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课本走向历史-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气逐渐转暖,赵军营地内,已经有不少草芽钻出。
    在赵军营地的一处营帐里,此时正在进行着一场军事会议。
    一身盔甲,腰间悬剑的广武君李左车跪坐在席子上,挺直腰身,在陈说自己的主张。
    “汉军千里来袭,粮草匮乏,士卒饥疲,且井陉谷窄沟长,车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
    我方只需要严守,韩信必能无功而返。
    况井陉口狭长,韩信人马必然分散,粮草落于后,左车愿请三万人马,从小径绕于韩信兵马之后,截断汉军辎重粮草。
    君深挖壕沟,高筑营墙,于井陉口外陈兵而待,则韩信前不得战,退不得回,又无粮草,荒野无食可掠,不出十日,韩信、季布头颅就将悬于君之战旗之下!”
    因为激动,李左车的面皮变得有些发红,手也不自觉的按在剑柄之上,腰背挺得更直了,目光炯炯的望着陈馀,恨不得现在就带领三万兵马杀到韩信后面。
    他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对于祖父李牧当年的战绩极为仰慕,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如同祖父一般,带领兵纵横沙场。
    他的梦想实现了,辅佐赵王歇之后,他因战功得封广武君。
    然而却一直受制于人,先有张耳陈馀一为相一为将,现有陈馀只手遮天,他想要做些什么,总是受到限制。
    如今到了决定赵国生死的时候了,他从这里面看到了崛起的绝好时机,只要此战功成,那他今后在赵国定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而且此计是他深思熟虑出来的,并非是为了争权夺利而胡乱开口,他有信心,只要如此施行,就一定能让赵国渡过此次危机。
    陈馀闻言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努力做出努力思索状,过了一阵缓缓摇头道:“此计不妥,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今我代国虽破却未被全下,相国夏说等人依然拥有诸多兵马,韩信为求稳妥,避免双面受敌,必不敢带走许多兵马。
    韩信此行,虽号称拥兵五万,实则言过其实,我观之,最多不过两万。
    奔行千里而来,早已疲敝,井陉口难行,更是不堪。
    如此弱小疲惫之师,我等尚不敢击之,若是项王亲自领兵至此又当如何?
    而天下诸侯也必以我赵国好欺,从而轻视于我,威严不在。”
    陈馀这样说,一方面是确信以他现在手中兵力在正面迎敌之上,能够轻松战胜名不见经传的韩信,另一方面就是不想让李左车立下太大的功劳。
    与他这种外来户不同,李左车作为李牧之孙,本就是赵国旧臣,在赵地有不小话语权。
    赵国旧人对于他身居高位自然不是太服气,这也是为什么他将张耳赶走之后自己不做赵王而是将赵王歇迎接回来的最大原因。
    此时尚且如此,倘若这次用李左车之言打败韩信,那今后赵国旧臣的势力岂不是更大?
    既然自己现在又不是没有退敌之策,那为何还要用李左车之言,来给自己找不自在?
    随着陈馀的开口,李左车明亮、充满战意的眸子一点点暗淡下去,最终变得无神起来。
    同时心中有着一些愤怒和浓浓的失望,之前被刻意针对一些他并不太在意,但如今面对外敌入侵,陈馀还是这般行事,是真的让他寒心。
    他本不欲在多言,但这样一个好的计策就这样被放弃,实在是心有不甘。
    便压住心中种种情绪,再次开口,陈馀终是不采用,李左车只能失望而出。
    看着远处的巍巍太行,他不由长叹一声

第三四九章 韩信灭赵(二,三十张月票加更)
    太行山井陉口峡道里,韩信在距离井陉口出口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停下。
    一是为了让落在后面的军卒多赶上来一些,二来便是在等待派出去的暗探传消息过来。
    对面毕竟是倾一国之兵相对,他虽然自视甚高,但在不清楚赵国安排的情况下,也不敢轻易动手。
    这样的等待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晚上。
    在听到暗探说出李左车的谋略后,韩信禁不住心惊,待听到此计被陈馀反驳未曾采纳之后,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随后忍不住大笑出声,连道:“此乃天助我也!赵国合该当灭!”
