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8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出来难,进来也难。
    徐渭与何心隐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办法,这个问题成为悬在周梦臣团队面钱最大的问题。
    嘉靖对兵制改革很感兴趣,所以事情推进的很快。
    不数日,太子就派人来请周梦臣。与他一起去参加讲武堂开幕大典。
    说实话,讲武堂的成立,是很简单的问题。
    北…京城之中,有很多现成的场地。根本不需要另外选地方。只需选一些将领就行了。
    而京营之中,有很多参与过大同之战的老卒,虽然京营在质量上比不了河朔镇,但是并不是说,京营之中就选不出来一些合格的人选了。
    如果培养高级将领,自然有些捉襟见肘。但是用来培养底层军官,却是可以的。
    而且关于如何培养高级将领,周梦臣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今周梦臣麾下的高级将领,大多数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大同书院的学生,很少能登上高级将领的位置上,即便能。也更多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在大同书院里面学到的东西。
    所以,讲武堂也是很务实的。以培养千户已经千户以下的中低将领为目标。
    对于李儒来说,这很容易的。
    对,主持讲武堂的就是丰国公李儒。而讲武堂祭酒也就是太子。
    在讲武堂成立大典之上。周梦臣坐在上首观礼,看着下面的学员泾渭分明。一部分乃是京营底层将领,另外一部分就是卫所军官,乃至于武勋之后,还有一些皇亲国戚的远方亲戚等等。
    这让周梦臣心中有一些不舒服。
    在周梦臣设计之中,这里乃是大明军事最高学院。但是如此生员素质,很难让周梦臣满意。
    但是令周梦臣更不满意的是李儒。李儒这一段时间,几乎中断了与周府的所有联系,一般来说,是同家之好,各种礼节都很繁琐的。
    就好像各种节气,丰国公府都会送一些礼物来周家,周家也会回礼,更何况双方也是儿女亲家。周梦臣对于自己早早的安排了周大同的婚事,内心之中是有歉疚的。
    毕竟,对于周梦臣自己来说,自由恋爱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了,对儿子的婚姻如此安排。自然是不对的。为了弥补对周大同的伤害。他下意思让周大同与丰国公府走的很近,小时候就长长去丰国公府见自己未来的妻子,甚至玩累了,直接在丰国公府住下也是可以的。
    希望两个孩子能够青梅竹马。
    别的不说,周大同南下之后,与丰国公府一直有书信来往,而今书信也断了。
    其中的含义,再明白没有了。
    在太子站在高台之上,对讲武堂学子讲话的时候。
    周梦臣与李儒并排而坐。
    听着太子在上面侃侃而谈。太子虽然被嘉靖认为是蠢货,不肖我,其实太子的能力不是太差。因为接受的教育,甚至在一些寻常人之上。最少在这样的讲话之中,一点也不怯场。也是有模有样的。
    只是嘉靖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太子,太子也只能是蠢货了。
    李儒说道:“你派人到我家,将小女接走吧。”
    周梦臣淡淡的说道:“你什么意思?”
    李儒说道:“我只是不想让你我为难。”
    周梦臣说道:“为难?我会为难一个小孩子吗?”
    李儒说道:“你家臭小子都进过我女儿的闺房了。她还能嫁给别人吗?我自然不担心你为难孩子。我担心今后,我们的婚事要另生波折,与其这样,不如木已成舟。”
    周梦臣沉默了一阵子,虽然两个孩子还小,但是如果坚持办婚礼的话,也不是不行。只是…………,说道:“大同最近不在京师,你又不是不知道。”
    李儒说道:“我没有说要成亲,只是送到你家养着而已。”
    周梦臣说道:“这岂不太轻贱侄女了?”
    婚礼都没有,送上婆家的门,这种情况下,对女方伤害太大了。几乎是纳妾一般的流程了。


第三十七章 工部尚书总督河道漕运
    李儒说道:“别人的轻贱算什么?婆家如何对她,才是最重要的。你会吗?”
