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他不得不承认事实。就是用日心说理论为基础测量日月食,是比较准确的。
    有些东西,即便被否定,被打压,被人拒绝,但是他依然在哪里,就好像地球依然围绕着太阳转一般。
    越是聪明人越是能明白这一点,愚人或许一辈子抱着一个观点信奉为世界真理,而嘉靖绝非这样的人。
    其次,周梦臣的策略,在嘉靖看来是可行的。甚至对他也是大有好处的。
    嘉靖登基之后,一直是有一件事情,困扰着他。
    那就是他凭什么当皇帝?
    特别是他否定了自己是继承孝宗之后,更是如此。大礼仪风波以及之后的事情,也让嘉靖内心之中缺乏一些底气。此刻他觉得周梦臣的想法或许可行。给他身上增加一些金光。
    比如东皇太一转世。
    说起来东皇太一,也是楚地的神灵,嘉靖出生的地方,也算得上楚地。
    再三,就是周梦臣这个人了。
    在大明找一个完全倒向皇帝,并且有能力的臣子,也是不好找的。
    除非是太监。而嘉靖皇帝对太监深恶痛绝,有明一代,太监为祸比较少的几朝,其中就有嘉靖朝。
    先说有能力。
    但凡有能力的人,都有一些个性或者脾气。严嵩之所以被嘉靖看重,固然是因为严嵩舔得嘉靖很舒服,更是因为严嵩这种毫无底线,一心唯皇帝是从的大臣,实在太少了一点。是一个稀罕物。
    即便如此,严嵩在所有大臣之中,能力并不突出。
    科举出身的官员,天生就有一张关系网。背后有座师,同年,乡党等等。指望他们为皇帝全力以赴,根本不可能,嘉靖也明白一点。
    而周梦臣的能力,天文历算上的能力自然不用说了,刚刚的意见,也说明周梦臣也不是一点政治都不懂的愣头青。而今更是除却抱住住自己的大腿,再也没有路走了。
    嘉靖除却在朝廷上保持平衡以外,还是有几个心腹来为自己办事的。比如陆炳。而周梦臣而今也是候选之一。
    嘉靖虽然对周梦臣对于鬼神的态度不大舒服,但没有表现出来,说道:“不错,你也算是献策有功,朕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说说吧,你要什么赏赐。”
    周梦臣大喜说道:“能得陛下夸奖,比什么赏赐都好了。”
    嘉靖轻轻一笑,说道:“真会说话,朕要赏罚分明。该赏你的,你推不掉,该罚你的,你也躲不掉。说想要什么?”
    黄锦笑道:“周大人你就快说吧?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按捺着自己心中的激动,说道:“臣请陛下允臣重修天文台以及天文台上的各种仪器。”
    周梦臣所说的天文台,也就是天象台,乃是元代所留,在正统七年重建,与钦天监相距不远,在北京城东南角上。周梦臣这一段时间去看过了。很是狼狈。
    首先,仪器不全。
    没有天文望远镜这类东西也就罢了,毕竟这个时代,即便是西方也没有天文望远镜。但是中国古代一些传统的天文仪器,也很少,很简陋,居然有很多都是木头做到的。
    倒不是周梦臣觉得这些仪器都要用铜铁来做。
    但问题是百余年间的木头,而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虫蛀,或者其他的问题。
    而天文仪器是差不得分毫的。
    其次,钦天监人大多不会用。
    这些仪器周梦臣本身也不大会用,但是周梦臣万万没有想到钦天监的人大多也不会用,还要周梦臣自己去琢磨用法,好在万变不离其宗,周梦臣在天文上的造诣也算不错了,提携纲领,倒退用法,也没有什么难处。
    但是即便周梦臣进行一次完全的整理,这些仪器与场地,也不大符合天文观测的需要。
    更何况,周梦臣而今在钦天监不过是一个客人。大家对他客客气气的,可并不意味着周梦臣能胡乱插手钦天监的事务。
    周梦臣到京之后,数次磨砺,也让周梦臣知道人心险恶之外,更细细思考自己的出路。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就是扬长避短。不要轻易进入不熟悉的领域,而是将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
    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
    毕竟周梦臣对儒学忌惮从来是有的,进入儒学领域论战,周梦臣是找死。要小心被肉体消灭掉。
    但是在天文历算这个领域之中,周梦臣已经是学阀了。
    而且周梦臣也知道,他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完成的。
    日心说很多东西是缺乏数据的,天文是观测与计算的科学。计算这方面周梦臣已经找到极点了,但是观测这方面,却有很多改进的地步。并确定一整套天文学与力学的定律。
    比如开普勒行星定律,牛顿三定律等等一一本土化了。
    要知道周梦臣前世可不是学天文的,他之所以从天文入手,在守孝的数年间努力学习天文,固然是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文学是最接近科学的学科。没有之一。
    周梦臣从来想以天文学为跳板,跳到其他学科上面。
    而今周梦臣觉得时机到了。
    再有一点,就是周梦臣经过一系列磨砺之后,决定先猛虎卧荒丘,磨砺爪牙,等待时机。而这些事情,都是磨砺爪牙,积累人望的一部分。
    嘉靖有些吃惊,说道:“你就要这个?”
