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看他们彼此之间配合默契。
    可以说,沙船帮上上下下都绑在这一战上。
    沈船主一想到这里,他就高兴不起来。
    他明明知道,木已成舟,什么办法都没有了,想给总兵官一个好一点的脸色,但是他做不到啊,恐惧担心等等负面情绪,已经占据了沈帮主的内心。让他什么都做不了。
    俞大猷也没有太在意沈帮主。他看了看日头,说道:“传令,让各部全部吃饭。将大同的罐头,全部给开了。给将士们加餐。下一顿饭,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一时间,无数船上将士们都好像疯了一般,将鸡肉罐头,羊肉罐头,羊杂罐头,还有其他种种罐头,一扫而空。
    虽然周梦臣在大同的留下的罐头生产基地,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青城被攻下之后,更是有土默特草原上的资源,让罐头生产量更是大增。奈何,大明的市场更大。大同那一些罐头,发在两京十四省之中,也没有多少水花。更不要说,大明士卒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
    这个罐头也不是他们能消费的起的。
    这一次,还是周梦臣下了功夫,几乎将南京的罐头仓库给调空了,才弄来一批,给将士们加餐。要不然这些士卒平日里,见到的荤腥,也不过是海面上常有的鱼类。哪里吃过羊肉?
    大部分士卒都是很朴素的,只要上面给吃的好,就敢拼命。
    就在二万多士卒,一口气干掉数万的罐头的时候。忽然一声尖锐的哨声响起。随即一声接着一声往后面传。
    却是最前面的船队已经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只是船队太长了,绵延十几里,一艘船就有十五丈,也就是四十五米上下,再加上船只之间需要的间距,一里地也不干活能航行五六艘船,即便船只分队航向。也会蔓延很远很远。
    所以,前面都发现敌人的时候,后面根本看不见,只能听到警报声。最后的是刘显。
    刘显三十多岁,有几分不修便服,听到前面的警报,似乎不在意,叮嘱下面人说道:“再给我那一个罐头,吃好了才能打仗,放心,轮到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
    于是在刘显的带领之下,刘显的部下都好像没有听见警报一样,一个个埋头猛吃。


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
    长江口附近,已经是海天一色,如果不是下面的水,还多是淡水,或许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已经在海上了。
    俞大猷清楚的看见,数道船队,从各个方向冲了过来。
    王宗沐此刻也有一点急了。
    王宗沐要上船,周梦臣准许了。
    而俞大猷不会放王宗沐去其他船上,就是怕王宗沐指手画脚。于是,王宗沐只能在俞大猷的船上。
    王宗沐之前,也忍得住不乱说话,而此刻见敌人气势汹汹的而来,顿时有一些慌乱。说道:“俞总兵,我们是不是开炮?”
    俞大猷根本不理会他,说道:“传令,各部调转帆面,撤退。在撤退的时候,将船队分为四队,按照原来的计划,由我,卢镗,汤克宽,刘显,分别统领。记住,不管敌人怎么追击,只能用小炮还击,不准用大炮。”
    王宗沐大吃一惊,说道:“俞总兵,我们岂能未战先撤?”
    俞大猷淡然说道:“放心,我们撤不下去的。这里还是江流做主导,船被长江水推着向东,我们即便借助东风向后撤,也撤不远的。再往前几十里,江流的气势就尽了,到时候,海上就没有那么强大的流向了。敌人想要逃的话,我们也不大好追。而且我们此刻正是运输队形,想要转换为战斗队形,需要一点点时间,更何况,我们而今是运粮船,运粮船遇见这么多敌人,首先要做的,不就是逃走吗?”
