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8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嘉靖四十七年六月为准,在此之前,有主杀仆,一律按前律。也就是罚钱。如果性质恶劣。也会有其他惩罚,但不会有死刑。
    在嘉靖四十七年六月之后,那就按新律为准。杀人者偿命。
    这也是无奈之中的选择。
    不过,周梦臣还是给了地方官的自主行动的权力。
    一般地方官都是按这上面来,不过是补偿给受害者一些钱财而已。
    但是海瑞却不一样。
    一些常年在某家的家仆,岂能不知道某些人阴私之事。海瑞就从这一方面出发,将这些世家大族的黑料给翻出来,首当其冲的就是魏国公府。
    海瑞气势汹汹非要将魏国公府给连根拔起不可。
    当然了,海瑞之所以如此,也是敲山震虎,魏国公府在海瑞面前都不招架,其他人家自然不敢顽抗朝廷。如此一来,其他事情的推行,就容易多了。当然了,明面上的针对没有了。并不代表暗里就没有小九九了。
    这一场明争暗斗不会轻易结束的。
    最后,就比较复杂了。
    有主告仆的,也有仆告主的。
    这些就没有那么多人命官司了,大多都是经济纠纷。
    而经济纠纷也分外难断。
    一句话,奴仆的家产到底是不是主家的家产?
    就好像是红楼梦之中,管家赖大家私数十万。这数十万家产,都是从贾府之中搞出来的,按理说应该是贾家的。但是在江南更多的是,主家放出奴仆,虽然有奴仆的名义,但却有自己的独立家私,又因为这些年商业上的发展,一下子比原本的主家有钱了。
    这类奴仆一方面,想要脱离主家。一番又垂涎主家的一些东西。比如名声,官场上的关系。
    在大明有钱固然是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单单有钱,却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这方面主家与仆家就闹出很多矛盾。
    有主家想要吞并仆家的财产的。因为他们觉得,人都是我家的,这些财产也是我家的。有仆家,想将自己洗白的。有一些仆家,想办法改为主家的姓,写进主家的族谱,摇身一变,就成为某位官宦世家的小少爷,有了这个身份,能与高门大户结亲,能参加科举考试,甚至能以主人家先人的名头,去外面招摇撞骗。
    甚至更有甚者,遇见主人家子嗣单薄的话,未必没有想吃绝户之想。
    本来,是各有各的矛盾。但是经过周梦臣一纸政令,让这些矛盾集中爆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求的。让各地地方官尤其难办,特别有些家族都是世仆,事情一纠缠,就跨越数代人,说当年某某主说过什么什么话,而这位某某的骨头都稀巴烂了。
    怎么去查证?死无对证。
    清官难断家务案,这事情更是家务案之中的家务案。而且这些奴仆的家产,到底是主家托付给他们经营的,是主家财产一部分。还是他们自己勤勤恳恳赚出来的家产?也搞不清楚。
    各说各话。
    至于那些“名为主仆,实同兄弟”的话,到底是客气话,还是真要将这奴仆列入族谱之中。另算一房,算是义子嗣子?
    反正一团乱麻,地方官纷纷叫苦不迭。根本不知道,这些案子该怎么判?
