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剑师王越就在虎贲之中?
  这可是个意外之喜,开局就捡了一个宝。
  他当然知道王越,但之前的刘协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他还以为王越已经不在人世了。
  居然还只是一个虎贲郎,真是明珠蒙尘。
  “那就让王越来吧,有他一人足矣。”刘协正中下怀,顺水推舟。
  见刘协不再坚持独自见杨奉,邓泉也松了一口气,态度缓和了很多,却还是不肯从命。
  “陛下,王越剑术虽高明,还是势单力薄,不足以护得陛下周全。臣昧死,敢请陛下为天下万民计,收回成命。”
  刘协皱起了眉。“邓卿,朕这是召见大臣,又不是迎敌,何必如此?”
  邓泉坚持道:“杨奉本是白波贼,又依附李傕多年,反复无常。此等匹夫,用之则可,不足以称大臣。若陛下以为臣荒悖,出言无状,不妨召三公议事,以示慎重。”
  他顿了顿,又道:“臣以为三公德行深厚,名重天下,堪称大臣。陛下当信之,用之。”
  刘协心中苦笑。
  自己刚才一言不慎,把杨奉当作大臣,刺激了邓泉。
  大臣即重臣,不是什么人都配称的。
  夫子说,必也正乎名。一旦关乎名分,这些读书人的战斗力立刻爆表。邓泉犯了书生意气,还真拿他没办法。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和大臣发生冲突可不是明智之举。
  刘协看向邓泉身边的属吏。“单打独斗,王越比之杨奉如何?”
  属吏有些犹豫,看看邓泉,又看看刘协,结结巴巴地说道:“想来……应无大碍。”
  “既然如此,那就让杨奉一人来见朕,其他人都留在塬下,如何?”
  邓泉觉得有理,转身又和属吏商量了一番,确认王越足以应付杨奉,这才命人去安排。
  时间不长,王越来到刘协面前,躬身行礼。
  王越大约五十出头,身材高大,却谈不上威猛,只是气度沉稳,眼中有神,自有高手风范。
  “听邓卿说,你习剑多年,打遍洛阳无敌手?”刘协兴趣盎然地看着王越,越看越欢喜。
  当皇帝还是有福利的嘛,大宗师在我面前也要低头称臣。
  王越有些诧异,迟疑了片刻,说道:“回陛下,邓君谬赞,臣愧不敢当。洛阳游侠数以万计,其中不乏用剑高手,臣虽习剑多年,挣得些许薄名,也不敢妄称无敌。”
  刘协虽然有些意外,却不失望。王越要是真敢自称无敌手,那他反倒要小心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哪来那么多天下无敌。
  闪电五连鞭么?
  刘协看向其他的郎官。“除了你之外,诸署中还有哪些人身手好的?”
  王越略作沉吟。“河南人史阿,从臣学剑数年,略得臣法。”
  刘协心中一动。“朕这年纪,还能学剑吗?”
  都说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大侠梦,如今真正的剑侠就在自己面前,自己又想做个马上皇帝,学剑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当然可以。”王越不假思索的说道。他上下打量了刘协两眼。“陛下虽瘦弱些,但身材匀称,天资过人,若能用心学剑,不出半年,必有小成。”
  “是吗?”刘协转头看着王越,眼中带笑。
  “陛下面前,臣不敢妄言。”王越诚恳地说道。
  刘协点点头,把这事放在了心上。转身和邓泉商量,将王越和史阿调到身边来。
  有这两个顶级剑客随身保护,朕的生存系数能提高不少。
  邓泉有些勉强的应了。
  ——
  杨奉打算进攻段煨,夺取段煨的地盘,眼下正在做战前的准备。
  听说天子召见,杨奉以为天子愿意下诏书了,很快就兴冲冲地赶来了。
  数十骑簇拥,奔驰而来,在塬下停住。战马知嘶,马蹄蹬踏,踢得黄土乱飞,烟尘四起。
  塬下的虎贲、羽林如临大敌,纷纷列阵,将手中的勾戟、长铩对准杨奉等人。
  杨奉勒着马缰,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的打量着虎贲、羽林,神情不屑。
  “陛下何在?”
  看着部下的无能表现,邓泉脸上发烧,一时怒起,推开护在身前的属吏,走上前,大声喝道:“杨奉,此乃乘舆所在,岂能容你放肆。速速下马!”
