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周梦臣将事情抬在明面上,严嵩反而不好拒绝。甚至还会答应下来。
    一方面要给皇帝一个齐心为国的印象,另外严党在江南也不甘心完全失败,如果胡宗宪再被赶出江南,那么严党一时间就没有立得住脚大才臣了。
    周梦臣想用胡宗宪,严嵩何尝不想用胡宗宪来离间周梦臣与徐阶啊?
    总之,各有算计。
    不过,周梦臣可不能得不到胡宗宪的心,只得到胡宗宪的身。周梦臣要胡宗宪是来办事的,不能办事,甚至有意捣乱的胡宗宪,对周梦臣有害无益。
    周梦臣自然不会这样做。
    见胡宗宪有些愣神,周梦臣接着说道:“我就直说了,汝贞你乃是一个才,而且是大才,乍浦之战,即便没有我,你也一定会打赢,只是赢上几分,我就不知道了。本来论功行赏,有你一份,但是我给抹了,原因是为什么,也是很简单,你是赵文华的人。”
    胡宗宪说道:“大人谬赞,我只是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真正决胜,还是大人做的。”
    胡宗宪真正正位浙直总督,其实就是因为这一战。胡宗宪也知道,没有周梦臣也能打赢,不过是耗德时间长一点而已。
    只是而今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处?
    周梦臣说道:“其实,你我有几分相像。我其实也不愿意参与京中的事情,但是奈何很多事情,都是无可奈何。”
    “想要做一些事情,是非常难的。而今你知道,我开口向朝廷要人,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想要的是一个心甘情愿的胡宗宪,而不是一个三心两意的胡宗宪。”
    “我现在已经给了你,搪塞朝廷的借口,首辅而今精力胡济,不会深究的,而这一件事情,一但做起来,非数年不可能结束的,倒是朝廷也不会轻易将让你走的。你就守在东南,听侯天命,如果首辅长命百岁,等这里事情结束了,你也可以重新投奔首辅,一旦有一个万一。对你有恩的也仅仅是首辅,而不是其他人。首辅一去,这香火情也就断了。”
    胡宗宪听了,也知道不得不走上这一条路了。正如周梦臣所言,严党最大的问题,是严嵩父子之间的关系,严世蕃以为他能与徐阶交手,甚至给了徐阶一个狠,就真以为能与大学士交锋了,殊不知,不仅仅是北京,连严党的铁杆关系,对严世蕃也有一些不怎么感冒。大部分严党服从的仅仅是严嵩而已。
    严嵩后继无人,是很多担心的。
    胡宗宪觉得如果能避开这个争端,其实也好。只是他也知道,他这样做,不过是离开严党的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自然会越走越远。
    甚至成为周梦臣手中的刀子。杀向严党。
    只是,他不愿意从明面上来说,虽然过他在周梦臣之中的前程,远远要比在严党之中更广大。只是官场潜规则,儒家的道德观念,让胡宗宪不敢,也不愿意表示跳船这一件事情,而今明明是左右逢源的伎俩。胡宗宪似乎不愿意多想。
    其实也就能说明问题了。
    胡宗宪说道:“大人,下官听候朝廷差遣。”
    周梦臣说道:“好,”随即周梦臣立即下笔,写了一封奏疏,将选择胡宗宪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通过密奏的渠道,送给嘉靖。
    周梦臣敢肯定,嘉靖不会不准的。因为嘉靖对周梦臣的支持力度,就知道,嘉靖对周梦臣可是寄以厚望的。周梦臣如果能做到,他所承诺的事情,嘉靖不会拿周梦臣怎么样?甚至还会越发支持周梦臣吗,但是如果周梦臣做不好,将来肯定是数罪并罚,而严嵩这个时候根本不会拒绝嘉靖任何命令,哪怕是无理的命令。
    毕竟严嵩最重要的是,与嘉靖恢复关系,而不是关心其他方面的事情,江南都成为弃子吗,又何必在乎一个胡宗宪。而且严嵩同样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拉拢人的手段,只会比周梦臣更多,不会更少。
    周梦臣能将胡宗宪拉过来,严嵩就不能将胡宗宪拉过去吗?甚至如果胡宗宪得到了周梦臣这边的机密,然后再被严嵩拉拢过去,这才更有价值,不是吗?人心莫测


第二十九章 倚天神剑海刚峰
    周梦臣心中微微一喜,胡宗宪这个人往上安排行不行。周梦臣不知道,但是作为一省巡抚,却是天下所有巡抚之中,最有能力的。
    这种才能本身就有拉拢的对象。
    政争对于很多官员来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站队。但是对周梦臣已经不是了。周梦臣需要更多人有才能的站他的队。而不是相反。
    胡宗宪是一个值得拉拢的。不过,用人之道,却很是微妙复杂,此刻的胡宗宪,周梦臣信也不信,决计不会轻易将这一件事情全部交给他的。
    周梦臣说道:“胡大人,既然都是为朝廷效力,那么海宁而今的事情,该如何是好?”
