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刻周梦臣就很有这样的潜质。
当然了,仅仅是人憎鬼厌。嘉靖也不会用。而这种本身有本事,却将自己与任何人都混不到一块去的人,却很难找的。
嘉靖说道:“大伴派人传令,让周梦臣明日进宫,将严嵩刚刚的话透漏给他。”
黄锦说道:“奴婢明白。”
嘉靖皇帝心中暗道:“不过,想做我的孤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嘉靖让人暗中透漏消息,也是给周梦臣一个考验。
去给周梦臣报信的自然是藤祥。
在藤祥还没有到周梦臣家之前,周梦臣正与张居正谈话。
两人相对而坐,中间是周梦臣从便宜坊提溜过来的两只鸭子。
周梦臣将情况一五一十的说给张居正听,随即感叹道:“今日这个坎总算是过去了,我可不想再有了。”
张居正说道:“你放心,今日之后,陛下定然会再次召见你。今后应该没有人再来找你麻烦,这你周武昌也在北京站稳脚跟。”
“只是我担心,你会自找麻烦。”
周梦臣轻轻一叹,心中暗道:“张居正也算是我的知己了。”
人生的烦恼大半都是自找的。
但是一个人但凡有一点点的理想化,就会这些烦恼捞在身上。
夏言如此,熊浃如此,周梦臣也是如此,将来的张居正也会是如此。
周梦臣不想说这个沉重的话题,说道:“对了,你知道气学吗?”
张居正说道:“气学?可是关中张载之学?”
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应该不是,开封府王公王廷相,你可知道?”
张居正说道:“你说的是王肃敏,听说他去年去世了。我听说他提倡的就是气学。你说的就是他的气学吧。”
周梦臣说道:“正是。我与御史张潮说的就是王公气学。”
张居正说道:“我倒是有些耳闻,罗钦顺、王尚絅、杨慎一起继承于张载,号称气学四子,只是具体的情况,我却不知道。毕竟我也没有读过四位的著作。”
周梦臣也明白这也是实话。
这个时代没有知网,没有期刊。
最前沿的学识,都是私人相传的,即便是王阳明开始讲学,但是知识传播的效率依旧很低。
张居正也算是见识广博了,但是依然看不到王廷相的私人手稿。
周梦臣说道:“我倒是听了一些气学观点。”
“噢,”张居正也大感兴趣,说道:“说来听听。”
周梦臣说道:“一时间说不清楚。不过下一次我回请张大人的时候,你一并过去,好好听听。这气学有很多东西,似乎不错。”
周梦臣并不懂儒学。
但是今日张潮之所以请他吃饭,就是觉得周梦臣的东西,看上去与理学相合,但是实际上根底相差太大,今日不过是没有人太过较真而已。
毕竟真正大儒未必在朝廷之上。
而张潮讲的东西,似乎更能与科学结合在一起。
而张潮也感觉到周梦臣所讲一系列方法…论的优点,也想为气学门庭之中拉入新鲜血液。
毕竟,气学从理学之中另立门户的时间,甚至要比心学要长,但是心学是何等光景,而气学又是如何局面,几乎是一目了然的。即便是后世也知道阳明心学,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慎,还创立了气学。
当然了,气学之所以如此衰微,也有杨慎的功劳,嘉靖恨透了杨慎,更是痛恨关于杨慎的一切。
张居正叹息一声,说道:“当今气学大家一一凋零,似乎只剩下无为吴廷翰吴先生,你真要感兴趣,有机会去拜访一二。”
周梦臣暗暗将这个名字给记下来,说道:“我明白。”
不过,周梦臣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有时候有机会。
毕竟这个时代,给人太多的距离感了。无为州应该是在庐州左近,与武昌相距不是太远,在后世不过抽一个周末,就能办了的事情,而今却未必了,少说要一两月的时间。
周梦臣将这一件事记下来,看看有没有机会而已。
两人正说着话,藤祥来了。藤祥拿捏一番后,将嘉靖的意思暗中透漏给周梦臣。
周梦臣连连感谢,自然又是送上几顶银子,等将藤祥送走之后,暗暗心疼银子,他来京师之后,一直有开销并没有多少进项,一个刻漏博士一年才几两银子了。根本不够用。
对于嘉靖的这番考试,周梦臣仅仅与张居正对视一眼,心中暗道:“准备的东西,果然派上了用场。”
第三十章 东皇太一
周梦臣再次来到了万象宫。
在高大的宫殿之外等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才见黄锦出来说道:“周大人,皇爷召见。”
