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无法明白,这超越了时代一千多年的电报,究竟是什么东西,他们甚至,都没闹明白这玩意,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不过,这些个不良人们,还是忠心耿耿的,恪守职责的,将这些东西,一五一十的上报给了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他倒也听说过电报的事情。
  可惜的是。
  听说过归听说过。
  他却是真的不知道,这电报究竟有何用处。
  这时候,李恪则是在一旁赶忙的解释了起来。
  嗯,他既然要修电报线路,那就不能够将这事给隐瞒下去了。
  毕竟,电报线路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可以偷偷摸摸的隐藏下来,这可是一个跨越数千里地,而且,途经无数个州县,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帮助,李恪是根本无法修建的。
  “父皇,您可听说过千里眼,顺风耳?”
  李恪笑着说。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有些恼怒的敲了敲桌子,他呵斥道。
  “朕当然听说过了,恪儿,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是跟朕开玩笑?朕没有那么多时间,你没看见?朕的御案上,堆积的奏折多了去了, 必须及时的批阅才成!”


第174章 翻脸了?
  “父皇息怒。”
  李恪连忙的说道。
  心里却是吐槽。
  特喵的,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啊。
  这才多大一会功夫,李世民就翻脸了?
  这可真是,翻脸比翻书都要快啊!
  不过,心里李恪虽然是如此想的,可是,他面上却仍然是一副恭敬至极的模样,在那给李世民解释着。
  “父皇,儿臣的这个电报,大抵就是跟千里眼,顺风耳差不多,他可以让您,在片刻间,收到幽州发回来的奏报!”
  “什么?”
  闻言,李世民他再也坐不住了,只见到李世民他瞪大眼睛,眼神里面写满不可思议,喃喃说道 。
  “你说什么?这个电报可以让朕在长安城里,就接收到幽州城里发回来的信息?”
  “这,这怎么可能?”
  “这莫非是神仙之术?”
  “或者说是,那些个道士们所说的千里传音?”
  李世民惊呼道。
  而一旁的李恪,却满脸的淡定,摇了摇头。
  “父皇,怎么可能?这些是巫婆还有神汉们糊弄人用的,儿臣可不会用这些东西来糊弄父皇您,儿臣所说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电报。”
  李恪解释起来。
  “这电报啊,说白了,就是铺设一根铜线,然后呢,两端再由儿臣制作出来的机器连接起来,然后, 再通过电力,来驱动机器,如此一来,便可以传输信息了。”
  “这速度嘛,自然也是极快的。”
  “朕,朕怎么听的有些不太明白?”
  李世民满脸的懵逼。
  这倒也是正常。
  毕竟,他一个古代的封建帝王。
  一个满脑子糟粕的混蛋皇帝。
  哪懂这些先近的物理学知识啊?
  李恪也没打算教懂他,直接的,打算派人,给李世民演示一下。
  “父皇,儿臣这正好带来了一个电报,这么的吧,儿臣给您演示一下如何?”
  “好好好!”
  李世民点点头。
  嗯,对于一个古代人来说。
  如果是普通人的话。
  他大抵会对电报不太敏感。
  毕竟,普通人也用不着这么迅速的信息传递手段,可是,对于一个统治了辽阔疆土,疆域面积,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帝国的皇帝而言。
  那么,电报这玩意,就太值得他激动了。
  就像是之前,在与突厥人的战争当中。
  如果幽州城遭到突厥人进攻的消息,能够及时的传递回长安。
  而长安城里,也能够及时的发出命令,让大军前去幽州的话,那么,像是太行以东,黄河以北,被突厥人劫掠,屠杀的一幕,就不会发生了。
  而且,朝廷所使用的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什么的,说实在的,相比于大唐帝国这纵横万里的国土而言。
  还是太慢了。
  像是从帝国遥远的江南,传递一封诏书到达那里。
  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而半个月的时候,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了。
  所以,李世民此刻,显得无比的激动,任由李恪,派人在这里布轩置出来一条通往远处的数百外,另一个大殿里面的电报线路。
  “父皇可以派一个人,预先商量些话,然后,到那里之后,由臣发送过来!”
