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之间,又有几道熟悉的身影顺势挡在了吴良前面。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死在这里和死在战场也没什么不同。”
“你肚子里有东西,军候也赏识你,活着回去肯定能做官,死在这种地方就太可惜了。”
“我妻儿就托付给你了,你和他们几个不一样,你若活下来必须得纳我妻养我儿,我知道你肯定有本事带他们过好日子,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否则我做了鬼也会去找你。”
“吴良,临死前能与你并肩作战,我这辈子值了……”
“快跑吧,你比我们更值得活下去,我们给你殿后!”
“啊?真活不成了?那、那、那俺也一样……”
六名兵士居然全都折返了回来,将他护住在身后。
此刻他们脸上挂着前所未有的轻松,这是一种绝然,视死如归的绝然。
这一刻,他们决定不再依靠吴良,而是选择成为吴良的依靠,用生命去反哺这个才熟识了一天,却屡次触动他们内心的人。
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菅。
吴良,是第一个比他们自己更尊重他们生命的人,只是这种尊重,便值得用生命去守护。
“你们……”
听着这些话,吴良只觉得一股热流涌入胸腔,竟有那么点窝心。
只是此情此景之下……
“咿呀——!!!”
犼发出一声暴怒的嘶吼,面对这几个顽强的人类,它已经失去了所有的耐心。
“兄弟们,大恩不言谢,我用鼓声为你们践行!”
看着这几名兵士,吴良目光闪烁,却并未说多余的废话。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绝不是互相谦让的时候,否则最终的结果便是全部葬身于此,反倒辜负兵士们的好意。
若有人活下来,还有可能通过入伍的记录找到他们的家人信息,让他们的亲人活得好一些,这便是最好的报答,远胜此刻的千言万语。
“唰!唰!”
话音未落,犼已是两个折跳,轻而易举的窜到了墓道顶端。
即使在尽是坚硬石壁的墓道之中,它依旧能够做到如履平地……它又准备使用尿液攻击了!
“快走!”
兵士们如临大敌。
“咚!”
吴良后退两步,转身之前默然拍响了胸前的小鼓。
这一刻,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
“叽——叽——”
只见不知为何,原本已经准备行凶的犼竟似受到了惊吓一般,身体猛然一僵,一边发出诡异的惊叫,一边又从墓室顶端跳回了地面。
“这是!?”
看到这怪异的一幕,吴良再次愣住。
此刻的犼就像一只受惊的小狗,夹着尾巴惊惧的望着他这边,甚至就连炸起的鬃毛都伏了下去,不敢再上前一步。
吴良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又是怎么回事!?
………………………………
第二十三章 劫后余生
难道是因为这鼓声?
吴良很快联想到,犼如此一反常态时,他只是拍响了这个不知名的小鼓,并未做出其他多余的举动,兵士们也是一样。
但这区区小鼓为何会有如此功效,竟能对犼起到震慑作用?
吴良轻抚胸前小鼓,心中疑惑。
说起来,这个小鼓确实有些不同寻常之处。
首先鼓面数百年不坏,甚至至今柔韧如初,这便是最大的不同寻常之处;
其次梁孝王刘武身份尊贵家财万贯,棺木内却只放了这么一件“不起眼”的殉葬品,这也从侧面说明小鼓的不同寻常。
难道……
吴良忽然想起入墓之前曾与曹禀提到过的那个传说——那头背上长了脚的怪牛!
当时他还想从曹禀这里探出一些消息,验证这个记载在《史记》中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可惜曹禀读书不多,甚至连这个传闻都不知道,只得作罢。
现在想来,这鼓与那怪牛难道有什么联系?
只是此刻,吴良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细细推测分析,见此状况他立刻又第二次拍响了胸前的小鼓,试图证实小鼓的功效。
“咚!”
“叽——”
犼豁然再次受惊,又如临大敌一般向后退了两步。
是真的!
这小鼓竟真能震慑到犼!
