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梦臣就更用心培养张居正了。
周梦臣说道:“而今户部充足,很多一直拖着没有办的大事,也应该办了,主要是三件事情,一件是给百官加薪,另外一件是修通两京铁路,再有就是修黄河了。”
在周梦臣看来,这三件事情各有不同。
给百官加薪,一来是为了官场风气。
说实话,高拱是一个能办事的。周梦臣与张居正在推动变法的时候,高拱做了一个十分好的辅助,在高拱的调教之下,大明官员的平均素质,要比严嵩,徐阶时代强多了。
只是,百官都有怨言了。
无他,在严嵩徐阶时代,朝廷上上下下,哪里有这么多事情。而今周梦臣手下,有做不完的事情,上面更有一个水火不侵的活阎王盯着。下面官员能高兴才怪。
周梦臣也是知道的。
不过,在周梦臣看来,大明官员是好狠狠收拾一下了。
毕竟,大明官场风气转坏,也就是嘉靖年间的事情,在正德之前,谁要是出去贪污了,将钱带回家,会被乡里鄙视,觉得这个人不是好人。而今,谁要是出去做官,没有搞到钱,乡里就认为这个人是没有本事的人。
这不仅仅是官场风气,连民间风气也一样,似乎刮起了一切向钱看的风气。
周梦臣也不知道,是带来的风气,还是大明原本就有这种风气。
但是,如此风气之下,即便是高拱铁腕治吏,还有很多人前仆后继,爱财不爱命。
周梦臣觉得仅仅严刑峻法是不行的,也要试试高薪…养廉的路子。毕竟明代的官员收入是有一些低了,而且多少年都么没有涨过工资了。
大明物价都上涨了,也是该涨涨了,也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海瑞。
当然了,周梦臣还藏着另外一个小心机。
那就施恩百官,如此一来朝廷上下都吃了好处,将来有人想推翻新法,百官上下也要摸着钱袋子想想。
至于铁路线就不用说了,那是基础建设,同时也拉动经济的手段。
虽然说大明经济从嘉靖三十多年之后,一年好过一年,但是周梦臣却担心,这股势头,估计也没有多少年了。而且已经形成了南强北弱的局面。
南方直接面对海外,加上海外开拓,有无数利润点,更不要说,北方本来就比不上南方。
而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就是河朔省,主要是因为,新丝绸之路。从河朔北上漠北,从漠北走钦察道直接到俄罗斯,这一条商路已经打通了。
只是路上的贸易量,如何能与海上比。更不要说这一条路,在高纬度区,一年冻上九个月,都是正常的。
所以,河朔省虽然在农耕与游牧的交界线,沟通牧区与农耕区,有很大的商机,但完全比不上南方。
周梦臣作为首辅,就必须考虑南北平衡,更不要说大明的京师就在北方。南北失衡太严重了。对朝廷不是一件好事,除却南北失衡,也要考虑东西失衡。
沿海几乎大一点的港口而今都放开了。沿海贸易已经代替运河,成为新的经济带。
而西北地区,即便有了黄河运输带,似乎也没有什么起色。
而河朔省与西北联系紧密。也能照顾一下西北的牧区。
而河朔省发展什么最好,自然是重工业,而修建铁路,就是周梦臣给河朔省的大单,当然了,河朔省是周梦臣起家之地,周梦臣作为首辅,稍稍照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种事情,官场上不视为徇私,而是周梦臣有人情味。
修黄河自然是不用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程,每年都要投入不少,即便如此真要完成周梦臣的规划,非二三十年不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周梦臣对张居正如此叮嘱,张居正自然心领神会,说道:“周兄的厚爱,我心领了。只是太子的意思从来是高拱。而高拱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已经以下任首辅自居了。而且陛下这两年,几乎不怎么问朝政了。太子也监国数次了。想来……………”张居正微微一顿,但也知道有些话上不能说道。但是他相信周梦臣理解他的言下之意。继续说道:“如此一来,高拱是下任首辅,几乎没有什么变数了。”
周梦臣自然知道张居正说的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嘉靖的天命快要到了。
想到这里,周梦臣也有一些唏嘘。
历史上嘉靖活了多少年,周梦臣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好像是四十多年,但是具体四十几年,他就记不住了。但是而今明显是嘉靖五十年了。
嘉靖之所以多活了好几年,想来是因为他当年的谏言。
从这一点上,周梦臣自问不欠嘉靖。
只是他也赞同张居正的判断,嘉靖而今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甚至前段时间,嘉靖赐孙真人金银道观,让他回崂山了。
从此不再习练全真教的养生之术。
其中意味深长的很。是什么事情让嘉靖打发了陪伴他几十年的全真孙真人?
