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大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靖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想起了当初南巡的所见。
    嘉靖十九年南巡,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旅行。因为正遇见了河南大旱,嘉靖一路上见识了不知道多少灾民,见识了大明天下真实的一面,而今回想起来,还是有些触目惊心。是地方官员怎么粉饰太平也粉饰不了的。


第三十八章 十万两风波
    嘉靖起身,背负双手,长叹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朕准了。”
    夏言说道:“陛下爱民之心,天日可见,只是而今却有一个难处。”
    嘉靖说道:“什么难处?”
    夏言说道:“今年以来,应天大水,西北大旱,成都地震,辽东战事,臣支应各方,如履薄冰,实在是难以支持,臣以为而今一些不急之务,是不是先放一放?”
    刚刚还“哀民生之多艰”的嘉靖皇帝顿时明白了夏言的心思,暗道:“原来,你是在这里等着朕。”
    什么不急之务,不就是嘉靖刚刚下令拨给周梦臣的十万两吗?
    之前嘉靖不过是没有往那方面想,而今一旦想到了,自然不会被夏言牵制鼻子走,说道:“你说的不急之务是什么?”
    夏言也知道,说到了这里,必定短兵相接,绕圈子也没有什么用处,说道:“比如,钦天监请拨的十万两银子,修建天体运行仪,固然是国朝之盛事,只是也不急于今日,待来日边患平息,海内无患,自然可以盛世修典。”
    嘉靖什么也不做,只是看了一眼严嵩。
    严嵩顿时会意,立即说道:“陛下,臣以为夏阁老此言差矣。”
    夏言转过头来,微微眯着言,满脸白色的胡须无风而动,看上去没有动太多,但是瞬间有人感觉一种狮子捕猎之前,须发皆张的感觉。说道:“严阁老何意?”
    严嵩说道:“夏阁老,你这就错了,当今陛下英明神武,承列祖列宗之绪,,励精图治二十余年,虽小有边患,无碍大局,早就是太平盛世,盛世修典,岂不是理所应当之事?”
    夏言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了。
    这要没有十万个无耻,都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诚然,嘉靖前期的确是励精图治,为了显示自己超过武宗皇帝,很是勤政一段时间,虽然有不遵礼法,还有略显刻薄的毛病,但是大体上也是明君,但是从嘉靖二十宫变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可以说而今的嘉靖是在吃他前期二十年励精图治的老本。但是老本能吃多少年啊?
    别的不说,翁万达与周尚文固然是名臣宿将,但是翁万达五十过半,周尚文更是要奔七十的人了。
    他们还能支撑多久?在加上嘉靖一心修玄,耗费不知道多少金银,那可比周梦臣要的十万两多太多了,给道士们的赏赐更是大方。只是嘉靖在朝廷之上多次发作,已经让群臣不敢言此事了。
    毕竟有太多的前车之鉴了,劝谏嘉靖停止修仙的大臣名单,可以排出几十个人不带重名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海内之望。
    别的不说,周梦臣进京这不到一年,就有一个何维柏,一个熊浃。
    夏言只能委婉而言之,他说周梦臣未必没有意在其他的意图,当然了,他知道道士们的事情大概是不能行的,但是先捞回来十万两也够了,须知夏言刚刚给大同镇拨银,还是有整有零的。
    并不是夏言有这样的恶趣味,而是夏言将某一个仓库之中所有银子都拨出去了,这才是有整有零。
    夏言连二百两都不想放过,自然不愿意凭空出十万两银子。
    只是严嵩这番话,让夏言根本不能反驳,反驳什么?反驳大明不是盛世,反驳天下被皇帝折腾的够呛?如果是之前,夏言未必不敢说,毕竟夏言是有名的口无遮拦。只是而今嘉靖让夏言回家冷静了两年,这样的话,夏言已经不敢说了。
    严嵩见夏言憋得满脸通红,不紧不慢,说出一些歪理邪说来,说道:“陛下富有四海,朝廷从来不是没钱?只是用得不到位而已,况且即便没有钱,有些事情也不能省,钦天监责任重大,万万不能动的。”
    夏言冷笑一声,说道:“好啊,那就请严阁老来管户部的事情吧。”
    严嵩说的对不对?
    当然对。
    毕竟大明赋税很不合理。但也是正确的废话。
    谁都知道?但问题是怎么改?
