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6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直不甘心放弃他而今的地位,却找不到突破点。特别是两次大败之后,大同精骑早已在海盗中传开了,甚至添油加醋,传得大同精骑,就好像非人一般,如此一来,各部上岸劫掠的心思也都淡了。
    而这个时候,关乎海运的消息传到了汪直的耳朵之中。
    汪直连忙召来毛海峰商议,汪直有些激动的说道:“二三百艘的大船队,上面都是粮食,这都是漕粮,只要能拿下来,周梦臣一时间也不可能筹集这么多粮食,到时候他只能来求我。关于通商的事情,我们就能重新谈过了。”
    毛海峰一细细看了情报。立即找出了一些不大对的地方,说道:“义父,你看这里面说了,官军在这些沙船上增加了很多炮位,预计布置相当多的火炮,这是不是陷阱?”
    汪直看了也细细查看了一会儿,说道:“应该不是。而今这么大的事情,就是我负责,也会增强武备的。这些沙船都很大,最大的有十五丈长。船高炮重,一般海盗还真不敢动他们。这也许是他们的底气吧。”
    毛海峰听出了汪直语气之中一丝丝不确定,说道:“义父,你其实担心这是陷阱,对吗?”
    汪直一愣,苦笑说道:“瞒过你,这一段时间也见识周梦臣的厉害,的确是天下第一名将,做事果断,用兵也缜密,手下更是战将如云,就好像麻贵,区区一千户,你又不是没有见过,但是却………………”汪直说道了这里,轻轻一叹,就没有接着说了。似乎怕伤了毛海峰的心。错开话岔,说道:“周梦臣这样的人,会露出这么大的破绽给我钻吗?”
    毛海峰说道:“义父,你也有这种感觉吗?那你为什么还要……………”
    汪直说道:“如果在海上我们还不能打赢官军,那就什么也不用想了。直接吃散伙饭吧。不管是不是陷阱,总是要打的。”
    毛海峰说道:“那你还叫我过来?”
    汪直语气微微一沉,说道;“我心中没底啊。”
    毛海峰瞬间明白了汪直的心情。汪直本来就不大擅长打仗。他有今天的位置,与其说是打出来的,不如说他能更好的维系东海上的贸易网络,联络好葡萄牙人,日本人,东南亚的各地的土著,,能从大明获得货物,并且卖给其他地方,从中谋求暴利,并能将这些利益比较公平分给海上每一个参与者。
    这才是汪直的才能所在。
    当然了汪直也知道,在海上没有武力是万万不行的,他之所以拉拢毛海峰,甚至不惜将自己儿子放在一边,也确定毛海峰的地位,就是毛海峰相当能打。是他麾下第一悍将。
    汪直虽然有大量的日本雇佣兵,但是很多事情不能都靠雇佣兵。而毛海峰就是掌控汪直武力的人。
    毛海峰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义父,我说一句实话,开战之前,最忌讳三心二意了,而今不管别人怎么想,义父只要下定决心,就竭力去做。否则想得太多,是什么也做不了的。”
    汪直叹息一声说道:“我知道。你就想知道,这一战能不能打?如果是陷阱的话?”
