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吴良是个爱惜自己的人。
外面那种粗盐,他就是饿死,撞死在盐铁盆上,也绝对不会吃上一口!
于是。
又看了一眼外堂,吴良从怀中掏出一件踩扁了的金器递到尹健手中,开口说道:“我就不一起逛了,这件事交给你来办,外面的粗盐让盐行装上一盆送到家里,顺便再给我买些肉类,什么鸡鸭鹅豚都多备上一些,还有酒和碳,总之平常吃的用的只要是我那里缺的都给我备齐,应该够了吧?”
不要误会,他可不是打算就这么将就,而是打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对于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他来说,粗盐提纯根本就是小儿科的知识,只要是参加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就在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这个实验,就算现在条件有限,他也能有的是办法能够提炼出比内堂那些“细盐”好上十倍甚至百倍的食盐!
呵呵,以为这样就能妨碍老子过好日子么?
不但没门,窗户都没有!
老子不仅要吃上“天龙人”从未吃过的精盐,还要喝上“天龙人”想都不敢想的美酒,到底谁才是“天龙人”!
是的,美酒,这个时代还不曾出现的蒸馏酒!
就这么一会,吴良已经暗自决定对酒进行改造。
“够了够了,包在我身上!”
尹健拍着胸膛说道。
“那你去办吧,我还有事要去军营一趟,晚些时候在我的宅子里见。”
吴良点点头,扭头便出了盐行,直奔军营而去。
今晚有酒又有肉,他计划将“典韦”一起叫来家中结交。
虽然两者现在还没见过面,但他早已对典韦的喜好了如指掌。
《三国志·典韦传》有云:“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
知其所好,再投其所好,自然无往而不利!
………………………………
第三十八章 洛阳铲
陈留大营内。
“好!”“好!”“好!”
阵阵叫好声自围观兵士中传来。
吴良好奇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魁梧壮硕面色黝黑的兵士正在场内练武,一根电线杆子一般牙门旗杆竟被他单手举起,仿佛杂耍一般在人群中走动。
脸未红气未喘,显得轻松至极。
“此人便是典韦吧?”
吴良碰了碰身边的兵士,笑呵呵的证实道。
《三国志·典韦传》中便曾记载过典韦单手举起牙门旗的事情,想不到刚来就被自己看到,这就是缘分么?
“你是哪个营的?”
那兵士回头打量了他一眼,警惕问道。
“瓬人军。”
吴良笑道。
“那就难怪了,我还道咱们这儿当兵的有谁会不认识典伍长。”
兵士这才终于冲吴良露出笑脸,一边拍着他的肩膀,一边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说道,“我跟你说,典伍长可是咱们陈留守军中有名的力士,举个牙门旗只不过是小场面罢了,前两年征讨董卓的时候,我还亲眼见过他一人撞破十人盾阵的场面呢,厉害吧。”
“厉害,可这就奇怪了,典韦既然如此厉害,为何只是伍长?”
吴良又故意问道。
这也是他研究历史的时候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
按理说冷兵器时代像典韦这样的猛士,无论在任何阵营中都会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一样闪闪发光,张邈如果不是瞎子或是聋子的话,就不可能看不到或者没有耳闻,又怎么会视而不见呢?
“这你可就问对人了。”
兵士自得的挑了挑眉毛,压低声音说道,“怪只怪典伍长吃得太多,性子又太直,因为这点小事曾屡次冲撞军中司马赵宠,而赵司马又是深得张太守信任的人,他要压住典伍长,典伍长怎会有出头之日?”
“原来如此,多谢大哥指教。”
吴良听完拱手谢道。
关于这个赵宠赵司马,吴良的了解倒是不多,因为史书中只提到典韦跟随张邈时,“曾隶属于司马赵宠”,除此之外便再多一句也没有了。
既然没有介绍,便说明此人应该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这辈子也不曾做过什么大事,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不过好笑的是,这个赵宠心眼儿也未免太小了。
典韦这样少见的力士能吃是多么正常的事,说起来上战场的时候杀的还多呢,赵宠能因为这点小事屡次惹得典韦屡次冲撞,也真是奇葩。
不过回头再想想。
“有才兄”也曾因为“吃”的事惹到了周丰,还屡次换来杀身之祸,倒有那么点异曲同工之妙。
这或许便是时代的缩影?
