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8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计是一个重量级职位。
    当然了,相对周梦臣主政东南的六省总督,也难分高下。
    这也很正常。当官到周梦臣这个地步,上面是层层天花板。想升官都要慢慢熬了。
    周梦臣说道:“臣遵旨。”
    这边一确定下来。周梦臣就准备离京的。
    寻常官员上任,其实没有那么快。其中有一些时间上的空档。毕竟大明这么大,有些地方官上任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周梦臣之所以这么急。
    一方面,是因为王廷下狱了,河道上群龙无首。而又面对如此的烂摊子。周梦臣放心不下。
    另外一方面,周梦臣更担心黄河。
    今天,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大旱,对田地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对治水不能说是坏事。不过,周梦臣也是赶时间的。
    因为黄河与其他河不一样,一年四讯,甚至可以说十二个月每一个月都有问题。
    黄河四汛,分别是桃汛、伏汛、秋汛、凌汛。而具有到每一个月,正月有信水,说是正月解冻后的水情,号称信
    水一寸,夏秋一丈,原理是什么?不知道。但是历代都有应验。之后,有桃花水,清明节前后,菜花水,春末,然后有麦黄水,瓜蔓水,矾山水,豆花水,荻苗水,登高水,复槽水,蹙凌水。而且这些水情,也不是只有一个称呼。总之,每个月都不消停。
    但是大体是春冬枯,而夏秋盛。
    即便是今天大旱,到了夏秋的时候,说不定是什么样子。自然是快快过去,说不定还有几个月的施工时间,一旦夏秋洪水大至,就不知道什么样子了。
    说不定,很多事情都要拖到明年了。
    而百姓们就要在洪水之中,再泡上一年了。
    周梦臣自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而今的周梦臣在权谋上,自然比不上徐阶,但是在主政一方,解决具体问题上,的确是天下第一名臣。而且他也习惯做具体的事情。
    在这上面得心应手。
    所以,虽然这一件事情很难办,但是周梦臣也能快速进入状态。可以说,在周梦臣与幕僚合力之下,周梦臣还没有出京师,很多安排就下来了。
    只是,有一件事情,周梦臣却难以面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那就是家事。
    周梦臣告诉李云珍,这一次回京。就不出去了。
    但是他失了。
    而且与李儒之间的变故,也让李云珍很愤怒。
    男人与女人的关注点是不同的。
    周梦臣其实并不在乎一些市井的流。毕竟对于周梦臣来说,国家大事不够他操心吗?有什么心思去管那些长舌妇说些什么啊?
    但是李云珍却不一样了。
    她作为一个女人,却不能不在乎这些东西,这是能毁掉一个女孩的名声的。
    李云珍对丰国公府的未来儿媳,也很是喜欢。一些婚事的东西,她也在慢慢筹备起来了,不要觉得早。明代人娶妻早。而今大同也十几岁,也就是几年的功夫了。
    而丰国公府忽然弄了这一出。砸得不仅仅是丰国公府自己的面子,还有周家的面子。这让周家在京城之中,还有什么脸面?
    对周梦臣来说,他周某人一日在朝堂之上,周家岂能没有脸面?
    但是李云珍却不这样想。
    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让周梦臣都不知道该如何对李云珍说,他又要出京的事情。似乎他出任大同之后,每一次回来,都是待上一个月,最多两个月,就要再次出京了。
    如往常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时
    间紧,周梦臣即便不知道怎么面对李云珍,也必须面对了。
    他来到后院之中。就看见李云珍在收拾东西了。
    却见李云珍将周梦臣的衣服,按月份,已经场合穿着分门别类,装了好几大箱子。安排了周梦臣整整一年的衣服用度。
    其实,周家在周梦臣崛起之前,还是小门小户。在吃穿用度上,其实并不是太讲究的。要是达官贵人的衣服更加费事,比如,皇帝的衣服,从来是按天算的。每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那几天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是分好的。而且高级丝绸面料,是很难清洗的。也容易掉色。
    这些衣服都是一次性的。
    而江南世家很多用度,其实在皇帝之上。
    周家还是好的了,周梦臣的衣服是按月来定的。一些衣服还是洗的。
    这一切都要李云珍安排妥当,即便是周梦臣远在天边,大部分衣服也都是李云珍安排的。也就是出了问题,临时增补几件而已。
    毕竟,世家大族之中,买来的衣服,那是丢人现眼的事情。
    周梦臣一看着架势,哪里不知道,李云珍已经知道了周梦臣要离京的事情。上前说道:“我…………,”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说,随即有说道:“你……………”
    李云珍见状,轻轻一笑,说道:“怎么了,纵横沙场的天下第一名将,周大人不会说话了。”
    周梦臣自然听得出来,李云珍语气之中的一丝丝调侃的味道。
    周梦臣双手捏在胸前,躬身行礼说道:“这是我的不对,是我失了。”
    李云珍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哪里是你的不对,这是我的不对,男子汉大丈夫,必将有为于天下。而我的丈夫,也是大英雄,大豪杰,他有怎么能只属于我一个人?”
