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课本走向历史-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法子,在这个时候只能把宝压在皇帝陛下比较靠谱,不会在这件事上瞎胡来之上了。
    裴冕想想,现在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去做这些。
    至于皇帝陛下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从他这一系列的手段来看,对于现在的局面,他有着一种极为清醒的认识,在这件事情上,应该不会胡乱来。
    “命令营中之人,即刻准备干粮,待到白水。莫门、宁塞三军回到达之后,我等立刻立刻!”
    “按照陛下旨意,命宣威、制胜、金天三军回撤。
    将石堡、百谷二城放弃。
    三军兵马一刻不停往这里赶,而后以沈明泉为首,前往关中找我汇集报道!”
    王思礼的这一番调动,所召集的兵马已经超过的王庆的要求,达到了一万八千人之多!
    这是没有法子的事,自王庆那一封诏书过来之后,就已经将河西、陇右的所有后路给堵死了,这样关乎他们命运的一战,由不得王思礼不重视!
    事实上,如果不是有些重要地方需要守卫,王思礼想要抽调的兵马将会更多!
    裴冕依言快步出去安排。
    虽然不久前的那封诏书,已经将裴冕弄成了宰相,但在这样的时刻,他还是自觉的担任着他行军司马的职责。

第三九八章 这疆土谁来守?
    “什么?!”
    统领宁塞军的姜靖霍然而起,一把扯住眼前传令之人的衣袖,大声喝问。
    “节度使怎能下达这样命令?这样的大好国土就这样拱手送于吐蕃狗贼?!
    这些年兄弟们的血就这样白流了?
    我们走了,这疆土谁来守?
    这里的百姓依靠谁来庇护?!”
    刺啦
    他情绪激动,两只如同铁钩一样的手,紧紧抓住传令之人的衣袖,居然直接将这人的衣袖给扯破了。
    “节度使说,这是暂时权宜之计,待到平了安逆之后,一定会带领兵马回还,让吐蕃狗贼加倍偿还!”
    传令之人心中也不好受,毕竟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他们河西、陇右人用生命去守护,用脚步去丈量出来的,如今突然说撤就撤,实在是让人难以割舍。
    他理解姜靖的心情,所以没有在意他的态度,也没有去看自己被扯破的衣袖,而是面露沉痛之色的给姜靖传达着王思礼的命令。
    “权宜之计!又是权宜之计!
    高节度使被杀了,封节度也被杀了!
    哥舒节度使被逼的嚎啕大哭,兵败而降!
    我河西、陇右兵马兵马损失近半,到了如今还是权益之计!
    关内是我大唐国土,是我大唐臣民。关外这些我等用鲜血守护的就不是我大唐的国土,就不是我大唐的百姓么?
    为何厚此薄彼道如此地步?!”
    姜靖越说越是激动,心情激荡之下,一张脸涨得通红,唾沫星子乱飞。
    传令之人面色沉重,就如同他的心中一样沉重。
    他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站在那里,过来一会儿,叹了一口气,缓缓的道:“将军还是快些召集兵马安排事情吧,节度使还在等着。
    这次事情十万火急,容不得片刻的耽误”
    “嗨!”
    姜靖恨恨的挥舞一下拳头,郁闷至极的低吼了一声。
    “这叫我如何和那些百姓交代!”
    他说了这一句之后,提高了嗓音,道:“擂响聚将鼓!召集兵马,而后”
    相似的一幕,在广袤狭长的河西、陇右两节度所镇守的疆域上接连上演。
    一队队的边军在迅速集结,而后朝着王思礼所在的地方汇集而去。
    第四天夜晚,最后一支兵马也到达了,在经历了短暂的休整,与各军一些主要将领连夜开了会议之后,第二天天还未亮,以最先到来的宁塞军打头,人数在一万的左右的河西、陇右边军,在王思礼的带领之下,朝着东方急行军而去。
    东方红霞出现的时候,大军已经走出老远,几乎不见了踪影。
    裴冕立在营寨门口,望着霞光万道的东方,不由的握紧了拳头。
    这次可一定要成功啊!
    他们河西、陇右兵马已经禁不起再次失败了!
