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
他怒喝一声,骑着乌骓马往前奔跑一段距离而后掉转马头,朝着魏军中一些尚未彻底乱开的地方冲杀而去,背后骑兵奔腾跟随
在王庆领着骑兵从侧面冲出的第一时间里,在正面的大司马龙且也下令,将手中的兵卒尽数压上!
王庆突然从侧面杀出,令的魏豹极其惊骇,但面对指挥着十万兵马压上的龙且,却也不敢回师救援,因为这样做,将会败得更彻底。
此刻他也只能一边努力迎战龙且,一面将希望寄托在他的中军能够将那滚滚而来的骑兵给拦下,虽然他觉得不太可能。,
不过想起许负所言他妻子薄姬将为天子之母的话,心中便多出了一份希望。
许负自出生之后,所言之时鲜有不中,如今他虽然遭到厄运,但应该会有变数出现
在关中的一年多里,秦时旧有的练兵之法,被王庆恢复。
每个成年建康男子,都要轮番的执行二十天或者一个月的兵役。
说是兵役,其实就是分批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包括列队,左右转,以及初步熟悉兵戈这些。
这样训练出来的兵卒自然远不如那些正规军,但是相对于那些大战来时才临时招募起来的兵卒却要强上太多。
就比如魏豹所带领的这些兵卒,除了三万是经历过战场磨砺的,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才硬招募没多久的。
即便是没有王庆带领精骑侧边冲击,硬碰硬也不是龙且大军的对手
守着城关的冯敬,命人在城关之上搭起了高台,遥望见东方远处有人马晃动,似是有人在交战,在围城的军队中又找不见那些骑兵,再算算自己将消息传递出去的时间,便得出了魏豹已经杀来的结论。
于是便让手下将领带着一万人马突然出关,准备在这里也开辟出来一个战场,和魏王遥相呼应。
原本围城关的是王庆的十万人马,如今虽然被王庆带走一万五骑兵,但剩下的还有八万五,以项声代为统领。
项声早就对龙且等人在大战而自己却守着一个缩头王八感到难受,此时见到这城关中终于有人,立刻变得精神抖索,极为亢奋的手下下令,让他们令人围上去
一番激战之后,冯敬派出去的人死伤大半,冯敬看的心惊连忙收兵,到后来为了城关不失,不得不在还有数百人还没有退回城关的情况下,将城关紧紧闭上
第三四七章 尽得魏地
从王庆带领精锐骑兵出击到现在,不到半个时辰,魏豹的军队就已经衬底的溃不成军。
在亲眼见证了汉王的勇不可挡,在无边的恐惧以及死亡阴影的笼罩下,无数的魏卒开始四散而逃,如同受惊的羊群
“走!”
眼看着兵败如山,已经回天乏术,也未见到变数出现,魏豹恨恨的大喝一声,带着身边仅剩的千余人兵马,也随着溃军开始溃逃。
此时他已经没有功夫理会魏国的得失了,只能将原来想要把项籍在魏国击溃的想法改为暂且逃离出去,而后整合诸侯联军,一起出兵将其击溃,重夺魏地,杀进关中
王庆、龙且带人跟随厮杀,沿途倒伏尸体无数,路遇漳河阻路,魏卒为汉军所迫,于冬日进入漳河,冻溺而死无数,漳水为之堵塞。
魏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围投降。
魏豹本来是不想投降的,但事情逼到这里了,依照他对项籍的理解,不投降最大的可能就是死路一条。
他还要留取有用之身,为自己未来的的儿子打江山,此时也只能忍辱负重,以期卧薪尝胆。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在项籍竖子面前,他并没有表现的太过硬气,担心会因此触怒竖子,从而将他有用之身丢掉。
往后,汉军在汉王项籍的指挥下,四处出击,不到半月,就将魏地尽数攻下。
坚守城关的冯敬,在项声将魏豹带来之后,也出城投降。
魏豹王庆没有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拉拢魏地人心。
魏国灭后,他的接下来的目标就是继续东进,将楚怀王给灭掉。
如此魏国便成为了他的后方,自然要尽可能的保持平稳。
当然,他也不会蠢到将魏豹独自留在魏地,在东征的时候,自然是要将魏豹带走,随军而行。
稍稍的整顿之后,依照先前制定出来的计划,在魏国北部的韩信领军往东而去。
因为殷王司马印在战争中出兵共同伐魏,并且表示誓死追随项王,所以大军就将殷国留下,直接进军陈馀的赵国。
在平叛魏国的过程中,王庆也接到了咸阳来信,说已经把子婴旧有势力尽数铲除。
