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的情谊,单单是项籍谋划关中这件事,就给了自己一个裂土封王的绝好时机!
有怀王之约在,刘季封王理所当然,自然不会承自己的情,但项籍封王,就与之不同了。
纵然他杀了沛公,勇武又无人能出其右,反秦功劳当属第一,但在大义之上,还是有些亏损,而这正是自己的机会所在!
遥想自己的这大半生,一直都在努力的往上挤,却一直都没有获得太好的机会。
当初为信陵君的门客,以为会有出头之日,结果魏国被灭了,再然后始皇帝一同天下了
自己因为先前积累的名望当上了县令,也想着藉此升迁,结果没干太久,也是因为名望被始皇帝开出了一千金的价格开始悬赏,同时悬赏的还有自己生死之交陈馀,只是他的价格低些,只有五百金。
面对那个鞭笞天下的男子,没有人敢迎刃而上,自己和陈馀只得两人隐姓埋名仓皇出逃,直到陈县方得安生。
原以为此生无望,结果没过几年遇上了大泽乡起义带领数万人马进入陈县的陈胜吴广,自己和陈馀过去见他们,分别被任命为左右校尉。
本以为陈胜是个有大志向的,然而还是让自己失望了,不过打下了一点小小的地盘,就开始不思进取自立为王了。
自己和陈馀见陈胜终不可扶,就托言北方未定,不若打下以壮楚王声威,得以辅佐陈胜大将武臣前往赵地,攻下赵地数十城,又说动武臣自立为赵王。
自己被封为宰相,陈馀为大将,以为可以大展拳脚战上一场了,却好死不死的遇上武臣的姊姊醉酒轻慢了领兵大将李良,李良恼怒之下,领兵造反,杀了武臣姊姊,又带兵将赵王武臣一并处死,然后投了章邯。
若不是自己耳目众多,提前得到了消息,恐怕也要身死!
事后自己收拢了数万未曾叛变的士卒,担心自己和陈馀二人是外地人在赵地立不住脚,便立了赵国王室后人赵歇为王。
只可惜啊!尚未站稳脚跟,章邯以及王离便引兵铺天盖地的打了过来,自己的带着赵王一路往东奔逃,被团团围在钜鹿城中。
若不是章邯想要以自己以及赵王为诱饵,把诸侯军都吸引巨鹿附近以逸待劳,自己早就身死了
此事之后,与自己结为生死交的陈馀也与自己反目
一生几十年下来,一直都在为别人出谋划策,对别人俯首称臣,现如今,也该自己裂土称王了!
当这个想法从心头升起的时候,一股热血涌上了脑袋,连面颊都泛起了一层血色。
张耳狠狠的握握拳头,又看了一会儿军营外的景象,待到心情平息思路通畅之后,就转身往军营中的别处走去
“张相,所来何事?”
寒暄过后,三十多岁的吴芮开口询问张耳的来意。
吴芮乃是吴王夫差的后代,此人极有打算,秦朝没有灭亡,就在百越之地聚集了一万多人自卫搞生产之类,而且极为聪明的藏兵于民,让人不好抓把柄。
因为百越之地地形复杂,始皇帝还有许多大事要忙碌,就采纳了左相李斯的建议,封吴芮为鄱君,让吴芮成为鄱地最高的行政长官,不给财政支持,也不收税,只要不闹事就好。
之后陈胜吴广起义,他是第一个站起来响应的秦吏,因为多年经营,家底厚实,在诸起义军中,颇受尊重,更何况他还有一个极猛的名叫英布的人做女婿。
顺便提一下,他是汉初八大异姓王中,唯一一个没有刘老三怼的人,当然,这也跟他去世的过早有一定原因。
张耳也不掩饰,跪坐施礼道:“如今暴秦已覆,鄱君带人血战一场,就甘心这样回去,不想重复吴国?”
吴芮已知张耳来意,并不直接点破,颇为惆怅的叹息一声:“关中王只有一个,沛公已身故,上将军项籍已将关中是为自己囊中之物,纵然有心,又为之奈何?还是回我鄱阳县为好。”
张耳笑道:“如今便有一绝佳时机,放在面前,鄱君为何视而不见?”