    夏言比严嵩更知道大明财政不合理,但是更知道这些不合理的地方,不大好动手,夏言也只能是在大框架下修修补补。让大明继续往前走,至于重新改革,却是不是夏言所能做到的。更不是严嵩所能做到的。
    严嵩完全是顺着嘉靖的眼神说话,没有自己的想法,嘉靖想听什么,严嵩就说什么。
    严嵩立即向嘉靖行礼说道:“夏阁老,老朽失言,还请夏阁老不要放在心上,我大明一日不能少夏阁老。”
    夏言一听,更是生气。严嵩这分明是给他上眼药,在皇帝面前说,大明一日不可少夏言,将皇帝至于何地?夏言说道:“严阁老错了,我不过是朝廷的大管家,真正少不了的唯有陛下。”
    “好了。”嘉靖说道:“户部的事情还是夏阁老管吧,你管得朕放心。”
    嘉靖还是明白的,严嵩没有什么本事,真将户部给了严嵩。绝对是一踏糊涂,嘉靖虽然在宫中,但是对内外账目还是有印象的,也知道朝廷而今不宽裕,内忧外患不说,还要供应他的修玄。
    如此一来,就更不能让严嵩来管了。
    一来严嵩太贪。二来严嵩为未必有本事玩得转。
    夏言说道:“陛下,如果陛下许臣管户部的差事,这十万两银子还请斟酌一二。”
    嘉靖听了心头不悦,心中暗道:“夏言你还蹬鼻子上脸不成。”一时间不说话。夏言就好像是一座雕像一般躬身行礼,一动不动。
    好一阵子,嘉靖猛地敲了一下云罄,说道:“内库承担一半。”随即嘉靖大袖一甩,大步走了。
    黄锦连忙出来赔笑说道:“两位阁老,陛下行功的时辰到了。两位请吧。”
    严嵩脸色不露,心中却乐开花了,心中暗道:“夏言啊夏言,你这么出此昏招?为了区区五万两,得罪陛下,我看你将来有什么好下场。”
    而夏言并非不知道后果,在夏言内心之中,他不是大明的首辅,而是大明的丞相,在正德之后,杨廷和在正德去世,嘉靖登基之前,八十多天,对正德朝的很多事情拨乱反正,都是以内阁的名义进行的。所以大明内阁的权力就是从杨廷和开始扩大的。
    在杨廷和之前,首辅大臣未必是大明丞相,但是在杨廷和之后,这样说未必不能说错。
    夏言就是以丞相来要求自己的,有些事情自然是当仁不让。
    十万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挤一挤夏言未必不能挤出来,但是他担心皇帝得寸进尺,今日十万,明日就要百万了。如果事事顺承皇帝的意思大明的江山还要不要了,朝廷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夏言为的不是这五万两银子,而是让嘉靖知道内阁的态度。
    当然了,夏言从来没有将严嵩当做内阁的一员,严嵩一直拿夏言当对手,但是夏言很多时候都是将嘉靖皇帝当对手,而不是严嵩。只是他也有一些莫名伤感,想起当初君臣商议礼法改革的时候,那时候的嘉靖皇帝意气风发,勤于理政,虽然不能说英明神武,但也是明君。
    与而今避居深宫的嘉靖皇帝,简直是判若两人。
    当初亲密无间的君臣,而今却有一层深深的隔阂了。让夏言忍不住神伤。似乎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
    就在夏言想嘉靖皇帝的时候,嘉靖皇帝也在静室之中来回踱步,想得不是别人,就是夏言。


第三十九章 开工了
    嘉靖冷冷的说道:“夏言越来越放肆了。”
    黄锦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说道:“皇爷,莫要气坏了身子。”随即黄锦顿了一顿,说道:“有些话奴婢本不该说,但是以奴婢看来,夏阁老敢如此,不就是因为皇爷宽宏大量吗?”