周梦臣不愿意多想。不过,他却没有被张居正的诉苦吓到。毕竟历史上,没有他周梦臣,张居正照样将高拱给踹回家了。而今周梦臣在首辅上经营十年,各方面表示张居正继任。虽然说,周梦臣的人望,权力,影响未必能让张居正全部继承。但是而今张居正的实力,要比历史上强大太多了。
这个时候,张居正能斗不过高拱。
周梦臣只觉得不可能了。于是他轻轻一笑说道:“叔大,我是最知道你的。这区区小事,岂能难得倒你,要做首辅,也是要有所当担的。”
第四十章 太子的寡人之疾
张居正内心之中苦涩无比。
他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因为时势不同了。
在历史上,张居正是能将高拱赶下台。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周梦臣改革了内阁制度。将内阁的游戏规则大为不同了,从本质上,是改变了内阁争斗的方式。在此之前,除却严嵩等少数人,担任内阁首辅的时间都不少太长的。也就是嘉靖后期殆政,才有了严嵩的崛起,能秉政数十年。看徐阶仅仅独挡朝政三四年,其实比起之前的首辅,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也是徐阶愿意放手的原因。
但是周梦臣改变内阁斗争规则之后,一般情况,内阁首辅是不会换人的。即便仅仅一任五年,其实也相当不错了。
如此一来,加大了国事大会斗争激烈程度,同时,也减轻为内阁席位争斗的次数。
而今,谁都看出来嘉靖的时光已经不多了。将来一定是太子的天下。
很有可能,周梦臣卸任之后,替补上来的是高拱。
而高拱一任十年的话,留给张居正的时间也不多了。
所以,必须在周梦臣卸任之后,他想办法战胜高拱,夺得内阁首辅大权。
只是,有太子在,高拱就有不败金身。甚至在历史上,张居正拿下高拱,也是在太子死后。这事情就很麻烦了。
最少,张居正而今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能够掀翻高拱。难不成他给周梦臣当十年副手之后,还要给高拱当十年副手?
这个结果是张居正万万不能接受的。
但是该怎么办啊?
张居正面对高拱加太子这个组合,根本找不到破局的办法。
不过,机会很快就来。
一连十几日,太子都没有出现在内阁。
这本身不算什么。
太子即便来内阁,也不过是参加内阁会议。坐在内阁的主位上。然后听周梦臣召开会议。
文渊阁本来是皇家图书馆。同样只有皇家才是文渊阁的主人。故而内阁之中虽然有主位,但一般情况下,都是有一层黄布给蒙起来。然后内阁成为坐在两侧开会。
也唯有太子来的时候,才让太子就坐。
太子在会议上从来不说话,不,太子每次在会议上假装精神抖擞,却难免昏昏欲睡。做做样子也就罢了。
很多决策,有太子与没有太子并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太子一连十几天缺席内阁会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周梦臣并没有意思到什么问题。
忽然有一天。高拱也缺席内阁会议。周梦臣立即觉得不对劲,太子不了,并不影响内阁运作。但是高拱不同,高拱是名义上的次辅,掌管天下官员的升迁,刷新吏治都是高拱的事情,一旦下面的大员出缺了。周梦臣一般都会问高拱要人。
朝廷运作是万万不能少了高拱的。
高拱也是从来没有缺席过内阁会议的。退一万步说,高拱真有事情,也会提前说的。不可能临时放内阁这么多人鸽子。
周梦臣立即派人打听,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高拱进宫了,但是被一个小太监叫走了,去了东宫。
周梦臣心中还在琢磨,东宫出现了什么事情。一个消息已经传来了,太子病重。在东宫昏倒了。
周梦臣心中顿时一惊。
太子在政治上很安分,在私下里,小蜜蜂的传言,早已哄传天下了。该知道都知道了。周梦臣甚至知道太子玩得很花,据说元朝的十六天魔舞,被太子复原了,在房间里面开无遮大会。周梦臣虽然不知道这大会上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引人遐想。
太子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再这样透支,生病是很正常的。
只是这一次弄到昏倒的地步,就有一点点让人忧心了。
周梦臣带着内阁立即去东宫探望。
周梦臣到了的时候,高拱早就在外面等候了。
周梦臣立即低声问道:“高兄,太子情况如何?”