    周梦臣看见这些案子,也觉得头疼,心中忽然一动,暗道:“这是危机,也未必不是机会。”
    什么机会,修订商法的机会。


第三十八章 商法的推行
    说实话。周梦臣作为首辅。这些案子对当事人或许很重要,这关乎家产的归属。关乎祖上清名。等等。但是对周梦臣来说,算不了什么。
    一些家务事而已。
    这些奴仆与主家在一起生活几十年,甚至有些家族在明初都聚族生活。比如,松江陆家。他们的家谱之中就记载着,先祖避元时乱,冒险渡江而南,一家被杀的差不多,幸有忠仆,将几个孩子送到了松江,才有后来的松江陆家。而忠仆这一脉,世世代代在陆家之中有重要位置。
    只是忠仆第一代自然是忠仆,毫无疑问的。但数代之后,到底怎么想,就不好说了。
    陆揖的父亲堂堂翰林学士最后与家族决裂,自己迁到了上海。另开一脉,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没有外传,但很多事情都是有共性的。
    对于站在首辅位置的周梦臣,他其实很希望这些大家族内部乱起来,毕竟一个大家族自己败一时也败不了的,非乱从内起,在自己家里狠狠杀上一番,才轮到外人来。
    周梦臣并不希望江南这些宗族太过强盛。
    这案子弄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也未必不行。反正这些家务事即便放在现在的法庭上,也未必能让双方都心服口服的。
    只是周梦臣从更高角度来看,这些事情根结在于财政权的不明晰。
    因为父母在不分家,所以很多人财产都是族产,他们仅仅是掌管而已。而家族产业,又细分为各房的产业等等。很多人的私人财产很少的,甚至于仅仅是自己的私房钱。
    很多东西,看似你拥有的,但实际上却是族产,比如土地。一般来说,很多人的土地都不能卖给外人,必须卖给族内的人。这就是因为他的土地具有族产的属性。
    这种集体所有,其实很不清楚。一个不小心,就变成了族长所有了。
    周梦臣借此退出商法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明晰的私人的财产权。
    虽然不能说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今所有财产今后要明晰所有人。要么是私人财产,如果是族产,则被视为宗族男丁都有一份股份公司。
    总之,所有财产都能够具体在某个人名下。或者是官产。
    而这财产既然在某个人名下,那么他们就有自主的处置权。
    这是将人从宗族体系之中瓦解出来。
    如此一解决了,这些主仆之间扯不清的财产关系。也减弱了宗族对人的控制。再有这样的事情,让他们去官府看着些产业登记在谁名下。
    顺便,这种登记应该要交印花税的。也算是地方的又一财源。而且有这种详细的经济数据,在征收商税的时候,也有了依据。
    当然了,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女人虽然有财产权,毕竟古代女子的嫁妆都是他们自己的。但是却没有独立的继承权。这也是民情所系。
    周梦臣也没有办法。
    毕竟他看似权倾朝野,但实际上,做很多事情,最后不要与百姓的传统道德观念抵触。即便他确定了财产权,今后这些大部分财产还是在家族之中最老的男丁身上。
    当然了,这仅仅是家族财产。自己如果脱离家族,自己赚的钱,却也是自己的。在此前儿子赚的钱,就是父亲的。
    这就是孝道。
    很多事情,只能进二退一。
    除此之外,周梦臣还重新拟定了商法。关于赋税,工厂,各方的条款,大抵上就是海瑞在松江行事的总结,又是由海瑞第一个推行。以南京户部的名义,在江南四府推行。
    这是将江南四府当成了大明的特区了。
    这些事情,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也非常难的。
    在周梦臣看来,甚至比打仗要难多了。
    毕竟打仗的时候,泾渭分明。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一目了然,但是而今日,朝廷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人面前一套,背后一套。
    即便是很多看上去是自己人。但未必做自己人做的事情,设套,背刺,更是家产便饭。
    从嘉靖四十七年来说,一直到嘉靖五十一年。周梦臣一直在与各方势力不断的博弈,争斗,妥协。运用了各种办法,将自己的政策推行下去。
    说来可笑,最好推行的反而是一条鞭法。
    因为一条鞭法是实实在在的。土地就在哪里。再加上大量合格的测绘员。即便出现误差,也是相当少的。地方想要隐秘都隐秘不了。
    自然查出来大量的隐田。
    不过,法不责众。周梦臣也不敢做犯众怒的事情,甚至专门交代人缘比较好的瞿景淳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篡改黄册,将这些原来没有在黄册上的土地一一补上。这些大家族只要乖乖交税,周梦臣就当之前从来不知道,这些家族还做过这样的事情。
    这是给他们颜面,也是给自己的颜面。
    其实,这一点他们都愿意做。还是海瑞对魏国公穷追猛打的,最后让魏国公落得削爵,让嫡子继承魏国公爵位。这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
    但是魏国公家中可是有免死金牌的。天下第一勋贵,中…山王徐达之后。
    杀魏国公震慑天下。而且这几年,周梦臣不惜辣手,很多原本的豪门大户都被周梦臣弄进去,各方士大夫这才乖乖的交税,觉得自己交税是一种美德。当然了,该给免税额度,还是要给的。即便如此,周梦臣也觉得田赋的增长将是一个骇人的地步。
    而今虽然全天下还没有清丈完,比如西北,西南,还有刚刚确定了辽东海西,还有海外土地,都还没有清丈完毕。
    这个时候核计天下田赋,在两千万两以上。等各地都清丈完了,如果能压缩免税额度的话,田赋数量轻轻松松能到达三千万元之多。
    也就是说,单单这一项,就足够维持大明朝廷运转了。
    甚至让周梦臣担心一件事情。
    那就是朝廷钱太多了怎么办?
