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喊我去盗墓-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其位忠其事,军候不必如此客气。”

    吴良也是站起身来,双手接过酒碗与曹禀互相敬过,仰头一饮而尽。

    这酒香甜中略带了些瑟瑟的味道,应该是北方特有的粟米酒,而非南方的糯米酒。

    “哈——痛快!”

    一碗酒下肚,曹禀陶醉呻吟。

    又见吴良已经主动起身倒酒,他脸上欣赏之意愈浓,笑着问道:“男子二十冠而字,你应该已经取字了吧?”

    吴良知道,这个时代相熟的人之间通常会以字称呼,这既是一种亲密的表现也是一种尊重,曹禀忽然问起这个问题便是有了与他结交的意思,便笑呵呵的说道:“回军候,良已有字,字有才。”

    “有才有才,胸有旷世之才,好字!”

    曹禀也是个会说话的主儿,闻言当即又端起酒来颇有招揽之意的道,“我略年长于你,你我一见如故,今后私底下我便唤你一声贤弟,你也莫要生分,唤我一声安民兄即可,如何?”

    安民?

    吴良初听便觉得这两个十分耳熟,如此又在心中多念了两遍之后,曹禀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

    “安民……曹安民……难道是那个曹安民?!”

    “曹安民”这个人,历史文献中只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在曹丕的《自序》中:“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

    另外一次则是在《三国志·武帝纪》中:“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这里面都点出了“曹安民”的身份,他是曹操的亲弟弟曹德的儿子,因此便是曹操的亲侄子,曹丕的堂兄。

    只不过这两份文献中都只提到了他的字,并未提到他的名。

    以至于后人无从考证,便只能在他的人物传记中写道:“曹安民,字安民,名不详”。

    不过曹安民的死期在历史文献中倒是非常明确,甚至精确到了月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

    建安二年,也就是距离现在的四年之后,曹操率军南征,宛城守将张绣率众投降。

    结果进城之后曹操又犯了“曹贼病”,竟强行将张绣的婶婶邹夫人纳做了妾室,张绣因此怀恨在心。

    曹操也知道张绣心中有怨,于是就准备秘密杀掉张绣以除后患,哪知计划泄漏,张绣听从贾诩的计谋率先发动偷袭,曹操战败仓皇而逃。

    曹安民就死在了这场战乱之中。

    与他一同而死的还有曹操的长子曹昂,以及被称为“古之恶来”的名将典韦……

    想不到面前这个小小的军候,居然还是个了不得的官二代?

    不过再回忆一下此前的细节,倒也并非无迹可寻。

    虽然东汉末年曹姓并非只有曹操一家,但曹营之中姓曹的军官却大多数都与曹操有些关系。

    另外,筹集军饷乃是行军打仗之根本。

    盗汉朝王族之墓又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容易授人话柄。

    以曹操那“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性子,断然不会将这么重要又敏感的事情交给一个信不过的人。

    由此可以推断,这个曹禀必然是深得曹操信任之人,自然不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军候这么简单。

    只不过曹禀这个名字没有传到后世,吴良听都没有听过,因此才没有往深了想。

    不过现在知道也不迟。

    吴良心中惊喜。

    如今只要与曹禀交好,就等于已经抱住了曹丞相的脚指头,再使把劲儿距离抱上大腿奉旨盗墓也不远了。

    “有才贤弟?”

    见吴良神色古怪的望着他一言不发,曹禀有些诧异的叫了一声。

    吴良终于回过神来,连忙笑着端碗道:“安民兄,我敬你。”

    “哈哈哈,有才贤弟不会是有什么心事吧?你我如今已以兄弟相称,贤弟若有心事大可不必隐瞒,或许为兄能帮上些忙。”

    喝下这碗酒,曹禀竟已有些上脸,不过这酒度数不高,如今又才喝了两碗,喝醉应该还不至于,而是这个家伙天生酒精过敏体质。

    “倒也没什么心事,只是觉得梁孝王墓恐怕并不简单。”

    吴良用袖子抹了下嘴,顺势说道。

    “此话怎讲?”

    曹禀面色立刻变得郑重起来。

    “安民兄可曾读过《太史公记》?”

