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梦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周母,周母却也知道场合不对,说道:“我不哭,我不哭。而今看见成功袭职,然后再娶一媳妇。娘这一辈子,也就圆满了。即便去见你爹,也能安心了。”
“今天是你第一天当值,万万不可怠慢了,要给县尊留下一个好印象。钟鼓楼那里的事情,都是你父亲的老人,说起来,都是你的长辈。你要恭敬些。”
周母絮絮叨叨,一口气不知道说了多少话。
周梦臣只能点头应承,说道:“好好。时间不早,我要先走了。”
周母喊道:“大壮。大壮。”
咚咚,一阵子沉重的声音。周大壮过来了。说道:“夫……… 人…………。”
周母对周梦臣说道:“你带着大壮去。”
周梦臣说道:“这不大好吧,大壮他……………,而且我什么事情都能做,要他做什么啊?”说大壮是傻子,有些过分了,但是他反应慢。却是事实。
周母说道:“你与之前不一样了。你现在是官了。岂能没有随从?”
在周母与很多百姓眼中,当一个官,哪怕是一个九品官,也是大不一样,排场要讲起来。
这让周梦臣感到很无奈,却不能听从母亲的意思。
周梦臣一身绿色的官袍,胸前有一个据说是海马的正方形补子,脚踏官靴,走在长街之上。这一条长街也就后世武汉市的民主路上。两侧都是鳞次栉比的商铺,这里就是整个武昌最繁华的地方之一。
五里长街之内,有粮铺,有布庄,有各种买卖行,自然也有医馆。其中有一家最大医馆,号称李家医馆。主人家据说在太医院当过吏目,回乡行医。周梦臣的父亲就是在这个医馆寻医,只是天命难为。
这一条长街。
周梦臣不知道走过多少遍了。
今日却发现这些街坊邻居,变得格外的热情。
一个个都来打招呼,一个人说道:“周小官人可是上班?”
上班这词,唐朝就有了。那时候指朝廷命官上朝,要要列文武两班,所以叫上班,后来这个词意也就扩散开来了。不过大多数指朝廷或者士卒到指点地点工作,因为这个时代,大部分机构都是国家的,私人没有这个说法。
周梦臣立即笑着说道:“是,今天是第一天。”
片刻之后,又有一个人说道:“周小官人,可是上班?”
周梦臣笑着说道:“是啊?”
转眼之间,另外一个人过来说道:“周小官人,可是上班?”
周梦臣只能含笑点点头了。
前文说过,在钟鼓楼附近,乃是衙门密集区,县衙也是如此。只是在别的城中,县衙都是在城池最中央的,但是武昌府附郭县江夏县的县衙,却在边边角角之中了,武昌府最中心的是蛇山,蛇山将武昌城给分为两半,然后就是楚王府,巡抚衙门,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司衙门,至于府学,提学使,总兵府等大大小小的衙门,基于蛇山南北坐落,而江夏县衙是一个也比不过。只能委委屈屈的待在角落之中。
就好像江夏知县的地位一般。
周梦臣走到衙门附近才算松了口气。
因为这一带衙门密集,都是那种长长的街道,街道两侧是一溜的围墙,一个门户都没有。寻常百姓,都不会在这里出没。即便有几个正门,都是那种数重开间的衙门大门,有衙役把守,门槛高着很,百姓宁肯绕道也不会走这里的。
周梦臣忍不住说道:“这是怎么回事?今天街坊们都有些不对劲?大壮啊,你说他们怎么了?”
