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昨晚就觉得这个主意不靠谱,建议荀彧不要和赵温提,但荀彧固执已见,趁着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提出来。果不其然,让赵温笑话了。
荀彧耐心的解释道:“丧乱之后,熟悉宫中规矩的保姆、宫人都流失了。皇后年少,对政务、朝局也不太了解。如今能得天子信任,又能劝说天子的也就是弘农王夫人了。进攻范先的任务由卫尉承担,总不能让天子一直滞留城外吧,还是请弘农王夫人出面,尽快劝说天子回城为宜。”
赵温咂了咂牙。
年龄大了,牙齿有些稀,肉丝卡在牙缝里,有点难受。
天子赌气,不肯回城,这的确不合适。
可是让弘农王夫人去劝,同样不合适啊。
且不说叔嫂关系,不宜过于亲近,向天子进谏应该是大臣的事,怎么能由一个妇人代劳。
这事都怪士孙瑞行事不当,搞得天子对所有的公卿大臣都有意见,越劝越拧巴。
最受天子信任的太尉杨彪都碰了壁,其他人估计也没什么用。强谏只能表示他们尽职了,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弄不好反而会激化矛盾。
“事急从权,下不为例啊。”赵温再三考虑后,还是接受了荀彧的建议。
荀彧点了点头。
正在喝粥的张喜微滞,随即叹了一口气,继续埋头喝粥。
——
唐姬赶到城外的时候,刘协已经和一群郎官出猎去了。
蔡琰说,天子可能要到天黑后才回来,要是急的话,不如我们去找他。
唐姬觉得可行,便邀蔡琰共乘一车,出营去寻天子。
蔡琰却说,行猎之处是浅坡,乘车不如乘马。
唐姬也不是矜持的人,欣然同意。
蔡琰请示了皇后伏寿。伏寿也在营里闷得无聊,又听说唐姬来了,静极思动,便与唐姬、蔡琰一起换上胡服,骑上马,出了大营。
正值深冬,营外天地寥廓,草枯树索,远处山峦顶端的积雪隐约可见,自有一番苍凉之意。
想到来意,唐姬触景生情,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还不清楚唐姬来意,一肚子狐疑的伏寿见状,顺势问道:“嫂嫂为何叹息,莫非遇到了难处?”
唐姬看着伏寿,心生羡慕。
即使是在如此乱世之中,伏寿身边依然有父兄相伴,照顾好天子就万事大吉,不用考虑那么多身外事。天子遇到了那么多麻烦,她也一点不用担心。
“皇后有所不知,天子滞留城外不归,城里的公卿们坐立不安。我若不能劝天子回城,只怕他们明天都会赶来死谏。”
伏寿茫然。“天子在此,是为卫尉掠阵。卫尉未胜,天子岂能回城?”
蔡琰与唐姬相视苦笑。
“皇后,卫氏已经请降,卫尉移营范氏庄园,正在部署进攻事宜。天子已无掠阵必要。”
蔡琰将整件事大致说了一遍。伏寿这才反应过来,心情有点复杂。
怪不得天子这两天一直出猎,原来是被大臣们欺负了。
原本以为击退了李傕,天子就能成为真正的皇帝。现在看来,还是太天真了。
——
刘协策马飞奔,引弓而射。
羽箭飞驰而去,却射偏了。
那只小豹子纵身一跃,跳入草丛,不见了。
“围上去,抓住它!”刘协气急败坏,大声喝道。
“唯。”几名郎官应了一声,轻踢战马,从不同的方向包抄过去。
“陛下,你看,好像是皇后殿下。”王越伸手一指。
刘协转头一看,也有些意外。
来的人中,不仅有皇后伏寿,还有令史蔡琰。
更让他意外的是嫂嫂唐姬。
唐姬应该在城里,她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刘协拨转马头,向官道走去。
虽然她们三人都是骑马,却未必能适应这种未经开发的野山坡,万一惊了马,可就麻烦了。
伏寿三人来到面前,下马行礼。
刘协也下了马,寒喧了几句。唐姬也没掩饰,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劝刘协回城。
得知是荀彧的建议,刘协这才释然。
这主意还真不是赵温、张喜那些老顽固能提得出来的。
“回城作甚,天天听他们闲话么?”刘协不以为然。
他滞留城外不归,不仅是因为生气——甚至可以说,生气只是一种姿势——而是为了练兵。
既然要做一个马上皇帝,而且有意平定边疆,与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作战,骑射以及骑兵作战的能力是必备的。以行猎的形式练兵,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几天练习下来,他已经初窥门径,正是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哪里肯回城。
至于说与公卿大臣斗气,他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权力的根基是暴力,就朝堂而言,就是兵权。
士孙瑞一心想以太尉掌兵权,不能说错,但格局太小。
就算他现在答应升士孙瑞为太尉,让他执掌兵权,士孙瑞就真的能掌握兵权吗?
