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沙剑尊-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黄烁快要走进死胡同的时候,每天不定时发作的青炎却提醒了他。
  为什么大壮能斩去印记,恢复自由,自己明知道理论,却束手无策?就是因为这印记太特殊了,不掺杂一丁点灵气,而是以生机为能源。大壮能利用杀道和生命之道的对立,斩除印记。也即是说大壮的杀道中也有某种和灵气无关的力量体系。
  会是什么呢?
  斩孽峰的传承黄烁也不陌生,虽然萧常念没怎么教他,但他毕竟还是萧常念的弟子。只要不违规,大壮并不介意和黄烁分享他的所学。
  斩孽峰的杀道核心是三杀。身养杀气,心存杀意,天发杀机,三杀合一,则无物不斩。
  身养杀气黄烁明白,进剑宗前的练剑胆就是开始。杀道嘛,总还是离不开杀伐的,不杀何以为道。大壮也是在斩杀了不知道多少妖族后,才有了领悟。
  但是作为一个搞技术的,黄烁对杀气没什么兴趣,杀没问题,为杀而杀就没什么意思了。
  天发杀机他之前并不理解,但大壮走之前的一番话,却让他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天心即人心,天发杀机应该就是一种类似发下宏愿一类的手段,给自己一个约束,宣判某个群体的死机。
  不过这对他来说,还是有些太过虚幻了,实在无法理解。
  唯一他比较感兴趣的是心存杀意。
  猛一看,似乎挺简单,杀意而已,自己也不是没杀过人。但细细想来,却不是那么回事。杀心和杀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是个念头,后者则是一种升华后的力量。
  在搞清了神识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后,黄烁就对意的存在有了一定的认知。
  既然神识是意和灵气结合的力量,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单独修意?
  黄烁抬头看了眼晴朗的天空,有了答案。还能为什么,为了反抗天道呗。
  人族的力量体系从来都是在抗争,在战斗中完善的。以前对手是妖,是灵,甚至是神,学他们,超越他们,成就了现在的人族。
  而当人族已经占领了人间界,把妖灵神统统赶进了神界。那么那些站在人族顶层的顶级高手们面对的敌人还有谁?可不就是那个不待见人族的天道么。
  凭什么人族晋升元婴,就要承受九九八十一道天雷。雷劫对妖灵来说是晋升途径,但对人族修士来说从来都是最大的劫数之一。天道铆足了劲劈,就没给人族修士活路。
  所以为了反抗天道,为了活下来,为了更进一步,人族就势必要研究一些脱离于天道之外的力量,尽可能的掌握一些天道无力针对的力量。
  所以剑宗三峰要分别研究浩然,戒律,杀伐之道,黄烁不清楚上宗的修行方向,但从圣域都已经快成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了,也不难看出上宗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所以…意!
  这是他唯一知道的一种脱离了灵气体系的力量。只是…除了杀意他知道点皮毛,对意还是无从下手。
  好在他有的是时间思考。神识完全收回识海,他有着三百多倍的时间可以慢慢思考。为期一天,或者说一年,没办法,那道青炎的存在,让黄烁无法确保安全。
  双眼一闭,一下午时间就过去了。
  随着夕阳收起最后一丝光亮,黄烁猛地睁开双眼,虚室生光,一道难以形容的光华流转在他的眼眸中。这一刻的黄烁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第一百八十四章 意
  对于意,也许上宗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但是剑宗对意的认知相当粗浅,他们只能通过严格的自律和长时间的对某种认知的坚持和不断自我洗脑,才能很小几率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剑宗从来顶级高手就那几个,而且和那些普通的元婴金丹在战力上有着巨大的鸿沟。