一瞬间,高拱脸上露出一个什么难看的表情,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这个表情,惭愧,尴尬。无奈,忧心,等无数表情汇合在一起。
高拱强压着内心中无数情绪,低声说道:“无碍。无碍。”
周梦臣见高拱言语之中,有太多的勉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太子或许很的危险了。毕竟越是太子性命悬危的时候。高拱越是要坚强。
一方面他担心影响太子的声望,另外一方面,高拱也知道,一旦太子有事,他在内阁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能拖过一时是一时,说不定太子吉人自有天象。
周梦臣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高拱的表情,但是后来,周梦臣知道了。太子是马上风。一下子昏倒了。更有传言,即便太子死了,那话依旧是肿胀难消,不知道用了什么虎狼之药。死了之后都没有软。
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尴尬了。
高拱作为太子的老师。这个时候,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
忽然,一阵慌乱的脚步。却见黄锦来了。
周梦臣顿时这局面不妙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般来说,长辈是不能去给晚辈探病的。这会折了晚辈的福气。皇家也是如此,皇帝去探病之后,大臣就只能死路一条。父子之间虽然不至于此。但是嘉靖依然是先派身边最看重的太监过来先看看。
结果黄锦一进去,就没有出来。立即有一个小太监,飞一般的向西苑而去。
周梦臣内心之中,也都安定了许多。
他知道太子估计凶多吉少了。
很快一群太医从宫殿之中撤出来了,周梦臣一眼就看见了李时珍。
李时珍也看见了周梦臣,两人没有说话,只是匆匆擦肩而过,不过,仅仅是眼神交流。对周梦臣来说已经足够了。
周梦臣很清楚李时珍表达的意思。
太子凶多吉少,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周梦臣心头一紧。看着忧心忡忡的高拱,他内心之中也有几分忧虑。
比起嘉靖,太子实在是一个好老板。信任下属,有人情味。不乱搞事。对于周梦臣来说,太子要比嘉靖好太多了。而且周梦臣更担心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太子的死,会打破势力平衡。
嘉靖这么多年不乱伸手,本质上是在为太子铺路,虽然说太子看似甩手掌柜。但是太子毕竟年长。是一个成年人了。百官不敢轻视。
而今太孙不过十岁。
嘉靖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什么时候去都很正常。天下之大,由一个孩子撑着。周梦臣自己都不放心,更不要说嘉靖了。一时间,周梦臣揣测不出嘉靖这个时候,会做出什么样的决断。
毕竟人越老,脾气就越乖张。更不要说嘉靖这个本来脾气就不是多好的人。面对如此局面。嘉靖的心思,很难揣测。
但是周梦臣有一种本能的感受到威胁。
因为周梦臣在说服嘉靖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为太子所用上面。而今太子不在,周梦臣的一整套内阁体制,还能让嘉靖满意吗?
周梦臣不知道。
周梦臣唯一可以宽慰自己的是,他的第二任任期也到了尾声。或许不用担心那么多了。
故而周梦臣忧心忡忡的站在东宫外面,计算着因为太子薨逝,还带来的变数。这变数还相当不少的。唯有张居正内心之中有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