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6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闽南百姓是怕妈祖不怕朝廷。
    月港这边也是一样的。没有见过朝廷大军之威,或者说见到的还不够,自然不轻易退步
    既然如此,周梦臣不介意多等等,等戚继光与俞大猷将吴平的人头,宣威闽南,让漳州,泉州的士绅百姓知道,北京虽远,兵威亦至。漳泉之地,亦是朝廷之土。
    徐渭也会意,立即伸手请许西池出去了。
    许西池见状,只能行礼退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时间漫长的谈判。
    双方谈判并没有什么进展。不过,在周梦臣心中另外一方,也就是福建士绅也下场了,福建士绅推举出来一个代表,代表他们乃是林家。可以说在古代有些姓氏是郡望,但是有些姓氏就是省望,而林氏,是可以冠以福建林氏的大家族。在福建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不容小窥。


第一百五十章 以柔弱胜刚强
    林姓进入福建,是从晋朝就开始的,晋安郡守林禄死于任,将宗族迁到了晋安。从此发扬广大,号称陈林遍天下。
    而林家在仕途上也是很有名。
    不提,其他方面方面,单单终大明一世。福建中进士人数,就是以林姓为最。
    所以不管是官场与民间,林家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福建林家都是有特别的地位。似乎福建士绅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知,这才从闽县,也就是福州,请来林家的宿老来代他发生。
    这位就是在嘉靖十七年以浙江按察使致仕的林士元。
    在身份地位上,周梦臣也不敢怠慢。毕竟,他的科名在周梦臣之上,在官场之上属于前辈。
    周梦臣将这位颤颤巍巍的老者搀扶进来,说道:“老大人远道而来。有何教我?”
    林士元咳嗽两声,用带着浓厚的乡音的官话说道;“我知道,周大人与福建士绅有心结,我这才来卖这一张老脸来解释一二。”
    周梦臣掩饰的一笑,说道:“老大人哪里的话?”
    林士元说道:“周大人真没有心结吗?”
    周梦臣苦笑一声,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早就给福建士绅头上顶下了衣冠贼的帽子,岂能说没有心结。但是官场之上,很多时候是看破不说破。这样的话,是不可能挑明的说。
    林士元说道:“周大人,您就不想开诚布公。又想与下面的人谈出什么结果?”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老大人说得是,只是老大人,有些话我不说,老大人也是知道的。我又何必说的太清楚。”
    林士元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就要向周梦臣下跪。周梦臣一把抓住林士元干枯的手臂,说道:“老大人何至于此?”
    林士元说道:“朱纨之事,并非我等本意,我们也没有想打朱大人居然如此刚烈。而今上上下下都后悔了。老朽今日,就为小辈们向大人道歉。还请大人见谅。”
    周梦臣还是将林士元搀扶起来,说道:“陈年旧事,还说什么?”
    周梦臣相信,朱纨的死,对于福建上上下下也是一个意外。因为很多时候的官场斗争都不会有那么酷烈的手段。就好像海瑞在延平府,被上上下下厌弃。但是这些人恨死海瑞了,也没有想杀了海瑞的意思,而是将海瑞抬出延平就行了。
    同样的问题,这些福建士绅,还有浙江一些士绅,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朱纨的命,最多是想让朱纨罢官。
    林士元颤颤巍巍的从手中,逃出一份单子,说道:“这是漳泉两地各家大族,托老夫来送给大人的。漳泉十大姓,乃至上上下下唯大人之命是从。”
    周梦臣看了看这个单子,上面的东西不多,仅仅有十万石粮食,还有各家可供征召的壮丁。大概有一两万人。
    周梦臣知道,这些东西,仅仅是漳泉各地的世家大族的九牛一毛。要想知道,为什么是九牛一毛,就要对福建人力物力有一个概念。福建是很奇怪的。福建在洪武年间有户口八十一万余,人口三百九十多万。在弘治年间,就少了很多。户五十余万,口有二百一十多万。
    这数字根本没有办法看。
    怎么大明前期福建打了什么样的大仗,以至于让福建人口伤亡过半?而且是百年都不能恢复元气?