  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造成很难扩散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种模糊,让黄烁可是绕了一个大弯,走了好远的歧路。也亏了识海中三百多倍的时间流速,让他有的是时间试错。否则这个问题非要纠缠他很长一段时间不可。
  当黄烁真正想通了,再回首,才知道最初歪出去了多远,不得不敬佩那些确立了修行体系的前辈,在无数条歧路面前,凭着绝大毅力才找到那条正确的路。
  意的本意就是心中所想,不过在这里,要更为具体为一个个体心中最坚持,最无疑的那套信念。换个说法也可以称之为三观,信仰等等。而且不是嘴上说说的信仰,是那种发自肺腑,自身完全信服的最核心的那个念头。
  所以剑修在入门的时候,师父就会重点强调,剑修所修,就在一个诚字。诚于心,诚于剑,心诚者,才能真正入得了剑道。
  单论一个诚字,黄烁远远比不上大壮,大壮的精进除了天赋和传承,最核心的恰恰是他憨直的性子,天然符合一个诚字。一根筋的脑子,他信的就真信,毫无一点犹豫。对黄烁是,对剑宗也是,对自己的剑道更是。
  但黄烁,相对而言,两世为人,他本能地怀疑一切,探索一切。想让他无条件的信任一切,完全不可能。
  不过现在想明白了,什么毛线的诚,不能说是错的,只能说这是一个捷径,但从不是唯一的路径。所谓意,更像是佛门说的,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当黄烁想明白了这些,才发现自己的意其实早就有了,甚至都和这个世界没什么关系。上一世的人生,早就让他确立下了自己的三观,自己的认知。
  作为一个理科生,作为一个亲身经历了科技快速发展的从业者,他的三观是毫无疑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下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和科学还不同,这是一整套通过层层教育,通过一篇一篇的论文建立起来的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哪怕到了这个世界,他一直的格格不入,也正源于他的这种本源。
  所以他学了很多技术,学了很多理论,但也从没去盲目相信。只有在自己找出能够逻辑自洽,能够证伪的一套认知后,才能吸收为自己的东西。
  当然了,单纯想明白并没什么。但问题是他现在的灵魂强度又岂是上一世的凡人之躯可以比拟的。三魂七魄息息相关,伴随着修炼,把随着寿元的增加,肉体的提升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灵魂的壮大。更何况黄烁的灵魂甚至比同级别的修行者更为夸张,从筑基之前就开使用道纹锻炼灵魂,重压之下的灵魂成长的也远超同济。他之前能够先一步丈量识海,就已经展示出了灵魂的不凡。
  所以这种认清自我更像是一个开关,一旦打开,某种之前潜藏的力量才会展露出来。意从来都在,缺的只不过是能否认清自我,打开开关,把其放出来。
  只不过黄烁的意有些大,很难像大壮的杀意那样具体的归类出来,可以称为科学,也能称之为求真,或者叫道,叫理,叫佛也没什么区别。对此,黄烁也懒的去命名,自己的意就是意,反正别人也学不来,也没打算教人,有名无名也就那样了。
  而开启了意,对于黄烁而言,最大的意义是他有一种工具来观察这个世界掩盖在灵气之下的很多存在了。
  在之前,无论是神识,还是法力,其本质都是灵气的异变。所以在用这些工具观察世界的时候,总是难免被灵气迷住了双眼。
  而现在,就像手上的青炎印记,在意的观测下,就不再是单纯的一个印记,而是像一株植物一般,在自己肉体内深深扎下了繁茂的根系,从自己体内抽取着生机。没有了灵气的阻隔,生机这种抽象的存在,也不再是无法察觉的存在了。
  黄烁心念一动,就斩断了大部分的根系,但却没像大壮那样抹掉印记。反正暂时也不离开龙角城,他只需要不在经受每天的青炎燎身。至于这个印记,说不定还有用。
  在这之前,一开始黄烁和黑石联盟没什么死仇,完全是出自公心。直到大壮被追杀,这算结下私仇了。但那是针对黑石联盟的,并不针对个人。
  而现在,被这青炎折磨了一个多月,黄烁也不是心胸多宽广的人,现在已经是私仇了,白小告和自己的。这事,不痛痛快快的斩上一剑,了结不了。
  不过领悟意,印记只是附属的,黄烁的真正目标还是那块无名的天外晶体。
  第二天回到工坊,晶体摆在面前,黄烁开始尝试着把自身的意注入其中。
  这次,终于有了回应,只不过和黄烁想的还是有所差别。过程极慢,意的注入效率极低,但唯一的好消息可能就是起码不是无用功。