    王宗沐一时间,不知道俞大猷说的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
    但是整个船队,还是按照俞大猷的计划进行着,本来顺流而下的船只,立即改为逆流而上。只是速度非常慢,甚至还没有顺流之下的十分之一。而倭寇见状大喜,鼓足了风帆从后面追了上来。
    于是双方的炮战就开始了。
    俞大猷命令不许用大炮,只能用小炮,也就是周梦臣在军器监定制的那一款小炮,这款小炮作为步兵携带武器是够的,但是海战武器,就有一些不够了。只能在敌人距离非常近的时候,才能有杀伤力。
    而倭寇这里,也是有一定数量的大炮的。不管是他们自己造的,还是采购葡萄牙人的。这些火炮的数量还是相当不错。远远的就轰击在沙船之上。
    沙船吃水浅,船舷有一些高,更何况这些大沙船在体格上明显比倭寇的船只大上一圈。瞄准难度降低了不少。一时间,落后的几艘船只,挨了好些炮。甚至在船上打出了几个进水的洞。
    好在木船时代的船只非常好修复,船上见状,立即派人去钉住。只是降低了一些速度,不大可能将船击沉。
    而俞大猷的座船,就是落后的几艘船只一。
    俞大猷站在船头,此刻他用千里镜放眼看过去,几乎到处都是船只。密密麻麻不知道有多少船,船样各种不同,有沙船,有广船,数量最多的还是福船,甚至俞大猷还看见几艘不大认识的船型,好像是阿拉伯的三角船,还有西洋船,东南亚的两角船等等。
    形式各一,简直是东南沿海海上船型大全。
    而大炮数量更是稀少,有些最多有数门,有些根本就没有,有不少船只嗷嗷的冲上来,就是为了接舷战。
    俞大猷看了更是心中有谱了。这些倭寇数量多而已,彼此之间没有什么指挥,更谈不上什么协调,即便,而今反扑,俞大猷都有信心将这些敌人给击溃。只是他要的不仅仅是击溃。而是要毕其功于一役,将汪直集团覆灭。
    所以,他要按捺着心思,一点点的逆流而上。俞大猷而今是在蓄势,一来等船只转换队形成功,其实也没有太难的队形转换,不过是从运输用的纵队,转变成横队排列。并不是说,船身不用横过来。毕竟,大明水师小炮数量不少,但是真正能够攻击到对方船只的大炮,其实每一艘也就两三门,多放置在船头。所以排成横列毫无用处。
    第二个,就是等一会攻防转换的时候,船只顺流之下,获得速度优势,仗着船大且结实,就足够这些小船喝上一壶了。
    俞大猷此刻身边炮声轰鸣,甚至有一两颗炮弹都打在他身侧了,他依然好像雕像一般,纹丝不动。等待时机。
    虽然俞大猷的杀机还没有显露出来。但是毛海峰已经感受到不妙了。
    毛海峰对汪直说道:“义父不对,我们这样追得虽然猛,但是根本攻不下一艘船,而且官军虽然在撤退,却根本没有出现任何混乱,这简直是不可能的。沙船帮的那个姓沈的,我是知道的。他没有这个本事。”
    “朝廷是有准备的。此刻指挥官军的船队,定然不是姓沈的。”
    汪直说道:“应该是俞大猷。”
    毛海峰听了,浑身一震,用千里镜一看,更是觉得危险之极,他细细看见一艘船上面的人物。他一愣,说道:“是的,是俞大猷,因为我看见邓城了。邓城是俞大猷的生死兄弟,有邓城,俞大猷一定也在。”
    俞大猷所部拖在最后面,挡住了倭寇的进攻。俞大猷沉得住气,并不代表其他人就沉得住气,邓城尤其是这样。他见俞大猷的座船有些危险,所以立即冲出,为俞大猷遮挡炮火,他更是站在船头,大半个身子探出船外,似乎不回避,四面八方枪林弹雨。
    这才被毛海峰看到。
    汪直说道:“这些都不重要了,而今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要打赢。邓城在哪里,我要他的人头。”
    毛海峰见状,知道汪直心中那一根弦快要崩不住了。毛海峰还有很多话要说,此刻已经说不出来了,比如下面各部打起来根本不听指挥,都打散了。自行其是,一些自己人的船只都撞在一起了。
    反正种种问题。
    说实话,大明的船队之中,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操船的水手,与作战的水兵之间,是一个隔阂的。比如海上作战训练,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所以开战到这个时候,大明水师这边也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这不是总结经验的时候,也就不提了。
    而同样的,海盗这里的问题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毕竟海盗各自为战,还可以,这种数百艘上千艘船只的大战,谁指挥过?俞大猷很清楚水战的指挥困难,只有二百艘大船,也要分给各将军,分成了四个船队,这才堪堪指挥得住。而海盗这边,汪直与毛海峰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指挥得来?