吴芮思索了一会儿,颇为疑惑的开口道:“芮着实愚钝,未解张相深意,还请明言。”
张耳笑道:“鄱君你是心里明白,却不肯说,也罢,既然鄱君不愿提及,那耳便直言了。
上将军项籍有意为关中王,鄱君可有看出?”
吴芮点头,并不说话,接着看张耳。
张耳压低了一些声音道:“鄱君以为,有怀王之约、沛公先入关在前,素来想要压制项籍的怀王会轻易让项王如愿?”
吴芮摇头。
张耳又道:“如此,我等和不联名请上将军为关中王?我等同为反秦之士,有此人情在,何愁不可封王?”
吴芮思索一阵,点头赞成,之后应张耳之邀去其它联军将领出商议此事
第二九三章 分封天下的必要性
听到范增来报,说是张耳、吴芮、魏豹、臧荼、申阳、司马印、田都、田安等人联名,准备请上将军为关中王,王庆心里暗暗一笑,这些家伙们果然聪明,自己不过表现出来了一些意图,他们立刻就抓住机会顺杆子上来了。
有了这些人在,再加上之前种种,楚怀王就是再不想封自己为关中王,都得捏着鼻子认!
当然,这些人会这样热心的帮助自己,并不是大公无私,而是准备从自己这里获得利益。
如今秦朝已经覆灭,该是亲手将其杀死的操刀者们分食这肥美食物的时候了!
不论从哪方面着想,王庆都不得不遵守这种无言的默契,纵然是没有关中为王的这个任务在,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谋取关中。
至于一统天下,成为天下至尊,以目前的局面来看,还是不这样做为好。
先前不太了解项羽以及这段历史的时候,王庆觉得这人是真傻,明明自己占据了据对优势,却偏偏不做皇帝,而是分封天下,自己回到楚国,做了一个势力最大的西楚霸王,硬生生的将唾手可得的皇位,给整没有了。
现如今自己穿成了项羽,这才猛然惊觉,以现在的局势,想要登基做皇帝,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
先从历史渊源来说,从公元前221年大秦建国,到现在公元206年覆灭,不过是过了十五年而已。
因为统一时间太短,被灭的六国之人,还没有完全换茬,依然牢牢记着他们先前的身份,而且秦始皇以及二世胡亥他们所一番作为,令的天下之人吃尽了苦头。
再加上人过去吃过的苦作过的难、回想起来总觉得没有那样刻骨铭心这种心理在,神烦郡县制,怀念先前的分封制也就成了必然。
其次就是王庆现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号令天下。
他虽然号称有四十万军队,但这其中,超过一半都是诸侯联军,先前因为要对付共同的敌人秦朝,以及触碰了他们共同利益的刘老三,他自然能够凭借本身的勇武,做到号令这些军队指挥若臂。
但若自己想要做皇帝,将胜利的果实都吞到自己嘴里,这些推翻秦朝就是为了谋求利益的人,铁定会毫不犹疑的领兵造自己的反!
然后开启围殴模式,将整个天下怼的处处冒烟!
自己即便是有系统之光加持,又有项王这个霸道的身子,想要硬生生从这样被天下围殴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出来,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至于扫平天下,成功了全是狗屎运,被怼的咸阳自刎然后回到现实世界才是必然
王庆觉得,在现在的这种局面下,现存的诸多势力,没有哪个能够直接将其余的势力捏合到一起,建立一个王朝。
想要一统天下,建立王朝,中间的过渡必不可少,而这个过渡,就是分封天下。
这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必须要做的一种选择。
强如后来将项羽逼到乌江自刎,天命所归的刘老三,在刚建国的时候还是捏着鼻子认下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八个势力强大的异诸侯王?
