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这一件事情我也在考虑。”
之前江南卫所太弱,其实也有江南承平太久有关系。而今倭寇被驱逐,海贸被打通,江南沿海一带,成为了大明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
这一点周梦臣也是知道的。
经济发展迅速,百姓的生活就有盼头。也就没有那么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即便有一些当地县令都能搞定。不得不承认, 经过倭寇洗礼之后,而今的江南是武风最盛的时候。毕竟,在倭寇闹得最凶的时候,可可是村村出丁,县县有民壮,虽然说很多没有与倭寇真打过,但是也有一些与倭寇交过手的人。
一般小蟊贼,根本不被放在眼里。
几十精锐大军,放在这里属实有些浪费。
周梦臣说道:“南洋怎么样?我看南洋巡抚谭纶说都很好,似乎连开三州,与西班牙人有一次交手。”
戚继光说道:“有这一件事情。谭纶想要全占吕宋岛,结果西班牙人从南岸登陆,在南州港双方发生了冲突。各有伤亡。不过,我民壮较多。西人虽然精锐的。但是人手太少了。最后不敌,西班牙人已经派了使臣,赔礼道歉。南洋巡抚衙门的意思,而今南洋旷野之地,比较多,不值当与西人交手。而且西人也是我朝货物的大买家。所以,这一件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声张,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周梦臣点点头,心中暗道;“原来如此,我倒是这一件事情,为什么有些语焉不详。”
或许在未来的历史上,这一场冲突,将会是未来东西方冲突一次预演,但是而今的确是乏善可陈。在戚继光描述之中,就是大明一个居民点,或许是未来的南州城,大抵在后世马拉尼附近。这一次是人多胜人少,倒不是南洋巡抚下面的军队,真比西班牙人的军队强多少。
乃至,军队的投发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战斗力。
如果下定决心,征用船只。而今的大明能在南洋聚集十万军队,西方所谓之列强,那一个都做不到。
而且正如,戚继光所言。西班牙可是一个的主户,此刻的西班牙在地理大发现之中赚得盆满钵满。分外有钱,有大量的真金白银,购买力很强的。
不想因为海外一块土,与西班牙人起冲突的。大多是因为海贸发财的群体。
周梦臣也觉得,而今最重要的是大明内部的改革,而不是争夺海外殖民地。
这一件事情,在周梦臣这里也就过去了。
周梦臣这才将辽东的情况告诉戚继光,说道:“这一次,我想让你挂帅。出征,征讨土蛮部。你有什么想法?”
戚继光说道:“弟子想知道,老师要什么结果。”
周梦臣说道:“很简单,一战打出二十年和平。我不求你覆灭土蛮部,但是最少让土蛮部少一代人,蛮夷无信,只要让他们真正知道疼了,他们才会老实。而且不能仅仅将心思,放在土蛮部上,还有女真部,等其他部落,都要好好敲打一些,从朝廷之命,则为先锋,从土蛮部身上割下草场,分给他们。至于不从朝廷之命者。………………”
周梦臣没有说,戚继光也知道该怎么办。
戚继光只是政治觉悟比较高,但决计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戚继光说道:“那以弟子之见,当三路并进。一路从辽东北击土蛮,一路出蓟州重返大宁故地。另外一路,不,或者说两路,一路从辽东直扑海西,另外一路征召朝鲜兵,从海上直扑图门江口。”
周梦臣听了微微点头,但也有一丝犹疑,说道:“两路攻大宁,我倒是明白,从蓟州镇北上,从辽东镇向西北,这一个大圈子,辽河河套,已经蒙古各部的草场扫荡了大半。但是海西,值得如此用力吗?”
戚继光说道;“老师,蒙古固然是辽东大患,但是女真人也是。甚至女真人常出没于深山之中,各部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指挥。蒙古人一战,或许可定。但是女真就不一了。弟子也听过老师所言的五年令天下太平,弟子担心女真祸乱,让老师难堪,这才对海西下重手,海西一带,乃是建州故地。只要占据这里,派能臣驻守,女真各部,就如贵州土司一般,时间长了不知道,但是一二十年间是不会再乱了。”
“当然,不瞒老师,其实对海西真正虎视眈眈的。不是弟子。而是胡宗宪。”
周梦臣一愣,说道:“胡宗宪?他不老老实实在日本待着,又想什么?”