    其实双方都没明白,真打成混战的时候。那就是各船长各自为战了,什么指挥不指挥的,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海盗这边也不能各自为战这么快,现在还没有到混战的阶段,俞大猷还能控制船队,进行一个阵型变幻。而倭寇这边,指挥什么的,几乎不存在了。
    毛海峰而今说了,也没有什么用处。
    只能按下不表,立即向所有海盗传令,“取邓城首级,赏银万两。”
    一时间,无数海盗被激励的向前冲了过,甚至有些船只不惜狠狠的撞在邓城船上。也要让双方进行到接舷战之中。
    邓城的船一瞬间被命中了好几炮。被数艘船咬了上来。形势岌岌可危。
    邓钟见状,忍不住惊叫出声,说道:“师父,快救救我父亲吧。”
    俞大猷却死死的捏着千里镜,语气深沉的说道:“不行。时机不到。”
    邓钟说道:“师父,即便不救,能开炮吗?”


第一百二十章 换旗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船只听俞大猷的命令,没有用重炮开一炮。
    而今左右几艘船,如果用重炮轰击,不敢说迎接邓城。也能为邓城扯开一个缺口,最重要的时候,邓城也能用重炮自卫。
    但是俞大猷语气依旧坚定,说道:“不行。”
    “师父……………”邓钟说道。
    俞大猷说道:“国事为重,你父亲在这里,他也会这样想的。大概在有一柱香的时间,我们就能反击了,等着,你父亲能撑住。”
    俞大猷何尝不知道,邓城而今非常危险,多少年的生死之交,但是依然不足以撼动俞大猷内心之中的坚持,他可以将性命交给邓城,但是不足以改变他而今的决定。因为俞大猷做这么多的准备,最担心的就是不能除恶务尽。
    击溃倭寇联军,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果不能拿下汪直,倭寇从万里海防上处处登陆,会给大明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
    面对这样千里防线上处处骚扰,周梦扯筋能做的其实,也如之前一般,控制住要点,等倭寇上岸之后,打下去。但是大明不是满清,满清的禁海,是沿海几十里都不许有人。而大明沿海几十里,很可能是附近最繁华的地方。
    这种办法,等于放任倭寇在沿海几十里劫掠。只是不让他们深入内地而已。
    俞大猷身上有如此重担,他是一刻也不能分心。
    所以,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相距里许的邓城船。
    不过,邓城并没有辜负俞大猷的信任,却见船头上各种小炮火力全开。这种小炮轰击敌人船只的时候,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用来打击跳帮的人,却是很容易的。
    毕竟沙船很高。倭寇想要登船的话,必须爬绳梯。在绳梯之上,就要面对各种火器的打击,倭寇死伤惨重,根本攻不上。
    毛海峰大怒。他将这一战当成士气之争了。
    他将汪直嫡系一些船只靠近,这些船只上都有大炮,好些炮都是佛郎机人,也就是葡萄牙人从西方带过来的,性能相当可以。这些火炮聚集起来,一连数次轰击,邓城的船吃水线,肉眼可见的下降了很多。
    很明显是进水了。
    速度更是近乎没有。本来逆水行船,速度都不高,再遭受如此打击。更是无法向西航向,甚至在水流的冲刷之下,一点点向东挪移了。
    倭寇大喜,更是有数艘船隔断了官军船只与邓城船只的联系,如此一来,邓城船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俞大猷捏着千里镜的手中,几乎要将手指捏断,他时不时的看见身后的船只,终于一切准备就绪了,俞大猷立即下令,说道:“所有船只转换船帆 将船头的旗帜全部给换,升我帅旗。”
    于是一瞬间,大明所有船只都改变了风帆的朝向。虽然而今是东风,但是东风不是正东,大明帆船,有名的善用八面来风,而今也是如此。风向一换,船只顺流而下,简直快如奔马。
    气势汹汹的冲了下来。
    不过,比气势汹汹的船队,更让倭寇害怕的是,一瞬间换下了的船只,俞大猷的帅旗高高挂起。所有倭寇几乎一瞬间失声了。
    俞大猷是倭寇的老朋友了,双方交战已经想不起来多少次的。总之俞大猷对付倭寇,几乎没有一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