因为作乱烧毁房屋无数,子婴大失人心云云。
王庆得知大喜,关中最后一点隐忧也被铲除了。
王庆便写了书信回去,让将作乱之人尽皆处死,但子婴不要动,依然让其居住在长门宫,还是安乐侯。
看起来和之前没有什么变化,但仅剩的一点力量被铲除之后,再住进长门宫的子婴,就真的变成了一个寡人,想要再次作乱,根本就不可能
同时让萧何带着一批培养出来专门治理地方的小官员,前来魏地,治理地方,安抚百姓。
这是萧何最拿手的事情,必须要让他来出马。
经历过不少战争的王庆明白,关于土地并不是说你打下来就是你的了,只有能让土地上的人听你的,服从你的统治,能够推行政令,收取赋税,这才是真的归你所有。
王庆所擅长的是攻伐,如今的魏国,在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将以魏豹为首的顽固势力消灭之后,现在所需要的是春风化雨一般的安抚。
在将魏豹捉拿之后,接到消息的萧何就带着一批汉吏东出函谷,来到刚刚经历过战火的魏国,安抚百姓。
在军队的配合下,进行的很是顺利。
至于范增,则按照事先的安排,留在咸阳,坐镇关中。
而王庆,则在大战结束的第一时间里,就写了不少信函,派出几路信使,带着金银财宝,分别前往九江、衡山、南阳等国。
领兵而动的韩信,此时已经对着北方的代国出兵。
代国,是以外族人为主的国家,在往北去,就是匈奴。
之前分封天下时,因为张耳想要占据赵国,所以就以赵王歇功劳不够大的缘故,将赵王歇迁往代国,如今的代国国主是兼任赵国相国大将的陈馀。
王庆突然出关,大举伐魏令的消息,令的陈馀、楚怀王、田荣等人皆是大惊。
此时赵齐联军和楚九江联军激战正酣,攻伐一年有余之后,楚怀王显露颓势。
此时得到魏国魏豹求援书,又听信使说了魏豹所提议的连接诸侯共抗项籍的提议,不由心动。
对他来说,项籍始终是心头之患,先前之所以会谋划齐地,最大的原因就是借此壮大实力,稳坐霸主地位,好与占据关中的项籍竖子相抗。
哪曾想,田荣会如此难缠?
田都田安、张耳等人如此废物?
而接下来的拉锯战中,自己虽然依靠手段,得到了九江王英布的支持,但英布此人只是派遣一些兵马,本人并不肯出九江前往战场,这才导致此战到了后来,自己方面落入下风。
他曾无数次咒骂过英布,但却无可奈何,除了拉拢之外,并不敢采取其它过激手段,担心英布会撤军,或者是直接出手攻打他,如此一来,事情可就真的
楚怀王熊心其实是极其愤闷的,他到现在都用些弄不明白,原本对他大好一片的形势,为什么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变成目前这副样子。
如果不是自己先前安抚拉拢了英布,在与齐国交战之后,自己几乎落入四面受敌的局面!
他将这些心思都给压下,亲自写书信派使者,与魏国使者一起前往齐地找田荣谈休战、联手抗项的事情。
同时分别派出使者前往韩地,九江、衡山,以及南阳。
咬牙切齿的表示承认彭越南阳王的正统地位,同时派遣册封使给彭越进行册封,并带去大量的金珠宝贝,想要以此收买彭越,连起手来,共同抵抗项籍。
在书信中明确的表达的如果不联合的起来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田荣在接见楚国使者之前,就已经先一步接见了魏豹专门派遣到他那里的使者,对于西边的形势已经知道,不免有些迟疑。
说实话,对于那个男子的出关,天下诸侯没有敢不将他当回事的,即便是桀骜如同田荣者,在得到魏国传来的消息之后,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第三四八章 韩信灭赵
田荣最终还是同意和楚国和解,并且结成同盟,一同抗击项王。
除了楚怀王派来的使者会说这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已经得到了魏国彻底覆灭的消息。
除此之外,项籍另派一只军队向北攻伐代、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赵国再被打下,那么他齐国就将直接面对汉军的兵锋,这个时候不论他多么的有野心,也必须要跟楚怀王和解,并且结成同盟。
当然,若他没有太大的志向,或者是国小式微,大可以像殷王司马印那样抱项王的大腿,但田荣显然不甘心这样行事。
从建国开始,齐国就是诸侯里面的强者之一,强盛时期哪个诸侯国敢不敬重?