    毛海峰咬着牙说道:“不管能不能打,都要打打看,这一次将所有船都算上。如果打赢了,还有出路,如果打不赢,此早吃散伙饭。”
    汪直想让毛海峰给他一点信心,却不想,毛海峰给出这样说法。汪直心中更加没底了。不过没底归没底,他更加确定,这一战非打不可了。
    汪直立即召集各部首领。
    一时间汪直所在的小岛之上,大量船只来往,汪直所在大厅之中,密密麻麻挤满了人,大概有百十号人。这里面都是汪直麾下的船主。最少的也拥有自两三条船,最多有一支百余艘船的船队。
    当然了,船只最多的还是汪直,五峰船主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汪直等人到齐了,先上酒菜,让大家好好吃上一顿。
    这些海盗们吃酒能有什么仪态可言,顿时大厅之中一片狼藉。等吃得差不多了,汪直咳嗽两声,立即有人将酒菜都给撤了下去,是该正儿八经议事了。
    汪直说道:“这两年苦了大家,这几年来,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谁家的船都没有装满过,这是我的不是。”
    汪直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一片诉苦之声。
    而今大战连连,严厉海禁之下,谁也搞不定足够的货物,海外的大明货物一直在涨,有些货物,已经涨了十倍,也就是说,而今同样一船货,其利益是之前的十倍。
    要知道,海贸本来就非常赚钱。而今涨了这么多。
    这些海盗一个个眼馋之极,暗暗后悔之前没有压一批货物,而今也就赚大发了。这种看到,却吃不到的感觉,实在是太令人难受了。
    这也是汪直不惜一切办法想要让大明放开海贸的原因,甚至他担心,如果大明那边说,先杀汪直,才能谈开海之事,说不定这些人很乐意为大明朝廷效劳,杀了他汪某人做投名状。
    这也是汪直忧虑所在。
    汪直轻轻将手按下去,这噪音才慢慢平静下来。汪直轻轻的说道:“我知道大家的苦楚,今日却有一个机会,扭转这个局面,江南总督周梦臣而今要通过海运向北京运输一批粮食,足足有四百万石,这些粮食也价值一两百万两银子。足够大家吃一顿了,毕竟日本乃至其他一些地方,也是缺粮食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朝廷漕粮是多么重要,周梦臣丢了粮食,他的位置就坐不稳了,将周梦臣弄走,这江南之地,还不是任我们来去?”
    “怎么样,诸位兄弟,愿意不愿意做上一票。”
    汪直一番话,让大厅之中的海盗头子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时间鸦雀无声。


第一百一十六章 风声紧
    说实话,能在海上混成船主的人,都不是寻常人。
    要么是非常能打,一仗接着一仗,从下面打出来的。每一艘船都是他抢到的。要么就是有背景,岸上有些实力,不过,在平倭之战打了好几年的情况下,谁家的岸上关系现在都不好用了。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不是傻子。
    他们自然意思到这一战的风险性。
    别的不说,但凡在大明生活过都知道漕粮这东西有多重要。
    当然了,大部分海盗都是无法无天,他们也攻破过县城,杀过官员,不在乎在多上一件事情了。特别这几年,汪直底子厚,还能坚持,但是其他一些船主各方面都快要见底了。
    即便不说别的,但数百万石粮食,在大明或许只值一百多万两,但是在海外就不是这个价格了,特别是在兵荒马乱的日本,这根本是无价之宝,足够大部分大名,连续打上十年仗了。
    “老船主既然说了,我等岂能不从?”谢和先出声符合道。
    谢和被俞大猷追了数百里,击穿俘获不少船只,让谢和损失惨重。颜面尽失,这一口气谢和一直记得。他虽然打不过俞大猷的船队,但是却不觉得,俞大猷所部有多强,总就是船只太少,人员太少。
    他们与俞大猷打交道可不是一日两日了。如果俞大猷觉得手中的实力,要比倭寇强,不用别人下令,俞大猷自己都来攻,比如汪直所在地方,而今也不是秘密了。
    如果一开始是秘密,这都停留了几个月了,真正还在严密的封锁之下,与陆上某些人做成了几笔生意。即便封锁的再严密,也比不上财帛动人心,这样地情况下,哪里能够保密。早就传播开来。
    俞大猷的舟山驻地,与这边相距也不过一百多里。为什么不来攻,不会有其他原因的。
    既然海上形式还是我强官军弱,这岂不是一个下手的好机会。报此一箭之仇。
    谢和一附和,下面很多船主也在附和。
    汪直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统一了所有意见了,他说道:“既然如此,这一次我们就全部出动,干一票大的,也让北京的皇帝老儿,不敢小看我们。”