    如果古代人或许对朝廷府库充实,如文景之治,朝廷府库之中的钱,累累不可数的地步。但是周梦臣很清楚一件事情,大明流通的白银数量是有限。
    具体数量有多少,周梦臣搞不清楚,一方面这数字一直在变动之中,因为海贸的原因,一直有银子流入大明。其次,周梦臣手中的经济数据也不多。
    不能测算大明货币总量。
    但是周梦臣估计,铜钱加银元加黄金,能有四五亿两之多已经不错了。当然了,这是真金白银,至于通过银行票据债务扩大的数据,周梦臣就更不好统计了。
    如果朝廷将钱都存在府库之中,大明经济是会出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
    但是清丈田亩与一条鞭法的事情,做得如此成功。但是比较务虚的方面,也就等良贱,与商法改革,却一直步履维艰。
    商法还好,在海瑞的努力之下,整个江南四府都做到了一点,周梦臣也将北方的河朔省纳入试点之中。再加上北…京与南京附近,渐渐的形成了工业区。
    但是想要推广到全国,还是有很大的阻力,最大的阻力就是人才。
    商法本质上,就是对工业化之后的生产关系的重新界定。从管理上,要求大明各衙门深入到生产环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然后这样的人才,在大明太少了一点。即便周梦臣数年前就将数学纳入科举,这些年更是逐年增加数学的难度。
    以至于有很多学子说:“八股易过,数学乃是鬼门关。”


第三十九章 花钱的国策
    周梦城当政这些年,气学虽然实力大增,但是到底没有成为显学,但是数学却成为实实在在的显学,一方面是周梦臣的提倡。另外也是周梦臣在行政领域的改革。
    而今下面人想办事情,奏疏上没有缜密的数学分析,想都不要想。
    周梦臣直接打回。
    以至于,嘉靖四十一年,嘉靖四十四年,嘉靖四十七年,嘉靖五十年这些几科出身的进士大多都进入中央各衙门,成为衙门之中的数学担当了。
    而在民间数学更受到追捧。
    以至于很多诗会开到一半,就会拿几道数学题来助兴。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在乎考什么,仅仅在乎考过之后,有什么待遇。
    对于数学加入科举之中,之前还有反对之声。而今考中的越来越多,反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了。似乎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即便如此,各地方的官员还是不够。差太多了。
    至于在周梦臣看来,最重要的等良贱,释放劳动力。这一件事情,周梦臣也不知道做的是好,还是不好。
    说好吧,等良贱的法令,大赦天下贱籍等法令都实行下去了,与一条鞭法想结合,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之中解脱出来,加入工业化,与对外移民之中。
    而各地官府也在依照这些法令在办案。但是周梦臣通过何心隐了解到,很多南方的村落,根本是无动于衷。之前是什么样子,而今也是什么样子。
    就好像几千年不变的山河一般。
    想要移风易俗,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许只能时间能够改变这一切。
    周梦臣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而且到了嘉靖五十年,周梦臣知道自己的在首辅位置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已经开始找备手了。
    要让他离开首辅位置之后,变法不会停滞,更不会有人会反攻倒算。
    周梦臣就更用心培养张居正了。
    周梦臣说道:“而今户部充足,很多一直拖着没有办的大事,也应该办了,主要是三件事情,一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