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文渊阁作为藏书楼,可利用地办公区域并不多。而嘉靖一朝。内阁成员并不多。而这一次增加到了五个,原本的房间都不够用了。
而且增加的人员,并不仅仅是内阁成员。
周梦臣改革之中,原本没有定职的内阁阁员,有专门的分管,自然也要配有专门的属员。真要说起来,每一个内阁大学士,有几十个属员一点也不多。
毕竟朝廷这么多事情,单单是传送文书,就要站好几个。比如圣旨,一封圣旨,从拟定要发出。需要很多流程。皇帝的旨意,形成底稿,存档,用印。发出。
等等。
内阁一天不知道发多少封圣旨。还不同规格的圣旨,用不用的流程。
总之,单单圣旨这一项就需要专门有人来回跑腿。每天在文渊阁,西苑,这尚宝寺,等地方来回跑路。更不要说其他任务,分拣文件,查找资料,等等。
所以,内阁在周梦臣改制之后,别的有没有成,还看不出来,人一下子多了。
加上服侍的太监们。处理一些生活上琐事。整个内阁人员,一下子超过百人。甚至算上一些格外的,不在文渊阁办公的书手。这话人数还要翻翻。
这也是自然的,有时候一个机构有没有权力,看他的人手就能看出来。
好在文渊阁都是木制建筑。只需用木板在文渊阁之中重新隔出来几个房间,扩充一些建筑,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周梦臣在与几个大学士一并说话的时候,周梦臣分外怀念后世的会议室。
几个人都在周梦臣的值房之中,本来不大的值房,让人有一种转身都难的感觉。
周梦臣寒暄几句,就进入正题说道:“诸位,内阁百废待兴,有了诸位入阁,我也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闲言少叙,这是我新内阁的章程,诸位可以先过目,如果没有什么意见,就安置这个来安排工作了。”
“这……………”高拱看了周梦臣递过来的章程,顿时站了起来。说道:“陛下居然答应了?”
一般人或许看不出来周梦臣的用意,奈何这里的所有人都不是一般人,又怎么不懂,其中惊天动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如果正能按周梦臣的办法做下去,大明历史就能从今天划分成两个阶段。
对于周梦臣的做法,不管是对高拱,还是张居正,都是非常有利的。毕竟,不管是高拱,还是张居正,内心之中都是有一篇大文章的。
即便杨博与他们思想有些出入。
因为比起少壮派,周梦臣,高拱,张居正,杨博年纪有些大了。对改革这一件事情,其实并没有不那么上心。但是处于文官的本能,他依然是想让文官的权利更大一些。
而周梦臣做的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整个处理政务的中枢,已经在内阁了。虽然最后还是要让嘉靖批准,甚至嘉靖用最后的否决权的。但这些就慢慢地变成了名义上的了。毕竟大明那一天都有很多的事情。如果嘉靖真愿意完全对接内阁所有事务,那就嘉靖除非与太祖皇帝一般,每天鸡鸣就起来了。深夜才入睡,依然有一些奏疏批阅不完。
否则内阁权力在政治上大大加强了。
周梦臣说道:“陛下自然是有条件的。不过,这之后再说,而今要做的时间,尽快处理好眼前的事情,安置新规定,首辅总览全局,各大学士分掌各部,奏疏上来,先到内阁,令中书舍人分类。各部事务,各大学士拟票,在会试上通个气,然后转给司礼监,司礼监代陛下批红,然后转入尚宝寺用印,下发圣旨。而如果下面部务牵扯太多。则召开内阁会议,由我主持,联合所有的大学士沟通解决。”
“今后,我们就按这个规矩来办。”
周梦臣说的好像,首辅的权利一下子变小了。似乎只有在各大学士发生冲突之后,才主持内阁会议的权力。但实际上,周梦臣有一个特殊的权力,那就是代表内阁,与嘉靖商议国策的权力。还有发起内阁会议的权力。
作为内阁首辅,自然也要插手各大学士下辖事务的权力。但不到关键时候,这权力不能用的。毕竟每一个大学士都不是寻常人物,随意插手别人的权力范围,那是在找事。
不管怎么说,周梦臣也没有改变内阁的权力结构。
也就是说,周梦臣仅仅比其他大学士高半阶,双方没有从属关系。更多是合作关系。嘉靖也不可能让这内阁之中。有一个真正的主官。本质上,而今周梦臣设计的内阁制度,根底上是群相制。