    随即汪直开始排兵布阵。
    其实,不用怎么排兵布阵。因为海盗各自为战,也搞不出什么高级的战术。无法是在长江口埋伏好,等船队经过的时候,一涌而上。
    唯一要做的,就是放足够多的眼线,毕竟,正如之前所言,除却从长江口到黑潮洋流之间,这一段航线可以拦截,等上了洋流,就不好追了,除非直接追进渤海。虽然说,大明水师实力都不怎么行了,但是山东水师还是不错的。
    因为山东这边一直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给辽东运输物资。所以一直保留着相当数量的船只。甚至与后金的很多战事都有山东水师的身影。清军南下,山东水师还在长江,太湖等地作战,最后被消灭。
    汪直他们活动的水域,大多在外洋与南方,到了渤海这片不熟悉的海域,恐怕会有麻烦。
    他们圈定的伏击地点,自然是长江口。
    就在汪直这边做好准备的时候。镇江这里也做好准备了。
    之所以云集镇江。原因很简单。镇江是传统的漕运码头,从这里聚集粮食,然后过了长江就是扬州,从扬州进入大运河,就一路北上了。虽然这一次走海运,镇江码头的水情未必合适。但是多少年来,各地的粮食都是运往镇江,已经成为习惯了,镇江也有大量的仓库,都是现成的。比其他港口方便多了。比如上海港,如果从这里开始,那么就要修建大量的仓库。
    太浪费时间了。
    或许将来海运的起始点,会在上海。而今还是在镇江。
    而这一次海运的主力船型就是沙船。而沙船是平地船,吃水浅。即便在长江某些河段也是可以通行的。所以在镇江也能航行。只是一次性在镇江附近停泊数百艘大船,镇江码头也有一些承受不起。
    周梦臣轻车简从来到镇江码头,看着无数力夫有条不紊的将大量箱子麻袋送上船。
    大部分人都不会知道,这些麻袋之中装得并不是粮食,而是火药,以及其余物资,更重要的是这些力夫,全部是士卒假扮的,一个个上船之后,就不会下来了。
    而为了伪装,所有码头地面上都有一层稻谷。好像是从麻袋,已经其他地方掉在地面之上。
    周梦臣将俞大猷,卢镗,汤克宽,刘显叫到身边,他一一看过,其实他对俞大猷所部,卢镗所部是比较有信心的,正如他们所言,他们大部分士卒都是适应海上活动,大部分都有过乘作海船的经历,最少不存在晕船。而刘显与汤克宽,周梦臣有一点点怀疑,刘显是刚刚从西南调过来的。
    刘显在贵州山沟里平定叛乱立了一些功劳。周梦臣也看过刘显的兵马,是有一些铁血彪悍之气。
    应该是比较能打的。
    只是周梦臣担心,这些钻山沟的军队,在海上能不能打?
    虽然他们大多也是南方人,都说自己会水。
    刘显所部并不是周梦臣调遣过来的,下令刘显奔赴江南的命令,在周梦臣到任之前就有了。这小半年了,才算是到位。
    这个行动速度并不奇怪,下面的命令到到西南都要好几个月,从西南到广东,从广东到福建这一条路线过来。这也是需要时间的。
    刘显一到江南,就想积极表现,周梦臣也是能够理解的。
    只是周梦臣依然压缩了刘显所部上船的人马。
    至于汤克宽的人马,周梦臣也是同样的担心。其实汤克宽在长江水师之中任职过,从这一点上来看。周梦臣倒是相信汤克宽对于水战的指挥能力。但是奈何,汤克宽带来的人马,并不是他在长江水师的旧部。
    因为他当年的旧部,早就被打散了。汤克宽更是被降职,最后也是因为在用人之际,汤克宽回徐州招兵,带来数千徐州兵到了江南,才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如果可能周梦臣不想从这两支军队之中抽调人马。
    但是周梦臣忽然发现他人手并不是太够的,足够二百艘沙船。每一艘沙船最少有两门大炮,千斤炮,五百斤炮,或者佛郎机炮,至于每一艘船上,还有大量的小小炮火铳等火器。
    为了战斗,每一艘船最少上百人。就需要两万人作战部队。还有一些水手。数量更是要到两到三万之间。
    周梦臣手头 哪里有那么多战兵,甚至他都准备从戚继光浙兵哪里抽调一些人员,至于他带来的骑兵,实在是不能上船,大部分骑兵包括麻贵在内,一旦船只速度快起来,在甲板上站都站不稳,甚至还有眩晕等感觉。根本就不可能作战。
    所以只能用这些人了。
    此刻泄气的话,担心的话,周梦臣都不说了。说也没有用。他举起酒碗说道:“这一次作战,以俞大猷为主将。总领全军上下。我在这里等候捷报,希望这一战,能够终结倭寇,生擒汪直,一扫海上妖氛。”随即周梦臣将碗中的烈酒一饮而尽,狠狠的砸在地面之上,“啪”的一声,酒碗四分五裂。
    这四员将领,也纷纷饮酒摔碗,俞大猷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