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道天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杨奉的窘态,刘协笑了笑。“看来将军只知道护道,却不熟悉道义。罢了,朕就不为难将军了。白波谷中,可有熟悉道义之人?”
  杨奉长出一口气。与天子论道,比和李傕拼命压力还大。
  “陛下……对太平道有意?”杨奉小心翼翼的问道。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
  黄巾军是蚁贼,中平元年覆败之后,太平经就是禁书,天子怎么可能感兴趣。
  这不是自讨没趣么。
  刘协微微一笑。“将军久历战阵,却不知《太平经》本是宫中之物么?”
  杨奉大惊失色,脑子一片空白。“《太平经》……是宫中之物?”
  刘协点点头。
  刘协原有的记忆清晰表明,张角手里的《太平经》来自皇宫收藏,经手之人就是与张角暗中来往的宦者封谞、徐奉。
  这种事是秘密,张角不会说,杨奉自然也无从得知,他甚至不知道封谞、徐奉等内应的存在。
  一心推翻朝廷的大贤良师居然和朝廷有联系,这样的内幕足以让杨奉的世界观出现动摇。
  这正是刘协的用意所在。
  要将白波军收为己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信仰上的共识。
  如果有条件,他不介意搞一次大贤良师托梦之类的把戏,反正太平道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
  等杨奉稍微定了神,刘协说起了《太平经》的历史。
  这些信息一部分来自刘协本人,一部分来自他后世的阅读。
  如果说明君贤臣、英雄美女是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演员,那《太平经》的历史就是一根不可忽视的故事线。很多看似不相关的细节,追踪到最后都和这部道经有关。
  儒学是精英的政治哲学,《太平经》则是底层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的思想大杂烩,更贴近时代底色,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所有人,和儒家的五行学说相表里,最后汇成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黄天当立之黄,与曹魏的黄初之黄、孙吴的黄武之黄,本是同一个黄,都表示以土命代替大汉的火命,蜀汉以汉室自居,不存在革命的问题,所以刘备的年号为章武,不用黄字。
  刘协不会和杨奉说那些还没发生的事,他只是大致解释了一下《太平经》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为什么这部经书会落到张角的手里。
  杨奉听得目瞪口呆,脑子乱成一团,自信心也被摧残得所剩无几。
  如果是说别的,他不懂也就罢了,偏偏说的是《太平经》。
  这让他无地自容的同时,又心生疑惑。
  天子为什么会对《太平经》这么感兴趣?
  面对杨奉的疑问,刘协轻轻叹了一口气。“乱世求太平,小民如此,天子也不能例外。朕觉得,黄巾之变已经过去十多年,黑山军、白波军还在战斗,这太平道想必有些道理,或许有助于大汉中兴。”
  刘协开了个玩笑,缓和一下气氛。“将军能满足朕这求知问道之心吗?”
  杨奉茫然地眨着眼睛,半晌后才反应过来,连声说道:“臣尽力,臣尽力。”随即又想起自己的来意,连忙说道:“陛下有向道之心,自然是极好的。只是眼下这形势……”
  刘协含笑点头,就等你问这句话呢。
  “将军,你想要太平,还是想要富贵?”
  杨奉摸着胡须,讪讪地不说话。
  他既想要太平,更想要富贵,只是在天子面前,这话说不出口。
  “朕听说你和太尉同出一脉,都是弘农杨氏子弟?”
  杨奉的脸顿时臊得通红,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其实是河东杨县人,对外宣称是弘农杨氏支族只是他一家之言,弘农杨氏根本不承认。太尉杨彪、侍中杨琦都不愿意正眼看他一眼,更别说当他是本家了。
  这话居然传到天子的耳中了?丢人啊。
  杨奉无地自容,头低得几乎要折断脖子,下巴几乎戳破胸甲。
  “将军可知弘农杨氏是怎么起家的?”
  杨奉心乱如麻地摇摇头。他只知道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名震天下,哪里知道弘农杨氏是怎么起家的。就算知道,他现在也没心思回答,只想着找个什么借口,赶紧离开这里,多得丢人现眼。
  “将军,杨家先祖杨喜本是高皇帝麾下一骑士,随高皇帝讨项羽,于东城得项羽之尸有功,封赤泉侯,为弘农杨氏始祖。”刘协转头打量着快缩成一团的杨奉。“将军,你现在的官职可比杨喜当年高多了。与其攀附高门,何不建功立业,自立门户,封妻荫子?”