“老师,胡宗宪的心思,我能揣测一二。他是担心。”戚继光说道。
周梦臣说道:“担心什么?”
戚继光说道:“日本毕竟是万乘之国,不可轻辱。北洋巡抚衙门看似不错,但是远远没有南洋巡抚衙门的潜力大。这些一年,看南洋巡抚衙门一步一个脚印。胡宗宪担心他立不下功劳,只能在长崎混吃等死一辈子。这才想到在海西站一块地方。一来扩大北洋巡抚衙门的辖地。另外就是想以北洋巡抚衙门代替奴儿干都司。”
周梦臣听了,摸着胡须说道:“这个想法,倒是不错。”
果然是有能力的人,在什么地方都能崭露头角。
胡宗宪的想法就很有意思。
东北的水系是相当发达的。而永乐年间,抚慰奴儿干都司,都是走水路的。只是黑龙江流域与辽河流域不通。必须在松花江流域建立船厂。总之很费事了。而为松花江之中的船只,只能在松花江之中航行。而整个外东北地区,河流的运输量并不多,船只多了,是浪费,多造的船,只能在船厂成为烂木头。船只少了,又 不能支撑军事行动。
正是因为这种成本,大明对奴儿干地区的统治,都是名义上的。
不过,如果从海上一点点向北方推进。在夏天的时候,外东北地区,还是有不少港口的。最少可以从黑龙江入海口逆流而上。有一个夏天的交通通畅,能做很多事情。而且这些船只,根本不用增加成本,北洋巡抚下辖的水师就足够做到。
从各方面加强对外东北的统治,分流北方人口。
对外殖民,一直是周梦臣的想法,甚至未来还是大明的国策。而东北,外东北地区,就是周梦臣圈定的目标之一。
周梦臣说道:“这一件事情不急,今年筹备,各部人马到位,估计真正开战要在明年了。让胡宗宪来京师一趟。这一件事事情,我要好好问问。”
戚继光说道:“弟子明白。”
“还有一件事情,杨照的死很蹊跷。”周梦臣说道:“或许这个时候杨博也在叮嘱王崇古。但是他们查他们的。你要查你的。用兵前后,东北各部一定要好好清理一番。”
第十一章 现任黔国公沐朝弼
正如周梦臣所料。
杨博也在叮嘱王崇古,说道:“周梦臣的心思极狠,戚继光此去不仅仅是要打仗的。只是我们在辽东利益关联很多。周梦臣不在乎,我们不能不在乎。你此去一定要不枉不纵。关系到杨照之死的。自然不能留。这群混蛋,不杀几个人祭旗,真以为我杨博老了,提不动刀了。只是决计不能扩大。”
王崇古嘴里有几分苦涩。
他不能说杨博不对。但是他很明白他的处境很为难。
杨博之所以不想要让周梦臣大开杀戒,将辽东卫所军官集团,清理一空。一方面,固然是担心动…乱。虽然说而今辽东卫所军官,关宁军那种近乎割据的军事集团。但是辽东卫所军官抱团。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
万历年间,万历皇帝都调不动辽东军了,只能让七八十岁的李成梁再度出山做总兵官。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辽东军抱团,并不是从万历朝开始。而是很早就有了。辽东地区一直是这些人家的自留地,辽东军官,比其他地方卫所军官,享有更多的权利,军事权,与行政权。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如此强大。
更重要的是,晋商与这些人有合作。
杨博作为晋商的代言人,他在辽东任职的一段时间,更是晋商大举进入东北的时间。与这些军官合作,垄断了东北人参,皮毛生意,晋商与这些地头蛇,有合作有竞争。
他们双方最大的矛盾,就是杨博的主持的军事改革了。
周梦臣对杨博在辽东的军事改革,很不满意,却不知道在杨博看来,他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如果一切维持原状。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也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更不会让双方矛盾最后到了勾结蒙古人的地步。
就是杨博从这些人手中夺得了一些兵权。并建立以杨照部为主的,几支比较符合周梦臣要求的营兵。
或许,有人觉得辽东那些做不到这个地步,那就是看看李如松是怎么死的。浙军在朝鲜是如何被自己人灭掉的。如是等等。
而今这个情况,杨博固然对辽东卫所家族动了心思,但是这些家族从开国就在辽东,一直到现在,而且在朝中,并不是没有靠山的。丰润伯曹家,是他们明面上的靠山。
