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放开对地方兵马在后勤以及行政上面的限制,对着地方兵马拥有这样的权力基于官方的承认。
这点有点类似战国时齐国率先颁布法令,承认私田。
这些地方的拥兵大佬这些年和皇帝争来争去,最想要的无外乎就是这两样东西。
如今王庆对于这些基于了确认,也就说双方之间最大的矛盾已经解除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猛然间看到这个消息,依照王思礼以及裴冕二人的定力,也会如此失态,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毕竟这是他们军方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如今猝不及防之下,要是能够做到淡定那就怪了!
“呼!”
王思礼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一时间居然觉得整个人都有些晕晕的不切实际的感觉。
皇帝陛下的这一记大招完全在他们的预料意外。
原本按照他们对老皇帝的了解,在马嵬坡诛杀了太子之后,暂时扳回一局的皇帝,一定会接着想方设法来限制他们,做最后的努力。
而他们也做好了和皇帝陛下接着斗法的心理准备,以及其它准备。
原以为至少还能再战上三百回合的事情,突然间就以皇帝陛下的认怂而彻底结束了。
这种来的太突然的幸福,让他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再派快马前往朔方,通知他们这一消息。”
王思礼晕乎乎了一阵之后,忽然想起这事,便朝一旁的裴冕吩咐。
这锦帛上说,两日后,这些消息就会以正式的告昭告天下,同为军方一脉,他有义务快些将这消息先一步分享给朔方。
第三九六章 在河西、陇右与朔方之间划出一条大沟
他说完这些,便紧紧握着这张意义重大的锦帛,再次低头看了起来。
仿佛是准备将上面的字都给背诵下来一样。
这样出神的看了一阵,一抬头,却发现裴冕并没有依言离开,依然站在房屋中,面上尽是思索之色,神情有些凝重,再看不出方才的欣喜。
王思礼见此不由有些奇怪,开口问道:“老裴你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妥?”
王思礼确实奇怪,这明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上一刻还万分喜悦的裴冕,现在就露出这样的神情,着实令人费解。
裴冕面色凝重,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节度使,需要赶快派人前往朔方,将上午前去的亲信拦下来!”
王思礼心中一惊,自己倒是把这茬给忘记了!
早先不知道皇帝颁发的这个旨意之时,他派人前去朔方并且所传达的那些话,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只是如今的皇帝的态度已经来了一个堪称巨大的转变,他再派人前往朔方说先前的话,可就太不合时宜了!
而且比较容易落人把柄。
“还是老裴你想的周到!险些就把这事给忘了!”
王思礼大大的赞叹一声,而后连忙走出房门招呼亲兵安排人手迅速让他们迅速的往朔方赶,务必在达到朔方之前,将先前所派遣的心腹给拦下来。
并且将最新的消息告知这人,将他在拦下人之后,再继续前往朔方,将这堪称大地动一般的消息,告知朔方人马。
安排完这些回来之后,却见裴冕依然是呆在那里,面露思索之色,神情凝重。
“老裴”
“节度使,我等要尽快召集兵马,在陛下规定的时间里开往长安了!”
王思礼有些奇怪的看了一会儿裴冕,而后开口试着喊他。
然而刚喊了一声,不待他将话说完,裴冕却突然出声直接将他话打断,说出了这样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王思礼眉毛扬了扬了,压住心中的喜悦以及一些对于裴冕所作所为的疑惑,在心中思索此事。
稍稍的沉默过后,出言道:“此是何故?”
裴冕有些迟疑,望着王思礼欲言又止。
王思摆摆手道:“但说无妨。”
裴冕抿了一下嘴,不再犹豫,开口道:“对于我们军方来说,此事确实是好事,有了陛下的这条诏令,今后我等便能放开手脚,在面对吐蕃、回鹘等异族的时候,也能尽情的去打。
只是
只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的政策对我们河西、陇右却显得有些不利。
我河西、陇右,所辖之地,多为荒芜之所,刚刚又经历了潼关桃林之战,手中兵马损失近半。
吐蕃蠢蠢欲动咄咄逼人,早有北上东进之心。
如今我实力大减,它岂能放过此次机会?