  杨奉胡乱的点点头,随即又反应过来,愣了一下,猛地抬起头,睁圆了双目,紧紧的盯着刘协。
  “陛下,你是说……”
  刘协微微颌首,抬手轻拍杨奉的肩膀。“将军,努力!天下若有太平,大汉若能中兴,云台必有将军一席之地。”
  杨奉的浓眉渐渐扬起。
  “当年大贤良师振臂一呼,八州并起,天下响应,结果却是烈火烹油。如今各州的黄巾余部处境艰难,只盼大贤良师重生,若将军能挺身而出,为天下黄巾谋一方向,积下无上功德,将来何止人间富贵,羽化登仙也是有可能的。”
  杨奉如梦初醒,欢喜得抓耳挠腮,两眼放光,连声道:“还是陛下圣明,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刘协笑而不语。


第五章 攻心为上
  绝大多数人都有思维盲区。
  比如原本的刘协一心一意想回洛阳,根本没有注意到河东和并州的价值。
  杨奉一心想舔弘农杨氏,却没想到自己完全可以像弘农杨氏的先祖杨喜一样,凭战功开门立户。
  哪怕他现在自认为手握重兵,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大将。
  当然,他真要有那智商,刘协也不会将他列为第一个忽悠对象。
  有勇无谋是杨奉的标签,不是秘密。
  他自己有脑子不用,刘协不介意替他分担一点,为他设想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被刘协打开了思路,杨奉沉浸在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幻想中不可自拔,乐得像个傻子,好半天才冷静下来。
  再想到自己有可能继大贤良师未竟之事业,成为百万黄巾的领袖,更是飘飘然,不知所以。
  “陛下圣明。”杨奉再次拱手称谢,行了一个九十度的大礼,虽然举止还有些放肆,却多了几分发自肺腑的敬佩。
  早就听人说天子虽然年幼,却天资聪颖,今日算是见识了。
  他若不说,我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好的机会。
  这是我的贵人,必须好好服侍,护他周全。
  “将军不必多礼。”刘协从容说道,示意杨奉免礼。“山高千仞,起于细壤。河流万里,源于涓滴。将军若想成就一番大业,还需要从小处着手,从眼前着手,切不可孟浪,白白耽误了前程。”
  “陛下说的是,陛下说的是。”杨奉连忙答应。“陛下,你说该怎么做,臣惟命是从。”
  刘协心中高兴,却不敢大意。
  杨奉脑子简单,不代表其他人脑子也简单。如果他只是用一些虚无缥缈的幻想忽悠杨奉,迟早会被人识破,到时候杨奉就不会再相信他了。
  信任就像镜子,破了就很难再圆。
  决定将杨奉作为突破口之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务必让人找不出破绽。
  计划的第一步,是让杨奉不要浪,至少在他和白波军建立起联系之前不能浪。
  “将军刚才说打算进攻段煨?”刘协不紧不慢地说道。
  刘协终于说回了正题,杨奉顿时来了精神。“陛下,臣已经准备万全。只待陛下诏书,臣必身先士卒,为陛下讨伐逆臣段煨,以正视听。”
  刘协不置可否,让杨奉把作战计划说一遍。
  杨奉不暇多想,将作战方案一一道来。
  刘协听完,一言不发,只是微微皱起了眉。
  换作以前,看到刘协这副表情,杨奉只会吐一口唾沫,说一句“陛下你懂甚”,如今受了刘协点拨,将开门立户,甚至成仙得道的希望寄托在刘协身上,自然不敢那么放肆。
  “陛下,此计……不妥?”杨奉小心翼翼的问道。
  刘协轻叹了一口气。
  即使他只是键盘军事家,即使真正的刘协也没有指挥过战斗,也能知道杨奉的作战计划是一坨屎,难怪历史上的他们在段煨面前碰得鼻青眼肿,灰头土脸,最后又被李傕、郭汜一波带走。
  这里面没有一丁点战术安排,标准的流寇作风,一拥而上,乱打一气。
  考虑到杨奉的出身,似乎这才是他的常规操作。
  “将军,按照这个计划,你有几分胜算?”