    “快准备吧。不要耽误大事。”
    周梦臣立即上前,抓住李云珍的手,说道:“你放心,下一次回来。我一定会留在京师。”
    李云珍温柔的说道:“我知道。”
    只是李云珍这种温柔,让周梦臣有些丧气,他分明感觉到李云珍其实一点也不相信。但是周梦臣说出来的话,她是不会反驳的。
    李云珍说道:“看看这些衣服,合身不合身。这是大同送来最好的毛料。我做了冬衣,你看看合身不合身。”
    周梦臣摸了一下毛料,一时间不能分辨这是什么羊毛,或者说羊毛与棉花的比例多少,摸上去感觉不错,没有羊毛那种粗糙的感觉,还有一丝丝细腻的感觉。


第三十九章 儿女家事
    看来在周梦臣离开大同这一段时间,大同的纺织业依旧在进步之中。虽然羊毛不合适,但并不能阻挡大明百姓的聪明才智。各种样式的毛料,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奇葩,与失败的路线,同时也有成功的。从而造出了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的。在这个历史位面上专用的布料。
    而周梦臣在大同的特殊地位,让周梦臣即便不在京师,每年过年前后,都有大同父老上京给周梦臣送礼。
    李云珍都妥当处理了。仅仅是收一些礼仪上的东西。
    当然了,有好东西,周府也是第一个用的。顺便将风潮传到京师其他世家大族。
    如果在其他时间,周梦臣定然好好研究一下,大同纺织业的技术进步如何。但是而今周梦臣仅仅是看了一眼,就将注意力放李云珍身上了。
    他抱着李云珍说道:“对不住了。家里的事情,还请你担待起来。还有大同媳妇的事情,其实是受到了朝廷上的牵连。你要好好待她。如果你不喜欢,就送到台湾,让他们小两口过日子。”
    李云珍叹息一声,说道:“你想什么啊?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见她的时间,都比见你还多。我怎么不待见她。只是大同的婚事闹出这个样子,让大同今后怎么办啊?”
    “太不体面了。”
    周梦臣岂能听不出来。其实李云珍还是对儿媳有意见。
    甚至在李云珍看来,与其闹成这个样子,还不如两边断了这门亲事。说到底,李云珍也是人,也是女人,也是妈妈。退了这门亲事,对周家来说,损失比较少的。
    毕竟,周梦臣权势如此。还缺一个儿媳?
    而丰国公李家就不一样了。
    这年头,风气对女人比较苛责。李家的女儿不管是因为什么,退亲之后,都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而且所谓之夺妻之恨,娶了丰国公家的女儿,说不定会令周大公子嫉恨。
    如此一来,丰国公女儿选择面就更小了。
    毕竟,顶得住周家压力的人家,他们不会想娶一个退了婚的女人。而攀附李家的,又未必能顶得住周家压力。
    这也是李儒为什么这么样做的原因之一。
    李儒到底还是觉得,他对周家知根知底。女儿也熟悉。周大同这混小子,也从小就媳妇媳妇的叫着。也算是两情相悦,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是在李云珍这里就不这样想了。
    在李云珍看来,周大同将来一定要做官的
    她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政争之中,但也知道,真正动起手来,三辈子的黑料都能给几翻出来。
    周大同的婚事就成为了污点之一。未来某个时候说不定会影响到周大同的仕途。
    李云珍固然对丰国公家的女儿感觉不错,但是对儿子前途大事上,却未必想要这个儿媳。特别是双方要脑翻的局面之下,如果周大同的叔叔伯伯们都与丰国公不睦。周大同偏偏有一个丰国公家的妻子,周大同能借上力吗?