说话间,只听“嘭”的一声。
典韦已经将牙门旗放回了地上,大步走到一名兵士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脖子伸出大手道:“牙门旗我已举过,是你输了,拿饼来!”
“好好好,给你便是,莫要动手,我可经不起你折腾。”
那兵士连忙从怀中摸出两只干饼交到典韦手中。
“这就对了。”
典韦这才满意笑道,一边将一只饼丢入口中放肆大嚼,一边扭动壮硕如熊的身体向人群外走去。
这体格顶两个现在的我,顶四个二十一世纪的我……
吴良看了看自己的细胳膊细腿,便快步跟了上去搭讪:“典力士,请留步。”
典韦闻声停下脚步,回头打量着吴良:“怎么,你也要与我打赌?赌什么?饼带在身上么?概不拖欠!”
“不不不,我不打赌,只是想请典力士帮些小忙。”
吴良笑道。
“帮忙?帮什么忙?”
典韦面露诧异之色,我与你很熟么?
“我最近搬了新宅子,有些力气活需要人做……”
吴良笑呵呵的道。
听到这里,典韦脸上已经浮现了一丝愠意。
他还是头一次遇上这种敢来军营里招小工的人,而且还找上了他这个伍长,简直活的不耐烦了。
然后就听吴良继续说道:“典力士要是愿意帮忙的话,今夜肉食管够,酒水也令典力士吃到满意,如何?”
此话一出,典韦脸上的愠意瞬间消失不见。
正在下咽的干饼停在了喉咙处,一双牛眼也瞪大了许多,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难道陈留郡内还有人敢欺骗典力士么?”
吴良笑着反问。
“咕噜!”
那块干饼终于咽下,典韦依旧有些狐疑的确认道:“这位兄弟,你是不是没见过我的食量?”
“略有耳闻,不过再多我也供得起,只怕典力士不愿来。”
吴良道。
“去,去去去!这就去!”
典韦反倒还怕吴良后悔,连忙说道,“你前面带路便是,只要酒肉管饱,莫说搬个宅子,便是搬座山我也遂了你的愿,但你若敢糊弄我,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
宅内。
“有才兄弟,你这是从哪找来的怪人,那么大一张石桌,在他手里就像拎小竹凳一般轻巧,这还是人?”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自打典韦来了之后,陈金水这几名瓬人军的精英兵士瞬间就失去了光彩,一个个神色惊骇的凑在吴良身边小声问道。
“此人唤作典韦,以后就是自家兄弟了,你们没事儿与他多说说话,互相认识一下。”
吴良停下手中的木炭,笑呵呵的说道。
今天能把典韦请到宅子里来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人与人打交道嘛,都是由浅入深的,一开始目的就太明确反而容易招人防备。
“那是得好好认识,有这么个自家兄弟,出门在外不知道有多安心。”
众人连连点头称是。
说着话,陈金水又指了指吴良用木炭在一块刚裁下来的麻布上所画的图案,好奇问道,“有才兄弟,你这画的又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好生古怪。”
“这叫洛阳铲,这玩意儿造出来可有大用,以后兄弟们能不能吃饱饭就全指着它了。”
吴良也不藏着掖着,大方的展示给几人看。
此物在1923年由洛阳郊区的一个叫做“李鸭子”的盗墓贼发明。
自它问世以来,天朝古墓葬最集中的洛阳邙山地区十墓九空,古物大量外流,在考古界可谓恶名远扬。
不过这玩意儿在盗墓钻探方面确实有奇效。
以至于后来竟也成了国内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特备工具,甚至在考古专业的教科书上画出图形,介绍其使用方法,向全国推广使用,并因此而形成了天朝独有的考古钻探技术,也成了天朝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哪怕在世界范围内,洛阳铲也是最好的考古工具之一。