    周梦臣说道:“我自然不会。”
    李儒说道:“那就行了。这我也就放心了。我家有什么万一,还希望你借我一个孙子,延续香火。你家有一个万一,周大同我还是能保下来的。”
    周梦臣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如此,今后各凭手段。”
    李儒不再说话。
    周梦臣叹息一声,每一个人都不是为自己而活。丰国公府从靖难之后,积攒下来大量的人脉,这让他们或许在原来的勋贵之中另立一支,但决计不可能从旧勋贵势力走到新勋贵势力的。
    而嘉靖年间这些年因为军功而封爵的新勋贵们,大多与周梦臣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可以说,周梦臣就是军方新势力的总后台。
    嘉靖这一手,将军中分化成为新旧勋贵之争。
    新勋贵能打,旧勋贵忠诚。当然了,为了平衡双方的实力,旧勋贵之中,也需要一些能战的人。如此非丰国公莫数了。
    而嘉靖一手造成双方如此局势,周梦臣与丰国公府之间联姻就碍眼了。这也是李儒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他已经听到周梦臣要离京的风声了。
    如果而今不将这一件事情敲定。将来等周梦臣再次进京的时候。这一件婚事就无可挽回了。
    甚至周梦臣也猜的到,这一件事情传出去,决计不是他们两人商量的样子,不知道有多少风言风语的。
    至于,嘉靖知道不知道他们之间的默契。
    其实无关紧要。正如之前所言,每一个人都不仅仅代表着自己。即便周梦臣与李儒有过命的交情,新旧双方争夺一个职位的时候,会考虑这些吗?周梦臣能不为自己的部下争取吗?如果不能给自己的下属出头,谁来拜你的码头。
    这样的事情多了,双方自然势同水火。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两人即便有交情又能如何?能挡住下面人的敌对吗?
    周梦臣知道。双方从武昌城之中到而今的友情要告一段落了。甚至到达了终点。或许今后再也没有可能在一起说话了。
    这或许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场讲武堂开幕大典,到底发生了什么。周梦臣都不记得了。只是与李儒多少年来一幕幕的场景去涌上心头。在武昌城中的帮助,在大同城之中的互助,在战场之上过命的交情。还有老丰国公府的提携。
    而今只能悠悠一叹了。
    这或许就是成年人的人生吧。
    讲武堂之后,嘉靖忽然召见。
    在宫中,嘉靖也没有废话。直接说道:“我听说,你去大牢见过王廷了?”
    周梦臣说道:“圣明不过陛下。臣一下小伎俩,自然瞒不过陛下。”
    嘉靖说道:“想清楚了,去不去河道?你是朕的近臣,徐阶什么想法,是他的想法。河道是什么情况,朕也是知道。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而今能糜烂在徐州一带,朕已经知足了。只是如此一来 河道就是一个泥潭。谁上去,都未必会有什么好结果。”
    “你如果不愿意。朕自然让徐阶息了这心思。”
    周梦臣听了,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王廷一些话是对的。
    而今大明朝廷,其实无力对黄河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整治。在嘉靖心中,朝廷的资源是有优先级的,治河黄河的优先级并不是太高。
    首先,这是一个无底洞,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没有什么用处,该崩还是要崩的。该决口还是要决口的。
    其次,朝廷的钱是有限的,但是治河黄河所需要的钱是无限的。
    具体需要多少钱,估计谁也不清楚。
    可以说,大规模修整黄河,等于朝廷其他部门都要喝西北风。所以,嘉靖对河道上的问题,就是维持住,少花钱。
    但是黄河是什么样的河流,谁敢这么怠慢黄河,黄河就让谁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天地之威。
    这样一来,黄河屡屡出问题,固然是治河上有种种问题,与朝廷上对黄河的不重视,也是有关系的。
    但是皇帝是英明,朝廷是爱民的。河道是治不好的。等等,这里面逻辑有问题,再里面填一环就好了。治河官员是无能的。
    不是朝廷不想治河。而是治河官员无能。这才是大明主流舆论,也必然是主流舆论。
    对上上下下都有交代,唯一的问题是,治河官员们在河道任上,就不要想什么升迁了。不受罚就不错了。所以嘉靖说这是一个泥潭。
    此刻,似乎周梦臣一开口,他就能留在京师了。或许会坐冷板凳。但是总就有出头的那一天。
    只是此刻周梦臣迟疑了。
    一方面,他其实不相信嘉靖的话。万一,嘉靖是客气话啊?上司有些话,是必须记在心上,但有些话,就未必了。而且他也对徐阶的能力很了解。他不觉得徐阶会半途而废。
    另外一方面,周梦臣也是心中不忍。
    徐州是什么样子?黄河是什么样子,数百里的黄泛区是什么样子,有些周梦臣敢想,有些周梦臣不敢想,有些周梦臣可以想象,有些周梦臣根本想象不到。
    治河难吗?