    《太史公记》便是后世俗称的《史记》,乃是西汉年间的纪传体通史,此作完成距此不过几百年。

    不过看曹禀那迷茫的表情,吴良已经知道这个家伙肯定没看过,于是便接着说道:“《太史公记》中记载:中元六年,梁孝王刘武前往良山打猎,有人为其送上一头背上长着脚的怪牛,哪知刘武见到怪牛之后便仿佛失了魂一般,回到家中没多久便身染热病,又过六日即暴毙而亡。”

    闻言曹禀倒酒的手停滞下来,微微蹙眉说道,“我只知梁孝王刘武居功受宠,府库金钱近万亿,珠玉宝器比京师还多,并建有三百里睢园,其奢华程度胜于皇宫,天下能人异士皆心驰神往,此人生前便有此名,死后陵寝中陪葬必定差不了,却不曾听说还有这等怪事……有才贤弟可知此事有何寓意?”

    “不好说。”

    见从曹禀口中问不出能够证实《史记》的信息来,吴良便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既然《太史公记》中有所记载,此事恐怕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入墓时最好多一个小心,免得乐极生悲。”

    “贤弟此言极是,为兄头一回行这掘墓之事,实在不知其中深浅,还要贤弟多费些心才是。”

    曹禀沉吟着问道。

    “若能够帮上安民兄的忙,弟自当肝脑涂地。”

    吴良起身抱拳道。

    “说的好!要的便是贤弟这句话,来来来,咱们饮酒!”

    听吴良如此说,曹禀自是喜不自胜,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擦了下嘴又道,“有才贤弟,我见你谈吐不凡,定是读过不少圣贤之书,只是此前为何隐而不发,甘愿沦为奴役受人驱使?”

    “只是些旁门左道罢了,上不得台面。”

    吴良眼观鼻鼻观心,而后谦虚笑道,“有才兄”确实没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读了不少“圣贤书”的其实是他。

    “不然。”

    曹禀摇头道,“如今各路诸侯发于乱世,正是用人之际,凭你这学识无论投奔何处,做个门客应该都不在话下。”

    “安民兄谬赞了,弟只是个胸并无半点雄心壮志的小人物,只求在瓬人军过上几天安稳日子,望安民兄体谅。”

    吴良又道。

    其实他比曹禀更清楚,东汉末年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绝大多数百姓文化水平都不高,稍微读过几本书的人便称得上人才,如果吴良愿意主动前往某个诸侯处毛遂自荐,凭他对历史的了解,混口饭吃简直不要太容易。

    可惜他志不在此,打仗哪有盗墓有趣……

    “有才贤弟可真是个妙人。”

    曹禀笑了笑,接着正色说道,“既然如此,待盗取梁孝王墓之后,我便带你亲自面见使君,为你求个官职也可在瓬人军中大展身手,如何?”

    “谢过安民兄,其实做不做官不打紧,弟主要是仰慕使君与安民兄的为人,愿为英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话正中吴良下怀,自是令他心中惊喜不已,只是略微推辞了一下便应下来。

    ……
………………………………

第七章 兵俑

    时光如白驹过隙。

    两个时辰的时间便在二人推杯换盏之间悄然过去。

    当吴良与红了脸的曹禀从军帐走出时,刚好撞见了领兵在寝园内巡逻的周丰。

    周丰与曹禀不是第一天认识,只看到他的脸色就知道他与吴良在军帐中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像个失宠的小妇人一般恶狠狠的剜了吴良,嘴上却笑着说道:“提前恭喜军候,墓门已开,想必军候今夜便能大有所获,不日即可班师,到时使君定然少不了封赏。”

    “瓬人军将士人人有功,回去之后我必禀明使君论功行赏。”

    曹禀心情不错,笑呵呵的说道。

    周丰本就心胸狭隘,一听这话,心中立刻更加阴郁,论功行赏的话肯定是吴良功劳最大,如此一来这个可恨的奴役岂不是要翻身?