即便是到了后来,始皇帝强势崛起,齐国也是最后一个被攻下的。
没道理到了他田荣这里就要甘居人下,对别人屈尊臣服。
不仅如此,在义和达成初步协议之后,他就开始让前来支援的赵国两万军队回还,同时跟随而去的还有他齐国的一万兵卒。
并且还特意派遣了使者,前往赵国,向赵王歇以及相国陈馀表达再度联合起来一致对抗项籍的事情,同去还有楚怀王派遣的使者。
且为了表达真诚,楚怀王也派遣了五千兵卒,随着一起前往赵地。
前一段时间还打生打死的军队,现在一块行军,多少有些怪异
至于一年多前,闻听王庆力主为其封王之后,田荣所存的那点感激,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就消失的虚影无踪
然而楚怀王以及田荣所不知道的是,汉军大司马韩信,带领十万兵马在赵国西侧虚晃一枪之后,领兵迅速北上,以极快的速度将北面的打的半残,而后带领五万兵马自北向南,对着赵国浩浩荡荡的直奔而下
当然,即便是知道了,楚怀王也不会再派遣出更多的兵马前去支援赵国了。
此时的他因为这一年来对齐的持续战争,以及西南彭越、正西方韩国的攻伐损失了近四万人马,此时项籍带兵二十万屯魏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东下。
小小的韩国自然不会是项籍竖子的对手,所以他现在正在收缩兵力,全速的往西方汇集,自然没有太多的力量去支援赵国
钟离昧极为气愤,因为韩信并没有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作战计划,先灭代国,而后携带十万兵马南下伐赵。
而是在将代国打开一条口子,攻伐下几个重要城池之后,给他留下了五万兵马,让他继续将攻打代国,将代国彻底的平定下来。
至于韩信,则和季布一起带着另外五万人马直奔赵国而去。
这在钟离昧看来是极为不妥的,因为赵国在陈馀的辅佐之下,大肆的备战扩充兵马,至今以达到二十万之众。
并且因为先前他们做出要攻打赵国的姿态,导致赵国大军云集,守住进入赵国的道路。
在他看来,以十万兵马对付赵国尚且不足,更不要说韩信只是带领了五万兵马了!
但韩信是大司马,他为副,并没有约束韩信的权力,在劝谏了两次之后,也只得愤愤听从韩信的安排。
但对于韩信此举还是不敢苟同,所以便派人火速赶往魏地,报与汉王知晓。
并请求汉王及时阻止韩信这一愚蠢行为,免得汉军损兵折将,折损锐气
王庆接到钟离昧这一消息后,不由的摇头微笑。
历史上韩信可是仅用了一万两千人就将赵国吊打了。
不仅击溃了赵国号称二十万的大军,还斩杀陈馀,活捉赵王歇,亲手将赵国覆灭。
当时他所带领的还不是什么精兵尚且如此,现在带领五万兵马过去,没道理会攻不下来赵国。
当下便派遣项声带着他命令钟离昧带领兵马将代国完全平定的军令过去,并做出了打下代国之后,不要理会赵国的事情,和项声一起东,胁迫燕国投降的部署。
当然,对于钟离昧为了大汉全心全意着想的行为,也做出了嘉奖。
在王庆安排这些的时候,韩信已经带着五万兵准备越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
已经得知消息的赵国,也点起兵马在井陉口外云集,只待将胆敢冒犯赵国的汉军尽数擒杀。
天气逐渐转暖,赵军营地内,已经有不少草芽钻出。
在赵军营地的一处营帐里,此时正在进行着一场军事会议。
一身盔甲,腰间悬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