一旦战败消息传到吐蕃,而我等又抽调兵马再次回援关中,边防实力再次缩减之下,吐蕃贼子攻势必然变得更为急迫”
裴冕的这一番话,倒是把王思礼说的有些发愣。
既然知道吐蕃人马必然会趁着机会前来攻伐,那为什么又说一定要尽快召集人马往关中赶?
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多留些人马在边关守卫疆土,防御吐蕃贼子吗?
他心存疑惑,却也没有出口打断裴冕的话,而是面露思索之色的接着听他往下说。
“一旦如此,则我河西、陇右兵马,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反观朔方人马,拥有河套之地,有大量沃野,而且其所防御之回鹘,目前正处于混乱之中,根本无力南顾。
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又打下大半个河东,范阳也拿下过半,一路高奏凯歌。
如今按照陛下所做策略施行,则朔方人马将会打下整个河东以及范阳,即便是河南之地,也会尽落入朔方之手。
朔方本就兵强马壮,粮草丰足,此番平叛之后,更会强大的无以复加。
面对要粮有粮、要人有人的朔方,我等地方各节度,只有唯其马首是瞻。
到时我河西、陇右在粮草之上不用受制于朝廷,却会受制于朔方”
王思礼的面色变了一变,其实心中波动要比他脸色的波动要大的多!
因为先前河西、陇右一直跟朔方共进退,同为边军并且还是比较强大的边军,长期的友好关系相处下来之后,倒是令的王思礼忘记了考虑其它的一些事情。
习惯性的就将河西、陇右与朔方想到一起。
此时听到裴冕的话,他心中猛地一震,这才发觉,随着皇帝陛下这个旨意的传出,他们河西、陇右军方和朔方之间,无形之间已经有了这样大的一条鸿沟!
他知道,裴冕所说的此时看起来都是假设,但真的这样走下去,所有的一切都会发生。
他在世上活了几十年,见过了很多事,也经历过了很多事,知道这里面的人情世故。
河西、陇右与朔方的关系不错是不假,但这样的关系只是建立在两个地位相当的前提之下。
如今自己这方损兵折将,实力大减,还要面对吐蕃无时不刻的威胁,而朔方却高歌猛进凶猛的一塌糊涂。
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他相信郭子仪、李光弼的人品,也相信这些年来与他们的交情。
但这件事情所涉及的是整个河西、陇右以及朔方的利益。
到了这个时候,仅凭他们之间交情,就不好说话了。
到时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们不得不仰朔方鼻息。
这个道理其实与地方边军与朝廷的关系很相似。
单就个人而言,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包括先前死去的高仙芝、封常清、以及投降安禄山的哥舒翰,你不能说他们对大唐不忠诚。
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身不由己。
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他们身后还有成千上万、十几数十万的人需要跟着他们吃饭,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选择走这样的道路。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王思礼的神情有些落寞,他沉默了好一阵,才开口说话,声音显得有些沉闷。
“所以这就是你建议迅速集结兵马入京的理由?”
第三九七章 扳回一局
面对王思礼的疑问,裴冕神色显得很是沉重的依言点头。
他微微的叹口气,接着道:“确实如此,不这样,将来只怕会没有我们河西、陇右的立足之地啊!”