张居正自然没有反对周梦臣的意思。说道:“还请首辅示下。”
高拱没有说什么话。但是目光也看向了周梦臣。至于杨博与周梦臣毕竟是盟友。双方最近关系疏远了。但依旧没有闹崩。也反对周梦臣的意思。
其实,周梦臣拿出来的内阁新章程。已经镇住他们了。这是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历史上张居正为什么被那么多人反对,很多反对张居正的人,也都是忠正之臣。原因就在于张居正越权行事。张居正自己都说,他非相,乃摄。
张居正的权利远远超过了内阁首辅的正常权利,甚至比而今周梦臣增加之后内阁首辅的权利都大。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张居正的权利已经逾越了臣子本分。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张居正的原因。未必全部是反对新政。而是反对张居正权利过大,这种不稳定,不应该的权力结构。
但张居正却也是大明唯一相,整个大明所有首辅之中最好政绩最好的那一个。
这就是大明的根结,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问题。一旦大动干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枢,这个强有力的中枢,可以是一个强大的皇帝。也可以是一个强势的内阁。
这一点,大多少聪明人都明白。
只是更明白这一件事情有多难。
周梦臣一出手,将这一件事情给做成了。即便是心高气傲的高拱也服气了。但是让高拱嘴上说出服气的话,那是万万不能的。杀了高拱也不可能。
周梦臣说道:“而今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分工。”
周梦臣目光扫过所有人,在空椅子上微微一顿,说道:“我暂代首辅,李首辅有病在身,很多事情都不要劳烦了。但是他既然是在内阁之中,也要安排一下的。这让吧。礼部最为清贵。就让李首辅负责礼部如何?”
此言一出,高拱立即说道:“不错,就这样定了。叔大,你有什么意见吗?”
周梦臣这一番话对李春芳不怀好心,恰好,高拱对李春芳同样看不惯,在他看来,走了一个徐婆婆,又来了一个李婆婆。自然要帮周梦臣说话。
礼部周梦臣已经让给郭朴。而郭朴是谁?是高拱的铁杆。也就是说,而今礼部是高拱的地盘。有周梦臣在上面挤,高拱在下面顶,李春芳的权利空间非常有限。
也就是直奔将他弄出内阁的目的去的。
而高拱问张居正也是因为,张居正与李春芳都是徐阶的学生,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天然的一党。这个时候张居正应该为李春芳说话才对。
但是徐阶一走,徐党分裂。
这种分裂不仅仅是分成为了李春芳与张居正两派。而是分崩离析。
第一百零六章 内阁分工
徐阶最核心的力量,也就是徐阶的弟子们,才分裂成两派,至于徐党的外围力量,都已经各自散去了。有的投奔了周梦臣有的投奔高拱。等等。
但是即便如此,徐阶的政治影响力也不弱。
而张居正更是与李春芳是主要的对手,谁能完整的整合徐阶这么多弟子,就代表自己的实力大增。双方正处于争遗产的阶段。
说不客气的。张居正恨不得李春芳真一病不起,立即回家滚蛋。如此一来徐阶弟子们,情愿与不情愿都要团结在张居正的身边了。
毕竟,上面没有人不好做官。
只是张居正做事还需要体面的。
自然不能直接说是, 而是微微低头说道:“张某,在内阁之中叨陪末座,如此大事,哪里有在下开口的余地,自然是诸位前辈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周梦臣说道:“既然如此,这一件事情就定了。接下来就是三位的分工了。”
高拱说道:“我还是监管吏部吧,这一块我熟悉。”
周梦臣心中暗道:“好家伙,还真是当仁不让。”吏部权力太大了。高拱一开口,就切下最肥美的一块。
周梦臣说道:“这没有问题,不过吏部尚书陛下已经指定了一人。”
高拱说道:“谁?”
