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黄河涨水飞快。几乎白天看黄河,还是相距几十里的堤坝之间,遥遥一线,看上去蜿蜒扭曲,几乎要断流。但是到了晚上,黄河就咆哮地充满了两个大堤之间几十里宽度,甚至一次一次的冲击着河道。甚至已经决堤了。
面对这样的变化莫测的黄河。这种复杂的水系调度,恐怕要一个能臣方能玩得转。
调度很是困难,特别是在没有电报的时代,很容易就造成了,人没有洪水跑得快。
如果可以,周梦臣也想在三门峡建立一个水库,用水库的水用来调水调沙,从而达到整治黄河方面的才能。
只是可惜,三门峡水库的技术含量,是周梦臣根本无法揣摩的。
他与三门峡水库之间,隔了一个时代。一个工业时代。
杀了周梦臣他也做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搞出这样庞大之极的计划。
周梦臣与徐渭通气过后,就将这个治河方案公布出去。
几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这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最难受倒是山东靠近运河的城市,因为周梦臣的计划之中,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没有现在运河的位置。
运河一旦断了,山东很多城市就会迅速衰落。因为这些城市都是因为运河才发展起来的。而今运河一断,就打回原形了。
当地百姓自然不愿意了。其次还有河南的百姓。
郑州等地的百姓,也不干了。无他,明代大部分河决都发生在下游的,比如开封,徐州,归德等地。郑州受到的影响不大。
而今挖一条河引黄河水,一旦失控,岂不是祸及他们吗?
他们自然不会愿意了。
当然了,这个方案也带来很多大人的支持,毕竟如果正能如周梦臣所言,从此之后,这个方案让黄河安堵,即便不能完全不出事,少决几次口,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不能奢求的存在了。
于是。在周梦臣的主持之下,在徐州水利研究所之中,很多当地士绅就整个方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周梦臣从善如流,更改了不少地方。让整个方案更加完善了。
最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说道:“大人,您的法子我都听了。只是老头我没有听懂,不过没有关系,反正在座各位有能听懂的。是一个好法子。只是朝廷答应吗?”
周梦臣听了,心中暗暗叫好,觉得这一句话问的再好不过了。
周梦臣说道:“朝廷如何处置,我不知道,但是我一定会将这个办法,上陈陛下,想来以陛下之仁德,定然会怜惜生民之难,下决心根治黄河之患。”
周梦臣此话一出,无数人都躬身行礼。
一时间,周梦臣内心之中有几分感悟,这种被无数人簇拥的感觉很好。
周梦臣趁热打铁,回去之后,请求回京商议治河之事。
虽然说,周梦臣的奏疏没有到京师,周梦臣的治河方案,已经这被很多人知道了。
比如嘉靖。
嘉靖看了一眼身边的黄锦,说道:“黄大伴。你觉得朕该怎么做?”
黄锦立即说道:“陛下,按照祖制奴婢等不得干预朝政。”
嘉靖眼睛冰冷的;撇了一眼,说道:“做事的时候,没有想起这一句话,而今却想起来了。”
黄锦听了,扑通一声,说道:“陛下饶命。”
嘉靖说道:“传令下去,让周梦臣进京。”
嘉靖看得很清楚,周梦臣这一次将徐阶挤兑得上下不得。对与嘉靖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毕竟,徐阶的地位越稳固,嘉靖越觉得不舒服。而今内阁之中没有一个人能与徐阶对垒的。而今看来,还是周梦臣有这个本事。
在嘉靖看来,周梦臣回来也好。
周梦臣的奏疏到了徐阶手中,徐阶看手中的奏疏。徐阶回到家中,将这一封奏疏给几个弟子看来,徐阶语气有几分些粗糙之感。说道:“而今这个局势该怎么办?”
而今的局面,让徐阶实在没有什么心情。
张居正拿到奏疏之后,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迟迟不肯说话。
徐阶问道:“叔大,你怎么看?”