虽然还没搞明白究竟是何缘故,但这个发现足以已经令吴良狂喜,或许这次他与这些兵士谁都不用丧命于此了!
兵士们此刻也是一脸痴呆,他们直到现在也没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前一秒还咄咄逼人的怪物,现在却忽然变得如此老实。
“这么好的机会,还愣着干什么,还不速速与我一起逃命!”
吴良连忙大吼,他也无法确定这种震慑到底能持续多久,必须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
兵士们还是有些疑惑,他们已经下了赴死的决心,现在又不用死了么?
“跑!”
吴良果断以身作则,转身就跑。
兵士们见状又看了一眼躲在远处不敢上前的犼,总算略微回过神来。
“跑啊!”
“虽然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但是跑就是了,莫要再跑到吴良前面便是!”
“所言极是……”
这一刻,所有人重拾一丝生的希望,奔跑在希望的墓道中,脚步竟莫名轻快了许多。
“咿呀——!”
身后传来犼那心有不甘的嘶吼。
但这一次,它却并未立即追赶上来,随着吴良等人的远去,逐渐隐入了后方的黑暗之中。
……
近十分钟后。
吴良等人终于在几十米外的地方看到了一方火光。
在火光的映射下,两扇汉白玉雕琢而成的石门清晰可见,门内那条粗壮的自来石立在墓道中间,仿佛在等待他们的归来。
而在石门之外,正有一群人翘首以待。
为首之人正是曹禀。
他早已监督手下兵士运完了钱窖中的黄金,见吴良等人仍未归来,又因吴良之前的警告不敢轻易带这些毫无经验的兵士入墓,以免帮了倒忙,只得亲自率领十几名兵士在此等待。
“来了!来了!”
随着墓道内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曹禀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些。
此刻总算在墓道中看到一团火光,接着又看到吴良与兵士们的奔跑身影,曹禀已是开怀大笑,张开双臂迎接道:“哈哈哈,有才贤弟与诸将均安然无恙,实在是太好了。”
哪知吴良却并没有一丁点要扑入他怀中的意思,反而大声吼道:“军候,准备关门!”
“关门?”
曹禀有些不解。
吴良接着又喊:“先命人将石门半合,待我等出去之后便立即将门关上,万不可耽误!”
曹禀心中依旧不解,但见吴良的语气极为严肃,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也是不敢怠慢,连忙对身侧兵士道:“听到了么?还不照有才贤弟说的做!”
“是!”
十几名兵士应了一声,当即分作两拨上前施为,将石门推至半合状态。
做完了这些,吴良等人终于赶到,纷纷一跃跳了出来,只听吴良又喝一声:“关!”
“嘿——嘭!”
众兵士连忙退出扳住石门一齐用力,一声巨响过后,石门闭合。
“长戈借我一用!”
吴良已经折返回来,二话不说又将一名兵士手中的长戈夺过,探入门缝之中勾住自来石用力一拉。
“哐!”
又是一声巨响。
自来石应声倒下,重重的抵在石门之上,梁孝王墓终于再被封上。
“有才贤弟,你这是?”
看着吴良一气呵成的动作,曹禀心中更加不解,再回头看看与他一道出来的兵士,终于挑了个最为直观的问题,疑惑问道,“有才贤弟,你与九人一同入墓,为何只有六人随你一同出来,剩下三人呢?”
“他们已经牺牲了……”
时至此刻,吴良心中终于大定,已经消耗到了极限的身体随之开始反噬,双腿发软有些乏力的晃动了两下,喘着粗气说道。
“牺牲?”
曹禀微微蹙眉,正要再问,却听石门之内忽的传来两声响动——“咵——当啷!”
!?
众人皆是一惊。
吴良只觉得手上一轻,连忙用最后的力气将还未来得及收回来的长戈抽出。
但留在他手中的已经只剩下一截不足两尺长的木柄,木柄的顶端切口整齐光滑,似是被什么利器拦腰斩断。
“有才贤弟,为何如此?”