周梦臣说道:“高耀。”
高拱冷笑一声,说道:“又一严嵩。”
周梦臣也知道,高耀这个人的确不地道。太没有廉耻可言了。一句话,别人不敢给嘉靖做的事情,他敢,别人不愿意为嘉靖做的事情他做。他的道德底线,比起严嵩也高不到什么地方去。
而且这个人资历并不高,这才两三年,而今要拔到吏部尚书位置上了。可见嘉靖对他的看重。
嘉靖看着就是他的奴才相。
周梦臣说道;“圣命难为,要不。这个吏部交给别人。”
不知道这是高拱的脾气使然,还是高拱中了周梦臣激将法。高拱说道:“不必了。此事非我不可,别人压不住此等无耻之人。”
周梦臣说道:“既然如此,就高兄也顺便监管刑部吧。”
高拱看了一眼周梦臣,说道:“可以。”
高拱对刑部其实并不在乎,因为而今的刑部有些鸡肋。因为周梦臣对朝廷的改革,将都察院提高了,各种司法机构都挂在都察院下面了。但是刑部的案子,要大理寺复核。都察院监督。
顺便都察院也监督内阁。
如此一来刑部尚书并没有最终决断的权利。
刑部一大块权利都让出去了。高拱自然不在意。可以说,周梦臣这一折腾。刑部就是六部之中权利最小的部门了。
周梦臣对杨博说道:“军制改革事关重大。万万不可疏忽了。又与枢密院对接。诸事繁忙,杨兄就单单监管兵部吧。”
周梦臣对杨博是有些不满意的。
辽东的事情周梦臣就看得出来,杨博在兵制改革上做得很是敷衍。这让周梦臣心中很不舒服。而今婉转的点了出来。不过,周梦臣说得也不能算错。
兵部尚书与枢密院联合掌控兵权。权力的确是非常大的。
而且周梦臣所划分的各部,并不仅仅说,每一个的大学士负责各部部务。那与各部尚书有什么区别,其实,掌控各部,其实代表着掌控不同头方面的决策权。
而将各部尚书降低到了执行层面。
杨博的权力比之前兵部尚书的权力要大得多。但是即便如此杨博也有一丝丝不满。觉得周梦臣不照顾自己。不过,刚刚进内阁,有些事情,不好说开。
也就没有说什么。
周梦臣说道:“工部与户部就由叔大你负责了。”
如此一来,周梦臣是首相,李春芳乃是礼相,高拱乃是负责人事权,杨博乃是兵相,张居正才是财相。
确定分工之后,周梦臣就让他们各自负责各自的事情去了。
毕竟这一段时间,也挤压了一些事情。
独独留下张叔大商量问题。
此刻周梦臣也并不在意表现出自己与张居正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来,周梦臣与张居正多年的友谊是瞒不过人的。最少在座各位都知道。
毕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管几人将来是盟友还是敌人,总是要了解别人了解得越多越好。
等其他人都走了,周梦臣让申时行守在外面,以防隔墙有耳。张居正才流漏出一丝丝有忧心,说道:“飞熊,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说通陛下的。但是咱们这位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你也是知道的。”
“以防万一啊。”
周梦臣很明白张居正言外之意是什么。
夏言是怎么死的?
夏言在嘉靖面前上奏复套之事,嘉靖可是满口答应的。夏言也是有了嘉靖的承诺,才敢义无反顾的投入大量资源。以至于积重难返,不能回头的程度,这个时候嘉靖忽然变卦了。
才有夏言之死。
嘉靖的信用,也就那样。
只是有些话,在这里不好直说,也只能暗示。
周梦臣说道:“做大事,何惧风险。婆婆妈妈的,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而今我想陛下也不会轻易变卦的。毕竟这里面有四百万两。”
随即周梦臣将他答应嘉靖的事情给说了。
张居正顿时皱眉,说道:“你让我管户部,就是为了这个?我虽然没有去户部盘账。但是每年结余也不过几十万两,这还是好的。最少没有亏欠。去天上搞出这四百万两。朝廷是承担不起的。”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但是这一件事情也不得不做。你觉得内阁不改革,能承担得起,变法的重任?”
张居正一时间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