张居正说道:“老师,以学生之见。周梦臣的方案,根本是纸上谈兵,看来而今周梦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
徐阶点点头,说道:“你还是不肯实说。无非是周梦臣想要回京。只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周梦臣会用出这样的手段。真是………………”
徐阶对周梦臣的变化感到十分惊奇。
之前的周梦臣多少是有些迂腐。而今徐阶作为周梦臣磨刀石,是徐阶教会周梦臣在政争之中,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的。而今却不一样了。面对徐阶,周梦臣手段也灵活多了。
也没有底线多了。
治河这一件事情,关系到无数百姓。甚至关系到社稷安危,周梦臣居然拿来作为攻击政敌的手段,简直是太过分了。
徐阶对周梦臣治河方案什么意见?
那就是绝对不行。
不仅仅是因为朝廷财力的问题,而是因为工程量太大了。大到了让徐阶恐惧的地步。
综合起来,整个治水工程的土方量甚至在隋炀帝修大运河的土方量还要大。而隋炀帝的下场如何?这么大的工程,一个不小心就会出事,元朝已经是前车之鉴了。
徐阶并不觉得周梦臣有能力督导这样的工程。而且也没有必要搞那么大。
之前治水的大臣,也没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比如徐有贞。
徐有贞的人品很成问题,但是他与刘大夏,再加上潘季驯,三个都是明朝赫赫有名的治水能臣。徐有贞治理过黄河,黄河三十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平均决口一年一点七次的黄河,三十年来 没有大规模决堤,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
但是徐有贞动用的资源,远远不如周梦臣。
周梦臣为什么不能学习徐有贞。而高的特立独行。
张居正说道:“老师,而今最重要的是想怎么应对?”
徐阶收起有一些颓废的心情,说道:“你说,该如何应对?”
张居正说道:“而今看来,留周梦臣在京,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其一,就是陛下的意思,老师,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其次,就是周梦臣今日气势汹汹。老师总要有一个交代吧。总不能冷冰冰一声不修,就完事了。”
“对于黄河,我们必须有自己的方案。才可以对上上下下有所交代。”
“最后,也要给周梦臣一个位置,他才会安分。”
第五十一章 见与不见
徐阶问道:“只能如此吗?”
徐阶这一问,有一些意味深长。
徐阶不仅仅将张居正当成自己的弟子,也将张居正当成了周梦臣与自己之间的中间人。这一句话,似乎在询问张居正周梦臣的价码。又似乎是在询问张居正,他能不能以这个价码’’说服周梦臣。
张居正也听得出来,他心中微微一动。说道:“老师可以一试。”
徐阶点点头,又看向李春芳,说道:“子实,你觉得如何?”
李春芳说道;“老师,弟子觉得,此刻万万不能给周梦臣一点点的好处,他是会得寸进尺的。而且你看周梦臣说的计划是什么,简直荒谬之极。如此大规模的治河,学生只听过隋炀,元顺之为,这是撼动天下根基的做法,是万万不可行的。老师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周梦臣。”
徐阶点点头,说道:“你说得不错。”
但仅仅是不错而已。
李春芳的政治观点与徐阶几乎一样。徐阶也觉得周梦臣大动干戈,动摇天下,是他坚决不赞成的。但是李春芳如果是一个小官,一个小吏。他这个观点是没有错的。但是他是谁,是大明礼部尚书。他这个的表态,就是相当有问题的。
文官大佬表明态度,针对相对,就等于一场政治…风波的开始,一场两者不可同存的争斗。
徐阶并非怕了周梦臣,不敢与周梦臣撕破脸。这不是徐阶的风格,徐阶与严嵩之间的争斗,几乎到了最后一刻,徐阶在严嵩面前,也是毕恭毕敬的。不知道都以为徐阶与严嵩的关系极好。
而今也是一样。
徐阶没有把握一下子,将周梦臣置于死地。就不会如此旗帜鲜明地与周梦臣掀桌子。