周梦臣亦步亦趋的走进大殿之中。
嘉靖皇帝作为皇帝合格不合格,周梦臣不知道。
但是作为道士却是非常非常合格的。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打坐,就是在服丹,而今又连修行服气法。
似乎服气法比起金丹法有一些繁琐之处,比如而今的嘉靖皇帝正在打着一套拳脚,周梦臣不认识,却也知道大概类似于太极拳这种养生拳法,至于这样的拳法,能不能让嘉靖皇帝做到食气者神明不死,那只有天知道了。
嘉靖皇帝缓缓的收功,立即有太监宫女上前,擦脸的擦脸,抹汗的抹汗。
嘉靖皇帝将手中的毛巾放在一边,说道:“周梦臣,你对天人感应怎么看?”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是道门之后,从小读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日食月食有干人间大事,臣是一点都不相信,天地纵然有心,看地球不过是弹珠而已。”
嘉靖皇帝听了皱眉。
周梦臣立即说道:“当然了,天人之间并非没有感应。毕竟天地人三才一体,彼此之间岂能没有联系,只是天上的星辰的一些变化,决计不会照射在人事上。”
很多时候,正确的东西未必能说服人。要看人下碟。
天人感应这个理论已经深入人心,虽然天象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面,很多人觉得荒谬之极,但是很多人并不觉得天人感应这个理论是错的。即便是错,很多人一时间也未必能改过来。
比如嘉靖。
嘉靖一方面讨厌大臣们以天人感应的理论屡屡来指责他修仙的事情。另外一方面,面对天象之变,未尝不战战兢兢,真以为自己有什么过错。
周梦臣一古脑全部否定了,嘉靖未必会高兴。
所以周梦臣只能收着点说。
嘉靖说道:“你说天人之间的感应是什么?”
周梦臣说道:“臣以黄河为例。黄河在汉代之前,少有泛滥之时,在东汉之后更是有千余年安定,但是为什么到了宋代之后,就一日不如一日?以至于成为地上悬河,祸乱百姓。臣以为这就是天人感应,人们对上天示警,不明就里,以至于而今积重难返。”
嘉靖顿时皱眉,说道:“黄河之事,天意如何?”
周梦臣还是学问浅薄,不知道自己犯了大忌讳了。
河竭山崩,在古代是亡国的征兆。
之所以没有大臣用黄河说事,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河决很多时候是必然的。而且河决非常频繁。另外一方面就是关于黄河一些征兆,都是与亡国有关,而不是与人君有关。
周梦臣却不知道这一点,依然在侃侃而谈,说道:“黄河之所以有今日,乃是水土流失所致,之所以水土流失,却是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之上,土地浅薄本就不是农垦之地,人强为之,则一遇雨,泥沙具下,流入河中,河中泥沙堆积,乃有而今之河患。陛下请想想,黄河之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严重的?”
嘉靖沉吟片刻说道:“唐宋之交?”
嘉靖这是凭借印象说的。
但是大体上也不算大错。
周梦臣说道:“圣明不过陛下,黄河真正不可收拾,却是北宋之后,这固然有金元之际不谙水利之法,但也有重要原因就是宋夏之战,将黄河上游的植被全部砍掉了,以至于黄沙入河,黄河泥沙一日多过一日,河患猛于虎,年年伤人。”
嘉靖眉头抚平了,说道:“这…………………”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他只觉得周梦臣的小脑袋瓜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明明平平无奇,谁都知道的事情,偏偏到了他的口中,却换了一种说法。
嘉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看黄河的问题。
第一时间觉得是胡说八道,但是细细想来,却发现似乎并没有什么错漏的地方。
周梦臣又是在偷换概念。将天解释成为大自然,或者生物圈。与之前天人感应之中的天完全是两个意思?
周梦臣低声说道:“陛下,可知道历代天帝之变?”