    大唐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一旦此次剿灭安禄山不能成功,安逆之祸,势必流毒千里,动摇大唐国本。
    到那时,延续了百年的荣耀,将会不复存在,大唐的强大,也只能在梦里回想了
    在扶风的王庆这些天一样没有闲着,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那封他提议,韦见素起笔的以罪己诏的形式昭告天下的告已经以扶风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传递出去,如同一股大飓风一般,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封罪己诏中,伪皇帝陛下王庆,对自己任用奸相,所用非人,以至于安逆起兵等行为做出了深刻的检讨。
    并表示他要洗清革面,重新做人。
    实际行动便是诛杀专权乱国的奸相杨国忠,以素来稳重宽厚的韦见素接替他的位置。
    同时表达了对太子李亨趁机作乱意图谋反、诛杀父皇的行为极为心碎,大伤心神的皇帝陛下因此而茶饭不思。
    在这里面也写出了先前王庆送与于王思礼处的告中所书写的关于放开边军后勤、人事任免两道大权的事情。
    永王李璘为江陵大都督,镇守江陵的事情也有提及。
    到了最后,伪皇帝陛下王庆,更是表达了他对于战胜安逆的决心,同时号召天下的人,共同出力,在遵守朝廷的领导之下,有粮出粮,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共同抗击安逆!
    同时也说出了他将要带领兵马御驾亲征,将安逆缠战潼关一带不能北进的的战争意图!
    这样的来自于帝国第一人的诏书,其份量可以说是极其大的。
    尤其是现在太子被诛杀之后,众人没有了太多选择之后,皇帝的权威有所加强。
    特别是皇帝陛下放开节度后勤、人事任免的权力之后,这些军方大佬和皇帝陛下之间的矛盾更是化解了大半。
    在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之后,他们自然会再在这样的关头和皇帝作对。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浅显的道理,在不少课世界带过兵的王庆自然知晓。
    目前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这件事忙碌。
    即便是他所带领的兵马,有很多都是杂牌子的,但只要是人就要吃饭不是吗?钱粮还是不能少的。
    他之所以会决定彻底留在扶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南边的物资通过长江汉水运输之后,最后达到的便是扶风!
    在这样的缺衣少食的时候,他自然是距离这条生命线越近越好!
    而且从扶风下西南,便是蜀中,蜀道虽然难行,但多少能运送一些,这些对于现在穷的叮当响的王庆来说,也是很不错的一处进项了!
    而且蜀中这次并没有让他失望,在他到达扶风的第二天,就有一队还不知道潼关失守,皇帝陛下圣驾移到扶风的蜀中官员,运送了十万匹的蜀锦前往长安进贡。
    然后在扶风意外的遇到了皇帝陛下,然后王庆就很开心的将这些东西给接纳了,用来赏赐身边的臣子,以及收拢而来的兵马。
    在这个时代,政府所发行的铜钱是远远不够用的,所以布匹就起到了等价物的作用。
    很多时候,都使用布匹来进行结算,皇帝对臣子以及兵卒们的赏赐了,也常有布匹出现。
    作为布里面的精品,早有盛名的蜀锦,价值自然更大。
    在这样一批的东西赏赐下去之后,收拢来的溃兵,变得心安了很多。

第三九九章 卖名声换粮
    走长江汉水一线运送上来的钱粮数量虽然不小,但是在短时间内却远远达不到王庆的需求。
    因为这次要跟安禄山抢时间,所以行动必须要迅速,也就是说,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汇集起来一定程度的粮草。
    不然的话,带着一群战斗力本就不高的杂牌军,再缺吃少穿的,真的就是给安禄山送人头了。
    然而,这样的粮食需求,仅仅依靠水运,以及蜀中的栈道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这事却难不住从后世过来的伪皇帝陛下,毕竟这家伙除了系统之外,还有领先上千年的知识可以用。
    所以在韦见素提出这方面的忧虑之后,王庆便给出了一个看起来很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主意。
    在韦见素以及随后赶来的一些官员的极度那啥的情绪之中,伪皇帝陛下真的一板一眼的施行了起来。
    于是,临时改为皇帝行宫的扶风郡扶风县原县衙,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被装饰一新、特意清扫过的原县衙大堂门口,站立着二十余人,分列两侧,面色肃穆,手中拿着皇帝陛下出行时那些华丽的仪仗。
    包括伞、扇、牌、金瓜等东西。
    从衙门的大门口一直排列到公堂门口。
    华丽丽、金灿灿,雍容华贵又不失皇家的威严。
    就这还是因为皇帝陛下出逃时过于慌乱,没有将仪仗带全,若是带全,至少还要比这多出两倍来。
    不过这些已经足够用了。
    没看这十个年过半百的老翁已经被这阵仗给弄的走路都已经打颤,眼神都已经发直了吗?