    而漳州与泉州人口户口,账册上大概合计有十余万户。按一户五人来算,尚不足百万。但是周梦臣实际的估计,两府人口大概等同于大明账册上福建的人口,也就是两百万上下。
    这个数字虽然是估算,但决计不是瞎估算的。
    是根据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明末大家提出的,那就是大明在册人数乘以三,大概就是真实人数,当然了,这也仅仅是一个估算,符合江南的地方,未必符合福建,毕竟福建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而且账目之不靠谱,简直让人无话可说的地步。
    再加上福建宗族势力庞大,这就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户。
    这个大户,不是指大户人家,而是指一个户头下面有很多男丁。毕竟宗族势力强大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分家。只要老人没有死,下面的子孙都不会分家的。以至于,这一户头下面,有几十个壮丁,也是很正常的。
    与北方多小户是不一样的。
    所以,综合以上的种种,周梦臣估计这些泉州与漳州加起来,有两百万人上下,并不是虚构。
    而且这个数字,并没有计算两地沿海卫所所拥有的人丁,如果加上这些人,再多上几十万,估计也不过分。
    而这么多的人,大明从这两个府征收多少赋税?一年大概不到三十万石,包括春秋两税。分给每一个府,也就是十万多一点。当然了,这也与漳州泉州两地耕地偏少有关系。
    但问题是,财富并不一定从农业出来。泉州大名鼎鼎的港口城市。
    在周梦臣的估算之中,如果完全动员出两府的潜力,征收十万大军,估计是有些多了。但是三四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即便如此周梦臣手中的物资,也是两地知府想都不看想的东西。
    别的不说,这十万石粮食,就足以支撑南澳战场两个月左右的消耗。
    而周梦臣估计,这两个月已经够解决战斗了。也就是省却了周梦臣从北方,或者说广东调运粮食了。
    周梦臣说道:“那你们对海禁有什么想法?”
    林士元说道:“我代他们答应了,大人不管做什么。他们都会一力支持,开禁也好,重启海禁也好,只求大人能够尽早出兵扫荡沿海,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周梦臣听了,心中冷冷一笑,暗道:“老狐狸。”
    此刻的情况,看似是福建士绅慑服于周梦臣的威名,乖乖的上缴物资人员,为周梦臣之马前卒。
    只是,如果仅仅看出这一点。那就说明太幼稚了。
    一个很古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牙齿会在舌头之前掉光,那就是柔弱胜刚强。
    周梦臣既然已经放出开海禁的风声,那么以福建士绅的消息灵通程度,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们对海禁的情况虽然矛盾,但是他们对一件事情,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周梦臣不好对付。还有就是,这样的情况不能在再继续下去了。对于老实本分的士绅,他们不能接受福建的混乱局面。因为这直接损伤他们的利益,同样对于海上利益被侵夺的家族,他们不能忍受的是,他们对海面上失控,只要朝廷先将这些海盗给干掉,这海面的控制权,自然会回到了他们的手中。
    这个情况下,里子已经有了。面子就无所谓了。
    所以,他们才很容易达成共识。帮周梦臣一把,并且送周梦臣一程。
    因为,不管周梦臣制定了什么政策。总就要是福建执行的。周梦臣又不能一直在福建,最多在南方两三年的任期,到时候周梦臣想留就留不住了。而六省总督,估计也不会存在了。
    这个时候,不管新来的是谁。都会比周梦臣好对付。
    这就很多士绅家族能够延续到现在的原因,做时间的朋友,不与那些政治强人争一时之短长,他强人任他强,抬手不打笑脸人。他横由他横,只要我跪得快,他们就拿我没有办法。
    这让周梦臣还真是有些无奈。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月港谢家
    周梦臣怎么办?
    他很清楚,如此乖巧懂事听话的,就好像任你蹂躏的小猫咪,等他离开这里。鞭长莫及的时候,就又会变成吃人的老虎。但是他也无可奈何。
    一方面,任何行动都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他们这个单子,粮食给的不多,偏偏给了不少家丁或许乡兵,有一万多人号称听周梦臣号令,但是细细想想,这难道不是一种震慑吗?