一向少话的大壮结结巴巴的说道:“羡慕,巴结。”
周梦臣听了,微微一愣,不知道吃惊是大壮反应这么快,还是吃惊他居然说中了。
是的,一个九品的小官似乎不算什么,一年也不过二十七石米而已。但是有官身就是官面的人物,别的不说,周梦臣是有资格见县尊的。有这一层关系,很多事情都不会到周梦臣身上来。但是对一个小老百姓来说,即便是再小的官,也是官。或者做不到灭门府尹,破家县令,但是折腾一家人,却也是很容易的。而且真要出了什么事情,说不定要登周家的门,想周家帮忙疏通关系。
古代的公务员与现代的公务员,完全是不同的物种。
周梦臣忽然觉得有些理解母亲了。
在大明,或者说在古代,想要改换门庭,想要让人尊重,只有一个路径,那就是做官,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而这种被人尊重的感觉,周梦臣也有几分迷醉。
他看天色不早了,快步来到了县衙,从侧面进去,先到了黄主薄的签押房,也就是办公室。
古代县衙,并不仅仅只有县令自己。号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吏房、户房、粮 科、礼房、匠科、马科、工南科、工北科、兵南科、兵北科、刑南科、刑北科、铺长司、承 发司、架阁库等等的。
周梦臣这样的阴阳官虽然也隶属于这县衙,在这里也有一张桌子,不过却是常年在钟鼓楼那里办公的。
黄主薄今日早早就到了。等周梦臣来了之后,开始叮嘱周梦臣一些注意事项,说道:“县尊对你的印象不好,你今后少来县衙,每日在钟鼓楼便是了,只要晨钟暮鼓,还有夜里打更不出乱子,县令也不会拿你怎么样的。”
“这些事情,我不担心你,但是上报祥瑞灾异之事,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古代的生产生活对时间要求并不是太高的,只要不是差太离谱。即便出一些差错,也没有什么问题。唯独是上报祥瑞灾异之事,却是重中之重,虽然地方上每隔一段时间,会将这一段时间地方发生了样的事情,比如大雨,雨量多少,大风,风有多大,还有电闪雷鸣,等气候,或者说极端气候记录下来,上报钦天监。但很多时候,这些东西都会成为钦天监之中压箱底的废纸。根本没有人看。
但是也有不一般的时候。
当朝廷有人拿这个说事,攻击政敌的时候,反而就成为大事了。
虽然一般来说,都是拿北京附近的灾异天象,作为借口,但也有可能拿地方的天象说事。
阴阳官不能不报,不报是失职。但是这有这么一天,阴阳官也要吃挂落。
所以这里用笔,要好生斟酌,就不是单单聪明就行了。
其中经验,黄主薄一时间也说不清楚,说道:“这样吧,你上报之前,先拿过来让我过目。”
周梦臣说道:“是。”
黄主薄说道:“今天,你要去拜见县尊。估计县尊要为难你。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忍下来。你现在也不是小孩子了。周家一家子,都在你身上了。”
周梦臣说道:“外甥明白。”
黄主薄说道:“去吧。”
周梦臣起身离开,去找县令。打听之后,去听说县尊在后院还没有起。他只能在二门外等着。
县衙的结构,与皇宫的结构是一样的,前面是办公区,有大堂,两侧都是各路官吏的签押房,再外围的还有监狱等等。而在后面就是县令的生活区。所谓之后衙是也。
一般来说,非女眷是不让进去的。
周梦臣只能等着。
似乎,县尊有意晾晾周梦臣,周梦臣等了好一阵子,县尊也没有见他,只有刘师爷出来。请周梦臣在客厅坐了。
刘师爷一边轻轻用茶盖拨着插碗,言语之间颇有余味的说道:“周大人,年轻有为,县尊说了,大人你办事,他放心的很,见面什么的,也就不必了。”
周梦臣听了,暗中松了一口气,他自然知道,县尊言语之中,对他充满了芥蒂,绝非信任他。但是周梦臣见县尊,也觉得浑身不自在。索性不见,反正阴阳官在官场之中,本来就是一个边缘人。
连县衙都不会来的九品官而已。
周梦臣说道:“多些县尊信任,也多些刘师爷为我说话了。”
刘师爷愣了一下,发现周梦臣根本没有听懂他的暗示,也没有没有给他塞银子求疏通的意思。心中冷哼一声,暗道:“这是活该被折腾死。”他语气微微变冷,说道:“不过,能者多劳,有一件事情,县尊想让你来做。”
第九章 钟鼓楼
周梦臣心中咯噔一声,立即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按理来说,阴阳官只需负责自己那一摊子事情就可以了。只是县官不如现管。很多时候,县衙人手不够了,也就将阴阳官拉过来帮忙,比如防洪,比如遇见兵乱上城,比如赋税征收太忙了,等等。
这样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只是一般来说这些事情都是临时的,而今县衙里面的气氛可以看出来,并没有着急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江夏县一般也没有忙不起来,武昌真遇见什么大事了,也不是江夏县来负责的。
江夏县衙虽然在武昌城内,真能管的反而是城外的一些乡村,或者是管一些武昌城中一些脏活累活。
再加上周梦臣知道自己与县尊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谐的。县尊派来的决计不是好差事。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没有拒绝的资格。
周梦臣说道:“刘师爷请讲。”
刘师爷说道:“你可知道养济院?”
