新要求,基本模式也不会太大的变化。
周梦臣说道:“徐杲,你觉得铁路将来会如何?”
徐杲立即说道:“老师刚刚不是说,此物将大行于天下?”
周梦臣说道;“是啊。那么天下数十万里,乃至亿万里的铁路,你准备自己修吗?”
徐杲立即摇头,说道:“弟子没有这个想法。”
徐杲毕竟是周梦臣的弟子。作为周梦臣的弟子,一直被周梦臣灌输科研开创等精神,所以徐杲的兴趣在营造,在建筑,但也喜欢挑战新鲜的建筑工艺与模式,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铁路修建对徐杲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这样的事情没有一点点挑战性。
甚至如果不是周梦臣召唤,他未必想来。
而今他了解到铁路的重要性,自然愿意为这样的事业出力,但让他干一辈子,修一辈子的铁路,却是不愿意的。故而会遇见一些地质上的问题,但更多是重复劳动,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地方。
周梦臣说道:“你不想修,却又是唯一修建过铁路的人,将来这些事情,还能推给别人吗?”
徐杲一愣,说道:“老师,您的意思是…………”
周梦臣说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办事都要有人才。铁路也是如此。既然此物将来必然大行于天下。自然要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人才的准备。我意在壶口这里修建一座学院,培养人才。你就在这里教几年学生吧。”
徐杲听周梦臣将话说到这份上了,也无话可说。说道:“弟子遵命。”
周梦臣说道:“殷宗伊,你也在这里教学一段时间吧。”
殷宗伊说道:“弟子遵命。”
周梦臣说道:“这个学院,就叫交通学院吧。”周梦臣心中暗道:“不知道,这个交通学院,能不与后世的交大一般,遍地开花。”
周梦臣定下的名字,自然没有人反对,周梦臣随即说道:“张兄,办交通书院的钱?”
这个张兄不是别人,正是张允龄,他立即说道:“我们黄河银行出。”
周梦臣说道:“好。我也不亏待张兄,张兄比我来得还早,这里的情况,估计比我还了解,而今一切都差不多,剩下就是运营的事情。这个交通书院,不仅仅要培养出修建维护铁路的技术人员,也要培养出一些经营铁路的人才。张兄做生意,你是行家,你说说,这里的铁路与港口,怎么收费合适?”
张允龄一愣,他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之前说过三十税一,那是税。而今是收费。
怎么收费?在张允龄来看,不好说啊。
如果黄河一线打通,从中原到漠南的路费,能省下十倍不值,毕竟陆路交通之难,前文也都说过了,极端的情况下,向边军运输十石粮食,能有一石到,那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而水运就不一样,陆运必须人挑马驮的,这都是要吃粮食的主。而水运就不一样,可以借水之力,虽然是逆流而上,但也省了不少力气,更不要说,张允龄与殷家合作不是一次两次了。自然知道殷宗伊是靠什么发家,的自然是桑干河之中的蒸汽船了。
而今到了黄河之中,蒸汽船就不能用了?
自然也能的。
如此一来成本就更加降低了。当然了,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煤,但是晋商的关系网何其强大,与蒙古人的关系也不错,在青城没有打下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知道了鄂尔多斯有大量的露天煤。距离黄河并不远。廉价的,几乎不要钱的煤,更是降低了成本。
这个时候这一条铁路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虽然这一条铁路成本才三十万两,但是就好像苏伊士运河的收费标准,与苏伊士运河的修建成本毫无关系可言。壶口铁路的重要性就在这里放着。
狮子大张口,不是不行。但是晋商才是用这一条铁路最多的人。将价格压得太低,也不是不行。但是在周梦臣面前耍这个小花招。也太假了。
张允龄说道:“在下也不明白。毕竟是新东西,还是大人定夺吧。”
周梦臣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道:“我虽然不在这里的,但是在京师还是有一点点影响力的。这一条铁路修建之后,就立即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