  李恪朝李世民说。
  “如此,来验证儿臣这电报机,究竟可行不可行。”
  “好。”
  李世民不假思索。
  这种有些让人不敢相信,超出他认真范围的东西,李世民觉得,必须得好好的研究研究,才能够予以实际的应用!
  只见到李恪,一挥手,朝一旁的王海说。
  “王海,朕等会通知你干什么,你就去干什么,干好了之后,给朕回个信!”
  “是,殿下。”
  王海点头,然后,匆匆的便离开了,而李世民,却是让周围的侍卫们,把立正殿给看管起来,不许放一个人离开,敢有擅自靠近的人,按照李世民的话。
  也是要一律的格杀勿论的。
  在这样的高压下。
  还真不敢有人随意的出入,靠近。
  而这时候,估摸着太监王海已经到了地方之后。
  李世民朝面前坐在电报机旁边的李恪开口道。
  “恪儿,告诉王海,让他去给朕,找一下朕收藏的那本王羲之的黑墨宝,找到了之后,给回个话,然后送回来!”
  “是,父皇。”
  李恪点点头。
  随之,便在电报机旁边,先是将这几个字给书写好编码后,确定了一刻,确认没有任何的错误之后,这才朝一旁的太监道。
  “等会你,蹬着这台发电机,让他不停的转,不能停下来,明白吗?如果你敢让他停下来,本王砍你的脑袋!”
  “是是是。”
  太监让吓坏了,连忙的点头。
  然后,开始快速的,蹬起来了发电机上面的脚蹬子。
  随着发电机转动,李恪便开始,缓缓的将这一行字给发送了出去。
  不多时,电报机上面,随着电报机自动启动起来。
  随之,在那马达所带动的纸条上,留下的那一连串的打孔,李恪已然确实。
  对面发送来的信息了之后,他当下,便对照着自已发明出来的电码,进行了一番的翻译之后,将一张 纸条给递到了李世民面前。
  “父皇,王海回电了,说他找不到王羲之的墨宝,还说,那件东西,父皇应该记错了,那本墨宝,应该就在父皇这!”
  “什么?”
  李世民惊呼一声。
  不错,王海说的正是事实,他又询问道。
  “那再发送一封!”
  “让王海滚回来!”
  “是,父皇。”
  李恪不假思索。
  随之,便又一封的电报,成功的发送了出去。
  不多时,外面传来了王海的声音。
  “殿下,臣王海回来了,您让臣滚回来的,臣马上就回来了……”
  王海说道。
  “让他进来!”
  李世民一挥手,示意外面的人,放王海进来。
  然后,他又询问了一番王海,他刚刚收到的消息之后。
  随之,大喜过望啊。
  激动的拍打着李恪的肩膀。
  “恪儿果然厉害啊,竟然能够研究出来如此妙用的机器,朕,朕实在是高兴。”
  “至于你说的这个,修建电报线路的事情?”
  “嗯,这么好用的东西,朕怎么能够不修建呢?必须修建,不只是从长安到幽州的。”


第175章 突厥有铜
  “这种线路,要修建在整个大唐所有的州县境内,修建的赵越多越好!”
  李世民高呼着。
  李恪在一旁却是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父皇,您先别着急,且听儿臣说完了再说。”
  李恪说。
  “这电报,可不是那么好修建的,父皇有所不知啊,这电报所修建的话,别的问题倒好解决,可是,重大的问题在于,这电报修建时,需要大量的铜……”
  “铜?”
  一时间,李世民的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
  变的十分的阴沉。
  嗯,铜这玩意,在大唐那就是钱啊!
  铜钱,铜钱,正是因为钱是用铜来铸造出来的,所以,才算是值钱了。
  如果用铁来铸造钱币,那不准没人买单。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珍贵的钱来修建电线,那无异于是在,是在那里,烧钱啊。
  所以,李世民当下便有些犹豫。
  看着他的这副表情,李恪也是无奈。
  他解释道。
  “父皇,这电报线路,必须得用铜来修建,如果父皇您舍不得出这么多的银子的话,儿臣倒有个主意!”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
  他虽然不待见李恪。
  可是,这并不妨碍李世民佩服后者的聪明才智啊。
  只听见李世民询问。
  “你有什么办法吗?”