曹禀受惊之余,连忙又问。
“咿呀——!”
门内蓦的又传出一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
随后。
“唰!唰!唰!唰!”
发泄一般的挠门声不断传来,比那尖叫更加慑人,直教人头皮发麻牙根发痒。
!?
众人顿时乱作一团,一边不自觉的向后退却,一边攥紧兵器小心防范。
“呼——!”
直到此时,吴良才终于舒了口气,紧接而来的便是遍及全身的酸痛与疲惫,双腿一软便不受控制的躺了下去。
躺着……好舒服啊。
“哈哈哈,得救了……”
与他一同出来的六名兵士也差不多,一个个脸上露出劫后余生的笑容,笑着笑着便仿佛全身力气被瞬间抽去了一般,软软的瘫了下去。
………………………………
第二十四章 夹带私心
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吴良等人才终于有了些力气。
此时他们已经身处军帐之中,曹禀则一直亲自在旁守候。
这个过程中,通过吴良的口述,他已经大概了解到了他们随后的一系列遭遇,尤其在听到犼的可怕之处之后,更是频频咋舌不已。
“墓中竟生如此凶兽,当真骇人!看来这盗墓之事并不比领兵打仗容易,今日算是长见识了,回去之后我便向使君请命卸了这门差事。”
曹禀当即极为真实的表了态,临了却又看向吴良,笑呵呵的说道,“不过有才贤弟与我不同,你乃身怀异才之人,在我看来恰是统领瓬人军的不二人选,回头我定要向使君大力举荐你来接替这个位子。”
这应该算是恩将仇报了吧?
众兵士停了后面的话,纷纷面色古怪的看向曹禀,又同情的看向吴良,却不敢多嘴。
“承蒙军候看得起。”
吴良则并未推辞,反倒起身谢道。
从之前的为他求个官职,如今又变成直接让贤让他成为瓬人军老大,这无疑又是个不小的跨度,对于现在还只是个连基本人权都没有的奴役的吴良来说,自然是一件一步登天的好事。
若果真能成,他便等于瞬间站稳了脚跟。
而且他知道经过这件事之后,曹操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对瓬人军的倚重与投入,不然历史记载中比军候军阶更高的“摸金校尉”,还有那个直接封将的“发丘中郎将”又从何而来?
与之相比,盗墓所遇到的凶险,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这本就是他最感兴趣的事,虽然此前在墓中时担惊受怕,甚至屡次陷入险境,但现在再回头去看,却又觉得有那么点刺激……何况,风险与机遇并存,此行他的收获也是不小。
比如:那个神秘的小鼓。
刚才与曹禀口述墓中遭遇时,他便故意弱化了小鼓的存在与作用,并未将曹禀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上面来。
而旁边的六名兵士也不知是因为当时情势危急没有多想,还是因为见吴良没有提及便刻意帮他隐瞒,总之都极为默契的没有插嘴,倒也算是配合了他。
如此想着,吴良却又将放在身边的小鼓拿了起来,对曹禀说道:“军候请看,我在墓中时见这个小鼓颇为精致,便顺手将其带了出来。”
“精致倒是精致,可有何奇特之处?”
曹禀凝神打量着小鼓,有些好奇的问道。
“倒未发现什么奇特之处,只是初见时便颇为顺眼,觉得与我有些缘份。”
吴良又道。
“既与你有缘,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你便留下自用吧。”
曹禀听罢便笑了,摆了摆手随即说道。
“谢军候。”
吴良微微颔首,果断将小鼓收回,却又抱拳说道,“军候,属下还有一事禀报。”
“但说无妨。”
曹禀笑道。
“都拿出来吧。”
吴良转脸看向六名兵士,使了个眼色说道。
“是。”
六名兵士会意,纷纷将藏在怀中的金器取出,摆在曹禀面前。
见曹禀面露惊喜之色,吴良这才顺势继续说道:“军候,这些金器都是他们舍命从墓中带出来的,哪怕屡次险些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