嘉靖顿时大感兴趣,说道:“什么天帝之变?”
周梦臣说道:“陛下以为着上帝召见赵简子的上帝,与之后的五方上帝,乃至于而今的玉皇大帝是一个人吗?”
史记之中,就有上帝召见赵简子,赵简子昏迷五日而醒。至于五方上帝是刘邦搞出来的梗。,玉皇大帝更是在宋代才塑造出来的神邸形象。可以说古代中国中各个时代所谓的至高神,看上去是一个,细细分别,却未必是了。
嘉靖厉喝说道:“大胆,这是你说的话吗?”
周梦臣的话,让嘉靖很不舒服。嘉靖可是一虔诚的信徒,日日写青词,供奉上天,祈求长生。各种罗天大醮都举行不只是一次,花在这上面的钱,几乎不可计数,这也让群臣不停反对的重要原因。
如果皇帝仅仅是自己想修道,下面的大臣未必一定会拦,但是大明财政从来不好,皇帝再将这些钱都砸打水漂,这让正直的大臣们如何肯?
但是嘉靖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将嘉靖当成愚夫愚妇之辈,那就大错特错了,单单在权谋之术上,古代中国所有皇帝中,嘉靖都能排在前十之列。这样一个人人物,真会相信那些泥雕木塑?嘉靖就没有怀疑过?
无非是嘉靖太想长生不老,有时候是沉迷于那种宗教气氛之中,有时间是宁肯自己骗自己而已。
或许虽然年纪越来越大,各种疾病找上门来,嘉靖越是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就越对各种神邸虔诚的信仰。但是而今嘉靖才四十多岁,还没有到风烛残年这份上。
当然了,周梦臣这一番话,也是有赌的成分在里面。
周梦臣跪下来,说道:“臣万死进谏,如果陛下觉得臣言语不当,臣宁愿一死。”
嘉靖嘴角微微一勾,说道:“说。”
周梦臣说道:“自古神道设教以教民,至于什么天人感应,无不如此。愚者牵强附会,于董仲舒之后,已经一千余载,早已不负旧用了。臣冒死指出其中不当之处,乃是一片赤诚之心。”
“古人不识天象,以为北辰为天之中,紫微星垣之说,而今已经确定太阳为中心,自古亦有东皇太一。”
“玄武大帝名传上古,但是而今大兴,却出于成祖皇帝,成祖皇帝能为之,陛下何不为之。”
嘉靖皇帝万万没有想到,周梦臣说得如此直白。如此实话。
什么是帝王术,这就是帝王术。
神道设教以教民。
就是说所有的宗教都是假的,为什么要有这个宗教,就是用来教民,用来安民的。是统治术的一部分。这样的话,明白人都知道,只有读书读傻了的人,才真相信那些鬼神之说。
就好像写聊斋的蒲松龄,他也要用故事说因果报应之理,就是这里理论。
只是很少有人说的这么直白,这么不委婉。
更是举真武大帝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武当山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却不知道真武大帝的信仰,乃是成祖皇帝靖难成功之后,为了宣扬自己天人应命而有意为之,甚至有传成祖皇帝乃是真武大帝转世。
而东皇太一既是古代的天帝,有是执掌太阳的神邸。真好从故纸堆中,将他再翻出来用。东皇太一是天帝,陛下是天子,那么日心说是一点违和的地方都没有了。
第三十一章 钦天监五官正
只是周梦臣这一番话,让嘉靖认可之余,更让他很不舒服。
他最不舒服的是周梦臣将士所有神邸,当成一个牌位一般,那种骨子里面的轻慢与不屑。周梦臣笃信科学,从来不觉得什么神仙有什么大不了,内心之中无非将这些神仙当成文化现象而已。
但是嘉靖不一样。
嘉靖对这些神邸内心深处是相信,或者说愿意相信。他理智觉得周梦臣是对的,但是内心深处依旧很不舒服。
但是不舒服归不舒服,嘉靖做为皇帝很少感情用事。对于喜欢与厌恶未必流于表面。
他将这种不舒服的情绪压制下去之后,心中默默思索周梦臣的这个解决方法。
首先他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用日心说理论为基础测量日月食,是比较准确的。
有些东西,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