    这虽然有些远,都想到周梦臣挂掉之后的事情了。
    但是父母对子女就是这样的。唯恐想得不够用,做得不够多。李云珍自然希望周梦臣长命百岁。但是李云珍作为医生。太明白人的脆弱,也见过不知道多少死人。
    自然明白,什么叫做天有不测风云。
    父母总就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周梦臣在,周大同怎么折腾都行。周梦臣不在了。周大同也只能指望周梦臣旧部们了。
    周梦臣自然没有想到李云珍想得这么深远。
    知道了,也不会太在意。周梦臣到底是比李云珍心大。而且周梦臣从来认同男儿当自强。周大同如果没有本事,自己余荫又能维持多久,如果有本事,周梦臣的旧部们,会在乎周大同的妻子是谁?
    政坛上只有利益,很多事情没有李云珍想象的那么严重。
    但是周梦臣听了李云珍的话,心中依然下了决定。决定让人将丰国公的女儿送到台湾去。毕竟李云珍对儿媳有了成见。如果周大同在京师,周梦臣就不管了。
    周大同如果连一个婆媳关系都处理不好,他一辈子就等着啃老吧。
    周梦臣还是有一点老能让他啃的。
    毕竟当官,就是要处理各种关系。所谓的政争,其实都是人的竞争。人与人关系的争夺。相比朝廷上各种利益纠缠。婆媳关系已经够简单。这仅仅是一对关系,矛盾点也很明确。而不是朝廷上复数的关系,各种利益冲突。
    不过,儿子既然不在。周梦臣作为一家之主,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只是这一件事情,不能这个时候说。
    李云珍说道:“对了,三娘怎么办?她是留在京师养胎,还是跟着你走?”
    周梦臣说道:“留在京师吧。”
    周梦臣在江南,在大同,即便是在打仗,都有把握保证自己的安全。毕竟对手是人。周梦臣只需安排妥当,即便是在前线,也很少能让人近周梦臣身边一二里的范围之内。
    但是治河就不一样了。
    周
    梦臣要面对的是天地之威。而且周梦臣风格,也决定了他,哪里危险往哪里走。哪里问题多,去哪里看,非如此,不能解决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周梦臣都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确保自己不出意外。
    好在,周梦臣是武昌人 算是娘胎里带的游泳技巧。只要不是太极端的水流。即便落水了,也不会轻易死的。但是三娘一个孕妇,带过去就有不能保证了。
    李云珍说道:“三娘的孩子叫什么?你起名字了吗?”
    周梦臣问到:“男孩还是女孩?”
    李云珍说道:“月份太小,不能判断。”
    周梦臣说道:“东流吧。如果是男孩,就叫东流吧。我希望黄河能顺顺当当的东流。不弄出什么事来。”至于女儿叫什么,就没有说。
    毕竟当初已经定下来了,就叫灵柩,素问。
    一番安抚之下,李云珍的情绪倒是稳定。
    周梦臣收拾妥当,就直接出京师,通过运河南下。
    周梦臣一方面想要视察一下运河的情况,另外也准备接一个人,自然是潘季驯。还有就是黄泛区地区,恐怕不利于骑马,坐船倒是能够快一点。
    随即周梦臣与周梦臣的幕僚团,开始动了起来。周梦臣还在路上的时候,徐渭就先行一步。去徐州。
    周梦臣决定将他的行辕设在徐州。
    这个受灾最重的地方。
    而周梦臣并不知道,在他走后,李云珍怅然如失。一时间难以说的惆怅涌上心头。而今李云珍颜色不在。她一生最好的年华,都在等周梦臣回京。
    而今李云珍有一种担心周梦臣回京了。
    因为李云珍觉得自己不漂亮了。她想让周梦臣心中的她,一直是那个武昌城中的少女,京师之中新婚少妇。而岁月就是如此的无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