    嘉奖了暗探之后,便传令让季布、曹无伤等军中将领前来共同商议军机。
    一番商议之后,令季布带领三千轻骑,手持红旗,趁着夜色从小径离开,马裹蹄,人衔草,来到井陉关赵军营地西面山坡处埋伏。
    临行之时,大司马韩信再次交代季布:“君待赵军倾巢而出,便带人趁势而下,径入赵军营地,遍插旗帜!”
    季布应诺之后,韩信笑着道:“明日便与诸君会食赵军营地。”
    季布不以为意,但在这个时候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应是之后,便引着三千轻骑趁着夜色离开。
    而后韩信继续点兵,见到曹无伤以及一些知道此行将要做什么的将官,面露惶惶之色,韩信笑道:
    “诸君无需担忧,今赵军于井陉口外占据有利地形,且营地坚固,兵力更是数倍于我,今番不将井陉口堵死,就是想要将我等尽数擒拿。
    今诸君先行,彼未见我将旗之前,担忧我等会遇险而退,进入井陉口,必然不会发兵攻打”
    曹无伤等人放才稍微安定一些,但也只是稍微的安定一点而已。
    毕竟现在赵军可是有二十万,而韩信却让他们引着两万人出井陉关,而后于绵河东岸背水列阵,陷于绝境之内!
    如果韩信不是大司马,又深的汉王项籍信任,曹无伤等人说不得会违抗,但现在,在韩信下了严令,软硬兼施的情况下,也不得不遵从。
    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然瞒不过时刻注意着这边情况的赵国人,当下就有将领命令军卒警戒,并派人火速通知大将军陈馀。
    陈馀此时已经睡下,闻言披甲而起,一边询问情况,一边匆匆往瞭望塔而去。
    夜色中的汉军并没有隐藏行踪,直接就是这样打着火把从井陉口出来,绕过井陉关,往绵河方向而去,没有攻击赵军营寨的意图。
    “大将军,末将愿带三万人马迎击汉军,若是不胜,请斩吾头!”
    陈馀刚上来,就将领向他请战。
    陈馀看了一会儿一路往南而去汉军,笑着摇头道:“不用,若此时攻击,虽能击败,但其诸多兵马必然会会退入井陉口内。
    汉王项籍,犯我赵国,此番韩信前来,必然要将其全部歼灭,方才扬眉吐气,不让天之下诸侯小觑于我,也让项籍知晓,何为上国之威!”
    在几个将领的附和声里,陈馀立在箭楼之上,密切关注着汉军的动向。
    过了一阵,忽然笑出声来,不仅是他,其余赵国将领也都笑了起来。
    “人都说汉王项籍,无识人之能,现在看来,此言果然不假。
    董翳、司马欣、曹咎等人,皆有将才,皆弃之不用,却用韩信这个从未知名的执戟之士来统领大军、征伐天下,焉有不败之理?
    不过两万余人,也敢在我二十万军前列阵,且背水列阵,自陷于绝境之中,且不是自取灭亡?”
    对于这附近的地形,陈馀可是极为熟悉,现在虽然只是晚上,单仅凭距离就能判断出夜出的汉军在绵河东岸列阵。
    这一发现,让他不由的摇头失笑出声,为了鼓舞士气,特意把汉军破绽说出,用来鼓舞士气。
    “韩信,无名之卒,待到天明一战,卑职立斩其头,献于大将军帐下!”
    “无知执戟之士,岂知军法之奥妙?军国之事也敢儿戏,此番乃自取思路也!末将也愿出战,擒杀韩信!”
    “汉之强,全在项籍、范增,今项籍远在魏,范增坐镇关中,韩信能破代地,全赖项籍范增之谋。
    现今谋略用尽,便不知所措,昏招连出,才有取死之道、送首之行,末将也愿带领我赵国甲士,收取汉军性命!”
    听着身边不断响起的请战之声,陈馀不由大笑。
    “诸君且去整顿兵马,待天色大亮,找到汉军大司马旗帜,便全军出击,一举击溃汉军,我为诸君请功!”
    众位将官纷纷应诺拜谢,而后下了瞭望台,摩拳擦掌的的准备大干一场,将汉军的首级,全都变成自己的军功。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天色逐渐转亮,在薄薄的晨雾散去了一些之后,在赵军的注视之下,井陉关口,再度出来了一队汉军,汉军大司马韩信的旗帜在晨风中作响。
    不过这旗帜并没有带来丝毫应该属于它的威严,反而令的营寨之内的赵军精神为之亢奋,若不是赵国大将军陈馀有大将之风,沉着冷静,为了确保能够稳妥的将汉军大司马韩信斩杀活捉,要让其远离井陉关口再打,赵军的诸位将官早就带领人马冲了出去!