王思礼又沉默了,他今天沉默的次数格外的多。
一只手轻扣着桌子,神色凝重。
裴冕的意思他已经完全知道了,如今朔方人马有粮有钱有兵,一路高歌猛进,打下诸多地盘。
而他们河西陇右,所拥有的地方的产出,完全不够他们他们用。
想要摆脱这个困境,想要避免今后成为朔方的附庸,那么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拥有产粮之地,也就是扩大他们河西陇右的势力范围。
这个时候向外扩张去打吐蕃显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因为现在的他们因为兵马打量损失的缘故能够保持守态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主动进攻,还是算了。
在抛除了这样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方向之后,他们所能选择的、合法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余地也就没有了。
只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聚集兵马,进军关中,随着皇帝陛下一起攻伐。
关中之地素来肥沃,产粮不少,即便是有很多地方都被分给了达官贵人,成为不用交粮纳税的存在,但是,每年的粮食产出还是还是极多的。
到时间自己河西陇右势力范围扩大到那里,肯定不可能将关中所有的应交给朝廷的钱粮弄到手里,但是分上个两三成还是可以的。
自己河西、陇右不像朝廷那样开销巨大,有了关中赋税的两三成,就足以解除自己这方的困境。
当然,若是运气好些,能够跟着陛下,先一步的打到洛阳,那就更好不过了。
按照陛下的性子自然不可能将所有他们打下的地方都给他们,但所谓人过留影,雁过留声,他们这样攻伐上一阵胜利之后,那些地方总会留下他们河西、陇右的烙印。
在立下大功的之后,陛下就算是再吝啬,也必须要进行赏赐
王思礼这样想着,又忍不住的叹口气。
这样策略是没错,但真的施行起来并且能够成功,这中间的困难实不是一般的大!
其余不说,仅仅是安逆手下的同罗精骑,曳落河精锐步骑,就绝对是难以招惹的存在。
范阳的史思明为何困守博阳到现在都没有被吃掉?
就是因为他手中有着几千曳落河、同罗精锐。
而自己这方,到时间一旦出兵逼近长安,所面对的曳落河、同罗精骑将会更多。
这绝对是一场硬仗!
而且还是己方处在弱势,胜算不大的一场硬仗!
但没有办法,为了河西、陇右今后的发展和利益,这样的一把,他不得不去博!
只希望到时间伟大的皇帝陛下会吸取潼关之战的教训,不会瞎胡派人,瞎胡指挥。
到了后来他幽幽的叹口气,心里这样颇有些无奈的这样想着。
王思礼准备说话,脸上却浮现出了苦笑之色,因为就在刚才,他忽然间发现,自己河西、陇右又被皇帝陛下给算计了。
这样一封看起来完全符合军方梦寐以求的告出来之后,立刻就将他们的河西、陇右边军至于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
使得他们与朔方之间出现裂痕,为了今后的发展,他们不得不接受皇帝陛下的征召,而且还是那种执行起来不会打丝毫折扣的征兆。
因为在此时,他们已经与皇帝陛下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
攻伐长安潼关一线的安逆,拖着他们不让他们向北驰援去断朔方后路,不仅仅对皇帝有利,对他们也是极为重要、是决定今后他们是站着生,还是仰人鼻息活的关键!
“砰!”
他狠狠了一拳砸在桌面之上,深吸一口气,而后站起身来,打开一张勾画出来的地图,看了一会儿,咬咬牙道:
“立即派人出去将白水、莫门、宁塞三军召回,各自留下一千人马留守,其余人火速回还。
粮草不必多带,带足五天干粮即刻,随我一起前往关中。
告诉留守人员,在吐蕃发起攻击,不可抵挡之时,我允许他们向后撤退,失地存人!
待我等将安逆彻底绞杀之后,立刻就会引兵回还,让吐蕃吃下去的,加倍吐出来!”
“粮草不带只怕”
裴冕听到王思礼的话,有些迟疑的说道。
毕竟在失去了河东、范阳、平卢三大产粮地,且河南、淮南等地也乱糟糟一团之后,朝廷手中也没有太多余粮。
王思礼这样只带干粮而不带随身辎重的做法,实在太过危险。
王思礼摇摇头道:“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了。
不尽快前往长安,牵制安逆,一旦其大量兵马北上,郭子仪等绝对会退兵,一旦如此,局面可就彻底失控,想要彻底平叛安逆,至少也要多花费一年时间!
陛下在书信中说,粮草之事不用我等担心,想来他是有办法的!”
没有法子,在这个时候只能把宝压在皇帝陛下比较靠谱,不会在这件事上瞎胡来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