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分明是以吃货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

    吴良愣了愣,只得无奈解释道:“军候误会了,我要那只野雉是像将其一同带入墓中另有所用……不过事成之后,请军候准许我烤来吃。”

    野鸡:WDNMD!

    ……

    东汉末年的人还是比较迷信的,民间普遍认为墓主人的魂魄白天会留在阴宅中休息,只有到了晚上才会出门。

    因此若要开坟掘墓,必须等到日落之后。

    不过吴良认为,这只是瓬人军日夜颠倒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则主要是出于曹操的立场。

    历史上曹操终身都以大汉臣工自居,臣工公然派人盗掘大汉王族的陵墓肯定说不过去,万一被人知道没准儿就要与董卓一样沦为众诸侯的众矢之的,所以这种没办法放上台面上的事,最好还是晚上偷偷进行。

    后世盗墓小说中摸金校尉那“鸡鸣不摸金”的规矩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也是因此,尽管吴良心里觉得白天晚上没什么区别,也自觉选择了入乡随俗,在曹禀的安排下暂时在军帐之中歇息,一直等到夜里再开展发掘工作。

    ……

    如此一日无话。

    待瓬人军吃过晚饭之后,一轮明月已经悄悄爬上树梢。

    阵阵秋风吹过山麓不时发出刺耳的啸声,朦胧月光照过枯树在地上留下狰狞的黑影,正是夜黑风高掘墓夜。

    曹禀早早便在墓前集结好了人手,加上他自己一共十人,皆是瓬人军中的精英。

    不过就算是精英,在昨夜刚莫名害死了百余条人命的诡异墓穴面前,心中也是多少有些忐忑,这点通过他们那如临大敌的神情便可看出些端倪。

    “诸位将士,今夜一切事宜由吴良负责,尔等皆听令于他,但有违抗者按军法处置!”

    曹禀是个爽利的人,一上来指挥权交给了吴良,自己反倒做起来甩手掌柜。

    “是。”

    众人心中不安,答应的声音自然有些稀拉。

    “谢军候,我只提两点要求。”

    吴良先是向曹禀行个礼,随后转身对众人说道,“第一,进入墓中需集体行动,任何人不得擅作主张,更不得擅自触碰任何物品;第二,只点一根火把照明即可,倘若火把熄灭,无论任何情况都需立即撤出墓穴,不得有误,听清楚了么?”

    “听清楚了。”

    答应的声音依旧稀稀拉拉。

    “好,大伙带上工具与兵器跟我走。”

    吴良也不介意,极为随意的冲众人挥了挥手,迈着大步向墓**走去。

    经过昨夜的事情,他已经可以确定前面这段墓道中并无毒瘴,再有今天一整天的通风,里面的空气已经与外界完成了交换,自然没什么好担心的。

    望着他潇洒的背影,众人却依旧有些不安,但见曹禀目光扫来时,才连忙壮着胆子跟上。

    如此不消多时。

    吴良已经穿过墓道来到那两道挡路的巨大石门面前。

    这是一座起券的门洞,全部用平整的石条构成。

    券门门楼的檐瓦、脊兽、椽头全部用汉白玉雕刻而成。

    券门下是用大青石雕成的须弥座,上面极其细腻地雕刻着俯仰莲花的纹饰,具有浓厚的道教意味和神秘色彩。

    券门之下,就是两扇辉煌威武的石门。

    石门同样通体由汉白玉雕琢而成,上面除了落有一些灰尘,篆刻出来的花纹依旧清晰可见。

    吴良见过这些花纹,乃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云气纹”。

    “云气纹”这个时期的天界和飞升思想相关,将这种花纹雕刻在墓门上,自是有助墓主人升入天界的寓意。

    此时曹禀也已经跟了上来,想起吴良上午的描述,便将双手按在石门之上用力推了两下,其他的兵士也连忙走上来帮忙。

    果然如吴良所言——纹丝未动!

    除此之外,曹禀还发现两道门之间有一条三指来宽的缝隙,便又拿着火把靠近了向里面望去,结果也是什么都看不到。

    “此门坚固异常,莫非要用撞木不成?”