    嘉靖听了,冷笑两声,似乎想到了什么,面色也缓和了下来,叹息说道:“你说,这是一个什么事啊?有本事的人,都不听话的,听话的人,都没有本事。”
    黄锦说道:“皇爷,奴婢从小就知道,就是陆安的兽医,有两把伺候牲口配种的绝活,寻常时候也是拿鼻孔看人的,越有本事的人,就越有怪脾气。”
    嘉靖听了,说道:“你说夏言是………………”他回想起小时候的种种,似乎真想起了有这么一名兽医,说道:“别说,还真像。”
    随即嘉靖坐在蒲团之上,说道:“夏言说的也对,朝廷不宽裕,天体运行仪这一件事情,就由内库出一半,你派一个奴才盯着,一来要看紧下面的人,不要贪了朕的钱,另外让他去催户部的款子。我估计这个户部的钱,不会太好要的。”
    “另外盯紧周梦臣,看他是一个有本事没脾气,还是没本事也没脾气的人?”
    黄锦说道:“奴婢明白。”
    嘉靖缓缓闭上眼睛,开始行功了。
    黄锦缓缓退出去,一示意身后的大小太监,将一层层布幔放了下去。远远的看去,模模糊糊的,嘉靖的身形恍惚不定,好像是神仙中人。
    黄锦安排的人自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义子藤祥。
    第二日,藤祥就带着不少太监,去了钦天监。到了之后才知道周梦臣搬到了天文台去住了。
    藤祥到了天文台之后,却见整个院子里面有三十多个人,都在伏案疾书。藤祥凑过去一看,一个个写的都不是汉字,就好像鬼画符一般,藤祥一个都不认识。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东西。
    “藤公公来了?”周梦臣远远的迎过来,拱手为礼,说道:“可是有旨意?”
    藤祥笑道:“没有陛下旨意,却有干爹的意思,这一次拨出的十万两,一半是宫里的钱,老祖宗让我盯着,另外一部分是要户部出的,恐怕你催不到,让我来哦催着,还有你也不耐烦庶务,让我来给你打一个下手,今后要多多指教了。”
    周梦臣一听,暗道:“这原来是资方人士。”周梦臣笑道:“我还一直担心,会不会被人刁难,见老兄你来,我就放心了。”
    藤祥说道:“我这次也要借你的光,干爹说了,我这一件事情办成了,就给我谋一个正经的差事。老兄我的前程,就在周兄身上了。全指望你了。”
    藤祥虽然多次办事,但本质上就是忙着跑腿。黄锦的意思藤祥这一件事情办好之后,就能在二十四监衙门之中谋一个管事的,也算正式进入太监的行列,寻常小宦官其实是不能称为太监的。
    唯有有官职的宦官才能被称为太监。
    周梦臣说道:“说笑了,我还要藤公公照顾才是。”
    两人寒暄几句,藤祥指着下面那些人说道:“他们在做什么?”
    周梦臣说道:“在核算图纸。”
    周梦臣设计这个图纸的时候,更多是为了搞经费,只是大致算了算,而今真要开工了,却不能这样了。自然要小心核算,数字一定要准确才行。于是周梦臣想起了自己这些弟子们。索性将这事情安排下去,由程大位负责数学问题,杨宏量负责组织问题,两人分工合作,共同核算图纸。
    藤祥听了,只觉得每一个字都明白。合起来却不知道周梦臣说得是什么?也不好问,似乎开口问了,就显示出自己的无知。他“哦”的一声,似乎说明自己明白了,问道:“这个工程,都需要一些什么,周兄细细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安排?”
    周梦臣见进入正题,也严肃起来,说道:“首先是木工,这所谓的天体运行仪,其实是一个两层结构的房屋,再加上高台,三丈上下。所有需要大量的木工。”
    周梦臣也想过用其他金属材料,一来是加工难度,不得不承认,中国古代似乎被称为木材时代,更合适。对木材的使用,真是能玩出花来。
    藤祥说道:“没有问题,我有干爹的手令,去神木厂找人便是了,哪里的木工要多少有多少,可以连木料一并解决掉。”
    神木厂乃是京师六大厂之一,供应大内木料,从成祖年间就有了。哪里的木料堆积如山,相传成祖年间的木料都还没有用完。更是有不知道多少木工在里面服役。其实即便是不找神木厂,宫里面别的或许缺,但是绝对不会缺少木匠。
    周梦臣说道:“还有高台需要夯土。”
    藤祥说道:“没有问题,这是力气活。有人就行。”
    周梦臣说道:“需要大量的铁料铜料,还有杂七杂八的各种材料。”
    藤祥说道:“只要你开个单子,北京城中有的决计都给你弄来。”
    十万两的经费太过充足了,再加上皇室的牌子。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周梦臣道:“那就最关键的一点了。”
    藤祥说道:“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