    堪称天下第一难。
    但是如果周梦臣今日推掉了。恐怕晚上会睡不着觉。
    周梦臣从来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力,黄泛区的百姓也有。而这一件事情,他而今不去管,代他去的官员,定然没有他的威望与能力,调配的资源,也决计不有周梦臣调配的多。
    徐阶有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论断。周梦臣也有自己当仁不让的选择。
    周梦臣说道:“陛下,黄河清,圣人出。陛下非圣人乎?陛下登基以来,内除权臣,外惩奸佞,北驱蒙古,南定倭奴。又分兵海外,开疆扩土。在列祖列宗之中,陛下也仅在太祖成祖之下,为第一人。而今百事渐定。朝廷也有余力,陛下不想令黄河一清,以兆圣人之出?”
    多年历练下来,周梦臣拍马手段,越发高超。
    嘉靖统治什么状况?
    虽然在周梦臣的折腾之下,与历史上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相比,要稍稍好那么一点。但无碍大局。南方百姓被倭寇折腾的元气大伤,尚在恢复之中,中原百姓被黄河弄的,家破人亡,民不聊生。而西北百姓被地震搞得人心惶惶。唯一庆幸的是在华阴大地震之后,似乎是地震的能量已经释放的差不多了。
    而今大明的地震频率逐渐下降了。
    至于北方战事平息,九边百姓算是松了一口气,也暂时松了一口气,而西南土司也不太平,一场战场,不,可以说数场战争,也在酝酿之中。
    可以说,整个天下都是喘息方定的感觉。不对于有些地方,连喘息方定都算不上。比如徐州,徐州的剧本分明是生死挣扎。
    只是并不妨碍,周梦臣用语言的艺术,描绘出一副嘉靖盛世的模样。
    嘉靖听了,很是高兴。他虽然知道周梦臣所言有些夸张。但是谁不爱听好听话。他说道:“内阁拟定。工部尚书,兼河督,漕督,沿线所有地方官都要听你节制。朕授你王命旗牌。这一次下去,好生做事,有什么事情,就密折上奏 。告诉朕,朕给你撑腰。”
    周梦臣对嘉靖的话,也是听一半而已,至于到时候嘉靖会不会撑腰,就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不过,对这个职位,周梦臣还是满意的。是一个不下于六省总督的要职。


第三十八章 别京师
    首先是工部尚书。
    周梦臣之前是南京兵部尚书。而这一次的是工部尚书,也就是北…京的工部尚书。从这一点来看,周梦臣是北…京六部尚书是齐平的。而且这个工部尚书也很难说是加衔。
    毕竟,他管理的事情也就是工部的事情。可以说将工部关于黄河运河上的事情,都划到周梦臣下面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而今工部尚书的权力被周梦臣侵占了大半。可以将周梦臣视作以工部尚书身份出京处理河道漕运事务的钦差大臣。
    其次,河道与漕运在这个时代,还是两个体系,当然了,这两个体系在今后一段时间会越来越紧密,最后合而为一了。
    黄河治理从郑州段南下,一直与淮河合流入海。黄河的问题与淮河问题纠缠在一起,是扯不开的。更不要说运河从苏州到通州。按上面的话,都归周梦臣管。
    这覆盖范围也是非常大。
    最后,就是节制沿岸的地方官。周梦臣能节制的大半河南,大半个南直隶,大半个山东,大半个北直隶,可以说大半个黄淮海平原,大明的精华地带,都在周梦臣节制之下。
    当然了,周梦臣只能管治水的事情。他所谓的节制,更多是征用当地人口,财力,物力。除此之外其他事情都在权力之外了。
    不过,没有那一个知府知县在面对周梦臣越权的事情,敢多说一个“不”字。
    决计是一个重量级职位。
    当然了,相对周梦臣主政东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