周梦臣微微皱眉,说道:“养济院不是早就废了吗?”
养济院,就是古代的养老院与儿童福利院,在大明开国之初,太祖皇帝就设立了养济院,取养老济孤之意,赡养孤寡老人与孤儿。
只是,随着大明国力的衰弱,养济院慢慢都变得名存实亡,后来也有士绅名流募捐一点,维持下去。但是时间一长,也是没辙。在周梦臣的印象之中,武昌城中的养济院,是有这个地方。但是早就成为乞丐盲流的聚集地。不知道多少年前,就没有人管了。
刘师爷说道:“怎么算说废了。只是养济院归于本地里甲管理,只是县尊前番视察,颇为痛心,已成顽疾。非你这样的年轻才俊不能重整局面。”
“好好干,县尊很欣赏你。”
还没有等周梦臣说什么,就起身离开了。
只留周梦臣面对眼前的一杯凉茶。
周梦臣岂能不明白,这个养济院是用来拿捏他的。
养济院早就名存实亡,连房子都破破烂烂的,大抵只有一片空地,周梦臣没有去过,印象很偏。盖因这江夏县就已经被各种衙门挤到了西城边上了,而养济院更偏,被挤到北边城墙下面。几乎什么也没有了。
但是在朝廷档案之中,却不是这样的。估计上面还上百年之前的记录。正要按这个来查,周梦臣绝对有一百个口都说不清楚。
而且县尊也不想他说清楚。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将凉茶一饮而尽。
先去找黄主薄。将情况说清楚。黄主薄听了,立即皱眉沉思,冥思苦想了好一阵子,说道:“县尊今日才说了这一件事情,不好立即拒绝,这样吧,先拖上三两日,我再去想想办法。”
其实黄主薄一听就明白。
县尊这是要钱的。
只是周家的家底,估计是填不满县尊的胃口的。而且之前他才联合县里的其他人,给县尊一个厉害。县尊估计满心是怨气,决计会狮子大张口的。
官就是官。黄主薄也不好太过得罪县尊,只能先拖拖。
周梦臣带着这个坏消息,出了县衙,回到了家中。
不,不是家中,是钟鼓楼。
三层的钟鼓楼就好像是城门楼一般,横跨整个长街,长街之上来来往往的百姓,都是从钟鼓楼下面走动。而钟鼓楼也是这一条长街之上最高之处,从钟鼓楼往两侧,都是一路下坡。
周梦臣来钟鼓楼上,三层钟鼓楼上,第二层放着大鼓与刻漏,还一些住人的房间,还有周梦臣的房间。第三层上,却是放置一口大钟,乃是铜铸的。有数千斤。一旦敲响,能声震整个武昌城中。
在这里并不是武昌城最高处,最高之处,应该是在蛇山之巅,也就是后世将黄鹤楼迁过去的地方。但也是相对高处,从钟鼓楼看过去,背后是蜿蜒的蛇山,西北看去,就是城墙以及城墙外的黄鹄矶与黄鹤楼,与滚滚长江天际流,而周围却是楼下却是五里长街连接被蛇山分割的武昌城,也是武昌城中热闹繁华所在。
他在钟鼓楼这边却是一切顺利。
周家对于这一座小小钟鼓楼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钟鼓楼对他来说,就是家里。
此刻的钟鼓楼只有三个人值班。
都是周父留下的老人。
主要负责敲钟打鼓。
至于打更人,也是周梦臣负责,但是更多是由城中各里的里长找人,经过周梦臣的批准之后,就能上岗。
钟鼓楼夜晚也打鼓,打更人只需按照钟鼓楼发出的信号,出来打更便是了。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人待遇很差劲,其实有很多人赶着做的。
原因无他,做这些事情,一般来说并没有什么俸禄,即便有也是几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