    胡宗宪抛去一些党派的想法,单单从眼前这一件事情思考,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说道:“想在兵制上做问题在,无非是东南沿海卫所,而海宁因为兵祸,扫荡一空,自然是容易下手的地方。只是,下官说一句实在话,东南势家之力,在整个大明都是顶尖的。江南一代,其实只有三种人,一种就是东南豪绅,虽然为百之一二,全占据江南土地的十之七八。其次,乃是经商还是读书都能当门立户的小户,家产不过数百两,放在其他地方,也算不错了,但是在江南,不过尔尔。这些人人数不少。再有就是整个江南最多的人,就是无家无业,没有田产。只有在城中谋生,或为人帮佣。有一日之工,得一日之食,甚至有铤而走险,沉沦盗贼者。”
    “而东南倭乱之中,对第二类人打击最大。而第三种,有不少从贼,还有更多的是依附各地豪绅。或为家奴,或为帮佣。唯主家之命是从。”
    “也就是说,江南这一片,是豪绅一家独大。江南浙北有名声的家族,也不过数百家而已。而在江南做事,有这数百家的支持,则事半功倍,没有这些的支持。寸步南行,卫所之田产。有不少都是为这些家族侵占,甚至不是有意为之,东南之卫所,不过是在当地府县划地,为士卒经营之用。然一县之间,阡陌相闻,时间一长,这阡陌没于田亩之中,谁还能说清楚?”
    “而且千年田,八百主,开国而今二百年,人事纷杂。而今即便这些土地落在江南豪绅手中。也不见得是他们直接侵占卫所土地。而是承其旧弊而已。嘉兴项氏,虽然名声赫赫,到底是昨日黄花,项元汴,不会不识实务,只是大人可想过松江徐家。我可是知道,嘉兴府之中,就有不少徐家的土地,侵占了卫所的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周梦臣自然知道松江徐家,是那一家。
    是的,项忠毕竟是五六十年前的人物了,当年有多少余荫,而今也不在了。但是徐阶可是在位的。徐家在松江的很多作为,周梦臣也是有所耳闻的。
    不过,周梦臣并不担心松江徐家,原因很简单,而今徐阶不会在这一件事情刁难他。他毕竟是与徐阶见过好几次。徐阶是什么样的人,周梦臣很清楚。徐阶决计不是爱财的人,如果徐阶真有爱好的话,那就是爱权,而周梦臣在江南的种种,都代表着徐阶的胜利,也是徐阶凝聚人心的旗帜。这个时候,徐家真是肆意妄为,周梦臣也不会放过。而徐阶与自己儿子之间的矛盾。单单说,徐阶绝对是愿意为了政治上的利益,在其他方面让步的。
    周梦臣说道;“这些事情,你不用担心,徐家的事情我来处理。你直接说,你觉得该怎么办、”
    胡宗宪说道:“既然大人一定要,那没有什么好说的,江南士绅都是欺软怕硬的人,大人只需用最强硬的手段推行,然后将来稍稍退让一下,给双方一个台阶下。这事情就能过去了。”
    “陛下,东南卫所虽然多,但是到底牵扯的家族不多。只要朝廷不要做得太过分。只是这开始很重要,如果刚刚开始就震慑不住这些人,下面的人就不好办了。而且我也不后直接参与区区一县的事情中。所以,要找一个能顶住压力,不怕得罪人,一心将事情做好的官,不大好找啊。”
    胡宗宪其实也存了几分明者保身之意,不愿意直接面对江南士绅的锋芒。或者说不愿意冲到第一线。周梦臣也明白胡宗宪之心,并不在意。
    周梦臣要让胡宗宪来解决各种纷杂的矛盾,也没有想过让胡宗宪直面这些压力,一来胡宗宪未必肯抗,双方的互信还不够,二来,周梦臣未必信他。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有一个人,绝对可以震慑住局面。”
    胡宗宪说道:“不知道是何人?”