  杨奉撇了撇嘴,冷笑一声,轻踢马腹,绕着邓泉转了两圈。
  “不意光禄勋如此英武,倒是杨某看走眼了。早知如此,当初在新丰就不必那么拼命。有光禄勋和这些虎贲之士守在陛下身边,郭汜虽勇,能奈陛下何?”
  邓泉面皮发烫,神情尴尬。
  杨奉冷笑一声,接着又道:“又或是当日郭汜偷袭,光禄勋一时无备,这才落了下风。如今形势不同,光禄勋准备充足,不惧强敌,自然也就不需要杨某出力。既然如此,那杨某就不必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告辞!”
  说完,一圈战马,转身就要走。
  马尾一甩,扫在邓泉脸上。马蹄踢起尘土,撒了邓泉一身。
  随从骑士们也挥舞着马鞭大呼小叫,有的甚至故意策马冲撞,吓得虎贲郎们连连后退,狼狈不堪。


第三章 秀才遇到兵
  邓泉气得浑身颤抖,却不敢发作。
  他可以和天子据礼力争,寸步不让。可是面对杨奉这等粗人,他还真没什么办法。纵使他不惜性命,拔刀上前,也不过白白送了性命,根本奈何不了杨奉。
  他麾下的虎贲、羽林虽众,却不是杨奉百骑对手。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便是眼前情景最贴切的写照。
  杨奉不再看邓泉一眼,仰头看向塬上,正巧与刘协四目对地,不禁心中一紧。
  刘协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略带嘲讽。
  杨奉心中火起,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亲卫,大步向塬上走去。经过邓泉身边时,他哼了一声,横肩一撞,险些将邓泉撞翻。两名虎贲持戟上前,张口欲呼,却被杨奉横眉冷对,顿时气沮,怯怯地避在一旁,看着杨奉负着手,大步流星的上了塬。
  刘协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叹息。
  这些虎贲郎,哪里还有半点虎贲应有的气势,简直是一群废物。
  杨奉上了土塬,见天子负手而立,身边只有一个中年虎贲郎,有些意外,却不在意。他大步流星地来到刘协面前,很随意的拱拱手,大声说道:“兴义将军,臣奉,见过陛下。陛下召臣来,是决定进攻段煨了吗?”
  “将军辛苦。”刘协转身,打量了杨奉一眼,淡淡地说道。
  杨奉身高臂长,面皮微黑,神情威猛中带着几分戾气,的确让人心生不安,邓泉的担心自有其道理。不过非常时期,一味的排斥武人并非上策,有些事情不是躲就能解决问题的。
  邓泉老了,思维惯性难改,他却不能这么做。
  “杨将军,这位是虎贲王越,有名的剑客,想必你也听过他的名字。”
  刘协此言一出,王越和杨奉都愣住了,互相看了一眼,又不约而同地看向刘协。
  王越意外的是刘协会向杨奉介绍他。
  他虽是洛阳闻名的剑客,但毕竟官职低微,只是一个虎贲郎而已,何德何能,值得天子亲口介绍?
  杨奉意外的是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虎贲郎居然是个剑客,而且是个大剑客。他虽然没去过洛阳,却听过王越的名字。
  天子将此人安排在这里,是何用意?莫非是……
  一念及此,杨奉后背发凉,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
  他们身处塬上,边缘是直上直下的黄土坡,杨奉这一退险些一脚失空,不免慌乱。
  反观王越,依旧不动如山,宗师气度尽显。
  刘协看得清楚,心中有了高下之判。论个人武力,还是王越更胜一筹。杨奉虽勇,到底不够沉着,离真正的高手还有一些距离。
  刘协轻咳了一声,笑道:“朕本想与将军单独聊聊,光禄勋却不放心,非要安排王越护驾。”他扬了扬手,示意王越向后几步,站得远些。“将军不会介意吧?”