虽然已经有了分封的打算,但是想起历史上项羽分封之后,处处冒烟疲于奔命去救火的事,王庆就放弃了亲自分封这件看似极为荣耀实际上去极为得罪人的差事。
毕竟瓜分利益这种事情,很少能够做到人人满意,一个弄不好,拉仇恨的效果就会打过施恩的效果。
这样的差事,还是丢给楚怀王这个名义上的老大比较何时。
当然,王庆也不会将这项权利交的这样彻底,如此一来,这些人都围着楚怀王转去了,没人给他捧场也不好。
他的打算就是先趁着这个机会,把反秦有功,又有封王诉求的人,都给统计归纳一下,他先在这边做出一个初步的名单以及相应的封地出来,然后递交怀王,由怀王定夺。
因为他现在的打算就是先当关中王,好好的经营关中,为之后的争霸天下做准备。
所以只要不涉及关中秦地,其余地方,这些想要封王的各个联军首领想怎么划分,他基本上都不会做太多的干涉,争取做一个老好人,让人人满意,当然,一些需要布局的地方除外,然后把这份拟合成的名单交给楚怀王,神情真挚的请求楚怀王按照这份名单以及相应的封地,进行封王。
如此以来,他就能彻底的卖给众人一个天大人情,而且还没有任何风险。
至于楚怀王那里,他爱怎么改就怎么改,只要不要改自己的关中王就行!反正是改一个就拉一方势力的仇恨。
或许有人会说,楚怀王按照王庆递上去的名单,一丝不变的进行分封,不久万事了吗?
那是不可能的,就指望这次分封好给怀王这个一个劲坑项家的人好好埋雷呢,王庆怎么可能会让他称心如意?
这里面的弯弯绕大部分都是经过王庆不经意的提起之后,由范增等人补充完成的,这让王庆有种自己是一个老贼的感觉
对了,有点差点忘说,就在两天前,系统给了通知,直接将王庆最初时关于系统会给后续任务的猜想给证实了。
虽然系统没有说是完成关中称王的任务之后直接接着进行下一项争霸天下的任务,还是如同水浒那般离开一阵再进来续上,但有了这提示之后,王庆都不得不做长远打算
鸿门驻军地,正在筑拜将台,关于上将军准备拜谁为将,众人纷纷猜测,除了龙且范增两个知道内情的人,以及王庆和韩信两个当事人之外,没有人能够猜的出来。
随着众多银钱运送至鸿门营地,原先还有些担心上将军会不遵守约定的兵卒,也彻底放下心来,满心欢喜,迫不及待的等着赏钱纷发的那一日到来。
关中大地上,派遣出去宣扬楚上将军仁德仁政的楚军兵卒,还在朝着更远处奔去。
最终也没能将曹参灌婴彻底绞杀的英布和蒲将军回师咸阳。
仅余百十人的曹参灌婴,回首望咸阳,充满了穷途末路的悲凉和沧桑。
在这诸多事情发生的同时,王庆也回到鸿门,不过并没有先见想要封王的联军将领。
第二九四章 卖萧何以保韩国
灵堂之内,白色的蜡烛依旧在燃烧着,风从门外吹进来,带着寒意,掀动布帘,摇曳烛光。
刘老三没有下葬,还在礼堂里面停放着,幸好现在天气比较冷,而且王庆又从咸阳找到了两个身怀绝技的宦官,过来处理了一下,不然存放这么几天,很有可能会有味。
灵堂里,萧何和张良二人依然在为沛公守孝。
张良那天晚上被项伯强行带走给项伯出了主意的第二天,就回到灵堂,也跟萧何一样为沛公守灵。
见他不愿回去,王庆也就没有强人所难,就让他留在这里和萧何作伴。
几天的时间下来,萧何和张良二人都显得清减了很多。
王庆身上带着孝,裹着寒风走入灵堂,对着刘老三的棺材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而然跪坐在灵前。
三人都没有说话,只有屋外的寒风掠过树梢发出的声响。
良久的沉默过后,王庆开口道:“沛公之死,实非吾愿,但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二位还请节哀!”
萧何张良二人没有说话,依旧那样半睡半醒似的跪坐着。
王庆并不以为意,过了一会儿道:“如今天下纷纷扰扰,正是有志之士大展身手之时,两位皆有大才,如何能够一直沉湎于悲痛之中,虚耗光阴?沛公若在,必不愿见到二位如此!”
张良萧何二人还是一言不发,王庆又道:“如今诸人皆谋划封王之事,二位就不意动?”
张良心中微微一动,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此次韩王成那里,就只有自己随沛公西上抗秦,进入关中。
而且现在与自己交好的项伯,已经被眼前这个男子疏远,若是自己再处处较劲,小小韩国,但时间重新分封时被撤销也不是不可能。
“良无甚功劳,又无才干,封国之事,不敢祈求。”
张良从那种状态中走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