    周梦臣说道:“乃是延平教谕海瑞,海刚峰。”
    “海刚峰?”胡宗宪有些好奇的说道:“这是何须人也。”
    海瑞而今还是一个小角色,还在延平做教谕,胡宗宪自然不知道这个人了。只是周梦臣特地查过海瑞,发现有人在给海瑞跑关系,想让海瑞高升。
    不是海瑞自己做的,而是延平上上下下官员的一致行为。
    为什么?因为海瑞在延平,弄得上上下下都不安生。而海瑞的能力很强,教谕这个官职,也没有太多的把柄可抓。海瑞立身又正,以至于,延平的所有官员都拿海瑞没有什么办法。
    什么办法都想尽了。终于觉得所有人凑份子,一起去钱让海瑞高升。不用再待延平。只是奈何延平上下官员,在京师的门路并不算多,事情办得并不是太顺利的。
    估计明年才能打通门路。
    历史上海瑞第一任是延平教谕,第二任就是淳安知县,这个官职很不寻常。
    要知道海瑞乃是举人出身,而不是进士,一般举人还难当正印官,即便当了正印官,那也是熬出来的。哪里如还是这才来做官两三任,就直接当上正印官了。
    可见延平上上下下的官员,真是做到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定要将海瑞给弄走。
    周梦臣知道,海宁的事情很复杂。压力很大,大部分官员都怕得罪人。不敢有所作为,而海瑞是绝对不差的。
    “你见到了就知道了。”周梦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我不日,就要返回苏州,毕竟苏州很多事情早就在等我了。任命海瑞为海宁知县,复杂海宁卫废卫改县之事。海宁士卒的训练,由浙江总兵官戚继光复杂。你只需为了他们两个保驾护航,协调各方就行了。”
    周梦臣自然是又所布置,军队方面由戚继光负责,周梦臣带来的三千铁骑,要跟着周梦臣一并会苏州,而戚继光只能带着自己亲兵到杭州上任,只是谁都知道,这一战虽然胜利的,但也是暂时的,利益所在,倭寇还是会卷土重来的。在此之前戚继光要恢复,或者说重建浙江军队的战斗力,即便不能一下子全部重建,最少他手中要有兵,这海宁卫数千人,要是整顿好了。就是戚继光手中王牌。
    海瑞又是第一线,海瑞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即便是周梦臣也无法说服海瑞,但是周梦臣知道,海瑞不用说服,毕竟周梦臣的军制改革,也算是承太祖之遗意,而海瑞又是大明太祖体制最顽固的支持者。
    只要他理解周梦臣的用意,他绝对没有反对的意思,甚至会比周梦臣还要坚持。
    很多人或许疑惑了,那还要胡宗宪做什么?


第三十章 回苏州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承认,周梦臣并没有海瑞纯粹。
    海瑞想要的太祖模式,已经不可能在大明重新了,或者在一些地方还能重现,但是在江南,是绝对不可能的。
    海瑞只是一柄利剑,一并让江南士绅惊惧而让步的利剑,而真正成果,确实胡宗宪与江南士绅私下里谈出来的。周梦臣之所以,不自己去谈,一是没有时间,他的事情不少。不可能一直盯着这里,二是留给自己主动权。
    军制改革注定是急不得的。甚至越急越不好办成。
    而今海宁卫周围被倭寇盘踞这么长的时间,当时海宁卫上上下下所有人一个个都好像死了一样。但是而今倭寇一走,海宁卫上下都好又活了过来了。
    毕竟,海宁设卫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这些卫所的人都是从外地迁徙过来的,但是而今已经算是土著了。
    所以,倭寇来了,找一些隐秘的地方躲起来,却是非常之容易的事情。
    周梦臣准备以失土罪,将海宁上上下下处置一遍,也好将海宁卫变成周梦臣的海宁卫,戚继光的海宁卫。但是对其他卫所,就不能如此了。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军制改革总体上是一个漫长计划,不能太急,太急是要出问题的。
    所以要一个卫一个卫的来,一个省一个省的来。
    这里面各种平衡交易,以及各种合法不合法,合规矩不合规矩的事情,都是胡宗宪的事情。
    处理完这一件事情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