初代丰润伯曹义,就是在辽东起家的。双方一直以来都是有联系的。甚至丰润伯家族一些旁支,还在辽东落地生根。
杨博一方面要照顾周梦臣的想法。另外一方面也不愿意得罪地头蛇,这也关乎着晋商的商业利益。
王崇古对杨博的想法,还是了解的。但是他做过周梦臣的下属,特别知道周梦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意志坚定,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他不觉得,周梦臣会放过辽东这帮人。
在他看来,周梦臣这个人心胸广大,不怎么计较私仇,也就是你得罪了他本人,只要有一个不错的态度,周梦臣也不会太计较的。然而,周梦臣不计私仇,却记公仇,如果抵抗周梦臣的某些政策,即便是兰芝当门,也是不得不除,更不要说这些辽东军,也谈不上什么兰芝不兰芝的。
他在里面调和矛盾,定然会里外不是人。
杨博到底年纪大了,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些错位。
他对周梦臣的定位还在几年之前,还没有将周梦臣与徐阶,严嵩等人并列。
这种错觉对于那些年长的人对年少的人很容易出现,就好像是在父母看来,孩子一辈子都是孩子,哪怕七老八十的。同样的道理,杨博比周梦臣大好多,当年是小老弟,而今虽然上去了,内心深处还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小老弟。
只是这些话王崇古却不能对杨博说。
只能说道:“请杨公放心,我此去定然让辽东局面尽可能平静。”
王崇古说的是平静。至于怎么平静,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辽东风云将起。但是真正有大事,还在明年,也就是嘉靖四十三年的事情,一场大战筹备,进行,都是需要时间的。
周梦臣要在另外一个方面布局了。
军改的三大问题,辽东,西北将门,还有云南沐家。
既然周梦臣将辽东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那注意力自然要放在其余两端了。说实话,周梦臣处理事务的顺序,依然是先易后难,先处理辽东,是因为辽东相对容易处理,辽东军实力虽然不弱,甚至比西南沐家要强,但是京营,蓟州,宣大,河朔,这些强镇都在这里。
强弱对比是相对的。
明征土蛮,暗中解决辽东军内部的问题。打败仗,裁撤,打胜仗,高升别处。只要动起来,总是有办法解决的。
而云南沐家就有一些问题了。
云南沐家在云南根深蒂固。真要是无故动之。真要动摇西南柱石了。不过很可惜,云南沐家的家主,并不是毫无问题。周梦臣详细调查之后,立即就发现了满手黑料。
现在黔国公乃是沐朝弼。
在周梦臣看来,首先是得位不正。
沐朝弼不是第一继承人。他哥哥死后,爵位在他的侄子头上。只是侄子才六岁,他代掌军权。然后六岁的侄子就死了。即便侄子死了,爵位按照大明朝的规矩,是他二侄子的。朝廷让他将小侄子与生母,送到南京,然后他这个小侄子又死了。
虽然说,在古代婴儿夭折率不低,但是周梦臣还是不能相信,这都巧合。
天下哪里有这么巧的事情。
如此一来,沐朝弼兄长一脉死绝了。爵位才落在他的头上。
这一件事情,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很难调查了。朝廷当年正是鞑子兵临城下的时候,根本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事情,甚至有些人故意捂盖子,一方面是沐朝弼做了不少工作。另外一方面,很有可能朝廷也不想有这么大丑闻,更不愿意黔国公一脉,就此绝嗣。
但是能做出这样事情的人。又怎么能安安分分的。
他当上黔国公不久,就借口土司叛乱,想朝廷求了便宜行事之权。也就是他在军事上有先斩后奏之权,他凭借这个权力,打了好几仗,统统报捷。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将他当成西南柱石的原因。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