  “父皇,儿臣的办法非常简单,咱们大唐之所以铜钱珍贵,铜价高昂,无非是因为,咱们大唐缺铜罢了,是吧?”
  “那可不。”
  李世民颔首,而李恪,却是咧嘴笑着说。
  “父皇有所不知,在天下有一个地方,是一点也不缺铜矿的。”
  “哦?”
  “哪里?快跟朕说说?”
  李世民大喜,拉着李恪质问道。
  “回禀父皇,这个地方正是突厥!”
  李恪不假思索的说。
  如果要问铜矿资源的丰富的话。
  放眼世界,都特喵的没突厥的多。
  因为,后世突厥所在蒙古高原上。
  那里面可是蕴含着惊人的铜矿数量的。
  “这……”
  听到突厥二字,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
  他原本还以为,是什么好欺负的地方呢。
  可是,仔细一听,这地方竟然特喵的是突厥。
  那可就有些不太好对付了啊。
  毕竟,突厥可是一个强国。
  虽然大唐将其击败了。
  可是,大唐同样也是损失惨重。
  一时半会,大唐是无力发起对突厥的战争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想要发兵攻打突厥。
  几乎,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了……
  “唉,罢了,罢了!”
  李世民长叹口气。
  “这个电报线路啊,恪儿你小子如果想修的话,那便修吧,不过朕暂时是不打算修的,当然了,如果将来打败了突厥,有了足够多的铜矿,这电报线路,也得在咱们大唐各处都修建起来!”
  李世民说道。
  随之,又挥手的朝李恪道。
  “恪儿,既然回来了,那就到宫里看看你母亲吧,这些日子,你不在长安,你母亲想你想的要紧啊!”
  “是,父皇。”
  李恪点头,随之,退了出来。
  而李世民,却是饶有兴趣的喃喃道。
  “若是真能够提供出来足够几百万人食用的粮食,那这小子,倒也是大功一件嘛!”
  东宫。
  李泰听到手下的汇报后,脸色顿时一变。
  李恪竟然回来了?
  这是李泰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他看来,李恪回来,势必是会让他提前得知的,如此一来,他所安排的计划,便可以从容的进行下去,届时,杀了李恪,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了。
  可是,当下的情况却是,李恪回来,没有惊动任何人。
  神不知,鬼不觉的便回到了长安城里。
  如此一来。
  李泰之前所做的计划,便全部都告空了。
  此刻,他是愤怒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然后,朝一旁的几个心腹手下说。
  “你们几个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连李恪的行踪都没有调查出来!”
  “殿下,不是臣不努力啊,实在是,实在是这个李恪他神出鬼没的,谁也没有想到,他坐船竟然会这么快就赶到了长安城里,竟然,竟然没有惊动咱们的人。”
  一旁的手下连忙的解释着。
  嗯,他们一直在盯着李恪,当发现李恪乘船回到长安时,便已经用飞鸽传出这种手段,来将消息传回了长安,按照他们的估算,李恪至少也得十天才能够赶回长安的。
  哪成想,李恪只用了不到七天时间,便回来了。
  “殿下,蜀王所乘坐的那条船,极其特殊,像是有什么古怪之处,所以,臣才错误的估计了时间……”
  “行了,不必多说了,本王不想跟你们说这些,去给本王重新的制定一个计划,务必要趁着这次机会,除掉李恪!”
  李泰不耐烦的挥手说道。、
  一旁的手下战战兢兢的点点头。
  随后,纷纷的退了出去。
  当他们退出之后。
  李泰却是又琢磨着,当如何的杀掉李恪。
  与此同时,出了立正殿的李恪。
  同是直奔自已母后杨妃那里而去。
  “母亲,恪儿回来了!”
  李恪回到母亲宫里的时候,杨妃正在那里给作着绣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