    也确实,这样绝佳的捞功绩收人头还没有太多风险的大好时机,只有傻子才能做淡然待之吧?
    嗯,李左车就是这样的一个傻子,看到诸将以及大将军陈馀都完全没有将汉军放在眼里,本能的就觉得不妥。
    但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地位不够还强行泼冷水下场是不会太好的。
    再加上他也知道依照陈馀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自己即便是开口他也会不听,因此上也就选择了闭嘴。
    遥遥的望着远处绵河东岸列阵而待的约两万汉军,以及从井陉关内出来的大约六七千人,心也稍微放宽了一些。
    赵军虽骄,但以二十万之众对上不足三万的汉军,应该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而这边,打着大司马韩信的将旗,吹吹打打而来的汉军军队已经远离了井陉关,在确认韩信逃不回井陉关之后,陈馀抽出佩剑便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早就忍耐到极点的赵军立刻打开营寨,嗷嗷叫着如同饿狼一般猛扑上去。
    有将领还因为除去的先后顺序,而争执起来,担心出去的晚了,汉军会被屠戮一空

第三五零章 韩信灭赵(三)
    面对潮水一般涌来的赵军,韩信所带领的这七千汉军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慌乱。
    他所带领的这些,是王庆特意划给他的军中精锐,各种方面都要比一般兵卒强上太多。
    这也是韩信的底气所在。
    基层军官嘶吼着,让兵卒快些做好准备迎敌,橹盾手在前,长戈手在后,再后面则是弓弩手。
    “预备!放!”
    将领的嘶吼声,竖起的手臂猛然落下,军阵之中发出嗡的一阵响,大片的箭矢如同乌云一般抛射而出,而后带着极大的惯性从天空落下,钻进了热血往这这边争先恐后赶来的赵军军阵,无数人倒伏于地
    “预备!放!”
    这次又一次的抛射,又是一批生命被收割。
    连续三轮的羽箭抛射,令的狂热的赵军先头部队有些清醒。
    先头的将领极度愤怒。
    他是率先出战的赵军将领,为了快些冲到汉军军前斩将刈旗,活捉或者斩杀汉军大司马,不让后面的将领抢了自己的功劳,他特意下令让部下抛下橹盾这些笨重影响速度的武器,直接轻装而动,却没有想到,还没有达到赵军军前,就已经被三轮羽箭带走了三四百名手下性命。
    “冲!冲过去汉军就是被我等任意宰割的羔羊!”
    他大吼着,带着众亲卫率先往前奔袭而去,一心想要近战,只要靠近,这些汉军就不是自己的对手!
    然而
    铁墙一样的盾阵,以及盾阵后面不断捅出收割生命的长戈,让他的愿望再次落空。
    直到被流矢射中从马上掉落,他都处于亦可置信之中,自己的带领的明明是精锐,为何连几千汉军的疲惫之师都打不动?
    相比之下,自己这方倒像是疲敝之师
    这边的战斗陈馀等人自然都收入眼中,气的他直想砍死那个不带多少防御武器就冲上去的将领!
    自己先前都是安排好了的,这些家伙们偏偏要争功,以至于战斗才刚开始,自己就折损了近两千人马!
    但现在大军已经出动,此时下令收兵或者暂停攻击什么的,根本就来不及,反倒是容易因此折损己方的锐气,令的军队混乱,只能是就这样直冲上去!
    损失大些就损失大些吧,反正自己手中兵卒极多,禁得起消耗!
    他一边传令给那些未曾出战的将领不许抛弃沉重武器盲目争功,一边在心里这样想着。
    和他想的一样,汉军大司马韩信所带领的这几千汉军虽然精锐,但到底抵不住自己这边的人多势众,在坚持了小半个时辰之后,防线沉底垮掉。
    乱糟糟的兵卒拥簇着大司马韩信亡命的往他们昨夜在绵河东岸布置下的军阵猛跑。
    军旗倒地,兵刃丢了一地,在这其中,还夹杂着不少崭新的半两铜钱,在朝阳的映照下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追赶而来的赵国军队,一看道这满地的战利品那里还有心思追赶?全都争先恐后的哄抢起来。
    有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