    周梦臣说道:“臣知道这是冒昧之请,只是臣以为大统历到而今非修缮不可了,只是修历乃是大事,臣不敢轻举妄动。而且天文台那边也不成样子了,工于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而臣先请从整顿天文台开始。”
    嘉靖说道:“难为你一心为公,好,黄大伴。”
    黄锦说道:“奴婢在。”
    嘉靖说道:“传旨,晋周梦臣为钦天监五官正,专司天文台一事。”
    黄锦说道:“奴婢遵旨。”
    嘉靖说道:“时候不早了,回去准备新官上任吧。”
    周梦臣立即知道嘉靖在赶人了,周梦臣随即行礼退下去了。
    嘉靖看着周梦臣远去,叹息一声,说道:“又是一个痴人。”在嘉靖看来,不爱名利,一心专研天文之道,并喜欢传播自己的学说,似乎想要当一代之宗师,这样的人,不是一个痴人是什么?
    不过,有时间这种痴人,还是值得尊重的。
    嘉靖想起什么,随即拿了一张宣纸,顺手在上面写了四个大字:“东皇太一。”说道:“送给内阁夏阁老,与严阁老。”
    “是。”黄锦立即指挥人手,小心吹干,然后立即装裱之后,送到内阁去。
    嘉靖而今还没有到后来写的,所有旨意弄得就好像密语一般,但是已经有这样的风范了,就好像这一封字,不知道内阁之中,谁会能猜出谜底。


第三十二章 天文台
    周梦臣不知道他走后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是谁解读了嘉靖的旨意,不过,周梦臣还是在各种消息之中嗅出了一点味道,比如祭祀天地鬼神的时候,东皇太一的位置忽然变得很c位了。
    或许某天某日,东皇太一一举胜过玉皇大帝,成为大明民间最高的正神,也说不定了。
    不过,这只是周梦臣所关注的一个大八卦而已。
    而此刻,周梦臣自己搬到了天文台,以及他的弟子们。
    钦天监五官正,这个官职原本管什么的,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反正周梦臣是掌管天文台的。
    这天文台在现在还有,就是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门票十块钱。
    在空间之上,要比周梦臣的宅子宽大多了。再加上衙门一般是前衙后寝,周梦臣住在后面完全没有问题。虽然与一些大衙门没有办法比,但是比周梦臣在武昌府的条件要好多了。
    周梦臣开始大规模清理天文台。
    只是一番动作之后,周梦臣觉得所有的天文仪器都要全部重新打造。
    原因很简单。
    就天文仪器来说,大明有两个源头,第一个源头,乃是大明太祖皇帝在南京登基的时候,建造了一批,这一批的也是因陋就简。本来就不是大好的。而今还在南京。另外一源头,那就是攻破大都之后,将大都的天文仪器全部夺了。
    这一批是大头。
    分别有宋金时期的天文仪器,还有郭守敬打造的一大批天文仪器。
    只是当时的首都是南京。
    这些天文仪器妥妥是国之重器,也就是谁也不会造的那一种。北京作为藩王之地,岂能留存这些东西,一古脑搬到了南京,而今还在南京钦天监手中。正统年间,重建天文台,觉得运过来太麻烦。也就弄了一些木头打造的。
    而且不是那种基于原理的重新制造,而是让一个木匠高手去南京看看,然后依葫芦画瓢。
    如此的复制,看上去不错的。但是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再加上小一百年的保存的原因。
    落到周梦臣手中都觉得不能看。
    他似乎发觉了钦天监测日食不准的另外一个原因。