  杨奉松了一口气,还刀入鞘,强笑道:“陛下言重了。陛下乃天下所系,谨慎些也是应该的。”
  话虽如此,他的脸色却不太好,看得出心情很复杂,只是说不出口罢了。
  出身白波军,又曾做过李傕的部下,他几乎是满身污点,怨不得别人怀疑他。
  相比之下,陛下愿意单独见他,又在大臣的强烈建议下只安排王越一个人护驾,而不是派一群虎贲郎交戟叉颈,已经难能可贵了。
  “不知陛下有何指示?”杨奉主动岔开了话题,同时避开了王越的眼神。
  不知不觉间,他的语气多了几分谦卑。
  刘协很满意。
  从杨奉的表现来看,安排王越在一旁站着的效果比自己单独会见杨奉更好,既展现了自己的诚意,又让杨奉不敢太放肆,以便将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
  这非常重要。
  杨奉好勇斗狠,倚仗着护驾之功,平时很嚣张。
  对这种畏威不怀德之辈,武力威慑还是必要的。只有这种特殊的情境下,他才可能有所收敛,也减少了自己的麻烦。
  王越手中的剑,比君臣大义更有效。
  刘协轻咳一声。“前几日在新丰,多亏将军力战,朕甚是感激。”
  杨奉咧嘴一笑,胸口挺得高高的,拱拱手,大声答道:“此乃臣之本份。”
  刘协点点头,话锋一转。“你之前是李傕部下?”
  杨奉刚挺起的胸口随即又塌了回去,神情也有些讪讪。“呃……臣一时糊涂,只当李傕是朝廷重臣,不曾想他竟是如此狼子野心。请陛下放心,臣既迷途知返,必与李傕不共戴天,以补前过。”
  “朕信得过将军。”刘协表示认同,随即又问道:“你对李傕其人用兵及西凉兵的战力如何评价?”
  杨奉微微皱眉,眼中露出一丝不安。
  刘协又不紧不慢地追问了一句。“李傕就在池阳,若攻击段煨时,李傕来战,甚至郭汜、张济也一并赶来,将军有多少胜算?”
  杨奉紧紧地闭上了嘴巴,大手摩挲着刀环,半晌没说话。
  他听出了天子的意思,但他没有底气反驳。
  他曾在李傕麾下效力,知道李傕的能力,也清楚西凉兵的战斗力,绝对不是他和他麾下的白波军能够匹敌的。
  只是段煨一人,他或许还有些胜算,如果再加上李傕、郭汜和张济,他一点胜算也没有。
  即使只是面对段煨,他也需要联合杨定、董承,这也是他需要天子下诏的原因。
  杨定和段煨不合,早就想进攻段煨了,董承却有些犹豫,需要天子下诏才行。
  他们这几天一直在和董承商量,希望拉着董承一起动手,只是董承一直没松口。
  如果能说动董承,天子下不下诏的就无所谓了。
  见杨奉不说话,刘协知道他怂了,话锋一转,又道:“依附李傕之前,将军在白波谷?”
  杨奉恼羞成怒,神情也变得凶狠起来。
  天子召我来,就是为了羞辱我吗?
  感觉到杨奉的敌意,刘协却不紧张,反而暗自感激邓泉。
  有大剑师王越在旁,的确安全多了,可以无视杨奉的敌意,大大方方的装逼。
  “白波军与黑山军一样,都是黄巾一部吗?”
  杨奉悄悄地看了身后的王越一眼,长长的吐了一口闷气,按捺着性子,点了点头。
  “诚如陛下所言,白波军与黑山军都曾是黄巾一部。黑山军原本是冀州部,白波军则是并州部。”


第四章 道可道,太平道
  杨奉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
  谈起过往,他既觉得丢脸,又有些无奈。
  想当年,黄巾三十六方,八州并起,何等声势,本以为能“岁在甲子,天下大平”,没曾想烈火烹油,来得快,去得更快。大贤良师一死,黄巾就兵败如山倒,如今只能占据一些山寨苟延残喘。
  如果不是活不下去,他又何至于沦落到投靠李傕。
  没想到李傕也靠不住,西凉人居然自己打自己,杀得血流成河。
  这群蠢货。
  “黄巾奉的是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奉的天师道有什么异同?”
  杨奉愣住了,疑惑地看着天子。听天子这意思,似乎并不是想羞辱他,而是讨问道义?
  他虽然是黄巾一员,对道义却了解不多,这从何答起?
  见杨奉不说话,刘协又自言自语道:“太平道,求的是天下太平吗?”
  “呃……当然。”杨奉一边结结巴巴地说道,一边绞尽脑汁,回想自己那有限的经文道义。
  但是很遗憾,他原本就对经文道义不太上心,只知道“太平”二字,又丢了这么多年,仓促之间,哪里还想得起来什么经文,一时间憋得面红耳赤,尴尬无比,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看着杨奉的窘态,刘协笑了笑。“看来将军只知道护道,却不熟悉道义。罢了,朕就不为难将军了。白波谷中,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