    若真的将所有的仪仗都摆出来,还不得将他们震惊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在衙门的外面,有不少人看着这十个被宫人客客气气的请走,引着前往衙门接受陛下亲自接见的人,一双眼睛变得发红,更有甚者,直接悔恨的捶胸跌足起来。
    没想到啊!万万没有想到!
    原本接到旨意,说是要前往扶风为军队献粮,支持陛下御驾亲征的时候,自己等人心中虽然激动,但还是存了私心的,毕竟谁也不想将自己的东西给白白的捐献出来,所以众人不约而同的拿出很少的一部分,前来扶风献粮。
    原本以为,陛下是要白拿,却怎么都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选出献粮最多的前十位,亲自接见!
    这样的荣耀,是八辈子都碰不到的啊!
    你想想,你一个种地种了一辈子的富家翁,连县令都没见过的人,如见居然被当今圣上亲自觐见了,仅仅是这份荣耀,就算是拿出再多的粮食来换都值得了!
    尤其是现在圣上还摆出这样大的阵仗,这是连宰相前来觐见,都不曾有的待遇啊!
    前来献粮的,大多都是生活比较富足的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不用为吃喝发愁之后,所求得还能有什么?不过是一个名而!
    平日里为乡里修桥铺路做善事,还不是为了名?
    只是那样的好名声哪里有为陛下献粮,得到陛下亲自接见来的痛快?
    这可是足够吹一辈子的事情!
    现在这样的好事情却因为自己的一些小心思,硬生生的给弄丢了,这怎么不让他们追悔莫及?
    尤其是所献的粮食,只比最后一名少了两斗的那位,更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恨不得拿头往地上撞。
    亏啊,实在是太亏了!
    仅仅是因为这两斗粮食,就跟这样百年不遇的荣耀擦肩而过,这实在是让人痛悔三生!
    也有一些脑子灵光一点的,陪着笑脸向一旁的明里暗里的打探消息。
    在得到了在天黑之前,伟大的皇帝陛下还会再挑选出十个献粮多的人亲自接待之后,这些正在捶胸跌足的人立刻就来了精神,咆哮着要自己管家或者是儿子赶紧回家装粮,不能耽误了皇帝陛下的大事!
    天黑之前运不来足够的粮草,就把腿打断!
    这些平日里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年迈老人,此时凶猛的一塌糊涂。
    而在县衙内部、为了显示庄重而特意装扮了一番的公堂之上,此时变得寂静。
    十个献粮之人,坐在堂前皇帝陛下命宫人搬来的十个锦蹲上,大气都不敢出,眼观鼻,鼻观心,如同老僧入定一般,连眼皮都不敢抬,生怕冒犯了伟大的皇帝陛下。
    王庆一身的正装,上朝时的模样,端坐在用蜀锦铺着的桌案之后,不苟言笑。
    将被外面的仪仗以及龙袍等诸多东西加持过的皇家威严,发挥了一个淋漓尽致。
    他看着面前这是个屁股只是稍稍沾了一点锦墩,完全凭借两腿之力在支撑,依然坐的极为端正且纹丝不动的老人,心中不由暗自敬佩。
    扎马步的滋味他可是深有体会,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布置一大堆的作业第二天检查,没有写完的班级后面扎马步,一直蹲到出汗,才能回到座位。
    这点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第二天你需要将新布置的作业写完,同时也将之前没有写完的给补完,方能不蹲马步。
    在这样的积累之下,挣扎了好几次都在半夜睡着了的王庆,最终破罐子破摔了。
    直接蹲了一年的马步
    直到升到四年级,方才脱离苦海
    也正是深知这里面的艰辛,所以他才会对这些老爷子们的深厚功力感到敬佩。
    难不成唐朝的老人没事都练过?
    眼看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