    要知道在没有光学仪器的时代,不管什么样的天文仪器,本质上都是辅助人找到星星,对于高手来说,天上星象都了然于心,何时何地何处天域,有什么星辰,几乎是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周梦臣虽然做不到这样的地步,但是睁着眼睛找到,还是没有问题的。
    用了这些有误差的天文仪器,还不如周梦臣拿根竹竿用肉眼测的准。
    其实在周梦臣的内心之中,所有一切的天文仪器,都比不上天文望远镜。但是事情毕竟要循序渐进,一来即便是天文望远镜,也不是拿来就能用的,需要一些其他仪器来配合。就好比转动镜头的导轨。
    郭守敬所创的窥几,就差不多了,如果在窥管上安装一组镜片,就妥妥是一个天文望远镜了。
    其余的天文仪器虽然不大重要,周梦臣可以不借用仪器,或者借用一根竹竿就计算出天体高度角度,乃至于各种位置信息,但是让周梦臣手下的学生这样做,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总要考虑一下教学因素。
    于是乎,周梦臣对天文台的修整,大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翻新,将这些木头的天文仪器重新打造,全部换成铜铁的。这一次周梦臣决定全城跟随,决计不能让他们再搞得如同上一次一般,这些天文仪器外面的浮雕,一丝不苟,一点不错,里面最重要的角度问题,却差几丝。
    另外,周梦臣也要新造一些新的天文仪器,比如说,模仿太阳系日月五星运动的仪器。说起来,就好像是一些桌面摆件差不多,但是放十几倍就差不多。也尽可能让这些仪器能与日月五星运动所对应。
    还有其他各种东西,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周梦臣准备就大统历修历上发力,自然是分外用心。
    估计大小仪器几十座近百台,全部要能工巧匠来造,手艺欠上一些都不能。一般工匠根本不行。
    就这样周梦臣做了一个预算,给自己顶头上司给拿了过去。
    杨守敬看了之后,皱眉说道:“怎么才五千两上下了?”
    周梦臣说道:“五千两已经不少了,这些都是一些精细玩意,即便全部用铜,也用不了多少,我考虑到铁的其实也差不多,兼用铜铁,原材料方面根本用不了多少,至于其余的东西,主要看工匠的手艺,我看着工匠不管是大内调派,还是工部调派都不用我们花钱不是,满打满算也就五千两,我还多出一来一些钱,以备不测。”
    周梦臣对数字敏感之极,这数字绝对不会有错的。甚至周梦臣还存了一些误差,毕竟他打听出来的铜铁的价格是市场上的价格,要知道我大明可是有铁场,还有铁课的,如果直接调用的话,说不定这钱也能省下来。
    杨守敬叹息一声,说道:“周大人,你是皇上看好的人,我也老了,不用多久,我这把交椅就是你的,你要为钦天监上下多考虑才是。”
    周梦臣有些疑惑道:“考虑?”
    杨守敬说道:“对,京城居大不易,我等京观都是穷鬼,而我们钦天监更是穷鬼中的穷鬼。朝廷俸禄能赚个什么钱,你不知道下面有多少人,一脱官袍,就给人家测阴阳宅院,我还兼职给达官贵人测八字,就是为了赚一点钱而已。”
    周梦臣说道:“的确清苦了一些。”
    周梦臣知道杨守敬所言有些对,有些不对。
    杨守敬说他们钦天监都是穷鬼,那要与谁比了。与北京的其他官员相比,的确不行。朝廷的俸禄微薄,钦天监又是边缘化的衙门,户部根本不拿正眼看他们。每次拿得都比大部分衙门拿得少。
    不过,钦天监不是没有优势的。优势一,他们都是世代为官,早就将官房当成私宅了。优势二,他们毕竟是官,虽然北京城别的不多,就是官多,但是官还是要比老百姓好上不少,至少不用被欺负。
    总体来说,钦天监的官员们虽然清贫了一些,但是作为在北京有房又有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