    想着这些,周丰甚至生出了主动请命入墓去抢功劳的想法。

    但一想到昨夜莫名死去的那百余人,这个家伙立刻又将这个可怕的想法抛出脑外,接着说道:“军候为人公正,乃是瓬人军将士之福,预祝军候马到成功。”

    “借你吉言。”

    曹禀笑了一声,便领着吴良向寝园外的梁孝王墓走去。

    望着二人的背影,尤其是吴良的背影,周丰脸色逐渐阴沉下来,啐了一口暗自骂道:“呸!狗仗人势的东西,昨夜未死算你命大,不过来日方长,返程时我只需略施小计,便可取你性命再将功劳全部夺走,咱们走着瞧!”

    ……

    再次来到墓中石门前,先前的兵士已经在此等候。

    “诸位稍等片刻。”

    见曹禀与兵士们已经跃跃一试,吴良拿起绑在门口的绳索,将此前赶入墓道中的野鸡拖了出来。

    吴良用来捆住野鸡的绳索足有20米长。

    野鸡怕人深入墓穴,一度将绳索拉直,即是说它至少已经深入墓穴20米。

    此刻再拖出来,野鸡依旧活蹦乱跳,还能够发出极为响亮的叫声,足以说明墓中没有毒气,空气中氧气含量也还算过关。

    “墓中可有邪气?”

    见吴良查看过了野鸡,连忙凑过来问道。

    “暂时并未发现,可以入墓。”

    吴良点头道。

    曹禀大喜,于是一行人终于放下心来,鱼次穿过石门进入墓道。

    不过对于吴良来说,这其实已经是他第二次进入梁孝王墓了。

    第一次是2012年夏,那时他刚读大二,暑假与几个大学同学一道来到砀山,进入这个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墓穴遗址实地考察。

    那时,外面的寝园便连那些残垣断壁也没有了,只剩下一片依据地基修复出来的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外面便是汉墓博物馆与售票服务大厅,服务大厅西侧有两个大型停车场。

    停车场对面则是一个民宿村,那里除了连锁酒店和纪念品超市,还有不少非常亲民的民宿饭店,不但提供黑导游服务,夜里还提供小卡片服务……

    晃了晃脑袋,吴良将逐渐变色的思虑收了回来。

    墓道的地面比较湿滑,聚了些水的地方在火光的映射下反射出一抹亮光。

    两侧墙壁也完全是山石凿刻出来的,渗出几股似流非流的水痕,这是所有以山作郭的地宫惯有的通病,没有凿出地下水流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就在这时。

    “啊!”

    走在前面的兵士忽然发出一声惊叫。

    “何事?”

    曹禀与众人都被吓的向后退了一步,有些紧张的问道。

    “那里面……里面好似有人……”

    那兵士咽了口口水,面色惨白的指着几米外的一处墓道岔路道。

    “有人?怎么可能?”

    众人不由更加紧张。

    “给我火把,我去查看,你们为我掠阵。”

    只有吴良走上前来,将那兵士手中的火把接过,只身一人前去查看。

    他记得很清楚,进入梁孝王墓之后,首先会路过两个分别位于墓道左右两边的墓室,左边的被景区标记为车马室,右边的则被标记为兵器室。

    虽然前世这两个墓室中的文物已经被清空,但只通过名字便能够判断出里面原本存放的是什么东西。

    那名兵士所指正是车马室。

    那么他所看到的人,便极有可能是汉墓中出土过的兵俑,除此之外,里面应该还有马车、马佣等文物。

    不过推测归推测,最好还是谨慎一些。

    如此来到车马室门边,吴良先是将火把探过去挥舞了两下,见里面并没有出现任何动静之后,才小心翼翼的将头探出……我去!

    这一眼猛的看过去,吴良也是瞬间汗毛倒立,身子一颤险些将火把丢出去。

    只见一张煞白如纸的人脸就在面前不到两尺远的地方!

    这张脸面容极为狰狞,两只眼睛瞪的极大且向外凸出,扭曲的法令纹下面是一张咬牙切齿的嘴巴,仿佛要将看到的一切嚼碎了咽下去一般。

    但再仔细看去,吴良冷静下来。

    这的确如他之前所想,只是一个站立的兵俑,脸上所刷的那一层白色颜料已经出现了一些细微的龟裂痕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