  杨奉犹豫了一下,手指屈伸,考虑是大胆一些,竖五个指头,还是谦虚一些,竖三个指头。
  “如果郭汜、李傕赶来,奈何?”
  杨奉眉梢一跳,眼中露出掩饰不住的紧张,立刻将手握成了拳头,一根手指头也不敢露。
  他曾是李傕的旧部,不久前刚刚背叛李傕,若李傕来战,必然是一场恶战,而且李傕这个人记仇,很可能会特别针对他,却置杨定、董承于不顾。
  “万一,朕是说万一,杨定作战不利,届时将军腹背受敌,奈何?”
  杨奉的后背沁出一层冷汗,一股凉气直冲后脑,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还是天子看得远啊,这种危险不是不存在,而是非常可能。
  之前与郭汜作战时,他就觉得杨定不行,全靠他力战才击退郭汜。让杨定独自领兵阻击李傕、郭汜,他能有几分把握?
  凉州人反复无常,万一杨定向李傕、郭汜投降,反过来进攻自己,那就完了。
  顺着这个思路,杨奉仔细一想,不禁后怕不已。
  亏得陛下提醒,否则必败无疑,大好前程就全部扔进黄河了。
  “陛下,那……臣该怎么办?”杨奉的额头全是细密的汗珠。
  “兵者,死生之地,当三思而行,你还是再斟酌斟酌吧,不必急在一时。”刘协不打算立刻给杨奉答案,而是让他再反省一下,认清形势。“新丰之战,将军有功,麾下有哪些勇士立功当赏,军功簿可曾备妥?”
  杨奉挠挠头,他还真没考虑这些。
  一来天子落难,身无余财,连吃饭都要依仗段煨的贡献,拿什么赏赐?
  二来自己大权在握,真想要什么官职,直接开口要就是了,天子还能不给?
  既然如此,要什么军功簿?
  只是此时此刻,他却不敢这么放肆,只能尬笑。
  “用兵当赏罚分明,将军还是抓紧报上来吧。”刘协挥了挥袖子,示意杨奉可以走了。微皱的眉宇之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失望。
  杨奉好一阵后悔,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他羞愧难当,唯唯诺诺的下去了。在塬下上了马,定了定神,又抬看了一眼坡上天子伟岸的身影,拱起双手,恭恭敬敬地拜了一拜。
  “陛下保重,臣且归营自省,思量妥当,再来见陛下。”
  刘协微微颌首,云淡风轻地挥了挥手。
  杨奉心中欢喜,拨转马头,向大营飞驰而去,留下了一路烟尘。
  邓泉站在塬下,看着杨奉向塬上的天子行礼,嘴巴张得大大的,下巴险些掉在地上。
  他一直在坡下守着,虽然不清楚天子和杨奉说了些什么,但杨奉趾高气昂的来,敛声息气的走,却被他看得清清楚楚。
  这是什么情况?
  尤其是杨奉离开之前的那一拜,险些让他咬断舌头。
  杨奉自以为武勇过人,救驾有功,什么时候这么谦逊守礼过?
  天子是以什么手段,轻而易举地折服了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武夫?
  带着一丝好奇,邓泉登塬,来到刘协面前,拱手施礼。
  “陛下。”
  刘协看着杨奉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
  初战告捷,但真正的战斗刚刚开始。
  有勇无谋的杨奉好忽悠,自以为真理在手的大臣却不好对付。
  沉默了片刻,刘协缓缓转身,静静地看着邓泉。“邓卿,塬下有虎贲多少人,羽林多少人?”
  邓泉想了想。“塬下有虎贲一百三十余,羽林两百有余。”
  “若是杨奉率百骑犯驾,虎贲、羽林能挡住他吗?”


第六章 老臣杨彪
  邓泉面皮发烫,尴尬地一言不发。
  虎贲刚才的表现实在太丢人,让他之前的谏阻全成了不切实际的大话。
  “虎贲、羽林本是精锐的代称,为何成了这般模样?”
  邓泉汗如雨下,心里委屈无比。
  他是光禄勋不假,可虎贲、羽林堕落却不是他的责任,至少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但这样的话,他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
  见邓泉无言以对,刘协没有再说什么。
  虎贲、羽林的战斗力的确让人着急,但这不是邓泉一个人的责任,苛责邓泉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一步步来,先从自身做起,希望邓泉能够主动跟进。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王越不仅剑术好,为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