    曹禀扭过头来,微微皱眉道。

    昨夜百余人都推不开这两扇门,他只带了这么几个人自然也推不开。

    “不必,我有一法,可轻易打开此门。”

    吴良胸有成竹的笑道。
………………………………

第五章 拐钉钥匙

    “哦?你有何妙法,快快讲来!”

    曹禀闻言一喜,连忙问道。

    其余众人也是一脸期盼的望向吴良,等待着他将“妙法”展现出来。

    迎着众人的目光,吴良却并未立刻回答曹禀的问题,只是淡然一笑,冲后面一个手持长戈的站岗兵士招了招手:“这位大哥,借长戈一用。”

    “这……”

    兵士面露疑色,兵器可不是能随便借人的东西,于是立刻质询的望向曹禀,见曹禀也是点头许可,这才终于将长戈递上。

    “多谢。”

    吴良点了点头,接过长戈对着两道石门中间的缝隙比划了一下,而后竟顺着缝隙将其插了进去。

    如此长戈探入约莫一米左右的长度,忽听“锵”的一声脆响,似是顶到了什么硬物。

    “果然是自来石!”

    吴良眼睛一亮,嘴角微微勾起。

    “自来石”顶门,在古代是一种较为常规的防盗手段。

    这玩意儿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即先在门内地上和门上各挖出一条槽沟,当两扇门关闭时,将立于地上槽沟内的石柱倚在门后,人走出后,石柱随着石门的关闭慢慢倾斜,待石门完全关闭,石柱也随之慢慢滑入两扇门中间刻出的槽沟之中,于是石门得以完全顶死。

    而想要打开石门,便要用到古代建陵工匠的不传之秘——拐钉钥匙。

    这玩意儿听起来很玄乎,但其实只是一截顶端被弯成半个“口”字的金属条,看起来就像一个缺了半边的无底勺子。

    使用时将拐钉钥匙的半个“口”竖起来,顺着门缝慢慢插入,待接触到自来石后,再将“口”字横过来套住自来石上端,如此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仅需一人便能够将自来石推立起来,没了自来石顶门,本就设有门轴的石门自然一推就开。

    只不过古时为了保守王陵秘密,向来有完工之后将建陵工匠灭口的传统,一般人根本无从得知门后机关,能破自来石的拐钉钥匙自然也极少有人知道。

    因此这玩意儿一直到了1955年发掘明代定陵时,才被一位考古学家从一段极为隐晦的史料中悟出。

    而如今荒郊野岭,让吴良去制作一把像模像样的拐钉钥匙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前端呈“T”字形的长戈与拐钉钥匙倒有几分相似之处,也算是一件不错的替代品。

    “如何?”

    听到脆响,又见吴良神采奕奕,曹禀连忙凑过来询问。

    “军候请稍安勿躁。”

    吴良笑了笑,慢慢将长戈横过来架住自来石,而后逐渐向上移动,如此直到自来石上端才逐渐用上了一些力气。

    “咔嚓!”

    里面随即传来岩石摩擦的声音。

    有动静!

    曹禀等人瞬间屏住呼吸,静悄悄的观看吴良操弄。

    只见他手中的长戈逐渐向里延伸,似乎在推着什么东西移动,直到长戈后端的木柄几乎全部没入门缝之中。

    “轰隆!”

    门内忽然又传出一声响动。

    曹禀等人吓了一跳,连忙向后退了两步。

    此时吴良却舒了一口气,转头笑着对曹禀说道:“军候,你现在可以命人开门了。”

    “推?”

    曹禀一愣。

    现在他还没搞明白吴良究竟做了什么,因此也不太明白吴良所谓的“开门”是怎么个“开门”法。

    “推。”

    吴良点头。

    闻言曹禀依旧一脸疑惑。

    这石门少说重万斤,刚才推了纹丝不动,现在就能推开了?

    不过见吴良一脸肯定,曹禀还是依言将其余兵士召集过来,分做两组分别去推动两扇石门。

    “开!”