    而今这些福建大族,真只有这一点点人,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些械斗都能弄出上万人的主。在雍正年间,让雍正皇帝数次下令,禁止漳泉之地械斗都不管用的。
    另外一方面,士绅从来说大明的统治基础。对士绅下手,从来是大忌。
    周能臣对江南士绅都最多不过敲打,对这里的人也不可能下重手,大杀四方看似痛快。但是消息传回朝廷,周梦臣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也就是说,福建士绅的善意,周梦臣只能接着。这是解决当前事情做好的办法。如此周梦臣非要在福建士绅,宗族势力上面下功夫,节外生枝不说,当前的事情也会遇见极大的阻力。
    周梦臣只能承认一点,他不可能一次性解决一切问题。很多事情都要一步步的来,先搞定海禁的事情,只有南方宗族势力,等有时间再做处置。但是周梦臣知道,很有可能就是他一辈子也不可能消除这种制度。
    要知道,即便是现在,潮汕的宗族势力还是很有名的,而漳州距离潮汕不过一道省界而已。
    周梦臣说道:“那好,就由邓知府统率,进攻月港吧。”
    林士元微微一愣,随即说道:“大人,不用与老夫说,直接下令即可。”
    周梦臣说道:“那我就知道。”
    他知道这样的命令其实没有什么用处。这个些所谓壮丁也不会在攻打月港的时候拼命的。不过,就当时废物利用了。给月港方面一点点压力。
    而这样的压力很快就反馈到了月港这边。
    月港这里鱼龙混杂,大体上分为两派,一是本土派,另外是外来派。
    本土派就是在月港土生土长的百姓,在月港崛起之前,他们就在这里生活了。这里原来是他们的地盘,在月港崛起之中,也进入分了一杯羹。甚至一度主导月港的发展。但是随着月港越发壮大,各方海商云集,本土派还保留的一定实力,但在月港已经不是最大的势力。
    最大的势力自然是外来一派。
    但是比起本土派互相联姻,彼此相对团结的情况,月港外来派就很复杂的。号称月港二十四将,其中最有权力的乃是,张维,洪迪珍两人,这两个人之间有没有意见分歧暂且不说。因为除却月港二十四将之外,月港外来人之中,还有大量其他海盗的参与。
    想想也就知道,月港作为福建最大私港,怎么可能不与其他海盗势力打交道。
    如此一来,海上海盗在月港也是自成一派,特别是在汪直败亡,各路海盗被俞大猷驱赶着纷纷南下,一部分投了吴平,剩下大部分都留在月港。原因很简单,月港内部不平,不如吴平铁板一块,去投奔吴平,定然成为吴平的下属。但是投奔月港则不然。
    而这三大派之中,细细分起来。每一派之中都有不同的派系,也就本土派团结一点。而本土派的首领,就是谢彬。
    他不是寻常人,乃是官员。他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比周梦臣还高一届。先后在户部与工部任过职。在两三年前,担任广州知府。似乎是被严嵩踢出京师的一批人。前文也说过,外官与京官不同的晋升途经。
    谢家几代积累,家中堪称豪富,谢彬当官,就是奔着权力去的。
    所以,在几任上清廉如水,甚至在办事的时候,还倒贴一些钱,帮助同僚,很有威望。却被严嵩给一脚踹到了广州知府任上,虽然广州知府的官不小,但是如此一来,谢彬今后很难调回京师,只能在外围打钻了。
    于是谢彬在广州知府任上,狠狠的坏了严世蕃的好事。将严世蕃在广东的生意给搅和的一塌糊涂,虽然不但能严世蕃报复,他辞官不干了。
    还落下一声清名。
    当时谢彬有几分在耍脾气,但是此刻,他却暗暗感激。如果不是他在广州耍了脾气。他此刻不在家中,不知道谢家会遭遇何等灭顶之灾。
    而月港这些土著之中,也唯有谢彬功名做高,做官最大。自然一致推举谢彬作为他们的话事人。下大手笔,砸钱买通周梦臣,就是谢彬的建议。
    只是这建议没有成功。
    而漳州邓知府带着万余乡兵逼近月港。受到冲击最大的不是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