也许眼前这几万兵没什么问题,可是一旦与袁绍正面相对,他有几分胜算?
如果不能击败袁绍,太尉掌兵就是一个笑话。
至于远征漠北,那就更不现实了。
士孙瑞年过半百,战场经验仅限于几次对西凉人的战斗,对真正的骑兵作战知之甚少。让他风餐露宿,率部千里奔袭,更是不切实际的奢望。
号为飞将的李广都无法胜任,被滚滚的时代车轮碾落尘埃,本质上还是个读书人的士孙瑞就更不用考虑了。
士孙瑞如果能识时务,他不介意让士孙瑞担任太尉,掌管练兵、后勤之类的军务。如果士孙瑞不识时务,还想着主掌用兵大权,就等着自取其辱吧。
冷落杨彪,除了表示警告之外,更多的是刺激荀彧,引导向自己期望的方向转变。
对那些老臣,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陛下不回城,一直住在城外的大营里么?”蔡琰帮腔道。“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蔡令史,你若是吃不了这个苦,可要早点说,以便朕另外安排人。”刘协笑道:“远了不敢说,至少这十年之内,朕有大半时间是在住在军营里的。将来还可能要去草原,直至万里之外。”
蔡琰和唐姬面面相觑,她们已经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劝他回城肯定是不可能了。
伏寿微微蹙眉,心中不安。
安邑城外的军营,她还可以忍受。万里之外的草原,她怎么忍受得了?
这时,有虎贲来报。
“陛下,少府田芬、匈奴单于呼厨泉求见。”
第二百一十三章 示之以强
刘协向远处看了一眼,又对唐姬说道:“嫂嫂,上次说的事,你可曾找到合适的人选?”
唐姬说道:“找到了十七个,按陛下说的方法,大致拼凑了一下,应该能做出来。宋贵人、董贵人正带着人选址,顺利的话,开年后就能开工。”
伏寿一头雾水,看看唐姬,又看看刘协。
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为什么宋贵人、董贵人都参与其中,她这个皇后却一无所知。
怪不得最近宋贵人、董贵人连影子都看不着。
“行,若有麻烦,就找荀太守解决吧。”刘协翻身上马。战马昂首摆尾,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奔跑,却被刘协勒住缰绳。“如果新年之前能拿出样品,那就最好了。”
“臣妾尽力。”
“皇后,你陪嫂嫂说话,待会儿烤些野物吃,略尽东道之谊。令史,你与朕一起,去见见匈奴人。”
“唯。”蔡琰纵身一跃,上了马,与伏寿、唐姬拱手作别,踢马追上刘协。
伏寿惊得瞪圆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她们刚刚在营中上马时,是有人扶着的,她完全没想到蔡琰居然能一跃上马。
唐姬也大感意外,愣了片刻,哑然失笑。
“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昭姬随父游历江湖十余年,连马都不会骑乘,跟着陛下月余,竟成了骑士,身手如此矫健。”
伏寿更加失落。“是啊,与她一比,我真是无用。”
唐姬自知失言,心中暗自后悔,连忙说道:“皇后何出此言。我看陛下最近气色甚好,想必离不开皇后照料。素手调羹,皇后是陛下的贤内助,母仪天下呢。”
伏寿勉强笑了两声,顺势问道:“嫂嫂最近在忙何事?”
唐姬挽着伏寿的手臂,向远处的猎场走去。“皇后,我们边走边说。”
——
蔡琰追上刘协,稍稍落后半个马身。
“陛下,匈奴人请见,何不让他们来见,却要屈尊相迎。万一有变,如何是好?”