    一声令下,两组人一同用力。

    “轰轰轰……”

    伴随着粗大门轴的轰鸣声,万斤石门竟轰然而开。

    门内随之升腾起了阵阵雾气,回音穿过雾气在深邃幽暗的墓道中回荡,是那么的动人心魄,荡气回肠。

    紧接而来的是一股散发着浓烈霉味的热浪,仿佛一只远古巨兽猛然张开了深渊大口,要将一切吞噬一般,逼得众人不得不后退了几步,才终于稳住身形。

    但这热浪来得快,去也得快。

    仅仅一个呼吸的功夫,一切便又重归平静。

    直到此时,曹禀等人才终于反应过来,脸上随即洋溢起狂喜的笑容,竟如同孩子一般抱在一起欢呼:“开了!门开了!”

    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瓬人军来到砀山已一月有余,因为经验不足掘墓工作一直以来都不怎么顺利,还做了许多出力不讨好的无用功,否则也不可能直到昨夜才挖到墓门。

    因此积压而来的疲惫与郁闷不止曹禀有,属下的兵士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

    今夜好不容易如此顺利一次,自然便成了负面情绪的宣泄口。

    吴良也去不打扰他们,只是回身自顾自的将竹笼里的野鸡取出,再将叫曹禀提前准备好的绳子绑在野鸡脚上。

    “吴良,接下来咱们怎么做?”

    最先平静下来的还是曹禀,他见吴良正在摆弄野鸡,便一脸期待的凑过来问道。

    “军候稍安勿躁,咱们两个时辰后再进墓。”

    吴良淡然说道。

    “两个时辰?门既已打开,为何不一鼓作气?”

    曹禀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十分不解的道。

    其余兵士也是一副“老子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表情。

    “军候有所不知,陵墓久居地下,阴气不断积压,久而久之必生邪气,贸然入墓恐有不测。”

    吴良将绑好的野雉抱起来,接着胡言乱语道,“邪气人眼虽不能视,但雉眼可查,因此我们需先将这只野雉放入墓中,令其查探一番再做定夺,免得无端搭上军候与诸位将士的性命。”

    说白了,他其实就是要放这只野鸡进去探查墓中是否有毒气,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顺便借助这段时间给墓室通通风。

    只不过之前没有向曹禀科普空气理论,现在自然也就不必科普野鸡的真实用途了。

    不过邪气之说也并非完全子虚乌有。

    上学时一些考古经验丰富的专业导师,便曾讲述过一些不为人知的奇闻邪事。

    虽然那些公之于众的考古报告中,从来不会提及过任何非科学事件。

    但这并不代表那些灵异事件便不存在,甚至有些灵异事件根本无法用21世纪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尚且需要借助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文献中仅记载了只言片语的古老方法才能解决。

    因此考古与盗墓,并不仅仅只是掌握科学方法就够了,有时候还是不得不信邪……

    “原来如此,便依你所言,可我们现在做些什么?”

    听了吴良的话,曹禀果然不再想“一鼓作气”的事。

    “只需留下几人镇守墓门,不教那野雉逃出即可,剩下的人可以先出去歇息。”

    吴良点头。
………………………………

第六章 曹贼病

    亲眼证实了吴良的本事,曹禀如获至宝之余,原本焦急的心也终于安定下来。

    又知接下来还需等待两个时辰,他便命几名亲信在原地好生照看,遂邀请吴良一道返回军帐内“商议要事”。

    吴良还道是什么要事,心中正有些奇怪。

    结果就见曹禀将军帐的帘子放好之后,露出了一脸姨妈笑,随即转身从随行的木箱子里面取出了一个未开封的小坛子。

    “嘿嘿,主公虽明令禁止出征期间不得饮酒,但今夜我必须破例与你痛饮一番,否则难以平复心中激动,只是条件有限,这酒就不温了,咱们先将就一下,待班师之后我再设宴邀你畅饮。”

    将小坛子放在桌上,曹禀一边拍开封泥倒酒,一边压着声音笑道。

    东汉末年还没有出现蒸馏提纯的酿酒工艺,因此这时的酒都还是一些度数较低的米酒,也就是后世黄酒的祖先。

    酒入碗中,香气四溢,其中夹杂着米酒特有的甜气。

    曹禀倒好酒后又亲自端起一碗双手奉到吴良面前,极为正式的行礼道:“你今夜立了大功,我代表使君与瓬人军敬你一碗。”

    “在其位忠其事,军候不必如此客气。”

    吴良也是站起身来,双手接过酒碗与曹禀互相敬过,仰头一饮而尽。

    这酒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