  原因黄烁也能想到,这个其他世界来的材料,可能拥有着和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规则,所以对这个世界的手段完全没有反应,也没融入灵气体系。而意这种力量却是一种通行宇宙的基础力量,也许并不符合这个晶体的规则,但也并不排斥。
  现在就像在用一把简陋的万能钥匙在开一把精密的锁,理论上能开,只是需要费多少精力时间就不确定了。
  好在,时间,黄烁不缺。为了鲁巧愚的技能,他暂时没打算离开这里。每日规规矩矩的完成任务,领取自己该有的薪水,剩下的时间除了温养这块晶石,黄烁也没什么其他要操心的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


第一百八十五章 钜子
  作为一个程序员出身的宅男,黄烁很享受这样简单纯粹的日子,没有变化,没有意外,每天的生活规律而有序。
  可惜,两个多月过去了,他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了。
  一方面,经过了三次抽奖,黄烁不光抽取到了全部一套机关玩偶的技术,更是在最后一次抽奖终于接触到了人生第一个上宗的核心传承。
  之前的《归藏》虽然也属易宗核心传承,但是比之亲传弟子的《周易》还是差了一筹,只能算是专供分支的顶级传承。
  而让黄烁确认这是墨宗核心传承的重要依据就是,终于验证了他的一个设想,系统的传奇之上还有级别。
  本源技能《钜子》。
  看了这个技能,黄烁才知道,所谓的万源炉,也不过是墨宗放出来的一个幌子。原来这才是上宗,他们的研究早已超越了寻常修行界太多太多。
  修行界老生常谈的问题,力量的一切源泉是灵气。现在的黄烁也充分对灵气有了认知,神力,法力,剑气,各种力量本质也都门清。
  那么还有一个更根源的问题。
  灵气是哪里来的?或者说如何产生的?
  就像很多科学家,科学走到尽头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哲学。修行者也一样,最顶级的这些修行者在他们已经把灵气研究透彻后,一个最本源的问题就诞生了。为什么会有灵气。
  这个问题黄烁也好奇过,毕竟他来自于一个没有灵气的世界,很清楚灵气在宇宙中并不是某种必需品,只是这个世界的特色。
  可惜这样的问题,就算上宗一代代精英投入其中,也没找到答案。人族善于学习,但学习也总要有个师父,哪怕以天地为师。而在这个问题上,连天地都无法解答。
  这就像上一个世界的物理学家们研究量子力学,看不见,查不到,但是就不能研究了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侧面观察,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个世界的先行者们也一样,有了疑问就去探索。看不见,摸不着,就通过外在现象大胆假设,不断试验。
  虽然至今没解释清楚灵气从何而来,但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了不得的东西。之前的意是,而这个出自墨宗的钜子也是。
  墨宗假设灵气是一条类似大江大河一般的龙脉存在于宇宙之间的能量带。而这个大世界是少数有幸沉浮于灵气长河中的一个世界。
  这样的猜测不无道理,却也没有根据。得出猜测容易,难就难在验证并利用猜想。
  而墨宗在验证这个猜想中的过程中,最大也最意外的成果,正是风行修行界的各式飞艇。
  在这个世界,飞行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手段,几乎是个修行者都有自己的飞行手段。但是从黄烁的角度细分的话,这个世界的飞行方式大致分成两种。一种是他最熟悉的物理那一套,无论是鸟类的振翅翱翔,还是各种通过喷射反作用力的法器,都是黄烁最为熟悉,最容易理解的方式。
  第二类就有些挑战他的认知了,但却是他最熟悉的。从御剑到御剑飞行,那种完全无视物理定律的飞行方式,实在是相当考验他的认知能力。
  但好在黄烁的入门不是御剑,而是小云禁术。
  一团云能飞,还能载人飞,原理竟然是因为云轻…
  黄烁就是从这里学到了在认知这个世界之前,务必要把灵气的存在这个变量代入。所以准确的说不是云轻,而是云属真气轻。这就意味着能让祥云飞行的不是空气的浮力,而是来源于灵气的浮力。
  只要接受了这个设定,很多事也就容易接受了。包括他凭着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