刘协哈哈一笑。“丧家之犬,如何有这胆量。”
“那也该小心为上,以策万全。”
刘协放慢了速度,转头看看蔡琰。“令史,你觉得有匈奴人眼中,我大汉是何模样?”
蔡琰想了想。“应该……很复杂吧?胡虏性如豺狼,弱肉强食,无忠义之心。昔日大汉强盛,他们畏而请服。如今见大汉国力衰落,便趁乱取利,为祸一方。若非河东民风劲悍,难免和关东一般。”
“不愧是见过天地的人。”刘协赞了一句。“兵法有云:强则示之以弱,弱则示之以强。大汉元气未复,若不能示之以强,匈奴人难免心生觊觎。”
“即使如此,陛下也不宜枉尊。”
“朕这不是枉尊,而是告诉匈奴人,他们能做的事,朕一样能做。同样,他们能去的地方,朕也一样能去。流沙以西,大漠以北,千里万里,在所不辞。”
蔡琰瞅了刘协一眼,这才意识到刘协刚才说的话绝非戏言。
这个少年天子是真有横绝大漠之心的。
“可惜臣不会引弓射雕,比不上草原上的女子。”蔡琰说道。
话一出口,她便后悔了,脸上飞起两朵红云。
刘协微怔,随即哈哈大笑。
“能引弓射雕的女子,边郡比比皆是,能草军书的关东女子却不多见。令史不必自惭。”
蔡琰抿唇而笑。
远远地看见匈奴人停在路边,刘协收起笑容,轻声叹息。
“昭君出塞,不过是委曲求全。琵琶虽好,只能顾影自怜。令史出塞,当以我大汉强音,唱卫霍破阵之曲,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豪气。”
蔡琰蹙眉微蹙。“陛下,只怕有好战之嫌。”
“以战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和亲求和平,则和平亡。大汉四百年的经验教训足以证明这一点。安抚绥靖,不过引狼入室,养虎为患。征之以武,化之以文,变夷为夏,或许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蔡琰品味着,随着刘协来到少府田芬与匈奴单于呼厨泉面前。
刘协勒住坐骑,目光扫过田芬,微微一笑。
“少府辛苦了。”
田芬看着天子刘协与蔡琰并骑而来,紧张得手心直早汗。虽说来的匈奴人并不多,却也有百骑左右。天子如此轻佻,万一有变,如何是好?
听得天子问候,田芬只得上前拱手施礼。
“谢陛下挂怀,此乃臣应尽之职。陛下,你这是率禁军行猎吗?”
田芬一边说,一边拼命地冲着刘协挤眼睛。
刘协明白田芬的意思,无非是多说一些人,让匈奴人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典型的一厢情愿。
“卫尉正率部进攻范先,朕闲来无事,来射猎消遣,顺便练习骑射。”刘协看向田芬身后的匈奴人。“这是……”
见天子不理会自己的暗示,田芬也没办法,只好转身引见。
“这是匈奴单于呼厨泉。”
呼厨泉上前行礼,自报姓名,汉话居然说得很顺溜。
他二十出头,身材并不高大,却很壮实。皮肤白皙,头发也有些泛黄,异族特征明显。
匈奴人的血脉很杂,和他们的起源、发展有关。
匈奴人起源于东胡,强盛时占据整个草原,东西万里,与无数民族通婚。后来入居塞内,又与汉人杂处,有了中原人的血脉。
就连匈奴人自己都说不清他们有多少种血脉。
后世的考古学家为了考证匈奴人的血脉,几乎被各种互相矛盾的考古证据折磨疯了。
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人类就像河流,发源于非洲,在十几万年的时间内分布于世界各地,又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最终实现世界大同。
每一个伟大的文明都是不断融合其他文明产生的,根本不存在血统意义上纯正的伟大文明。
就像华夏文明,官方认定的就有五十六个民族,还不包括已经彻底融入华夏的匈奴、鲜卑之类。
只有小国寡民才会宣称自己血统纯正,来维护那点可怜的自尊。
刘协弯腰伏在马鞍上,俯视着呼厨泉那一双碧眼。
“你这个单于,得到我大汉的认可了么?”
第二百一十四章 少年意气
呼厨泉愕然,眼中露出凶光,盯着刘协,手按上了腰间的刀柄。
刘协不动声色,迎着呼厨泉的目光,不怒自威。
四目相对,谁也不肯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