吴良虽然对许多汉代之前的古墓遗址都有了解,甚至还有很多都能够说得上具体位置,但考虑到此时与后世差了近两千年,地形地貌或多或少会有些不同,想要提高盗墓效率,洛阳铲依旧是必不可少的神器。
除此之外,吴良还打算打造一批工兵铲,作为瓬人军的专用工具。
这玩意儿一物多用,方便携带,好用的很。
………………………………
第三十九章 五步产盐法
当然,有了今天买盐的经历,这洛阳铲和工兵铲吴良自然已经不打算自己去找铁匠打造。
汉朝“盐铁”不分家,相关法令中都是同时出现。
而这个时代,铁在士族阶级眼中,无疑是一种比盐更加重要的战略物资,只怕相关方面的手只会生的更长。
所以,吴良打算这件事委托给曹禀去做。
以他的身份,想来就要容易多了,而且保质保量,公款消费,简直一举多得。
画完洛阳铲和工兵铲的草图已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
吴良回身再看时,自己这座荒废了有些日子的宅子终于有了那么点样子。
院子里半人高的杂草已经基本清理干净,露出了下面的青石地面,翻倒在地的石桌石椅都摆到了相应的位置,胳膊伸的太长的老树也被砍去了旁枝,看起来整洁了许多。
而他的那些“美人”们也都是干活的好手,宅子中明里暗里的地方,都被她们细心清扫擦洗了一遍,焕发出原有的漆色与木色。
就在这时,去帮吴良采购物资的尹终于回来了。
他一个人走在前面,身后跟了好几辆马车,都是前来送货的商家。
别说,这个家伙到底是有家室的人,的确是过日子一把的好手,他这一圈给吴良采购回来的物资异常全乎,大到水缸水桶和被褥,小到锅碗瓢盆与杯具,总之不管吴良提到的没提到的全都给买了回来。
“嘿嘿,有才兄弟,这居家过日子不比其他,啥东西没有都不行,你这刚要起步,住的人又多,以后要购置的家伙事儿还多着哩。”
见到吴良,尹健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笑道,还有那么点邀功的意思。
“还是你最有前途,先把叫人把东西搬进来吧。”
吴良笑着夸赞一句,待那些商家的佣人将一件件东西抬进来之后,很快便将注意力放到了那口装满了粗盐的盐铁盆上。
盐行的佣人守在盆边,扭扭捏捏不肯离去。
“你还在这儿做什么?”
尹健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叱道。
此前在盐行有些折了面子,尤其是折了吴良的面子,这个家伙心中也多少有些不满。
“盆,这盆我还得带回去……”
盐行的佣人小声说道。
“住这种宅子的人,难道还能昧下你家的盆不成?回头差人给你送去便是!”
尹健又道。
“这……是。”
佣人想想也是,这才无奈出了宅子。
尹健回头见吴良仍看着一盆的粗盐出神,以为他还在为之前的事气恼,便又开口劝道,“有才兄弟,这盐的卖相是不怎么样,不过也能将就着吃,我已经吃了二十几年,也吃……没吃出什么事。”
尹健原本想说“吃不死人”,但这话既不吉利又不好听,临了便又改了口。
是吃不死人。
吴良承认尹健的说法,汉代虽然还没有发展出唐朝的“五步制盐法”,也没有掌握提存技术,但这些盐好歹也经过了煮制,并非原始盐矿。
否则,汉朝的老百姓早就被害死的差不多了,群雄诸侯还拿什么打仗?
但也只是一下子吃不死人而已……
这些粗盐里面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太多,有些不好的东西吃的不多,短时间内虽不会致命,但在身体里面积累的多了,开始发作的时候便可瞬间取人性命。
吴良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自然是希望自己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