反对周梦臣的办法,有很多。这样旗帜鲜明地反对,是下策之中的下策。即便成功,损害的也是徐阶的影响力。毕竟徐阶是首辅重臣。对于一个大臣,还需要如此声势浩大,会让人疑心徐阶控制不住局面。
李春芳在政见上几乎完全继承徐阶。只是在手段上太过幼稚了。而大明首辅这个位置,不是一般人能够立足的。即便徐阶知道张居正内心之中自有沟壑,与自己未必是一路人。但是张居正的手段,却是徐阶所欣赏的。甚至徐阶从张居正身上看出了当时自己的影子。
当初徐阶也是很单纯的。被踹出朝廷十年,这十年之煎熬,让原本单纯的心学弟子,欲为大儒徐阶,换成了首辅徐阶。
徐阶对李春芳地回答不置可否。说道:“算算时间,周梦臣也快要回来了。在周梦臣进京之前,叔大,你去迎一迎。”
张居正自然知道,他这个迎一迎自然不是简单的迎接。是身负重任的,而徐阶并没有给张居正一点要求,这也是考验张居正的政治智慧。
可以认为理解为,任张居正施为。也可以理解为张居正的所有条件。都是张居正自己的责任。
张居正并不害怕挑战。只是他心中却有一个担心。一切条件都基于可以谈的。而今周梦臣未必会与他们谈。
张居正的担心一点也不过分。
通州作为进京之前最后一个落脚点。而今周梦臣也在这里落脚。
天色已晚,周梦臣正在泡脚。一边泡脚一边看着手中的情报,这是杨继盛刚刚送过来的。让周梦臣进京之前做一个参考。
而今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内阁增补这一件事情。
原因很简单,徐阶上位之后,内阁补充了五个人。之前已经有两个人请辞了。而今留下来的两个也有了去意。原因很简单。徐阶明为宽容,实际上暗里却也很专横的。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
一步步爬上来的人,没有一个不贪权的。
即便周梦臣也是。
很多或许对抽象化的权力不大理解,其实,权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听我的。周梦臣主政各方。从来是一言而定,谁的意见都不听。
因为他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有当仁不让之心。徐阶也是这样的。只是他的做法更柔和一点,却挡不住他独揽大权的心思。
只是,能进入内阁的。不管是袁炜与严讷,都有一部尚书的资历,可以说他们也是一步步走上来的。没有谁想给别人装点门面。
当然了,他们之间的交锋,是拢在衣袖之中的。内阁中人知道,外面只能听传闻而已。
杨继盛的情报显示,严讷也准备告老还乡了。当然了,徐阶给压下去了。内阁之中纷纷离任,显示着徐阶这个首辅不厚道。故而,徐阶正在筹划内阁增补,多则三员,少则一员,至少要将内阁成员维持在三人。这是徐阶认为内阁最少的数目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果然见一场好大的风波啊。”
内阁是大明权力的最核心。
可以说,内阁动一动,下面就要动一片。内阁的人员变动,要牵扯到太多地方了。周梦臣内心之中未必没有存想一步进入内阁之中。但是周梦臣也知道,这不现实。
徐阶不会让他如此顺利的。
不过,他如此气势汹汹的回来,做了这么多准备,不谋求一个尚书,就太不值当了。甚至可以说,不进则退。周梦臣如果这一次再折戟沉沙,就不知道要调到什么地方了,去西南整治土司,那里与京师相隔数千里,才真正的远离整治中心,想回来也就难了。
只是该如何下手?
周梦臣愣愣出神,直到脚下水凉了都没有发觉。
“大人。”徐渭忽然过来,说道:“张叔大来了。”
周梦臣立即惊醒了,心中自然明白,张居正是来做什么的。立即扯过毛巾擦脚,说道:“快请,我马上就到。”
徐渭却提起一边的水壶,给周梦臣加了一些热水,说道:“我的意思,大人在这里好好泡脚吧。”
周梦臣心中一动,说道:“你的意思是?”
徐渭说道:“这个时候,相见不如不见。”
周梦臣想了想,将毛巾扔到一边,将脚放进水中,说道:“好一个相见不如不见。你去告诉叔大,问他为公而来,还是为私而来。”
周梦臣也明白徐渭的意思。
周梦臣与徐阶之间,还没有撕破脸。彼此之间自然是要谈的。但是怎么谈却是要讲究的。政治虽然是妥协的艺术,既然是艺术,就是有很多处理方法。
而今周梦臣造出这么大的声势。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